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儿周围性面瘫在临床并不少见,自2000年开始针刺配合推拿治疗小儿面神经瘫痪(面瘫)32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本文32例患儿,均为门诊病人,经有关检查除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均符合《实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学》中周围性面瘫诊断,32例患儿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8个月~12岁。病程最短2d,最长10d。1.2方法(1)针刺:主穴:患侧阳白透鱼腰,攒竹透晴明,四白透迎香,地仓透颊车,太阳,下关,承浆及对侧合谷。鼻唇沟消失加迎香穴,人中沟歪斜加人中穴,乳突部疼痛加翳风穴,其中…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推拿分型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效果,97例面瘫患者进行验证,现将结果总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97例患者,均为住院及门诊病人,男53例,女44例,年龄11~63岁,病程11d~3个月;中医辨证分型:风寒型33例,风湿型11例,风热型31例,风痰型2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医周围性面瘫的分型诊断标准,脑卒中面瘫排除在外。1.2方法(1)取穴:主穴取太阳穴、牵正、头维、四白、阳白、风池,攒竹、地仓、太冲;配穴:鼻唇沟平坦配迎香,人中沟歪斜配水沟,颏唇沟歪斜配承浆,温经散寒,配足三里。(2)…  相似文献   

3.
自 1992年 7月~ 1999年 4月间,笔者以电针与中药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病人 88例,并设对照组,取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本组共 88例患者均系门诊病人,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 (电针加中药组 )58例,男 32例,女 26例;年龄 12~ 68岁,平均 35岁;病程 3d~ 6个月不等。对照组 (单纯电针组 )30例,其年龄、性别、病情及病程均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以祛风、化痰、活络的原则进行取穴、针刺,并配合电脉冲刺激、局部取患侧迎香、四白、阳白、地仓、下关、攒竹、翳风、牵正等穴,远道取双侧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透刺结合泥蜡疗法对周围性面瘫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周围性面瘫患者32例,采用地仓透颊车,下关透颊车,阳白透向鱼腰穴,太阳穴透向率谷,攒竹透睛明,四白透迎香;健侧合谷透向三间结合泥蜡疗法,每次留针,留泥蜡均为30 min,1次/d,1个疗程为10次,治疗2个疗程。结果 32例患者中,治愈22例,好转10例,无效0例,治愈率为68.75%,总有效率为100%。结论透刺法结合泥蜡疗法对周围性面瘫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笔者采用电针灸加放血的方法治疗观察71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病人,获得了较好的效求,现将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1.电针治疗:选患侧太阳、地仑、健侧合谷为主穴;攒竹、阳白、四白、医风、水沟、迎香、承浆、风池为配穴。多采用浅刺、斜刺、平刺透穴法。  相似文献   

6.
周围性面瘫是针灸科常见病之一。临床主要症状为一侧面肌瘫痪,额纹变浅或消失,眼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或平坦,口角偏向健侧,进食时齿颊间滞留食物残渣,面部表情肌失调。本文36例采用针刺加艾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先推拿后针刺治疗动眼神经损伤20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雷征  艾育德 《中国康复》2006,21(6):424-424
我科收治的动眼神经损伤患者20例,男15例,女5例;年龄4个月-64岁;左眼13例,右眼7例;因外伤14例,病毒感染6例;病程3d-2个月。20例患者均采用先推拿后针刺治疗。①推拿手法:患者仰卧位,医者坐在患者头顶上方,先在眼眶周围涂抹润滑油,后用双手拇指分别按揉攒竹、鱼腰、阳白、睛明、丝竹空、四白、太阳、瞳子髂等穴。再反复分抹眼眶周围,最后点揉风池、百会穴,全部手法约20min。②针刺治疗:患者坐或卧位,取攒竹、睛明、阳白、鱼腰、丝竹空、四白、太阳、合谷、光明、太冲、百会穴等,眼部穴位进针得气即可,不施手法。  相似文献   

