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眼底病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院糖尿病专科与眼科配合对于 6 4例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采用西药有效控制血糖的同时 ,给予口服中汇糖脉康颗粒冲剂 ,缓解眼底病变挽救病人视力取得较满意疗效。1 临床资料本组 6 4例患者中 ,男性 35例 ,女性 2 9例 ,年龄 33~ 75岁。糖尿病病程 (以发现后算 ) 1个月~ 2 0年。 6 4例患者均排除其它病因而致眼底病变。1眼底黄斑中心反光弥散 ,未见出血、渗出 2 3例 ;2眼底黄斑中心反光消失 ,局部渗出 2 0例 ;3眼底同 2以外 ,还有网膜散在出血 1 7例 ;4增殖性眼底病变 ,眼底新生血管出现 ,玻璃体无出血 4例。2 治疗方法2 .1 一般治疗 合…  相似文献   

2.
活络育阴汤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旨在探讨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病理机制 ,以及活络育阴汤的治疗效果。对 6 2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 30例 ,对照组 32例 ,分别给予活络育阴汤和中汇糖脉康进行系统治疗和观察 ,两组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糖、尿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糖化血红蛋白、血液流变学。结果显示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 80 % ,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 6 8.75 % ,两组临床疗效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表明两种药物对消渴合并中风均有疗效 ,但活络育阴汤对改善临床症状和改善化验指标方面均优于中汇糖脉康  相似文献   

3.
蒋艳珍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3):110-110
目的:探讨葛根素加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选择46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在常规降糖治疗基础上,予以葛根素注射液0.4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加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共14天。结果:治疗后患者症状改善,总有效率88.1%,其中明显改善39例,改善94例。结论:葛根素与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活络育阴方治疗糖尿病模型大鼠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活络育阴方治疗消渴病 (糖尿病 )的药理学机制。方法 用四氧嘧啶制备糖尿病模型大鼠 ,观察活络育阴方和中汇糖脉康对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 80 0 0 % ,对照组总有效率 6 8 75 % ,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二药物对糖尿病均有疗效 ,但活络育阴汤对降低化验指标方面优于中汇糖脉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神经妥乐平与弥可保联合应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70例确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36例,给予神经妥乐平7.2U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点滴,1次/d,2周后改为3.6U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点滴,1次/d,巩固2周,同时每日肌注弥可保500Ixg,共4周。对照组34例,单用弥可保肌注,每日500μg,共4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及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变及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上差异。结论:神经妥乐平与弥可保联合应用可明显改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高允珊 《中国医药导刊》2008,10(9):1381-1382
目的:观察糖脉康颗粒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50例诊断为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人服用糖脉康颗粒(由黄芪、生地、赤芍、丹参、牛膝、麦冬、黄精等药组成),3月为1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糖、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患者血糖、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水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结论:糖脉康颗粒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有明显的降糖,调节血脂和降低血黏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100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应用维生素B1针100 mg联合维生素B12针500 ug肌肉注射,1天1次,治疗组应用硫辛酸0.6 g+生理盐水250 ml避光静脉点滴,1天1次,14天为1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TSS评分及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TSS评分及神经传导速度变化均较前有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胡武仁 《华夏医学》2007,20(3):454-455
目的:评价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2型糖尿病周围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所有患者均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及饮食控制,治疗组用甲钴胺治疗,对照组不用甲钴胺治疗。疗程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7.1%,明显高于对照组46.7%(P〈0.05);治疗组主观症状改善,腓总神经、正中神经传导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甲钴胺可以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主观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恢复周围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通络舒筋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70例,随机分治疗组38例用通络舒筋胶囊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传统的西医疗法,用维生素B1、B12注射液,口服他巴唑30天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症状消失的总有效率为86.12%,体征好转有效率为60.26%,对照组的症状消失总有效率为58.68%,体征好转有效率为31.15%。两组治疗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络舒筋胶囊能明显缓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临床症状、体征,提高神经传导速度,舒筋胶囊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靠的药物,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葛根素与依帕司他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葛根素与依帕司他联合应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5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28例,用葛根素400mg+NS 250mL静脉点滴,每日一次,同时用依帕司他50mg,口服,每日3次;对照组30例,单独使用依帕司他50mg,口服,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4周,其他治疗基本相同。结果:治疗组:显效7例(25%),有效16例(57.1%),无效5例(17.9%),总有效率82.1%。对照组:显效3例(10%),有效14例(46.7%),无效13例(43.3%),总有效率56.7%。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39,P<0.05)。两组治疗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和腓浅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提高,差别有显著性(P<0.01);而两组之间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别。结论:葛根素与依帕司他联合府用明显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吕春华  孙鹏飞 《华夏医学》2003,16(2):182-183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治疗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用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9例。结果:显效30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98.0%。结论: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方便易行。  相似文献   

