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 in the elderly,MOFE)是指老年人(≥60岁)由于增龄而致器官老化、功能低下、免疫调节障碍及患有多种慢性疾患的基础上,当存在创伤、手术、感染、心血管急症等诱因时,短时间内出现2个或2个以上器官序贯或同时衰竭,病死率极高。随着血液净化治疗技术的不断完善,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应用范围已从单纯替代肾脏功能扩展到多种危重疾病的救治,并在MOFE患者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以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的应用最为广泛。  相似文献   

2.
股动脉─股静脉转流在特殊心血管手术中的应用四例报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龚庆成,耿建英,刘瑞芳由于一些特殊心血管手术常规插管困难,我们应用股动脉一股静脉转流结合低温体外循环成功救治4例特殊心血管病患者,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男性,33岁。二...  相似文献   

3.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实施血液保护三年取得显著成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心血管手术是用血大户,由于输血后传染性肝炎及艾滋病的威胁,使广大医务人员和病人对输血的安全性日益关注,我院自1989年开始在心脏手术中进行血液稀释法—自体输血,1995年来全面开展血液保护措施,3年来手术量逐年增加,而输血量逐年下降,1997年比19...  相似文献   

4.
中心静脉置管输液测压在心血管手术及麻醉中十分重要。目前多采用经皮穿刺锁骨下或颈内静脉进行插管。由于婴儿头大、颈短,行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穿刺比较困难,而且局部血肿、反复穿刺失败等也出现较多。2001年3月至2003年12月,我们对6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采用经皮锁骨上进路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高稀释深低温低流量体外循环在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应用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外科王振祥,姜冠华,都兴琅,张广福,张向华我院自1987年1月至1989年12月,应用中度血液稀释、中低温、高流量灌注技术实施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27例,其并发症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吸入麻醉方式和静脉麻醉方式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控制中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入住我院的120例老年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吸入组(n=60)和静脉组(n=60),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方式均为咪达唑仑1mg+丙泊酚2.5mg/kg+舒芬太尼0.2μg/kg+罗库溴铵0.6~0.8mg/kg,吸入组患者采用七氟醚和50%氧化亚氮方式,静脉组患者采用3mg/kg/min丙泊酚+0.15μg/kg/min瑞芬太尼持续静脉泵注,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15天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不同麻醉方式非心脏手术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高危因素。结果术后15天内,吸入组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为7例(11.67%),静脉组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24例(40.00%),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术中高血压、术中低血压和静脉麻醉是老年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主要因素(P0.05),而年龄、性别、吸烟史等不适老年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主要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术中高血压、术中低血压和静脉麻醉是老年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高危因素(P0.05)。结论吸入麻醉能够有效降低老年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性,值得进行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7.
透光法静脉切除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振海 《山东医药》2003,43(12):58-58
透光法静脉切除术为静脉曲张提供了除大隐静脉剥脱术以外的另一种可供选择的微创治疗方法。该手术采用的Trivex系统汇集了三种技术 ,更便于静脉切除。此系统是在水环境中以及直视曲张静脉的条件下通过内窥镜切除静脉。1 手术适应症及禁忌症下肢静脉曲张多普勒超声检查示下肢深静脉通畅 ,血液回流良好及无血液倒流或血液倒流属 、 级的患者可采用此手术。严重下肢静脉曲张伴有溃疡及浅静脉血栓形成或反复发作的浅静脉炎患者不宜采用此手术。2 术前准备患者站立和行走使静脉扩张到最大程度 ,通过视诊和触诊准确地标出静脉曲张的位置。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老年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心血管事件的预测情况。方法选取非心脏手术患者100例,其中冠心病患者50例,非冠心病患者50例,对2组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等进行预测。结果实验组冠心病患者在术前1天以及术后第二天的血液NT-pro BN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非冠心病患者(P0.05),实验组围手术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心脏病非心脏手术患者实施血液NT-pro BNP水平检测,可以较好的对患者围手术期心血管事件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分析我院发生术中知晓的成人心血管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发生术中知晓可能的原因和时间点,以便指导今舌的麻醉管理。方法选择阜外医院2012年6月到9月2135例成人心血管手术患者,通过Brice量表访视确诊出46例患者为术中知晓。羊细分析这46例术中知晓患者的知晓内容和麻醉单,对心血管手术术中知晓的原因和时间点进行归纳分析。结果心血管手术麻醉患者术中存在多个术中知晓高危阶段,如:劲内静脉穿刺、切皮锯胸骨、体外循环中(放置TEE,除颤复跳等)、关胸时间过长等。结论心血管手术麻醉的术中知晓率明显高于一般手术,在体外循环前、体外循环中及体外循环后等都存在多个术中知晓的高危阶段。关键词】术中知晓;心血管手术  相似文献   

10.
编者按随着科技力量的增长,先进设备和先进技术的补充以及管理制度的不断改进,北京安贞医院体外循环心血管手术每年迅速递增。1996年全年达1151例,居全国所有心血管中心的第二位。在建院以来的十三年中,共完成各种心血管手术11270例,其中体外循环心血管手术占88.73%,据  相似文献   

11.
持续高容量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血液净化技术的发展背景 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发展,传统的间歇性血液透析(IHD),因其固有的间歇性和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显著的缺陷,不能满足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危重患者治疗的临床需要。1977年Kramer等首先将连续性动脉-静脉血液滤过(CAVH)用于临床,很大程度上克服了IHD的缺点,并衍生出多种方式,如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CVVHD)、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等。这是一组持续、缓慢清除体内溶质和过多水分的治疗方式,总称为连续性血液净化(CBP),也有人称之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  相似文献   