8.
药物及超短波配合电脑中频治疗周围性面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围性面瘫是由于茎乳孔内的面神经的非化脓性炎症所致。本院自1998年1月~2001年7月收治周围性面瘫患者38例,应用药物、超短波配合电脑中频及推拿等综合治疗,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所有病例均为我院门诊及病房收治周围性面瘫,排除其他疾病所致周围性面瘫患者。男26例,女12例,均为一侧患病,患侧面部表情动作完全丧失。前额无皱纹,睑裂不能闭合,口角下垂,鼻唇沟变浅,口唇偏向健侧,其中11例有舌前2/3味觉障碍。方法:(1)一般发病1周内均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其中门诊病人予口服强的松50…  相似文献   

9.
1对象与方法本组观察患者19例,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15例,女4例;年龄42~79岁;病程1个月~2个半月,19例患者中,外伤10例,脑血管病9例,均为单侧患病。治疗方法:主穴:阳白合谷(均患侧)百会。配穴:半眼球活动障碍加四白,太阳(均为患侧)。治疗时主穴全选,配穴根据病情选用,嘱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常规消毒后取1.5寸毫针,平刺刺入阳白穴及平阳白穴左右各1寸处,深度为1寸左右,余穴常规刺法,平补平泻,得气后留针40min。然后将阳白及左右两针分别接通G6805电针治疗仪,断续波,刺激量以患者耐…  相似文献   

10.
面瘫,俗称“口眼歪斜”,现代医学称“面神经麻痹”,是常见病、多发病,尤以春秋两季为甚。主要症状:口歪斜,鼻唇沟变浅,眼脸不能下合,前额皱纹消失,蹙眉、鼓腮、吹气等功能障碍,噘嘴、露齿时口角下垂,面部被牵向健侧,舌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弦细。面瘫分为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针灸加拔罐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十分明显,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周围性面神经炎(面瘫)是神经科常见病,临床治疗方法多种多样,近年来我们采用星状神经节治疗46例面瘫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29例,女17例,年龄45~67岁,病程2~12d。临床表现:患侧表情肌瘫痪,鼻唇沟变浅或消失,睑裂扩大流泪,皱额、闭目、露齿、鼓腮等动作障碍;口角向健侧歪斜,  相似文献   

12.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运用针药并举治疗 84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本组 84例均为门诊患者, 其中男 46例,女 38例;年龄 7~ 72岁,其中 20~ 55岁 59例占 70.23%,以青中年居多。病程最短 1d,最长 62d。临床表现:额纹及鼻唇沟变浅,人中沟及口角歪斜、眼睑不能闭合等,表情肌 0~Ⅱ级。 方法: (1)电针加红外线:取面部俞穴为主,多采用透穴治法。主穴:风池 (双 ),阳白透鱼腰,太阳透下关,地仓透颊车。配穴:对侧合谷,人中沟歪加水沟;颏唇沟歪加承浆;下眼睑外翻者加承泣沿皮刺向眼内眦;上眼裂大者加睛明;耳后…  相似文献   

13.
作者于1965年6月至1983年10月共收治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71例,其中男156例,女15例。年龄最小4岁,最大68岁。病史最短1天,最长15年,平均67.2天。均采用非手术治疗。①西药治疗:维生素B_1、C,强的松,烟酸;②针刺:常用穴为医风、合谷、下关、颊车、地仓,迎香、牵正、四白、颧髎、太阳、眉梢、攒竹、阳白等。每次选用4~6穴,交替使用,每日一次,10~15次为一疗程。或加用电针仪,每次15分钟;③封闭:用维生素B_1、  相似文献   

