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琼  黄淑萍 《护理学报》2006,13(12):74-75
Loeffler心内膜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心内膜炎)又称弹力纤维壁性心内膜炎或吕弗硫氏病,病因未明,它的特征是嗜酸性粒细胞持续增高,伴有局部或广泛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和心内膜受累,心肌内膜和心内膜下纤维化,引起心脏充盈受阻的舒张功能障碍,心脏扩大与心衰程度不成比例,顽固性进行慢性心衰,体温不高或增高。此病例临床少见,我科2006年3月收治1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心内膜炎患,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叶佳云  覃丽君  陈雪贞 《新医学》2021,52(5):385-388
Loffler心内膜炎又名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心内膜炎,是由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浸润心脏导致的病症。该文报道1例由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导致Loffler心内膜炎的患儿,经醋酸泼尼松治疗后好转出院。该例提示Loffler心内膜炎是一种少见病,致死率高,其危害性不容小觑,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定期随访追踪,监测疾病转归情况来改善预后甚至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正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HESs)是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为特点,累及多个器官包括心脏的一组疾病~([1-2])。1病例患者,女,82岁,2016年4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视物模糊、视物变形,右眼明显,外院诊断为"老年性黄斑变性",予以雷珠单抗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近2周来自感视物模糊加重,  相似文献   

4.
<正>患者男,58岁。以“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23d,胸痛5d”为主诉入院。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外周血涂片:白细胞计数及嗜酸分叶核比值明显增高。骨髓活检:嗜酸性粒细胞比值明显增高。临床化验: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13.61×109/L。心电图:下壁及前侧壁导联ST-T改变。超声心动图表现:左室心尖部心内膜增厚,呈不规则均质低回声,范围约52mm×30mm,占据左室心腔约1/2 (图1);左室后壁中间段变薄,回声尚可,运动略僵硬,其余室壁厚度及收缩运动正常,左室壁舒张受限。超声提示:局部心内膜增生,考虑Loffler心内膜炎,结合临床;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42岁,因"发现心脏杂音1个月"来院就诊。超声心动图示:各房室大小正常,静息状态下未见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心尖部环形增厚,搏动幅度正常(图1,2),考虑附壁血栓形成,二尖瓣中量反流(图3)。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左心导管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血常规示:白细胞14.1×10^9/L,其中嗜酸性粒细胞0.31;骨髓细胞学检查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考虑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心内膜炎。予糖皮质激素、抗组胺以及抗凝药物治疗。门诊随访1年,患者病情平稳.附壁血栓形态无动态演变,亦未出现心力衰竭、心源性栓塞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外周血中常见的白细胞有嗜中性粒细胞(NEU)、嗜酸性粒细胞(EOS)、嗜碱性粒细胞(BAS)、单核细胞(MON)、淋巴细胞(LYM)5种,其中嗜酸性粒细胞约占0.5%~5%,我们在工作中偶遇2例嗜酸性粒细胞异常增高者,嗜酸性粒细胞高达88.2%,我们对此病例进行2年随访,现分析如下。1病例介绍病例1,患者女,城镇居民,44岁,于1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不适,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常因进食诱发,腹泻,每日6~7次,水样便,泄前剧疼,无脓血便,无发烧,无心慌,无黄疸。体检:发育正常,一般情况可,神志清,查体合作,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无出血点,胸骨无压…  相似文献   

