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药物辅助经瞳孔温热疗法(TTT)治疗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疗效.方法:设联合组和TTT组,两组均行TTT治疗,运用810 nm激光治疗仪,光斑直径:1~3 mm.时间:每点60 s.能量:随病人的屈光间质、光斑大小及出血量的多少进行调整.以照射区域轻度发灰为限.治疗范围:根据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大小,采用1~4个光斑覆盖.联合组于TTT治疗前后辅给维生素C、维生素E、锌制剂、活血化淤或滋阴明目中药等.结果:两组在CNV疗效上无明显差异(P>0.05);在TTT治疗后5~12个月视力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在TTT治疗后13~28个月,联合组中视力提高及稳定者共占91.3%,高于TTT组(70.8%).结论:TTT是治疗渗出型AMD的有效方法,将抗氧化剂和活血化淤或滋阴明目中药结合到TTT治疗中,可使TTT治疗后的患者视力提高及稳定保持更长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瞳孔温热疗法治疗湿性黄斑变性的疗效,探讨TTT治疗的合适参数。方法湿性黄斑变性患者200人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患者口服药物治疗,另一组患者行TTT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OCT、FFA、ICGA、视力及amsler表检查。对两组患者治疗的预后进行对比。结果OCT显示:治疗后TTT治疗组黄斑区水肿明显减轻,药物治疗组黄斑水肿改善不明显,两组治疗比较χ2=11.16,P〈0.05,有统计学差异。TTT治疗组CNV明显消失或缩小,药物治疗组CNV改变多不明显,两组比较χ2=8.03,P〈0.05。有统计学差异。FFA、ICGA检查结果:TTT治疗组CNV较治疗前面积减小,甚至闭合,与药物治疗组相比χ2=8.03,P〈0.05。有统计学差异。TTT治疗组术前视力与术后视力比较t=24.14,P〉0.05。无统计学差异。药物治疗前治疗后视力比较t=11.91,P〈0.05,有统计学差异。TTT治疗后视力略有提高或保持不变,与药物治疗组相比,χ2=7.38,P〈0.05有统计学差异。TTT治疗组amsler表检查视物变形改善或无变化,与药物组相比χ2=8.90,P〈0.05有统计学差异。不同能量组治疗后视力无明显差别,110~125/mm能量组与另两组并发症比较χ^2=9.39,P〈0.05有明显统计学差别。结论TTT可有效的封闭黄斑变性的CNV,使其缩小甚至萎缩,激光能量110~125/mm是TTT治疗较为合适的能量。  相似文献   

3.
经瞳孔温热疗法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三梅  樊映川  钟捷 《四川医学》2007,28(5):561-563
目的探讨经瞳孔温热疗法(TTT)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AMD)的疗效。方法采用810nm激光对21例(21眼)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确诊的AMD患者进行TTT治疗,能量100~400mW,时间60s。结果治疗后均无即刻视力下降或其他不适。末诊时,黄斑出血完全吸收15例(71.4%),部分吸收2例(9.5%),复发性出血1例(4.8%)。视力低于0.1者8眼(38.1%),0.1~0.3者10眼(47.6%),>0.3者3眼(14.3%)。与初诊时相比,末诊时视力增进8眼(38.1%),不变12眼(57.1%),下降1眼(4.8%)。结论TTT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安全有效,能有效促进视网膜出血吸收,使大部分患者视力保持稳定,但还需更多的病例以及更长期的随访研究。  相似文献   

4.
吴学今  刘路宏 《广西医学》2008,30(3):318-319
目的探讨经瞳孔温热疗法(TTT)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隐匿型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有效能量。方法运用810 nm激光治疗仪,光斑直径1~3 mm,时间每点60 s,能量随病人的屈光间质、光斑大小及出血量的多少进行调整。以照射区域轻度发灰为限。治疗范围:根据CNV的大小,采用1~4个光斑覆盖。结果37眼治疗后随诊视力3眼提高(8.1%),28眼无变化(75.7%),6眼下降(16.2%)。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复查CNV完全消退者15眼,占40.6%;CNV部分消退者16眼,占43.2%;无变化者6眼,占16.2%。结论TTT是治疗黄斑区隐匿型CNV的有效方法,需进一步探索更为有效的治疗能量。  相似文献   

