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的临床应用。方法:分析16例应用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治疗四肢皮肤缺损的病例。结果:1例远端1/3坏死,经游离植皮修复,其余全部成活。结论:应用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修复四肢皮肤缺损,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远端蒂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远端蒂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例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伴肌腱或骨外露的病例,用远端蒂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患指。结果 12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3例皮瓣远端出现皮下淤血及张力性水泡。结论远端蒂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是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一种方法,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远端蒂拇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修复拇指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利用带拇指桡背侧或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端软组织缺损12例、拇指掌侧和背侧皮肤缺损6例。结果 18例皮瓣全部成活,经6个月~2年随访,皮瓣色泽及外形良好,拇指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远端蒂拇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具有操作简单、成活率高、外形恢复满意等优点,是修复拇指皮肤缺损的理想方法 。  相似文献   

4.
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和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益民  曾炳芳 《上海医学》2005,28(7):544-546
目的探讨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带蒂转移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经验及改进手术方法的效果。方法自1995年11月至2004年10月,我院对63例患者行带蒂转移65块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肢体皮肤软组织缺损,其中急诊修复57例、Ⅱ期修复6例;逆行转移皮瓣行静脉吻合19例,设计成穿支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21例。皮瓣面积为2.5cm×1.5cm~30.0cm×10.0cm。结果59例61块皮瓣完全存活,4例4块皮瓣部分存活。随访6个月~5年,皮瓣质地优良,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带蒂转移是修复肢体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吻合浅静脉能改善逆行皮瓣的静脉回流,穿支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能减少供区植皮面积,提高修复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5.
陈荣  赵海  文俊恩  吴国志 《海南医学》2010,21(20):72-73
目的探讨浅静脉—皮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皮瓣修复肢体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2002年3月-2007年6月对38例肢体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病人行浅静脉—皮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皮瓣修复术。结果术后38例病人皮瓣全部成活,随访时间9-16个月,皮瓣质地好,肢体关节活动好。结论浅静脉—皮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皮瓣血供丰富可靠,手术操作简便、安全、快捷,是修复肢体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皮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和足踝部的组织缺损。方法:以前臂外侧皮神经、桡神经浅支和腓肠神经为轴线,分别根据手或足踝部受区大小、部位、供一受区距离设计出逆行岛状皮瓣。结果:腌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创面4例。前壁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虎口部创面1例,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撕脱伤1例,皮瓣全部成活。结论:根据皮神经营养血管与皮肤血管相互交通的关系设计出的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为手和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提供了血供可靠、简便快捷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应用带皮神经营养血管丛皮瓣修复四肢复杂创面的改床效果。方法:根据四肢不同部位创面,设计相应的带皮神经营养血管丛皮瓣修复。结果:22例中有2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丛远端蒂皮瓣出现皮瓣远端皮肤部分坏死,但皮下组织均成活后经外敷生肌膏而愈合,有1例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丛远端蒂皮瓣,术后24h皮瓣出现肿胀、张力性水疱形成,皮瓣远端瘀黑,经间断拆除皮缘缝线数针、针刺放血、肝素盐水湿敷2d后,皮瓣颜色转至红润,皮肤成活良好,其余皮瓣均成活良好,经随访6~24个月,皮瓣弹性良好、耐磨,与周围皮肤颜色相似,肢体功能恢复良好。结论:皮神经营养血管丛皮瓣,操作相对简单,不损伤肢体主干动脉,血供安全可靠,是修复四肢复杂创面的一种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应用不含静脉的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应用不含静脉的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41例,修复手指皮肤缺损.观察皮瓣的成活率、质地、色泽、和感觉.结果:术后41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时间为6~18个月,平均12个月.皮瓣外观、质地、弹性良好,感觉恢复正常.结论:不含静脉的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成活率高,操作简单,是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报道应用带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肢体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36例患者四肢皮肤缺损的病例,采用带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进行修复,皮瓣面积2.0cm×1.4cm~18.0cm×12.0cm。结果: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个月~5年,皮瓣质地优良,外观、功能满意。结论:这种皮瓣血运丰富,创伤小,操作简单,为修复四肢皮肤缺损提供了良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5例足踝部皮肤缺损,缺损面积为3cm×5cm~10cm×21cm,部位包括前足、足背、足底、跟外侧、内外踝,均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逆行转位修复.结果:15例足踝部皮肤缺损者,经行腓肠神经血管蒂皮瓣逆行修复均完全成活.讨论:腓肠神经血管蒂皮瓣是修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寻远端为蒂的逆行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远段、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解剖学基础。方法:选用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12例,解剖观察小腿皮神经及营养血管的来源、行径.分支分布及营养血管的外径,特别是营养血管与知名血管的吻合关系:结果:小腿皮神经都有起源于知名血管的营养血管伴行,在神经旁形成3条皮神经营养血管链,除发出分支营养神经外,还发出皮支营养皮肤。结论:以远端为蒂的逆行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可用于修复小腿远段、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2.
皮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的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皮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动物实验模型,探讨蒂部不同结构对皮瓣血供的影响。方法:各取新西兰大白兔5只,分别进行活体及灌注解剖确定皮瓣模型,另采用24只根据不同蒂部组织切断类型分为4组,每组6只12测,1组为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组;2组为皮神经内血管供养组;3组为皮神经外血管供养组;4组为对照组。结果:兔股内侧皮神经及营养血管起源于股神经及股动静脉,走行于大腿内侧中段,沿途发出3--6个皮支供养大腿后内侧区皮肤。分组实验皮瓣成活情况以1组最佳,2、3组次之,4组最差。结论:兔股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辫是一种可靠的动物实验模型,其血供由皮神经内血管及皮神经外血管丛共同提供,且后者更重要。  相似文献   