7.
宋鸿  赵亚刚  孙大勇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21):3317-3317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临床上少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以腹痛、腹泻、腹部不适等为常见.伴有消化道不同程度的嗜酸粒细胞增多(或浸润)及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高等.极易误漏诊。现对我院2003年12月至2006年12月误诊的5例病例分析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临床较少见,自1937年Kaijser首次报道以来,全世界大约有300多例病例报道^[1]。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大多数学者认为是对外源性或内源性过敏原的全身或局部变态反应所致,共同病理特征是胃肠道壁各层组织被大量成熟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常同时伴以周围血的嗜酸粒细胞增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个例报道增多,1996/2007年我院收治7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 (EG)临床上少见 ,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以消化系统症状如乏力、腹痛、腹泻、恶心、腹部不适等为常见临床表现 ,伴有消化道不同程度的嗜酸性粒细胞 (EC)增多或浸润及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高等 ,少数患者因急性腹痛伴胃肠道不全梗阻起病 ,极易误诊为一般胃炎、结核性腹膜炎、外科急腹症或漏诊。为加强对本病的认识 ,现将我院 1990 - 0 1~ 2 0 0 2 - 0 5收治的 EG11例临床表现、实验室内镜检查、病理、诊断治疗和误诊原因回顾性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本组 EG11例 ,男 8例 ,女 3例 ,年龄为 15~ 5 8岁 ,平均 31岁± 12…  相似文献   

10.
嗜酸粒细胞性肺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嗜酸粒细胞性肺炎 (eosinophilicpneumonia)又称嗜酸细胞增多综合征(eosinophilicsyndromes)或嗜酸粒细胞性肺浸润 ,是一组病因尚不明确、发病机制与变态反应有关的疾病。临床上可分为 4型 :①单纯型嗜酸性粒细胞肺浸润或Loffler综合征 ;②慢性嗜酸性肺炎或迁延型嗜酸性粒细胞肺浸润 ;③热带型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 ;④哮喘型嗜酸粒细胞肺浸润症或过敏性支气管曲菌病。各型常交叉重叠 ,临床上不易截然划分。本病四个类型有着共同的呼吸道症状 ,包括咳嗽、气短、胸闷和哮喘等。1 单纯型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1 .1 特点 单纯型全身症状轻微 ,X…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恶性肿瘤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浆膜腔积液进行分析,探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与恶性肿瘤的关系,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浆膜腔积液常规检查的制片采用推片法,以改良的瑞吉复合染色法鉴定细胞。结果40例恶性肿瘤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浆膜腔积液细胞涂片分类嗜酸性粒细胞相对数为10%~86%,均值为28.2%。查见恶性细胞24例,未查见恶性细胞16例。28例已确认远处转移。结论恶性肿瘤患者浆膜腔积液中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能提示疾病的恶化和愈后不良;恶性肿瘤患者的浆膜腔积液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与血液嗜酸性粒细胞不一定平行。  相似文献   

12.
恶性肿瘤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浆膜腔积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恶性肿瘤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浆膜腔积液进行分析,探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与恶性肿瘤的关系,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浆膜腔积液常规检查的制片采用推片法,以改良的瑞吉复合染色法鉴定细胞。结果40例恶性肿瘤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浆膜腔积液细胞涂片分类嗜酸性粒细胞相对数为10%-86%,均值为28.2%。查见恶性细胞24例,未查见恶性细胞16例。28例已确认远处转移。结论恶性肿瘤患者浆膜腔积液中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能提示疾病的恶化和愈后不良;恶性肿瘤患者的浆膜腔积液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与血液嗜酸性粒细胞不一定平行。  相似文献   

13.
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3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idiopathichypereo鄄sinophilicsyndrome,IHES)是一组原因不明、以嗜酸性粒细胞持续增高(>1.5×109/L)6个月以上、伴有1个或多个内脏器官浸润及功能损害的综合征。IHES较少见,且病因不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初诊时常难以确诊。我们近年来收治3例,现结合文献对其诊断、鉴别诊断进行分析讨论。病例资料例1,女,15岁,因“胸闷2年,加重6个月伴发热1月余”入院。患者于2002年6月起自觉胸闷,活动后尤甚,并伴轻度呼吸困难,休息后可好转,未及时就医。2003年3月行冠状动脉造影考虑“原发性肺动脉高压”,予普罗帕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981~1989年间66例急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嗜酸性粒细胞质和量的改变。结果表明,本组病人中嗜酸性粒细胞正常及增高者分别为87.3%及12.7%。其中增高的嗜酸性粒细胞大多数有形态异常,主要为嗜硷性颗粒增多。并初步探讨其增高的免疫机理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1996年至 2 0 0 1年我们成功地护理了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9例 ,由于该病临床上较少见 ,现将典型病例的治疗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9例中男 2例 ,女 7例 ,15~6 0岁 ,平均 36 5岁。患者均符合 1975年Chusicl等提出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诊断标准。典型病例  相似文献   