5.
陈燕  张士胜  王玲  冯佩丽 《上海医学》2006,29(7):451-453,F0003
目的探讨经瞳孔温热疗法(TTT)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AMD)患者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53例64眼AMD患者进行TTT治疗,定期随访视力及眼底情况等。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13.4±12.7)个月。经过1次或多次TTT治疗,20例24眼(37.5%)自觉症状减轻或消失;视力提高≥2行2例2眼(3.0%),下降≥2行2例9眼(14.1%),其余患眼视力基本保持稳定;3例3眼于TTT治疗过程中视网膜出血增加,12例15眼随访过程中出现其他部位的新鲜出血;进行激光后造影复查的22例23眼中,15眼(65.1%)渗漏减轻或消失。结论TTT对CNV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它能够使AMD患者CNV闭合并保持一定的视力。  相似文献   

6.
我院于2006年10月~2007年5月对36例老年盘样黄斑病变(渗出型)病人进行经瞳孔温热治疗,大部分病人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36例病人均为老年人,年龄67~86岁,右眼25例,左眼11例,男性19例,女性17例。治疗前均行双眼视网膜(FFA)、脉络膜(ICG)血管造影检查,患眼发现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合TTT治疗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ESMD)的疗效。方法将98例107只眼ESMD患者随机分为中药合TTT组、TTT组、中药组,给予相应的治疗,观察45d的疗效。结果在视力、眼底出血和渗出吸收、黄斑水肿改善上,中药合TTT组疗效优于TTT组和中药组(P<0.01,P<0.05);中药合TTT组TTT使用的能量低于TTT组(P<0.01)。结论中药合TTT治疗ESMD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经瞳孔温热疗法(TTT)治疗渗出性老年性黄斑变性(AMD)时对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封闭效果及对视力的影响。方法对34例渗出性老年黄斑变性中的脉络膜新生血管进行TTT治疗,治疗效果用视力、荧光眼底血管造影(FFA)进行评估。结果随访3—6个月,所有患者视力提高或不变,视力提高≥2行者29眼,视力稳定者(视力基本不变或±1)5眼。复查FFAENV膜22眼ENV闭锁,渗漏停止,10眼ENV渗漏减轻,完全或部分封闭率为94.11%(32,34),4眼无名显变化,保持不变为15%(2/34)。结论 TTT是治疗渗出性AMD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它能够封大部分CNV,维持或提高患者视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经瞳孔温热疗法(TTT)治疗渗出性老年性黄斑变性(AMD)时对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封闭效果及对视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自身对照、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41例临床诊断为老年性黄斑变性中的脉络膜新生血管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效果用国际标准视力表和荧光眼底血管造影(FFA)进行评估。结果随访6~15个月,视力提高或不变为45眼,占98%(45/46);视力下降为1眼,占2%(1/46)。CNV膜完全或部分封闭率为84%(31/37),保持不变为15%(6/37)。结论TTT是治疗渗出性AMD的一种有效方法,它能够封闭大部分CNV,维持或提高患者的视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经瞳孔温热疗法(transpupillary thermotherapy,TTT)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RMD)的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疗效。方法12例12眼ARMD患者行TTT治疗,根据CNV的大小选择不同的光斑大小和能量,照射时间为1min。结果12眼ARMD经TTT治疗后,视力无明显提高,但黄斑出血、渗出、水肿减轻或吸收,眼底血管荧光素造形(FFA)显示大多数CNV渗漏减少或停止,原CNV瘢痕化。结论TTT治疗ARMD的脉络膜新生血管有效,但还需要更多的病例来评价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渗出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et-AMD)患者眼底的自发荧光形态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58眼wet-AMD患者的眼底自发荧光、荧光血管造影(FFA)、吲哚氰绿脉络膜血管造影(ICGA)、相干光学断层扫描(OCT)及彩色眼底照相图片,观察不同类型渗出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眼底的自发荧光形态特征,分析其与FFA的相关性。结果 49例58眼中,有40眼(69.9%)表现为典型性脉络膜新生血管(CNV),12眼(20.7%)表现为隐匿型CNV,6眼(10.3%)表现为混合型CNV。典型性中有35眼(87.5%)仅表现为病灶区显著的低荧光,28眼(70.0%)表现为病灶区显著的低荧光外缘环绕高荧光晕轮。隐匿型中10例(83.33%)表现为多发斑驳样点状低荧灶,1例相对背景荧光无明显改变,1例表现为病灶区局限性高荧灶。混合型中6眼(100%)同时表现片状低和高荧光区周围围绕多个点片状高荧点。结论渗出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的眼底自发荧光形态复杂多样,不同的类型具有不同的自发荧光特点。其中,典型性CNV患者大多表现为病灶区显著低荧光,且在低荧的病灶外缘常伴有异常增强的荧光,提示病灶外缘的RPE细胞活跃,代偿性增生。隐匿性CNV则表现为病灶区斑驳样点状的低荧灶,其中夹杂有高荧点。混合型CNV则结合了上述两种类型的自发荧光特点。  相似文献   

