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护士人群怒表达方式及相关情志病证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调查分析护士怒情绪的不同表达方式与部分情志病证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问卷、状态一特质怒表达量表对1192名护士进行现况调查,观察愤怒、郁怒的易感率,并分析其与年龄、学历、婚姻状况的相关性以及情志病证分布情况.结果筛选出郁怒人群158例,易感率为13.26%;愤怒人群124例,易感率为10.40%;调查到情志病证患者444例,共计出现疾病637例,出现频率较高的疾病分别为胃肠病、乳腺增生病、失眠和经前期综合征;郁怒与年龄、婚姻状况、学历呈正相关;愤怒与年龄呈负相关(P<0.05或P%0.01).结论 愤怒、郁怒两种表达方式对护士人群情志病证患病情况有显著影响,护士人群受郁怒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愤怒、郁怒人群特质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为探讨怒产生及诱发情志病证的心理机制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状态-特质怒表达量表(STAXI-2)作为筛选工具,区分出愤怒、郁怒人群,使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对学生人群进行调查分析,采用SPSS 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愤怒组与正常组在消极应对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郁怒组与愤怒组、正常组在消极应对、积极应对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愤怒、郁怒人群均倾向于采取消极应对方式处理问题,且郁怒人群的倾向性更大,进一步揭示了怒致病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为中医情志病因学研究增添新的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针对目前因愤怒、郁怒导致情志病证日益增多、病种不同且缺乏相应体质研究的现状,研究工人、护士、大学生群体中愤怒郁怒人群的体质特征。方法:依据《愤怒郁怒体质量表》,按照1:1比例,以性别和年龄作为匹配条件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流行病学调查。结果:①愤怒人群:愤怒工人体质在大便稀溏不成形;容易发怒;有委屈想哭的感觉方面有差异,且与其愤怒呈正相关。愤怒护士体质在形体偏瘦方面有差异,且与其愤怒呈正相关。愤怒大学生体质在只是在别人问话时才愿意说话,而且只是作简单回答;焦虑不安或心里烦乱方面有差异,且与其愤怒呈正相关。②郁怒人群:郁怒工人体质在两胁胀闷不适;感觉耳朵内有鸣叫声;平时一副忧郁表情;只是在别人问话时才愿意说话,而且只是作简单回答;焦虑不安或心里烦乱方面有差异,且与其郁怒呈正相关。郁怒护士体质在容易生闷气;对事物敏感多疑方面有差异,且与其郁怒呈正相关。郁怒大学生体质在只是在别人问话时才愿意说话,而且只是作简单回答;容易生闷气;处理事情鲁莽、冲动方面有差异,且与其郁怒呈正相关。结论:①工人愤怒体质特征:大便稀溏不成形,容易发怒,有委屈想哭的感觉。工人郁怒体质特征:两胁肋部不适,耳鸣,只是在别人问话时才愿意说话,而且只是作简单回答,平时一副忧郁表情,焦虑不安或心里烦乱。②护士愤怒体质特征:形体偏瘦。护士郁怒体质特征:容易生闷气,对事物敏感多疑。③大学生愤怒体质特征:在别人问话时才愿意说话,而且只是作简单回答,焦虑不安或心里烦乱。大学生郁怒体质特征:在别人问话时才愿意说话,而且只是作简单回答,容易生闷气,处理事情鲁莽、冲动。  相似文献   

4.
愤怒郁怒情绪反应猕猴模型制备及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制愤怒郁怒情绪反应猕猴模型,为愤怒郁怒情绪反应脑中枢机理研究提供合适的研究对象。方法:以雌性实验猕猴为对象,经由社会层级压力应激法诱发猕猴出现怒情绪,进而应用前期研制《雌性实验猕猴情绪评价量表》对猕猴不同情绪类型进行量化打分,并依据打分结果及判别标准鉴别分化出愤怒、郁怒情绪亚型,以期完成怒情绪不同亚型评价。结果:刺激造模后,愤怒模型组猕猴愤怒因子积分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而郁怒模型组猕猴愤怒因子积分较正常对照组及愤怒模型组均有显著差异(P<0.01)。愤怒模型组猕猴抑郁因子积分较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郁怒模型组猕猴抑郁因子积分较正常对照组及愤怒模型组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应用社会层级压力应激法造模能较好诱导出实验猕猴出现预期靶情绪,主观观测及客观评分结果可作为评价实验猕猴愤怒郁怒靶情绪的测量方法,该思路及手段可为愤怒郁怒产生机制及愤怒郁怒诱发情志病证发病机理研究提供合适的实验对象。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关联规则分析中医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症状与药物间的关联关系。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重庆维普中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收集1990年1月至2013年12月中医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相关文献,提取症状、药物等相关信息建立中医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临床文献数据库。以Python作为数据预处理语言,以Apriori算法作为关联规则挖掘的算法依据,分析相关症状和药物的频繁项集及关联规则。