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目的:研究蓝光照射在改善新生儿黄疸症状以及降低患儿血胆红素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至2011年间收治的92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使用传统药物治疗,实验组使用间歇蓝光照射治疗,7d之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血清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游离胆红素的情况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显效16例,有效20例,有效率78.26%;实验组患者显效18例,有效23例,有效率89.13%,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后血总胆红素(157.21±21.04)μmol/L,游离胆红素(9.84±1.72)μmol/L,结合胆红素(28.21±3.74)μmol/L,均高于实验组(133.21±27.32、9.51±2.04、26.70±2.67)μmol/L,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蓝光照射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新生儿黄疸的病情,降低血胆红素含量并且减少高胆红素血症对患儿的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9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的临床资料,观察蓝光照射后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儿蓝光治疗2~4d后,痊愈62例(69%),有效27(30%),无效1例(1%),总有效率为99%.结论: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安全有效、简单易行,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次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对患儿的不良反应。方法:对本院发生新生儿黄疸的患儿,以XH-D02婴幼儿经皮黄疸测试仪为监测工具,选择经皮测黄疸指数相当于血胆红素在205~300μmol/L之间的明显为阳黄的患儿为观察对象,共计211例,采用每次6~8 h的多次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方法,蓝光箱采用宁波戴维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新生儿黄疸治疗箱,结论:多次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效率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应用蓝光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以本院2011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1000例新生儿黄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蓝光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5.2%;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为2.2%,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为1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蓝光治疗应用于黄疸患儿具有显著效果,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清开灵注射液辅助治疗乙型肝炎重度黄疸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凤兰 《河南中医》2006,26(7):70-70
2001年6月~2002年6月,笔者应用清开灵注射液辅助治疗病毒性乙型肝炎重度黄疸患者40例,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38例作对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培菲康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培菲康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01例。对照组采用蓝光照射,每日光疗2次,每次6 h,中间间隔6 h;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培菲康0.21 g口服,每日3次。观察2组治疗后1~4 d新生儿经皮胆红素浓度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0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11%(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胆红素浓度均显著下降(P均<0.05),但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培菲康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确切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间断性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选择134例黄疸新生儿,依照不同蓝光照射方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持续性蓝光照射,观察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间断性蓝光照射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的血清胆红素水平、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间断性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能够达到与持续性蓝光照射疗法相同的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持续性蓝光照射疗法,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新生儿时期体内胆红素的累积而引起皮肤巩膜等黄染的现象。病因复杂,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类。黄疸常在出生后24小时出现,持续时间在2周以上,早产儿在3周以上,或黄疸在出生后消失复现并进行性加重。  相似文献   

9.
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茵桅黄注射液是传统中医良方“茵陈蒿汤”基础上研制的中成药制剂,曾有报道该注射液具有显著的退黄作用[1、2]。然而,既往的研究缺乏阳性药物的对照观察,影响对其疗效的进一步评价。为此,我们以鲁米那和尼可刹米治疗为对照,观察了茵桅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桓的作用,现总结报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观察对象住院治疗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疽患儿共67例。病例选择标准:①均为足月新生儿,体重InZ.skg。②总胆红素>205.Zpmd/L。③除黄殖症状外,均存在影响胆红素代谢的原发疾病。1.2分组67例患儿随机分茵振黄组(34例)、鲁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白蛋白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选择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于2018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黄疸新生患儿70例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成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对照组用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在用蓝光照射的基础上联合白蛋白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体内总胆红素(TSB)、黄疸消退时间和光疗时间、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①治疗后观察组的TSB水平低于对照组,黄疸消退时间、光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的腹泻、皮疹和发热等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黄疸用白蛋白联合蓝光照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能显著降低患儿体内的TSB,加快患儿黄疸消退,缩短光疗时间,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1.