14.
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及其对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琴  张红星 《中国康复》2007,22(6):415-416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及其对患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各30例,针刺组采用针刺风池、翳风、阳白、攒竹、丝竹空、四白等穴治疗;药物组口服牵正散加减治疗;综合组则联合以上2种方法治疗。结果:治疗1个月后,综合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针刺组及药物组(P〈0.05);3组患者治疗后机体IgG、IgA、IgM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1),与针刺组及药物组比较,综合组下降更明显(P〈0.01)。结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发病与免疫球蛋白有关,针药结合治疗对免疫球蛋白的改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针灸临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患者早期针灸治疗多能很快恢复,笔者运用电针及 TDP照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30例,取效良好,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本组 30例中,均为我科门诊及住院病人。其中男 19例,女 11例;年龄 20~ 77岁。病程 2~ 60 d。所有病例均为单侧发病,排除外伤、耳源性、腮腺炎、糖尿病性、肿瘤、颅后窝病变所致面神经麻痹。1.2 方法 所有病例均行电针治疗及 TDP照射治疗。取主穴:患侧攒竹,阳白透鱼腰、四白、翳风,地仓透颊车,双侧合谷、足三里。若闭合眼睑时眼裂大,眼睑无明显运…  相似文献   

16.
<正>面神经炎亦称面瘫,是最常见的一种周围性面瘫,主要表现为前额及眉间纹消失、眼睑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迎风流泪、病侧鼻唇沟变浅或消失、口角低垂、流涎。我科  相似文献   

17.
周围性面瘫临床上较为常见,患者表现为同侧面部所有表情肌弛缓性瘫痪,其中以贝尔氏面瘫(Bell’s palsy)最为多见,为原发性周围性面瘫,约占周围性面瘫患者总数的80%。我科于2002年3月至2005年3月间,对24例贝尔氏面瘫患者采取药物结合穴位注射及微波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共选取在本科接受治疗的贝尔氏面瘫患者46例,所有患者均排除因外伤、肿瘤压迫、代谢障碍或中毒等因素而导致的周围性面瘫,其中男26例,女20例;年龄13~61岁,平均38.2岁;病程1~30d,平均4.5d;右侧面瘫19例,左侧面瘫27例。  相似文献   

18.
笔者用针刺、中药加TDP局部照射治疗周围性面瘫13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从2000年6月 ̄2004年6月,笔者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患者138例,男67例,女71例;年龄最小5岁,最大68岁;疗程最长1个月,最短2d。随机分为治疗组82例和对照组56例。临床表现为起病突然,自觉一侧面部板滞、麻木、松驰,不能做蹙额、皱眉、露齿、鼓腮等动作,病侧露睛流泪、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或平坦,口角及人中沟向健侧歪斜,无外伤史及中枢神经病变。2治疗方法2.1治疗组辨证选用中药,每日1剂水煎服,初期以疏散风邪为法,后期以祛风化痰、益气活血为主。(1)风寒袭络:…  相似文献   

19.
在近两年来对 45例周围性面神经瘫痪 (面瘫 )患者在针刺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特定电磁波手法。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本组 45例,均为我科病人,男 26例,女 19例,年龄 5~ 65岁,病程 2d~ 3个月。 方法 针刺取穴:患侧太阳、下关、颊车、地仓、阳白、四白、翳风、风池、足三里,对侧合谷,酌情选 3~ 5穴。皮下横刺,进针 5分~ 2寸,轻微刺激,有针感即可。同时施 TDP照射,部位以茎乳孔附近为主, 30min/次。手法治疗:一手放在病人的头顶,固定头部,一手在患侧顺肌肉纹理走行方向,由上向下。从内到外行拿 (用拇指与其余四指…  相似文献   

20.
周围性面瘫是一种常见多发病,很多物理疗法均有一定疗效,我科采用TDP穴位照射加手法按摩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周围性面瘫患者70例,男40例,女30例。年龄3~20岁24例;21~50岁39例;>50岁7例。右侧面瘫38例;左侧面瘫32例。病程<7d28例;8~14d21例。15~30d12例;1~3个月5例;>3个月4例。患者临床表现为蹙额力减退或额纹消失,眼睑闭合不全或完全不能闭合,鼻唇沟变线或消失,口角向健侧歪斜,吹口哨能力差或根本不能吹口哨。根据病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