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与胚泡着床密切相关的一类特殊细胞的研究首都医学院生殖医学研究中心史小林,诸定寿,王兴翠,翁静,路欣本实验室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是对胚泡着床的机理进行探讨。我们将研究重点放在着床机理的探讨上。胚泡在植入子宫内膜的过程中,存在着胚泡通过怎样的自我变化进入子... 相似文献
3.
目的:用对比的方法观察纤粘连蛋白包被和与人蜕膜细胞共培养对小鼠胚泡体外着床的影响。方法:在FN包被组和共培养组分别移入胚泡观察并统计粘附率和铺展率。结果:FN包被组胚泡的粘附率(77.42%)与共培养组(93.33%)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共培养组的铺展率(80.00%)明显高于FN包被组(38.71%).差异有圾显著性(P<0.01)。结论:小鼠胚泡与人蜕膜细胞共培养是一个比较理想的体外着床馍型,可用来观察胚泡的粘附和铺展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大鼠胚泡着床障碍动物模型.方法 将与雄性大鼠交配后的成年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小剂量组(5 mg/kg)、中剂量组(6 mg/kg)、大剂量组(8 mg/kg),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大剂量组于妊娠第3天皮下一次性注射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于妊娠第8天观察大鼠胚泡着床率及平均着床胚泡数,筛选最佳造模剂量.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小剂量组和中剂量组着床率和平均着床胚泡数均显著降低(P<0.01).中剂量组的着床率和平均着床胚泡数低于小剂量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剂量达到8 mg/kg时,胚泡着床被完全抑制.结论 于妊娠第3天皮下注射5 mg/kg的米非司酮,可建立稳定可靠的大鼠胚泡着床障碍模型. 相似文献
5.
米非司酮对大鼠胚泡着床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鼠妊娠第1d给予2.5~12.5mg/kg米非司酮或妊娠第1,2d2.5~5.0mg·kg-1/d。结果显示:①大鼠妊娠第1d皮下注射米非司酮10mg/kg可完全抗着床,同一剂量单次与分次给药差别无显著性;②大鼠妊娠第1或1,2d应用大剂量米非司酮致妊娠第8d血中雌、孕激素明显下降;③大鼠妊娠第1d应用米非司酮10mg/kg后48h血中雌、孕激素显著降低。提示用药后血中雌、孕激素下降致胚泡与子宫内膜发育不同步可能是米非司酮影响着床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米非司酮对大鼠胚泡着床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鼠妊娠第1d给予2.5~12.5mg/kg米非司酮或妊娠第1,2d,2.5~5.0mg.kg^-1/d。结果显示:(1)大鼠妊娠第1d皮下注射米非司酮10mg/kg可完全抗着床,同一剂量单次与分次给药差别无显著性;(2)大鼠妊娠第1或1,2d应用大剂量米非司酮致妊娠第8d血中雌,孕激素明显下降;(3)大鼠妊娠第1d应用米非司酮10mg/kg后48h血中雌,孕激素显著降低,提示用药后血中雌,孕激素 相似文献
7.
胚泡着床过程中小鼠子宫内膜细胞表面糖基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细胞表面糖基在胚泡着床中的作用,方法:用刀豆凝集素(ConA)、荆豆凝集素(UEA)、胚凝集素(WGA)、花生凝集素(PNA)和麦凝集素(WGA)为分子探针作亲合细胞化学染色,检测了与4种凝集素相对应的受体糖基在小鼠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变化。结果:在胚泡植入期间,ConA受体一直为弱阳性,变化不明显;UEA受体主要分布于内膜表面上皮和腺上皮细胞表面,随妊娠天数增加含量逐渐减少直至消失;PNA受体出现于孕5d在着床处的蜕膜细胞膜上明显增多;着床前期;WGA受体主要分布于子宫内膜表面皮和腺上皮细胞膜上,胚胎植入后,WGA受体在着床处的蜕膜细胞膜上明显增多,结论:在着床期子宫内膜各种细胞的凝集素受体糖基呈现规律性变经,提示了宫内膜糖基的变人与胚泡着床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细胞表面糖基在胚泡着床中的作用。方法用刀豆凝集素(ConA)、荆豆凝集素(UEA)、麦胚凝集素(WGA)、花生凝集素(PNA)和麦胚凝集素(WGA)为分子探针作亲合细胞化学染色,检测了与4种凝集素相对应的受体糖基在小鼠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变化。