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
延胡索及其伪品的FTIR直接鉴别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为了直接准确地鉴别延胡索及其伪品真伪。方法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直接测定延胡索及其伪品真伪的红外光谱。结果 延胡索与天南星植物水半夏(鞭檐梨头尖)的块茎、薯蓣科植物山药的珠芽及薯蓣科植物黄独的零余子的红外光谱吸收差别较大。结论 可以采用FTIR法直接、快速、准确地对延胡索与其伪品水半夏南星植物鞭檐梨头尖的块茎、用黄色染料染色后的山药薯蓣科植物薯蓣的珠芽(零余子)及薯蓣科植物黄独叶腋处的零余子进行区别鉴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性状鉴别与X射线衍射(XRD)技术结合的方法对6种白色结晶型矿物类中药进行分析、鉴别。方法:试验采集白矾(明矾)、硼砂、大青盐、芒硝、秋石及白硇砂共15批样品,测定XRD图谱,对图谱进行物相检索,解析各样品的物相组成,总结样品图谱特征,并与性状特点对比分析。结果:6种药材性状上具有较多相似之处,它们均为透明或白色半透明结晶体,具玻璃样光泽且质地硬而脆;区别主要在于形状、色泽及透明度的细小差异。通过解析其XRD图谱,可知该6种矿物药的图谱之间具有直观的差别。这些差别表现在特征峰数量,强峰峰位以及峰形等方面。对该15批药材样品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聚类分析可将6种白色结晶型矿物药区分开。结论:性状鉴别与XRD图谱分析结合的方法可准确鉴别白矾、大青盐、硼砂、芒硝、秋石及白硇砂6种白色结晶型矿物类中药,该方法快速有效。 相似文献
4.
5.
酸枣仁与其伪品滇枣仁的FTIR指纹图谱鉴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酸枣仁与其伪品滇枣仁FTIR指纹图谱的鉴别方法。方法: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分析仪,分别测定酸枣仁与其伪品滇枣仁生药材的红外指纹图谱。结果:KBr直接压片法测定所得的图谱,在1800-960cm^-1间,酸枣仁与其伪品的红外吸收峰的峰数、峰位、峰形和峰强等,存在明显差异可作为酸枣仁与滇枣仁的重要区别。结论:本方法快速准确,专属性强,重现性好,操作简便,红外图谱具有特征性和指纹性,且谱峰显著,可为酸枣仁与伪品滇枣仁的真伪鉴别提供红外光谱的鉴别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根据红外光谱的吸收,测定不同产地的连翘,从而为连翘道源产地和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收集6个省份66批连翘药材的红外光谱数据,利用多元散射校正(multiplicative signal correction, MSC)、标准正态变量(standard normal variate, SNV)、平滑滤波(Savitzky-Golay, SG)、一阶导数(first derivative, FD)、二阶导数(second derivative, SD)及其组合方法对原始光谱进行预处理,选择最佳预处理方式;利用主成分-马氏距离法和簇类独立软模式法(SIMCA)及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等化学计量学方法对连翘产地进行鉴别研究。结果:利用主成分-马氏距离法、SIMCA分类模型和PLS-DA模型实现了不同产地连翘的100%正确识别。结论: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可以为不同产地的连翘鉴别提供一种新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7.
8.
9.
应用二阶导数技术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两者相结合的方法,对中药天然麝香和麝香伪品进行测定。测定结果如下:麝香伪品和天然麝香进行比较,麝香伪品的红外光谱的吸收强度及位置有很大的差异性,很好被区分开。人工麝香,市售麝香和天然麝香这三类麝香的谱图有很大的相似性,特别是天然麝香和人工麝香非常相似,不易区分。傅里叶二阶导数谱方法鉴别中药麝香无损,直观,灵敏,快速,一方面使谱图分辨率极大地得以提高,另一方面还能对正品麝香进行直观有效地鉴别。它不但对一些名贵中药材的来源而且对其真伪进行鉴别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11.
探索用离子色谱测法定玄明粉中硫酸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索玄明粉中硫酸钠含量离子色谱法的测定条件并与《中国药典》一部所载含量测定法比较。方法:采用DIONEX ICS-3000离子色谱仪、IonPacASII-HC分离柱和35 mmol.L-1NaOH作为淋洗液,流速1.0 mL.min-1,进样量40μL,选用DIONEX ASRS300 4-mm抑制器、电导检测器测定玄明粉样品中硫酸钠含量。结果:在1.053~105.300 mg.L-1,硫酸钠浓度呈良好的线性(R2=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8.39%,RSD 0.26%。结论:方法灵敏准确、可操作性强,比药典记载的玄明粉含量测定法简便、稳定,为药用玄明粉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另一种迅速实用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13.
14.
目的对国内七个地区的9个市售肉桂样品进行鉴定,并对5个样品挥发油中的肉桂醛、咕巴烯等成分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和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结果5个样品被鉴定为肉桂,其它样品为桂皮;被测样品挥发油中桂皮醛的含量在33.43%~71.19%。结论采用这两种方法均能准确地鉴定肉桂,GC-MS法能以挥发油中桂皮醛含量为指标很好地控制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复方中药红外指纹图谱鉴定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寻找能够鉴定复方中药的新方法。方法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分析仪,以复方板蓝根颗粒和六味地黄丸为例,分别测试两种制剂与各自组方中缺不同药味制剂的红外光谱。结果两种复方中药与各自缺方制剂的无水乙醇提取物的红外图谱峰强和峰位存在差异,但是光靠人工比较难以得出正确结论,通过相似度计算可以得到比较客观的结果。结论傅立叶变换红外图谱定量分析法可用于复方中药的鉴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碱蓬和盐地碱蓬进行红外光谱鉴定。方法:采用红外光谱三级鉴定法。结果:二者的一维谱图比较相似,但一些吸收峰的峰形、峰位和峰强具有一定的差异,碱蓬1646 cm-1处的相对峰强度高于1061 cm-1处的吸收峰,而盐地碱蓬正好相反;二阶导数谱图在1500 cm-11300 cm-1、1110 cm-11300 cm-1、1110 cm-1700 cm-1区间内部分峰形、峰强和二维相关谱中自动峰的峰数均有明显区别。结论:红外光谱三级鉴定法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别碱蓬和盐地碱蓬。 相似文献
17.
18.
乳腺增生肿块与期门穴体表红外辐射光谱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乳腺增生病患者增生肿块与期门穴体表红外辐射光谱的差异。方法:采用高灵敏度PHE201体表红外光谱仪,检测68名乳腺增生病患者乳腺增生肿块1.5~16}xm波段的体表红外辐射光谱并与自身左右期门穴对照。结果:乳腺增生病患者乳腺增生肿块与左右期门穴的体表红外辐射光谱形态基本一致,但左右期门穴红外辐射强度均高于增生肿块,在检测的59个波长中,分别有48个和49个波长有显著性差异(P=0.000~0.037)。结论:乳腺增生患者期门穴红外辐射强度高于增生肿块,可能与形成乳腺增生的病理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