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疟疾是由疟原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经按蚊叮咬传播,临床特点为周期性发作的寒战、高热、继之大汗,反复发作者可伴贫血和脾大.近两年我科收治疟疾病例10余例,均有疟疾流行区居住或旅行史,经治疗治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1分类和流行病学 1.1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有4种,即:间日疟,三日疟,卵形疟,恶性疟. 1.2传染源 病人和无症状的血中有配子体的人是疟疾的主要传染源.  相似文献   

2.
春季谈疟防     
为了减少疟疾发病人数,降低发病率,控制暴发流行,必须搞好全年的疟疾防治工作,其中抓好春季灭疟这个环节尤为重要.春季灭疟的重要意义在我省,每年7~10月份是疟疾的传播季节,其它几个月疟疾是不会传播的.因为,疟疾的传播主要靠蚊子。当疟疾的病原体——疟原虫被按蚊吸到胃里以后,逐渐发育成熟,当蚊子再咬健康人时,就会使人得病.但是,疟原虫在蚊体内发育与外界温度有密切关系.当气温低于15℃时,疟原虫在蚊体内的发育就停止了.这个时期不会引起疟疾的传播,流行病学上称谓“传播休止期”.可是,在传播休止期为什么也会有疟疾病人出现呢?据我省观察,在前半年的病人中,大部分是上一年感染了疟疾而到来年春季才发病,医学上把它叫做“长潜伏期发病”.有的病人是上一年感染,并且当年已经发病,但到今年春季又复发了。对  相似文献   

3.
疟疾是疟原虫引起的,由雌性按蚊传播的一种寄生虫病。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有间日疟、三日疟、卵形疟及恶性疟等4种。目前疟疾仍是全世界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报道107个国家有疟疾流行,每年新发病人1.5亿,热带非洲每年死于疟疾的儿童逾百万。我国主要流行的是间日疟及恶性疟。间日疟流行于安徽、湖北、江苏、河南、山东5省,发病数几占总数的70%。恶性疟主要流行于两广、云贵等地,海南岛尤较多见。偶见三日疟及卵形疟的病例。  相似文献   