13.
以上臂皮神经及其伴行血管为蒂岛状皮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上臂皮神经及其伴行血管为蒂岛状皮瓣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 2 8侧经红色乳胶灌注的成人上肢标本上 ,对上臂皮神经及伴行血管的起源、走行、分支及外径进行解剖观测 ,并研究营养血管与皮肤血供的关系。结果 :上臂所有皮神经均有伴行营养血管 ,其伴行血管在其神经束间及神经旁相互吻合构成丰富的血管网 ,并借分支与筋膜皮支所形成的皮下筋膜血管网沟通 ,营养筋膜皮肤。结论 :以上述 4条皮神经及其伴行血管为蒂 ,可分别设计顺行或逆行岛状皮瓣或游离皮瓣 ,修复临近部位、手部的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应用下肢两条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远端和足踝部组织缺损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小腿远端及足踝部创面根据转移角度及距离灵活选择隐神经或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移修复,术前先行多普勒检查明确穿支所在位置,根据神经走行设定皮瓣轴线,于深筋膜深面分离形成皮瓣,将隐神经或腓肠神经及伴行血管网包含于皮瓣内,转移修复创面,供区直接缝合或取皮植皮修复。结果3年共应用该皮瓣修复下肢下段及足踝部缺损38例,完全成活33例,其余5例存在不同程度皮瓣远端坏死,2例经换药自愈,3例经清创植皮修复。结论隐神经及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血供确切,解剖简单,完全能胜任小腿远端和足踝部组织缺损修复需要,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5.
陈芳  刘子奇  韩冬  赵凤华 《当代医学》2009,15(30):75-76
目的观察腓肠神经及其营养血管为蒂的岛状皮瓣修复跟部周围及小腿中下段皮肤软组织的疗效,为指导跟部周围及小腿中下段皮肤软组织修复提供更为有效的临床方法。方法应用腓肠神经及其营养血管为蒂的岛状皮瓣修复跟部周围及小腿中下段皮肤软组织缺损9例,为了防止皮瓣脱套,采用顺着血管蒂向近端分离的方法,疗效良好。结果本组9例中,1例皮瓣远端出现少许皮缘坏死,8例恢复良好。结论因此为了防止皮瓣脱套,采用顺着血管蒂向近端分离的方法较可靠。采用顺着血管蒂向近端分离的方法,可有效防止皮瓣脱套。  相似文献   

16.
逆行岛状皮瓣转位修复手足皮肤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逆行岛状皮瓣转位修复手足皮肤缺损的效果。方法 应用7种类型的逆行岛状皮瓣转位修复手足皮肤缺损39例:小腿内侧逆行岛状皮瓣4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2例;桡动脉逆行岛状皮瓣9例;骨间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5例;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8例;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6例;桡神经浅支伴行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5例。结果 除l例皮瓣边缘坏死,经短期换药伤口愈合外,其余38例皮瓣完全成活,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逆行岛状皮瓣转位修复手足皮肤缺损手术操作简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柏士平  潘拥军 《安徽医学》2006,27(5):372-374
目的为设计耳大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36侧经股动脉插管灌注红色乳胶溶液的成人尸体标本上,对耳大神经营养血管的横径、长度及穿深筋膜点的位置进行观测。结果耳大神经营养血管主要来自耳后动脉皮支及枕动脉肌皮支,其浅出点横径分别为0.48±0.16mm及0.55±0.12mm,穿深筋膜后长度18.96±3.15mm及20.14±4.36mm;营养血管呈节段性分布,于神经旁0.4cm范围内形成顺沿耳大神经的纵向链式吻合血管。结论耳大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设计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二种窄蒂穿支型薄皮瓣及其附加血管吻合的扩大移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介绍枕颈部和肋间部两种窄蒂穿支型薄皮瓣的解剖、设计要点和应用经验。方法 以枕后动脉支的皮穿支为蒂的枕颈部皮瓣根据其远端指向不同分为枕颈肩和枕颈背皮瓣。以4-9肋间动脉皮穿支为蒂的肋间穿支皮瓣可设计成斜型或垂直型。所有皮瓣的蒂宽均在3-5cm,瓣部宽大,同时远端还可继续加长携带旋肩胛血管或腹壁下深血管,使之形成巨大的薄皮瓣。结果 临床共应用51例修复面颈手部,随访1个月至3年,功能与外形均满意,结论 该皮瓣主要优点是蒂窄便于旋转,有双套血供,巨大而薄,较适用于面、颈、手等外露部位的修复。  相似文献   

19.
翟希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8):911-912
目的:分析研究小腿皮肤缺损合并感染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31例小腿皮肤缺损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抗炎、清创、负压封闭引流,然后分别采用股前外侧皮瓣、交腿皮瓣、局部皮瓣、腓肠肌内侧头皮瓣、腓肠神经、隐神经营养血管蒂筋膜皮瓣修复。结果:全部患者创面应用VSD有效,创面新鲜,皮瓣移植修复均一期愈合。随访12周~1年,31例患者皮瓣完全成活,外形、功能满意。结论:负压封闭引流结合皮瓣移植治疗小腿皮肤缺损合并感染,全部保存了肢体,并最大限度恢复了肢体功能,临床上安全、有效、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