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柏庆江 《吉林中医药》2004,24(10):21-21
近年来 ,笔者应用引火两安汤加味治疗 12例脑卒中后性欲亢进者 ,疗效良好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12例 ,年龄 4 0~ 6 8岁 ,其中脑出血 5例 ,脑梗塞 6例 ,脑栓塞合并脑出血 1例。脑卒中后 3~ 6个月出现性欲亢进症状 ,症状出现后 1~ 3个月就诊。就诊前未曾用其它药物治疗 ,患脑卒中前性欲性生活正常。2 治疗方法2 1 常规治疗 脑卒中后及时采用常规治疗。2 2 引火两安汤加味 玄参 15g ,麦冬 10g ,牡丹皮10g ,沙参 15g ,黄连 6g ,肉桂 3g。加减 :阴虚火旺者加知母、生地、龟板、阿胶 ;肝郁化火者加栀子、龙胆草、白芍、郁金 ;…  相似文献   

2.
黎明汗症即黎明醒来自觉闷热 ,如置蒸笼中 ,烦燥不宁 ,不久遍身汗出 ,闷热随之消失 ,身重困倦 ,胸闷不饥 ,舌边尖红 ,苔薄黄腻 ,脉濡缓。 1998~ 2 0 0 2年间笔者收治 2 7例此类病人 ,用三仁汤加味治疗 ,疗效较好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2 7例患者中男 8例 ,女 19例 ;年龄最小 2 2岁 ,最大 5 2岁 ;病程为 1个月内的 8例 ,2~ 6个月内的 9例 ,6个月以上的 10例。2 治疗方法三仁汤加味 :杏仁、白豆蔻、连翘各 15g ,车前子 12g(包煎 ) ,薏苡仁 3 0g ,厚朴、清半夏、淡竹叶各 9g ,通草 6g ,滑石粉 18g ,金银花 15g。上药水煎 ,每日 1剂 ,分蒸 2…  相似文献   

3.
笔者采用加减芩芍汤加味治疗肠道易激综合征3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男21例,女15例,年龄22~74岁,病程3个月~20余年;腹痛腹泻23例,腹泻、便秘交替18例;大便外披粘液者34例,夹未消化食物者6例;病情与饮食关系密切者30例,与情志相关者6例。36例大便常规镜检及培养均阴性,纤维结肠镜检查符合肠道易激综合征表现。2 治疗方法采用《温病条辨》加减芩芍汤加味:黄芩9~12g,白芍15g,黄连3g,木香5g,枳实10g,厚朴6g,陈皮6g,杏仁10g,滑石12~18g,当归10~15g,甘草3g。腹痛腹泻者加神曲10g,川芎10g;大便秘结者加大黄10g,肉桂3g;完谷不化…  相似文献   

4.
阳和汤加味治疗坐骨神经痛3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自1985年以来,我们应用阳和汤加味治疗坐骨神经痛33例,疗效满意。一般资料本组33例是我院中医科留医患者,其中男19例,女14例。年龄22~40岁18例,41~50岁15例。病程5天~1个月8例,2个月~1年20例,2~5年5例。治疗方法以阳和汤加味治疗。基本方药:熟地黄25g 鹿角胶10g(烊)麻黄10g 肉桂6g 干姜10g白芥子10g 甘草6g 防风10g  相似文献   

5.
笔者于 1996年 8月至 2 0 0 0年 8月 ,用补阳还五汤加葛根治疗颈椎病引起的眩晕 6 0例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小结如下 :1 一般资料6 0例中 ,男 32例 ,女 2 8例 ,年龄在 5 0~ 80岁之间。发病3个月以内者 2 1例 ,3个月~ 1年者 2 3例 ,1年以上者 16例。 6 0例均颈椎 X线摄片和西医确诊为颈椎病眩晕。2 治疗方法  基本方 :黄芪 30~ 12 0 g,当归 10 g,川芎 10 g,赤芍 10 g,桃仁 10 g,红花 10 g,地龙 10 g,葛根 10 g。辨证加味 :有风痰者加天南星 ,肝阳上亢者加天麻 ,肝肾不足者加山萸肉 ,肝火旺盛者加龙胆草等。3 治疗效果治愈 :临床症…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 ,笔者运用四君子汤加味治疗小儿厌食症78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共 78例患儿 ,男 4 1例 ,女 37例 ;年龄 1~ 4岁者30例 ,5~ 7岁者 2 6例 ,8~ 10岁者 2 2例 ;病程最长者 1年 ,最短者 2个月。所有病例均表现为长期不思饮食、择食、少食、甚至拒食 ,并均排除消化系统器质性病变。2 治疗方法采用四君子汤加味治疗。药物组成 :党参 8g ,白术 8g ,茯苓 8g ,甘草 3g ,神曲 8g ,山楂 8g ,砂仁 2g。上述剂量适合于 3~ 6岁儿童 ,临床上可根据患儿的年龄、体质等酌情增加或减少。服法 :上药用冷水浸泡半小时 ,煮沸后改用…  相似文献   