4.
1996年一2005年在彝良县间日疟流行的牛街、洛旺、柳溪等重点疟区乡镇,进行发热病人疟原虫血检监测十年,监测结果血检当地无外出史发热病人12579例,检出间日疟疟原虫阳性77例,阳性率为0.61%;血检当地居民外出打工回归的发热病人610例,检出疟原虫阳性病例66例(间日疟63例,恶性疟3例),阳性率为10.82%。提示,当地居民外出感染回归发病的疟疾病例已占当地疟疾疫情总数的46.15%,流动人群疟疾管理问题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5.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传染病。寄生人体的疟原虫主要有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及恶性疟原虫三种,其中恶性疟原虫感染最易发生脑型疟,间日疟和三日疟原虫感染也偶可引起脑型疟发作。由于脑型疟的临床表现复杂,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如不能很好认识本病,极易造成误诊、漏诊而耽误抢救时间。现就脑型疟的诊断、治疗及其有关的一些问题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6.
1996年~2000年在彝良县,间日疟流行的牛街、洛旺、柳溪三个重点乡镇,进行发热病人疟原虫血检监测五年,血检当地无外出史发热病人7781例,检出间日原虫阳性53例,阳性率为0.68%,血检当地居民外出打工回归的发热病人403例,检出疟原虫阳性病例48例(间日疟46例,恶性疟2例),阳性率为11.91%。提示,当地居民外出感染回归发病的疟疾病例已占当地疟疾疫情总数的47.52%,流动人群疟疾管理问题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以嗜人按蚊为主要传疟媒介并有多种疟原虫混合流行的高疟区50年的疟疾防治效果.方法 收集、统计、分析该县1957-2007年疟疾防治及媒介监测资料,采用Excel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县疟疾发病率由1957年的186.29/万到2007年控制在1/10万以下,由多种疟原虫种类控制为单一的间日疟,疟疾病人由原来广泛存在控制到目前以单个病人分散存在为主.结论 该县疟疾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并达到卫生部基本控制疟疾的标准.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能够同时检测恶性疟(P.falciparum)、间日疟(P.vivax)、卵形疟(P.ovale)、三日疟(P.malarie)及其混合感染的多重巢式PCR方法,对疑似疟疾混合感染样本进行检测,评价其在疟原虫混合感染及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旨在为疟疾流行病学调查、疟疾混合感染的确诊提供一种快速高效、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实验室诊断方法,为传统的镜检法提供有效的补充。方法:根据恶性疟原虫、间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和三日疟原虫的18SSU rRNA基因序列设计5对引物(1对通用引物、4对特异性引物),以等比例混合的4种疟原虫核酸为模板,建立疟疾多重巢式PCR检测方法,并应用该法对28份疑似疟疾混合感染样本进行检测及测序验证,将其结果与镜检法比较。结果:28份疑似混合感染样本中混合感染样品数为6例,其中恶性疟和间日疟混合感染样品5例,恶性疟和卵形疟混合感染样品1例。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多重巢式PCR检测方法能够同时用于恶性疟、间日疟、卵形疟、三日疟及其混合感染样本的检测,在疟疾混合感染的确诊与分型上较镜检法有明显的优势和更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疟疾防治工作的不断深入,疟疾发病和流行程度越来越低,三日疟原虫少见。笔者在门诊病人的疟原虫检验中发现了1例三日疟病例,经住院治疗已痊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评价横县1950-2010年疟疾防治效果,为该县消除疟疾提供依据。方法查阅收集全县历年疟疾防治资料,包括历年疟疾疫情报告、防治方案、各乡镇卫生院疟疾病人诊断和治疗资料等,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县上世纪50~60年代是恶性疟、间日疟原虫和三日疟原虫高度混合流行区,50年代当地居民疟疾发病率为115.86/万,其中1953年疟疾病例共20 908例,居民发病率为449.01/万。60年代下降为12.97/万,70年代为0.51/万。80年代流动人口中疟疾病人增加,但人群发病率下降至0.31/万,恶性疟和三日疟分别于1979年和1980年后在当地居民中未发现。90年代下降为0.22/万,本世纪为0.01/万,2001年在当地居民仅发现1例间日疟病例。结论该县自1993年基本消灭疟疾后,疟疾流行在当地得到有效控制,但应继续检测流动人口中的疟疾病人。  相似文献   

11.
疟疾是一种地方性传染病 ,分布几乎遍及全球。而我市主要分布在峡谷及热坝地区 ,随着改革开放及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非疟区人群不断地进入我市疟疾流行区 ,致使非疟区流动人员染上疟疾 ,通常再把感染上的疟疾带动非疟区引起疟疾的发作及流行。据调查在过去疟疾防治中 ,常规采用厚血膜、薄血膜血片法。但是 ,此方法陈旧 ,不利于现代快速检查及诊治疟疾病例。为此 ,作者针对上述不利因素 ,于 1998~ 1999年对外来流动人口采用活检疟原虫方法快速诊治及检查疟疾 88例。检出率高达 97.73% (86 / 88) ,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检验疟疾的可靠方法。现将…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茂名市茂南区疟疾流行、防治现状,探索茂南区消除疟疾的可行性。方法统计分析发热病人血检、传疟媒介调查资料。结果 10年间开展"三热"病人血检32 253人,共检出疟原虫感染者5人,感染率15.50/10万,皆为输入性病例,其中1例恶性疟,4例间日疟,无二代病例感染;2010—2013年共捕获按蚊5 682只,经鉴定未发现引起疟疾流行的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茂南区居民和中小学生疟防知识知晓率分别是66.33%和74.44%。结论茂南区采取了有效的控制疟疾传染源和传播媒介措施,为消除疟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报告灭疟后期“四热”病人血检疟原虫结果,并进行了分析和计论,指出在灭疟后期,开展发热病人血检疟原虫,应以初诊疟疾和疑似疟疾的发热病人为重点.对近2年内有疟疾史的发热病人应全部血检.  相似文献   