12.
段宏辉  张龄洁 《中国现代医生》2013,(14):152-153,156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联合经瞳孔温热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90眼)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随访术后1个月、2个月及6个月患者矫正视力、眼压、检查眼底,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及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反应密度的变化。根据治疗前后两者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曲安奈德联合经瞳孔温热治疗后6个月:视力≤0.02有5眼,0.04有4眼,0.06有6眼,0.08有8眼,0.1~0.15有28眼,0.2有17眼,0.25有15眼,0.4有7眼。77眼水肿明显消退,10眼水肿无明显改善,3眼水肿加重;69眼视网膜出血吸收,12眼出血无明显改变,9眼出血增加。较治疗前视力改善显著,不良反应较轻。治疗后患者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降低,明显使多焦视网膜电图反应密度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安奈德联合经瞳孔温热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的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视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李燕  王鑫  阚心怡 《川北医学院学报》2021,36(3):386-389,404
目的:探究雷珠单抗不同用药方案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wAMD)的近远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次/月雷珠单抗注射治疗(对照组,n=62)及注射3次(1次/月)后按需雷珠单抗注射治疗(观察组,n=62)的wAMD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周眼动脉血流动力学情况[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和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央视网膜厚度(CMT)、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渗漏面积差异,并记录两组术后12个月内雷珠单抗使用次数和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眼动脉血流动力学(PSV、EDV、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BCVA均较术前升高(P<0.05),但组内术后6个月与术后12个月B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的BCVA均高于术后3个月(P<0.05);两组组间各时间点B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CMT水平均较术前降低(P<0.05),但组内术后6个月的CMT水平与术后12个月的CMT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的CMT水平均低于术后3个月(P<0.05);两组组间各时间点CM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CNV渗漏面积均较术前降低(P<0.05);术后12个月的CNV渗漏面积低于术前后6个月、术后3个月(P<0.05),术后6个月CNV渗漏面积低于术后3个月(P<0.05);但两组组间各时间点CNV渗漏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内雷珠单抗使用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注射3次后按需给药与1次/月给药雷珠单抗治疗对wAMD疗效相似,且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注射3次后按需给药能降低雷珠单抗用药次数,在药物经济性方面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4.
为比较康柏西普、雷珠单抗单次注射治疗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效果,本文将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48例(50眼)分为康柏西普组(24例25眼)和雷珠单抗组(24例25眼),分别采用单次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和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观察比较了两组治疗前后的裸眼视力、眼压、中心视网膜厚度(CRT)、脉络膜新生血管(CNV)面积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发现康柏西普、雷珠单抗单次注射治疗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均可有效改善近远期视力、眼压和生活质量,其中康柏西普效果更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未见增加,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5.
王利明  哈少平 《宁夏医学杂志》2011,33(6):531-532,480
目的对比分析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AMD)与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眼底造影表现的异同。方法回顾性分析渗出型AMD患者98例119只眼及PCV患者61例68只眼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检查资料。结果 119只渗出型AMD患眼中,眼底彩照和FFA显示21只眼为经典型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占17.6%;29眼为微小经典型CNV,占24.4%;69眼诊断为隐匿型CNV,占58%;6只眼CNV与PCV共存,占5%。68只PCV眼中,54只眼荧光素眼底ICGA显示有异常分支的脉络膜血管网及其末梢的息肉状扩张、膨隆灶,占79.4%;14只眼见多个息肉状脉络膜血管扩张灶但无明显的分支状脉络膜血管网与之相连,占20.6%。造影后期部分息肉状病灶染料渗漏或染色,部分呈息肉状病灶中心为弱荧光,周围环状染色的"冲刷现象"。在疑似PCV的患者中,有90例行ICGA,确诊PCV 61例,占67.8%;PCV约占渗出性AMD的36.36%。结论渗出型AMD与PCV不同的ICGA表现,有助于两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又称老年性黄斑变性,是发达国家视功能障碍和失明的主要原因,在发展中国家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日益老龄化,该病发病率增加,成为眼科防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目前相关学者对AMD治疗研究也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本文就AMD治疗方法及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王小琴  谢青 《海南医学》2012,23(10):127-130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又称老年性黄斑变性,是发达国家视功能障碍和失明的主要原因,在发展中国家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日益老龄化,该病发病率增加,成为眼科防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目前相关学者对AMD治疗研究也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本文就AMD治疗方法及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