结果共纳入文献778篇,使用药物360味。药物一元频繁项集频数最高者为附子(514),二元频繁项集频数最高者为丹参、甘草(440),三元频繁项集频数最高者为黄芪、桂枝、甘草(196);症状一元频繁项集频数最高者为心悸(708),二元频繁项集频数最高者为胸闷、心悸(578),三元频繁项集频数最高者为气短、胸闷、心悸(372)。关联规则表明,出现胸闷、心悸时使用甘草、附子、桂枝、丹参、麦冬;出现气短、胸闷时使用甘草、附子、桂枝;出现乏力、心悸时使用甘草、附子、黄芪;出现乏力、胸闷时使用附子、甘草;出现气短、胸闷、心悸时使用甘草、桂枝、附子;出现乏力、胸闷、心悸时使用甘草、附子、桂枝。结论缓慢性心律失常治疗以温阳、补益、活血为主,其核心症状心悸、胸闷采用的核心药物为附子、桂枝、黄芪、丹参、甘草。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中医抗病毒经典方剂文献的分析,挖掘其中蕴含的宝贵经验和配伍规律信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客观依据,并为抗病毒中药新药研发提供关键线索和思路,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在该类研究中,如何高效地分析抗病毒药物使用频数及中药药物间关联规则,是方剂配伍规律研究的一个基础性核心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基于不产生候选项集的FP-growth算法,对经过预处理后的961首传统抗病毒类中药方剂配伍规律信息做探索性研究。研究中,首先利用数据集构建FP树;之后建立频繁项集规则,并提取出FP树中蕴含的关联规则;最后将抗病毒中药方剂按剂型(汤、丸、膏和锭)分别进行频数和关联规则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算法应用研究方面,FP-growth算法性能优良,其在大规模方剂数据集筛查挖掘中具有较强的泛化性和鲁棒性;在传统抗病毒中药方剂配伍规律研究方面,汤剂、丸剂、膏剂和锭剂4种剂型的主要用药与核心药物组合存在明显差异,验证了其按剂型制剂的意义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情志病证古医案中治法及方药的运用状况。方法:本研究以1527例情志病证古医案为研究对象,建立数据库,对医案原文中治法、药物使用等情况,采用频数分析、关联分析等数理方法进行统计,并结合历代对情志病证的认识,对结果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情志病证的治法以补益法最多,其次为化痰法、清热法、和解法等法为多,医案中共涉及药物444种,其中茯苓、当归、人参、甘草、白芍、栀子、半夏、牡丹皮、黄连、白术等在情志病证中的使用频率较高。结论:情志病证治法与方药使用具有一定的规律与特点,与相关研究中的病机规律相契合,体现了中医的辨证与论治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增加中医处方药物的剂量特征改进关联规则算法以探寻处方规律。方法:将处方药物的平均剂量以及配伍减毒增效关系纳入关联规则算法改进模型中,分别构建不同加权支持度,用Python实现改进后的算法,并对结果进行可视化,最后在中医临床专家的指导下论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根据2种加权方法设计了2种改进挖掘模型,在相同支持度下,2种改进模型均获得了比传统模型更多的药物组合,其中配伍减毒增效加权模型效果更为显著。结论:使用本文提出的改进挖掘模型可以挖掘到更多频繁项集,减少用药规律的遗漏,对中医处方规律研究有较强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药汤剂对肺结核的辨证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肺结核提供借鉴意义。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中建库至2022年4月中药汤剂内服辨证用药论治肺结核的临床文献,提取证型、症状及中药处方信息构建肺结核医案数据库,采用隐结构模型、频繁项集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中药汤剂内服治疗肺结核的辨证用药规律。结果:经筛选共计纳入文献92篇,共涉及241味中药,358项症状。高频药物包括麦冬、百部、生地黄、百合等;中药频繁项集分析得出强关联规则12条,如熟地黄-生地黄?麦冬、川贝母-山药?麦冬等;高频症状包括咳嗽、盗汗、痰中带血、咳痰等;构建隐结构模型,得出肺结核主要证候有阴虚火旺、肺阴虚证、阴阳两虚等;挖掘证型-症状-中药频繁项集5项,其中包括肺阴虚证-脉细数+咳嗽+痰中带血+盗汗-百部+川贝母+麦冬等。结论:中药汤剂治疗肺结核多以麦冬、百部、生地黄为主要药物,药物配伍依据临床情况辨证选药,此结论可为临床治疗肺结核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辨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继璞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7):1010-1011