14.
<正> 制备疟疾疫苗,进行疟疾有效免疫,以达到控制疟疾感染和流行,是当今防疟中期待解决的课题。体外培养疟原虫,做为疟疾抗原的来源,被认为系最好途径。许多学者设想在体外建立疟原虫孢子增殖期培养系统,试图获得由配子体发育成有免疫原性的子孢子,用以制备子孢子疫苗。为此,国内外对猴疟、鸟疟和鼠疟等动物疟原虫进行了许多研究。  相似文献   

15.
我省地处青藏高原,属非疟区.疟疾病人在本地人员中未见报告,多为疟区人员带入,也未见有疟疾流行报告.最近我们从一青海籍胆石症患者末稍血中检出间日疟原虫.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疟疾是一种古老的疾病。其病原体——疟原虫被发现之前,人们就已通过临床实践总结了一些治疟方法。但是,那些方法一般都不能肃清病人体内的疟原虫,病人常常复发。在疟原虫生活史已基本清楚,并且出现了许多作用不同的合成抗疟药的今天,对病人进行系统治疗,根治疟疾已成为可能。但是,目前仍有些卫生人员在治疗疟疾时,只打几针奎宁或用几片氯喹等药物,控制了病人症状就算治好疟疾。这种不正规的治疗,不但不能治愈疟疾,  相似文献   

17.
先天性疟疾是指在新生儿期发病,而疟原虫来自母体的疾病。其症状和体征均不特异,因此常误诊。由于本病发病率不高,目前国内只有百余例报导[1]。现将我院资料完整,诊断确切的7例先天性疟疾加以分析报告。1临床资料详见附表。2讨论本县地处北纬25°,属非稳定性中度疟区,3种疟疾均存在,间日疟最为普遍。先天性疟疾的诊断要点:(1)母体有疟史或母体在妊娠期或分娩前后有典型疟疾发作;(2)患婴有疟疾临床症状且出生于非疟区或非流行季节,生后无输血史;(3)母体及患婴末梢血检同时查获同种疟原虫即可确诊。但母体末梢血栓阴性,也不…  相似文献   

18.
疟疾     
疟疾是由疟原虫经按蚊传播,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周期性寒战,高热、出汗、退热、脾肿大及贫血等为其临床特点。恶性疟疾可侵犯内脏,引起凶险发作,如抢救治疗不及时,可危机生命。近年来我国对该病高度重视,积极贯彻预防为主方针,使疟疾在多数地区发病率大幅度下降。一、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特点疟疾的病原体是疟原虫。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分为间日疤、三日疟、恶性疟及卵圆疟原虫4种,且分别引起不同类型疟疾。而卵圆疟原虫在国内引起的疟疾极为罕见。若一病人感染两种以上疟原虫  相似文献   

19.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传染病,按蚊是自然的传播媒介,人一旦被带有疟原虫的雌性按蚊叮咬即受染。利比里亚地区疟疾高度流行,绥德鲁市是利比里亚疟疾发病率最高的地区之一,蚊子带虫率达到97%。一旦被蚊虫叮咬,感染疟疾的几率很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掌握消除疟疾阶段发病态势及传疟媒介现状,为调整消除疟疾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2006-2008年疟疾发病分区,在一、二、三类疟区分别选择1、6、1个县市,开展"三热"病人血检,在监测村开展传疟媒介种类和密度监测。规范治疗疟疾现症病人及休治疟史对象,及时处置疟疾疫点,开展疟防知识宣传。结果 2012-2014年共血检"三热"病人96777例,疟原虫阳性15例,阳性率0.015%。本地疟疾2例,占13.33%,输入性疟疾13例,占86.67%。捕获按蚊14318只,经鉴定均为中华按蚊,人工帐诱平均密度为每小时8.78只/人,灯诱平均密度为每晚19.24只/灯。结论监测区疟疾发病进入消除阶段,输入性疟疾时有发生,传疟媒介为中华按蚊,其密度高于传疟密度阈值,需进一步加强输入性疟疾管理和媒介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