7.
胆石症是外科急腹症范畴的常见病、多发病,一般多采用手术治疗,由于术后复发率较高,治疗效果不够理想。笔者采用大柴胡汤加味治疗胆石症30例,疗效满意,现小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0例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最大者59岁,最小者23岁;病程最长者17年,最短者22个月;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右胁疼痛,口普咽干,恶心呕吐,寒热时作等症状,兼有黄疽者19例,舌苔黄腻周例,黄白相间5例,黄燥4例,脉弦滑数24例,浮数6例;白细胞升高17例。2治疗方法全部病例均用大柴胡汤加味治疗。方药组成:柴胡10~15g黄羊10~15g白芍15~30g生大黄10…  相似文献   

8.
四物汤加味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运用四物汤加味,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21例,收效满意,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1例中男9例,女12例;年龄5岁以下2例,5~10岁16例,10岁以上3例;病程2~7个月。均以血尿、蛋白尿和皮肤紫癜为主要临床表现,并排除引起紫癜及血尿的其他疾病而确诊。治疗方法基本方:熟地、丹参,徐长卿各10~15g.当归,白芍各5~10g,川芎、蝉蜕各3~5g,益母草15~30g。加减法:有肉眼血尿者加白茅根、地榆炭;水肿明显者加  相似文献   

9.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疾病,笔者近几年来以内服桃核承气汤为主,结合消炎活血方煎剂保留灌肠,及静脉滴注甲硝唑,综合治疗本病,疗效较为理想,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54例中年龄最小18岁,最大54岁;病程<6个月者11例,6~12个月者16例,1~2年者22例,>2年者5例。治疗方法内服桃核承气汤加味:桃仁10g、熟军6g、桂枝6g、川楝子10g、延胡索15g、柴胡10g、蒲公英10g、芒硝8g(分2次入煎剂)、甘草6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活血消炎方保留灌肠:制乳香15g、赤芍15g、柴胡15g、红藤50g。每日1剂加水500ml,煎取100ml,晚间保留灌肠。经期暂停应用。甲硝唑0.5…  相似文献   

10.
1986年6~8月,笔者在门诊用赤小豆当归汤加味内服、外洗治疗28例渗液性皮肤病患者,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 23例均为6、7、8三月门诊病人。年龄最大者53岁,最小者15个月。10岁以下者12例,10~20岁者3例,20~40岁者10例,40岁以上者3例。男性16例,女性12例。病程最长者7年,最短者2天。16例曾用过中西药物治疗。皮损可见不同程度的潮红、抓痕、丘疹、渗液、糜烂现象和瘙痒、疼痛等症状。其中褶烂4例,传染性湿疹样皮炎2例,接触性皮炎1例,生漆过敏1例,暑疖12例,急性湿疹  相似文献   

11.
笔者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30例.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30例,均为门诊病人.男18例,女12例;年龄30~40岁5例,41~50岁9例,51~60岁10例,61~70岁6例.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病史最长者4年,最短者2个月.2 治疗方法本组病例均在控制饮食及服用降糖药同时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黄芪30g,白芍药12g,桂枝10g,生姜10g,大枣5枚,白僵蚕10g,全蝎10g,蜈蚣6g,地龙12g.水煎分服,日1剂,15日为1疗程.局部灼热感明显加桑枝30g;寒凉感明显加附子6g.3 疗效观察基本治愈(血糖正常,三消症状及四肢疼痛消失,麻木、针刺感、灼热感及寒凉感不明显,下肢行走、起立恢复正常)13例;显效(血糖控制,三消症状  相似文献   

12.
牛皮癣即银屑病,自1994年2月~1995年12月,笔者用化斑汤加味和外治法治疗该病65例,疗效理想,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65例中男42例,女23例;年龄最小9岁,最大74岁;病程1年以内者15例,1年~10年者31例,10年以上者19例;皮损泛发全身者39例。2治疗方法化斑汤加味:石膏30g,知母12g,菝葜30g,白鲜皮30g,生地黄30g,土茯苓12g,犀角6g(冲服),黄芩10g,丹皮10g,玄参9g,生甘草9g,白粳米15g。瘀血甚者去黄芩、玄参加三棱、川芎等,气虚者酌加黄芪、党参等。每日1剂,水煎服。1月为1个疗程,一般2个~3个疗程。外用药组成:雄黄15g…  相似文献   

13.
《吉林中医药》2003,23(5):21-21
自 1996年 9月~ 2 0 0 2年 3月 ,笔者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内痔患者 12 9例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2 9例中 ,男 5 8例 ,女 71例。年龄最小者16岁 ,最大者 82岁 ,平均年龄 5 2 7岁。病程最长者二十余年 ,最短者 2d。其中便血者 5 8例 ,疼痛者 15例 ,肛门脱垂者 71例 ,水肿者 2 5例 ,便秘者 19例。诊断标准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 。2 治疗方法全部病例均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基本方 :黄芪 2 0g ,人参 9g ,当归 12g ,陈皮 9g ,升麻 15g ,柴胡6g ,白术 12g ,甘草 6…  相似文献   