16.
热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以嗜酸粒细胞显著增多、阵发性咳嗽和哮喘发作,以及游走性肺部病变为其临床特征,少数患者出现高热[1]。在我国北方很少见。我院于2007-07收治1例,护理体会如下。1病历摘要女,23岁。2007-06去印度尼西亚探亲30 d,回国后出现阵发性哮喘,夜间加重,每次发作持续10~15 min,伴咳嗽,咳少量黄色黏液,胸闷气短,午后发热,体温波动在37.1~38.4℃之间,明显乏力,P 82次/min,R 18次/min,BP 18.7/10.7 kPa,在社区诊所按上呼吸道感染治疗10 d余未见好转,遂来我院就诊。住院期间,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亚热带地区旅行史,连续查嗜酸性粒细胞极度增高达600×106/L,胸片提示两肺下野纹理略模糊,左下见淡片状阴影,诊断为亚热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治疗中以左旋咪唑为主,50 m g,3次/d口服,辅以其他对症治疗,患者痊愈出院。2护理体会2.1卧床休息患者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乏力感明显减轻后适当进行轻度活动。卧床期间要定时作肢体按摩。2.2心理护理由于热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多发生在热带和亚热带,在我国北方很少发生此类病例,且患者在入院治疗前已...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脊髓膜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脊髓膜炎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诊治情况。结果 2例患者有明确流行病学病史,2例有头痛、发热症状,其中1例合并精神行为异常,另1例表现为意识障碍;3例患者外周血和脑脊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均升高,外周血和脑脊液管圆线虫抗体均为阳性;1例颅脑增强MRI可见病灶;3例经药物治疗均痊愈。结论食源性感染是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脊髓膜炎的重要传播途径;临床表现除典型发热、头痛外,也可有非典型表现;外周血和脑脊液中多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免疫学检查IgM阳性有重要诊断意义,早期无明显影像学改变,药物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Lffler 于1936年描述两例生前有嗜伊红细胞增多及充血性心力衰竭,死后尸检有心内膜纤维化及壁性血栓形成的病例,氏曾命名为伴有嗜伊红细胞增多的成纤维性壁性心内膜炎(Fibroplastic parietal endo-  相似文献   

19.
外周血中嗜酸细胞增多一般多见于过敏性疾病及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等,而在实体肿瘤发生时极为少见。恶性肿瘤可合并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且患者无寄生虫疾病、过敏性疾病及结缔组织疾病等相关性依据。研究发现肿瘤外周血嗜酸细胞增多可能与恶性肿瘤细胞本身特性如异位内分泌激素等有关,有学者在肿瘤组织中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增生因子、嗜酸性粒细胞克隆刺激因子及嗜酸性粒细胞化学趋化因子(如白细胞介素-5)等。本研究选取本院诊治的1例外周血嗜酸细胞增多为特点的确诊肺腺癌患者,结合文献对肺癌合并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病例进行复习,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云南省德宏州农村地区人群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可能原因以及德宏州地区5个少数民族之间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和地区间分布的差异。方法:采用2007年至2008年行地中海贫血基因调查所收集3333名研究对象的血标本,统计分析嗜酸性粒细胞检测结果并绘制频数分布图。结果:在德宏州农村地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现象较明显,占受调查人群的45.37%,且平均水平较高,平均值为0.63×109/L,其白细胞分类数为0.0705,高于全国参考值水平(P<0.05)。各民族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情况有差异,德昂族、傈僳族人群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百分比较汉族和傣族人群明显(P均<0.05);各年龄组之间也有差异,随着年龄增长,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有增高趋势;各地区之间嗜酸性粒细胞水平的差异不显著。结论:云南省德宏州农村地区人群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现象,不同民族、各年龄段之间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人数的百分比有差异;该人群嗜酸性粒细胞轻度增多最主要的原因推测为寄生虫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