12.
选择性心血管造影的优点是能在瞬间用压力注射造影剂的方法,使部分心脏或大血管在高对比度下清晰显影,避免不必要的重迭,研究其形态学和血液动力学变化而诊断心血管疾病。近年来心血管检查领域出现一些较先进的检查方法,如心电控制CT(ECGGeated CT)、电影CT(Cine-CT)、磁共振成象(MRI)和动脉或静脉性数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等容性血液稀释对肝脏手术凝血功能、D-二聚体和出血量的影响,为阐明等容性血液稀释在肝脏手术中的应用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术前无心肺肾疾病、贫血、水电解质异常、血液疾病和应用抗凝药物,血红蛋白(Hb)≥110g/L的肝脏手术病人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Ⅰ组为对照组,Ⅱ组为等容性血液稀释组;所有行等客性血液稀释病人均经肘部静脉或其他大静脉采血,放血时间为15min~30min,血液存于含PCD的采血袋;下肢同步输注同容量6%贺斯,直到红细胞比容(Hct)降至25%~30%,并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所采集的血液室温保存于手术间,结合术中失血量和循环情况在手术结束前行自体输血;分别于麻醉前厦等客性血液稀释后30min、60min、手术结束时和手术后12h。采静脉血测定血小板计数(PLC)、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和Hct。结果Ⅱ组术中出血量较Ⅰ组减少(P〈0.05);Ⅱ组采血后和术中PT、TT较Ⅰ组显著延长(P〈0.05或P〈0.01),PLC显著下降(P〈0.05或P〈0.01),但仍在生理范围内,回输自体血后上述指标明显恢复,手术野和切口无异常出血;两组D-二聚体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术前对肝脏手术病人进行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至Hct值降至25%~30%是安全的。对凝血功能和纤溶系统无明显影响,且可减少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心血管植入式电子装置(CIED)导线相关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使用CIED且随访资料完整的住院患者112例,根据术后血管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组,血栓组56例,年龄(71.86±8.35)岁;非血栓组56例,年龄(71.23±10.62)岁,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CIED导线相关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房颤患者数、植入除颤导线患者数、服用抗凝药物患者数和左室射血分数、全血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手术中静脉穿刺次数、手术时间、导线数量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房颤、术中静脉穿刺次数、手术时间及导线数量是CIED导线相关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服用抗凝药物是保护因素。结论房颤、静脉穿刺次数、手术时间及导线数量是CIED导线相关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静脉输液外渗的相关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出现的心血管内科静脉输液外渗患者84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心血管内科静脉输液外渗的影响因素,并对其行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心血管内科患者静脉输液时发生外渗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患者自身因素、疾病因素、药物原因、护理技术。对患者实施及时必要的干预措施后,患者的情况得到有效改善。结论在心血管内科临床中,静脉输液外渗是其常见的并发症,需要对其进行及时的干预,消除相关的危险因素,做好预防以及相应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6.
许琳 《山东医药》2003,43(11):62-62
布-加综合症是肝静脉或肝段下腔静脉部分或完全阻塞,导致静脉血液回流障碍而引起器官组织淤血、受损的症侯群。其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手术,但创伤大,并发症多。2000年以来,我科对26例布加综合征患者采用介入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更深层次的探讨介入手术治疗心血管病患后如何预防血栓性疾病。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使用介入手术治疗的心血管病患72人,在手术治疗前以及术后的第一天、第三天、第五天分别测量D-二聚体(DD),对测量结果详细记录。结果本次研究的病患在手术治疗后,DD检测平均值相较于手术治疗前上升明显,P0.01,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意义;手术后对病患的DD值进行动态检测,有15例病患DD值上升明显,超过1000mg/L,有3例病患DD值持续上升,并且都产生血栓。结论介入手术治疗心血管病患时,病患血液中的DD值有可能上升,但是通常持续时间较短,如果病患血液中的DD值持续上升,一般为血栓性疾病产生的前兆,手术后对病患的DD值进行动态检测,有助于血栓性疾病高危病患的排查。  相似文献   

18.
2002年5月至2004年4月,我们在14例肿瘤切除术中,应用了心血管外科技术(包括体外循环、血液临时转流或阻断下血管成形和人造血管置换等),使肿瘤切除率和手术安全性大大提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何珊  刘加林 《山东医药》2009,49(36):102-102
空气栓塞是一种危重疾病,常见于重大手术体外循环过程中、心肺破裂伤、潜水者、输液或输血过程中以及人为因素下造成的空气进入机体内静脉和血液净化操作过程不规范等,常需急诊抢救。我中心利用血液灌流成功抢救一例静脉注射空气自杀患者,现将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肝癌血液CD44v mRNA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检测外周静脉血液中游离肿瘤细胞表达的CD44v mRNA原发性肝癌的辅助诊断以及预测、监测术后复发的意义。方法 应用套式PCR方法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餐周静脉血液中CD44v mRNA的表达,并结合病理检查及随访结果探讨其意义。结果 1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静脉血液中检出了CD44v mRNA10例(66.67%,10/15)。随访回报13例,CD44v mRNA阳性9例,阴性4例,前者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