12.
糖脉康颗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5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其病因迄今尚未完全阐明,且目前尚无确实有效的治疗方法。近2年来,笔者应用糖脉康颗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5例,获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全部病例均来自本院糖尿病门诊及内科住院患者,共69例。糖尿病诊断根据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及分类标准,病程均超过2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标准[1]:①皮肤感觉异常,自发性疼痛,双下肢麻木,末端袜套感。②走路不稳似脚踏棉花或活动受限。③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浅感觉减退。④神经电生理检查显示有神经传导障碍,神经传导速度小于50…  相似文献   

13.
血塞通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血塞通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65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组对照观察,治疗组39例,给予血塞通0.6、加入NS250ml,静脉点滴,每日1次,同时降糖治疗,共4周;对照组26例,只采用降糖药物治疗,共4周。结果:治疗组感觉过敏及感觉减退有效率达59%和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和39%,P<0.05,神经传导速度改善的有效率也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血塞通可明显改善对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高压氧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近期疗效。方法 :4 0例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在控制饮食、应用降糖药的同时加用高压氧治疗。氧分压 0 2MPa ,吸氧时间 5 0min× 2 +10~ 15min间歇吸氧法 ,1次 /d ,10d为 1个疗程。 1个疗程以上为追踪对象。结果 :4 0例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均在治疗 1个疗程以上 ,复查空腹血糖、餐后 2h血糖、肌电图 ,显示近期疗效满意。结论 :4 0例患者在短期内适当体育锻炼、控制饮食、应用降糖药同时加用高压氧治疗 ,使神经细胞功能恢复 ,提高神经传导速度 ,近期疗效满意 ,远期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15.
孙德兰  成世福 《河北医学》2002,8(3):222-224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给3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在0.15mpa下行面罩间歇吸氧,即吸氧30min,换空气5min,如此反复2次,总吸氧60min,每天一次,10次为一疗程,中间休息5d,连续三个疗程,并采用体感诱发电位(SEP)作为诊断和观察神经传导障碍改善的指标,治疗前后均作了SEP对照 。结果:经高压氧治疗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和体征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显示正中神经,胫神经各波峰潜伏时的缩短,提示神经传导有改善,显效68%,有效32%,总有效率100%,结论:高压氧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由此导致的肢体麻木、酸痛等症状。近期,我院采用ILIB(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治疗15例,疗效明显,报道如下:对象和方法1.对象:选择确诊为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住院患者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36-68岁,平均41岁,糖尿病病史3个月~25年,合并周围神经病变5个月~ZI年。2.治疗方法:采用KX-28O—IB氦氖激光多功能治疗仪,激光波长632.scm,用静脉留置针穿刺上肢肘正中静脉或贵要静脉,留置外套管,导人激光针进行照射。照射功率为1.smv,每次照射60分钟,每日…  相似文献   

17.
红花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红花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原理。方法:将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予口服降糖药和复合维生素B片,治疗组加用2个疗程的红花注射液。并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糖、血脂、血粘度、神经传导速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感觉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增快均优于对照组,血粘度值也有明显的改善。结论:红花注射液能有效减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改善微循环。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银杏达莫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8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组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治疗两周后观察患者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并测定治疗前后胫、腓总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治疗2周后,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组对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的总有效率为82.93%,较对照组43.92%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对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有明显疗效,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增快,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糖尿病电脑治疗仪治疗76例糖尿病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采用电脑治疗仪选择相应穴位行电脉冲刺激和毫米波照射治疗,每日1次,每次30min,10次为一疗程。结果总有效率达89.7%,其中麻木症状总有效率93,4%,疼痛缓解有效率86.5%,感觉异常有效率89.2%。结论:电脑治疗仪能够明显改善DPN的神经症状,其疗效与DPN病程有关,病程越短,有效率越高,而且显效疗程越短。其操作方法简单,治疗无痛苦,无任何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神经系统损害最常见的是周围神经病变,临床上病人表现为下肢或上肢疼痛,肌麻木,乏力,感觉迟钝。川黄液治疗周围神经病变取得很好疗效,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此组病例由内分泌科收治的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40例,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20~70岁.随机分为疗效观察组(22人).对照组(18人)。2治疗方法:疗效观察组与对照组,均给予糖尿病饮食,皮下注射胰岛素,维生素BI,维生素民。,疗效组给川黄液10毫升日三次口服,两组相同治疗6周。3治疗结果:起效时间最快1周,最长3周.见附表。4讨论:糖尿病种经病变发生是多种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