肠易激综合征是指一组排便异常,伴腹痛、腹胀,但并无形态学或生理学异常的临床征候群,常有精神因素与心理精神异常表现。归属于中医学“腹痛”、“胃脘痛”、“胁痛”、“泄泻”等病证中。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此病在中年人群中的发病呈增长趋势,多与情志变化有较大关联。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研究愤怒和郁怒模型大鼠下丘脑5-HTR2C基因的表达,探讨愤怒和郁怒的微观发生机制及中药经前平颗粒、经前舒颗粒的作用靶点。方法:居住入侵法制备愤怒和郁怒证模型大鼠,经前平颗粒、经前舒颗粒干预,均10 g·kg-1,ig,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经前舒组、经前平组;运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大鼠下丘脑区5-HTR2C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较,愤怒组和郁怒组大鼠下丘脑中5-HTR2C mRNA和蛋白相对水平均极显著性降低(P<0.01);愤怒组大鼠的相对表达水平改变明显强于郁怒组大鼠;用药后,与模型组相比较,5-HTR2C mRNA均得到显著性改善,但与正常组相比仍极显著性下降(P<0.01),而蛋白改变均得到极显著性改善,与正常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模型组大鼠下丘脑与5-HTR2C基因表达极显著降低,调肝方药干预可显著上调模型大鼠下丘脑5-HTR2C mRNA和蛋白表达,说明5-HTR2C基因与愤怒和郁怒证相关,并且可能是经前平颗粒和经前舒颗粒治疗该证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古籍文献中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处方用药及配伍规律,为临床治疗AR提供参考。方法筛选古代医籍文献中治疗AR的方剂,进行信息标准化处理,应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频数与频繁项集及关联规则对筛选的方剂进行分析。结果共筛选了101个经典处方,组成药味数在10味以下的方剂占总方剂数75.25%。方中以味辛质轻气薄之品的出现频数最高,其中细辛出现频数42次,占总处方数的41.5%;方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药对为细辛、白芷,频数22次;出现频率最高的三味中药集合为川芎、白芷、细辛,频数11次;出现频率最高的四味中药集合为当归、白芷、川芎与细辛,频数7次。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在治疗AR的方剂中紫苏常配甘草,附子常配细辛,白芷、细辛常配川芎,羌活、防风常配白芷。结论古代医籍文献中治疗AR的处方药味不多而用药精当,内外兼顾,标本兼治,能为中医药临床治疗AR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多层次数据挖掘探索中医药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用药特点和组方依据。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2008—2018年中医药治疗CVA的文献,建立方药数据库,进行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系统聚类分析、主成分因子分析。结果:纳入CVA有效方药398首,涉及中药235味,高频药物为麻黄、苦杏仁、甘草、蝉蜕、地龙、僵蚕、紫菀、百部;关联分析得到二项关联规则15项,药物组合14项;三项关联规则52项,药物组合16项;四项关联规则10项,药物组合5项;聚类分析得到13组方药组合;因子分析得到16个公因子。结论:中医药治疗CVA以祛风解表,息风解痉,祛痰平喘为大法,兼以补虚、祛湿、化瘀、通络;用药配伍重视寒温结合、宣降相依,调畅肺性,恢复肺气宣降。  相似文献   

14.
该研究主要分析舒肝解郁胶囊的临床应用特点,通过文本挖掘技术检索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搜集关于舒肝解郁胶囊的论文数据,利用基于关键词频数统计的数据分层方法,挖掘数据集中证型、疾病、症状、联用药物等方面的信息。挖掘结果通过一维频次并构建联系图进行展示。通过挖掘共检索出190篇舒肝解郁胶囊相关的论文。分析显示舒肝解郁胶囊的临床使用多与肝郁、气滞等证型类别相关;舒肝解郁胶囊运用的主要疾病包括原发性抑郁发作、脑器质性抑郁障碍、躯体疾病伴发抑郁、功能性消化不良、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等精神科、心身科疾病;舒肝解郁胶囊主治的症状包括情绪低落、精神性焦虑、躯体性焦虑、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舒肝解郁胶囊常与帕罗西汀、舍曲林、氟西汀等药物联合使用。研究结果提示舒肝解郁胶囊治疗的证型、疾病等挖掘分析结果与其说明书中基本吻合,潜在治疗证型为心神失养证,潜在治疗疾病为躯体疾病伴发抑郁焦虑共病、原发性抑郁焦虑共病、产后抑郁等。其常见联用药物为帕罗西汀、舍曲林、氟西汀。  相似文献   

15.
关联规则在小样本临床资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关联规则在小样本临床资料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关联规则挖掘方法,以列联表的确切概率和可信度的提高来进行规则剪除,结合实例并与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比较。结果:应用关联规则分析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同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相近,但关联规则分析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结论:使用Fisher确切概率法作为度量函数对小样本资料进行关联规则分析是可行的,可以弥补Logistic逐步回归应用的缺陷,又可以较全面地揭示资料中蕴涵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药安全性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对数据挖掘技术在中药安全性研究领域应用现状的系统分析,探讨了基于数据挖掘的中药安全性研究的可行性及其重点发展方向,主要包括:建立完善的基于中药不良反应数据库的信号自动检测及预警系统;挖掘中药安全性的影响因素、规律和机制,以及防治方案;探寻适宜的数据挖掘新算法;开展中药不良反应文本挖掘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