结果在胚泡植入期间,ConA受体一直为弱阳性,变化不明显;UEA受体主要分布于内膜表面上皮和腺上皮细胞表面,随妊娠天数增加含量逐渐减少直至消失;PNA受体出现于孕5d,在着床处的蜕膜细胞膜上明显增多;着床前期,WGA受体主要分布于子宫内膜表面上皮和腺上皮细胞膜上,胚胎植入后,WGA受体在着床处的蜕膜细胞膜上明显增多。结论在着床期子宫内膜各种细胞的凝集素受体糖基呈现规律性变化,提示子宫内膜糖基的变化与胚泡着床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补肾安胎方及其拆方对着床障碍小鼠胚泡着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补肾安胎方及其构方中补肾组分、益气活血组分对胚泡着床障碍小鼠胚泡着床位点数的影响。方法:将妊娠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补肾安胎组、补肾组及益气活血组。妊娠第3、4天,正常组小鼠每天2次皮下注射麻油0.12ml,其余四组皮下注射吲哚美辛油剂0.12ml,造成小鼠胚泡着床障碍的动物模型。分别收集妊娠第5、6、8天小鼠子宫,计数着床位点个数并比较其大小形态。结果:补肾安胎组小鼠着床位点数与模型组比较显著提高(P<0.05),补肾组和益气活血组小鼠着床位点数较模型组多,但无统计学意义;补肾组和益气活血组小鼠着床位点数较补肾安胎组少,但无统计学意义。第5、6天着床位点胚泡,正常组和补肾安胎组左右两侧子宫分布均匀,胚泡大;模型组胚泡分布明显不均,且比正常组及补肾安胎组小;补肾组和益气活血组胚泡分布尚均匀,比正常组及补肾安胎组稍小。妊娠第8天正常组和补肾安胎组胚泡大而且各胚泡大小均等,形状规则,胚泡间界限清楚,无相互融合现象;模型组胚泡大小形状不一,各胚泡之间发生融合;补肾组和益气活血组胚泡大小较均匀,但有融合现象。结论:集补肾和益气活血为一体的补肾安胎方可以明显提高小鼠着床位点数,改善胚泡的形态和宫内的分布。 相似文献
10.
11.
本实验探讨用硫堇和台盼兰染料对妊娠4~5d小鼠进行活体染色以显示胚泡着床位点的可能性。研究结果:1台盼兰可用作胚泡着床点的染色反应,具体方法是:尾静脉注射05%台盼兰03ml,10min后观察,而硫堇则无效;2着床点数目在两侧子宫角内的分布有显著差别,左右子宫角内分别为640±164和480±240个;3着床点的间距为225±087mm。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助黄汤对小鼠胚泡着床数的干预作用。方法:选用8~10周龄昆明种雌性小鼠,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助黄汤,以及克罗米芬、助黄汤加克罗米芬,灌胃4d,于妊娠第8d处死小鼠,观察平均着床胚泡数,并进行了毒性实验。结果:助黄汤组平均着床胚泡数明显高于克罗米芬组及正常组,且药理毒性实验为阴性。结论:助黄汤能提高小鼠胚泡着床数,可间接反应该药有可能促进卵泡发育,增加排卵数量及卵的受精数目,增强小鼠的生殖功能的作用;且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观察了各剂量OT对小鼠胚泡着床及着床期间对未着床黄体细胞形态学的影响。结果表明,OT具有抗头床作用,从形态学方面,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黄体细胞界限模糊不清,胞浆含量减少,出现核固缩并呈量效反应关系。提示OT抗胚泡着床作用与它破坏了黄体细胞正常形态有关。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小鼠胚泡着床前后子宫内膜细胞间粘附分子—1mRNA表达水平的 …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小鼠胚泡着床前后子宫内膜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在转录水平的表达变化。方法 小鼠雌雄合笼后建立小鼠早孕模型,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测定ICAM-1mRNA的表达。结果 小鼠正常动情期子宫内膜有一定ICAM-1mRNA的表达,着床前后其表达显著升高,并在着床前一天即孕3d达到高峰,着床后逐渐出现下降趋势。结论 ICAM-1在胚泡着床前后明显上调,和胚泡着床密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小鼠胚泡着床前后子宫内膜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在转录水平的表达变化。方法 小鼠雌雄合笼后建立小鼠早孕模型,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测定ICAM1mRNA的表达。结果 小鼠正常动情期子宫内膜有一定ICAM1mRNA的表达,着床前后其表达显著升高,并在着床前一天即孕3d达到高峰,着床后逐渐出现下降趋势。结论 ICAM1在胚泡着床前后明显上调,和胚泡着床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