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卒中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 把急性脑卒中患者88例随机分成清开灵治疗组58例(脑出血20例,脑梗塞38例)、对照组30例(脑出血12例,脑梗塞18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开灵注射液40ml静脉滴注,每天1~2次,连用14d。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4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组的显效率、基本痊愈十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清开灵注射液能提高急性脑卒中的治愈率,降低致残率、死亡率,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察精制清开灵注射液对内毒素致大鼠多脏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内毒素500eu/kg(200eu/ml,2.5ml/kg)尾静脉注入大鼠,造成大鼠多脏器损伤,并施以药物治疗.结果:精制清开灵注射液具有明显的抗内毒素作用,恢复内毒素导致的脏器损伤.结论:增强自由基的活力和抑制过氧化损伤是精制清开灵注射液保护机体组织损伤的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安宫清开灵注射液对胶原酶诱导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脑出血模型脑组织中多环节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CAM-1和NF-κB表达的影响,探讨安宫清开灵注射液阻抑脑出血后炎症反应的作用环节以及作用效果。方法:成年SHR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安宫清开灵低剂量组、安宫清开灵中剂量组、安宫清开灵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清开灵注射液)。基底核注射胶原酶法复制大鼠48h脑出血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中TNF-α、IL-1β、ICAM-1和NF-κB的表达情况。结果:脑出血48h,大鼠脑组织TNF-α、IL-1β、ICAM-1以及NF-κB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安宫清开灵中剂量组均能明显阻抑出血后48h脑组织TNF-α、IL-1β、ICAM-1和NF-κB表达的增加;安宫清开灵低剂量组可以明显抑制ICAM-1和NF-κB的表达,而对TNF-α和IL-1β的作用不明显;安宫清开灵高剂量组对TNF-α、IL-1β和ICAM-1表达的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结论:安宫清开灵注射液对抑制脑出血后炎症因子和黏附分子的表达具有良好的作用,从而能够减轻炎性损伤。其中以中剂量组作用效果尤为突出,对脑出血后48h前炎症因子和黏附分子的表达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可以在多环节干预炎症反应过程、阻抑脑出血后损伤级联反应从而发挥保护神经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急性脑血管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作者以清开灵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并设西药对照观察.结果表明,清开灵组总有效率为85.7%,显愈率为5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 8%,显愈率为37.5%(P<0.05,P<0.05).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临床证明清开灵对急性出血性和缺血性脑血管病均可使用,没有明显的禁忌证,具有疗效高、适应证广泛、使用方便等特点.解决了中风急、重、危症及神志障碍、吞咽困难时给药途径问题.为提高本病的治愈率,减少病残率和死亡率,显示了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安宫清开灵注射液对胶原酶诱导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脑出血模型脑组织中前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1β以及血清中黏附分子sICAM-1含量的影响,探讨安宫清开灵注射液阻抑脑出血后炎症反应的作用环节以及作用效果。方法:基底核注射胶原酶法复制大鼠脑出血模型: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脑组织匀浆中TNF-α和IL-1β含量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血清中sICAM-1含量。结果:脑出血48h和7d,大鼠脑组织匀浆中TNF-α和IL-1β的含量以及血清中sICAM-1含量均显著升高;安宫清开灵注射液各剂量组脑内TNF-α和IL-1β的含量以及血清中sICAM-1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或P〈0.05)。结论:安宫清开灵注射液可以显著抑制前炎症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的生成,以脑出血急性期(出血后24h)的抑制作用较突出,也可以阻抑黏附分子sICAM-1的合成与分泌,并随着用药剂量增加而效应增强的剂量依赖关系。可见安宫清开灵注射液对炎症反应的启动具有显著的阻抑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安宫清开灵注射液对胶原酶诱导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脑出血模型脑组织中前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1β以及血清中黏附分子sICAM-1含量的影响,探讨安宫清开灵注射液阻抑脑出血后炎症反应的作用环节以及作用效果。方法:基底核注射胶原酶法复制大鼠脑出血模型;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脑组织匀浆中TNF-α和IL-1β含量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血清中sICAM-1含量。结果:脑出血48h和7d,大鼠脑组织匀浆中TNF-α和IL-1β的含量以及血清中sI-CAM-1含量均显著升高;安宫清开灵注射液各剂量组脑内TNF-α和IL-1β的含量以及血清中sI-CAM-1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或 P<0.05)。结论:安宫清开灵注射液可以显著抑制前炎症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的生成,以脑出血急性期(出血后24h)的抑制作用较突出,也可以阻抑黏附分子sICAM-1的合成与分泌,并随着用药剂量增加而效应增强的剂量依赖关系。可见安宫清开灵注射液对炎症反应的启动具有显著的阻抑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采用年中易感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Psp).观察了清开灵(QKL)注射液对出血性中风海马区兴奋性氨基酸(EAA)含量的影响,以及神经元密度和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显示:QKL能使海马区EAA、谷氨酸、天门冬氨酸明显降低(P<0.01);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轻,脱失减少,神经元密度计数显著升高(P<0.01);超微结构显示,QKL能使出血性中风造成的脑组织变性、坏死、水肿得到改善。上述结果提示,QKL能降低SHPsp出血性中风EAA的释放,起到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急性湿疹性皮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急性湿疹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加用清开灵注射液30ml/d,14d为一个疗程。观察皮损消退的情况。结果治疗组皮损愈合程度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较好,治疗期间未出现严重副反应。结论治疗急性湿疹配伍使用清开灵注射液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清开灵注射液对家兔实验性发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清开灵注射液(简称QKL)对家兔实验性发热的解热作用。方法复制家兔内毒素性和内生致热原性发热模型,观察QKL对两种发热模型的解热效应,以及对脑脊液cAMP含量的影响。结果QKL对家兔正常体温的影响不大(P>0.05),对内毒素性和内生致热原性发热均有显著性的解热效应(P<0.01),同时明显抑制脑脊液cAMP含量的升高(P<0.05)。两种发热模型的体温变化与其脑脊液中cAMP的含量变化均呈显著性正相关(内毒素性发热r=0.9739,P<0.05;内生致热原性发热;r=0.9842,P<0.05)。结论QKL的解热机制可能与抑制下丘脑cAMP的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数据库,全面收集有关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推荐的评价方法对纳入研究的质量进行评价,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5篇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茵栀黄注射液结合常规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在治疗有效率[OR=8.10,95%CI(5.68,11.55)]、改善血胆红素值[治疗3 d MD=-69.31,95%CI(-76.22,-62.39),治疗5 d MD=-45.59,95%CI(-52.13,-39.05)];治疗7 d MD=-22.22,95%CI(-35.88,-8.57)]及皮测胆红素值[治疗5 d MD=-57.69,95%CI(-79.82,-35.56),治疗3 d MD=-51.62,95%CI(-72.63,-30.61)]、调节日均血胆红素[下降值MD=12.26,95%CI(8.94,15.58)]和退黄天数[MD=-1.83,95%CI(-2.06,-1.59)]方面都有一定疗效。结论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茵栀黄注射液结合常规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可能有效,但由于纳入研究存在一定的质量缺陷,因而,对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尚不能得出肯定的结论,还需更多高质量、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作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