14.
小建中汤治疗小儿夜半腹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笔者于 1984年 1月~ 1998年 1月 ,用小建中汤加味治疗小儿夜半腹痛 11例 ,取得良好疗效。临床资料  11例中 ,男 6例 ,女 5例 ;3~ 5岁 3例 ,6~ 8岁 5例 ,9~ 11岁 3例 ;病程 2~ 3个月 5例 ,4~ 8个月 6例。血常规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内 ,大便常规正常未查出虫卵。治疗方法 用小建中汤加味 :白芍 6~ 12 g(酒炒 ) ,桂枝3~ 6 g,炙甘草 3~ 6 g,生姜 3~ 6 g,大枣 3~ 6枚 (切 ) ,胡椒2~ 3 g(捣末 ) ,饴糖 6~ 2 4g。加水 2 0 0 m l,浸泡 30 m in,先煎前 6味 ,去渣 ,取汁 10 0 ml,饴糖微火消解后放入药汁内 ,温服 5 0 m l,日 2次。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15.
笔者1989年2月至1992年5月,以乌头汤加味治疗风寒湿痹共40例,疗效比较满意,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一般情况:本组病例中,男24,女16例,年龄18~60岁,病程半个月~1年者27例,1年~3年者11例,3年~5年者2例,其中有19例经西医确诊为风湿性关节炎。2 治疗方法总以祛邪通络,温肾宣痹止痛为治则。基本方:制川乌[先煎]20g、白芍10g、麻黄10g、桂枝15g、黄芪15g、甘草10g、狗脊20g、补骨脂15g,  相似文献   

16.
5年来我们用通窍活血汤加味对11例一氧化碳中毒后遗症进行治疗,获得较好疗效。一、一般资料 11例中发病1~6个月的4例,6~12个月的6例,3年的1例;其中中毒性精神病6例,震颤麻痹综合症2例,感觉运动障碍2例,周围神经炎1例,年龄:20~30岁6例,30~40岁3例,40~50岁2例。二、治疗方法以活血通窍、补气养血、化瘀通络为治疗大法,采用通窍活血汤加味:麝香6克,  相似文献   

17.
1979~1989年,我们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慢性肝炎及合并病荨麻疹、过敏性鼻炎、浅静脉栓塞、脑血栓形成共48例,获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48例(慢性迁延性肝炎42例、慢性活动性肝炎6例)均按1978年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诊断。其中男18例,女30例。年龄7~51岁,平均32岁。合并荨麻疹21例,过敏性鼻炎10例,浅静脉栓塞12例,脑血栓形成5例。慢性肝炎病程2~9年,平均4.7年;合并病的病程1.5个月~3年,平均11个月。48例患者中HBsAg阳性21例。本组患者肝炎病情一般较轻,而其并发病病情却较重,如合并荨麻疹者,反复频繁发作全身性荨麻疹,久治不愈。治疗方法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味:黄芪15~30g党参10~15g升麻4~10g柴胡4~10g当归  相似文献   

18.
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溃疡病4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近几年来,我们用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43例,近期疗效较满意。一、临床资料 (一)一般情况:本组43例中,男31例,女12例;年龄25岁以下者4例,26~31岁20例,36~45岁15例,46岁以上者4例。病程5个月~1年者4例,1~5年者19例,5~10年者16例,10~15年者3例,15年以上者1例。 (二)主要症状和体征:以胃脘痛为主要症状,大多数病人于饭后半小时~3小时  相似文献   

19.
胆汁反流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范畴,其主要症状为胃脘部疼痛、胀满、嘈杂、烧灼及嗳气和口苦等。我们运用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1例,疗效显著,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41例中,男25例,女16例;年龄24~65岁,平均42.3岁;病程2~7个月5例,7~13个月14例,1~2年12例,≥2年10例。其中有胆囊切除史3例,胃部分切除史2例。41例均经纤维胃镜检查确诊为胆汁反流性胃炎。选择的病例未经检查确诊前均服用过西药,如胃复安、吗丁啉、雷尼替丁等,服药时间7~30日不等,服后无效或效差。2 治疗方法半夏泻心汤加味:制半夏10g,干姜8g,黄芩10g,黄连6…  相似文献   

20.
笔者自 2 0 0 0~ 2 0 0 4年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 15例静脉血栓形成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获得良好的疗效 ,介绍如下 :1 年龄3 5~ 80岁 ,男性 10例 ,女性 5例 ,反复发作 3年以上者 8例 ,一年以上 3例 ,月余者 4例。治愈 10例 ,显效 5例。2 治则益气活血 ,祛风化瘀通络。3 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味。黄芪 12 0g ,赤芍 15g ,川芎 12g ,当归 15g ,桃仁 10g ,地龙 2 0g ,红花 10g ,全蝎 10g ,鸡血藤 3 0g ,伸筋草 15g。偏上者加桂枝 10g ;偏于下肢者加牛膝 2 0g ;湿重者加苍术 15g ,黄柏 15g ;偏寒者加熟附子 6g。水煎服 ,日一剂。3 病例黄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