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p53、nm23和c-erbB-2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5  
目的:研究p53、nm23和c-erbB-2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LSAB免疫组化法检测42例子宫内膜癌中p53、nm23和c-erbB-2蛋白的表达。结果:p53,nm23,c-erbB-2在子宫内膜部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1.0%、60.0%、47.6%,其阳性表达与年龄、不同组织学类型差异无显著性(P〉0.05);p53与病理分级有关,随着细胞分级的增高,其阳性率逐步升高,差异有极显著性(χ=16.3,P〈0.005);nm23与病理分级呈负相关(P〈0.01),无淋巴结转移者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者(71.9%和20.0%,P〈0.05);c-erbB-2的表达与癌细胞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有关,分化程度高及早期癌中c-erbB-2表达强。结论:对子宫内膜癌进行p53、nm23  相似文献   

2.
脑胶质瘤中P53、Bcl—2、Bax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P53、Bcl-2、Bax蛋白在脑胶质瘤表达水平以及和细胞凋亡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检测47例脑胶质瘤组织中P53、Bcl-2、Bax蛋白的表达民情况。结果:在47例脑胶质瘤中,P53、Bcl-2、Bax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48.9%(23/47),57.4%(27/47),17.02%(8/47)(p〈0.05);发现GBM的P53蛋白阳性水平要高于AS;Bcl-2蛋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p53、p21、及c-erbB-2蛋白与大肠癌发生和发展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53、p21、及c-erbB-2蛋白在68例大肠癌、11例大肠腺瘤、26例癌旁粘膜及15例正常大肠粘膜中的表达情况。结果①正常粘膜及癌旁粘膜中无p53蛋白过度表达。大肠癌p53蛋白表达率比腺瘤高(P<0.05)。正常粘膜p21及c-erbB-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比癌、腺瘤及癌旁粘膜低(P<0.01或P<0.05)。②正常粘膜以3种蛋白全部阴性者为多,癌旁粘膜以1种蛋白阳性或全阴者为多。③p53及c-erbB-2蛋白阳性的大肠癌和腺瘤的PCNA(proliferatingcelnuclearantigen,PCNA)增殖指数高(P<0.01或P<0.05),而p21蛋白阳性及阴性的大肠癌和腺瘤的PCNA指数无明显差别(P>0.05)。p21及c-erbB-2蛋白阳性对癌旁粘膜及正常粘膜的PCNA增殖指数无明显影响。结论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蛋白协同表达可能与大肠腺瘤和癌的发生有关,尤其与p53蛋白的关系较为密切,似通过导致细胞过度增殖而使肿瘤发生和恶性转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16、原癌基因C-erbB-2、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涎腺肿瘤中的异常表达与肿病理生物学特征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为涎腺恶性肿瘤有效防治提供实验科学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涎腺恶性肿瘤30例、涎腺多形性腺瘤31例及涎腺非肿瘤组织14例的C-erbB-2、PCNA及p16蛋白的表达及变化。结果:多形性腺瘤中C-erbB-2、PCNA、p16阳性率分别为38.7%、71.0%、77.4%,均低于涎腺恶性肿瘤阳性率76.7%、86.7%、80.0%,但仅C-erbB-2两者间P〈0.05。涎腺恶性肿瘤中PCNA与C-erbB-2、p16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1)免疫组化法检测抑癌基因p16、原癌基因C-erbB-2、PCNA在细胞内的表达可对良恶性病变从分子水平进行  相似文献   

5.
p53蛋白及c—erbB—2蛋白在胆囊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p53及c-erbB-2蛋白在胆囊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探讨它们在胆囊癌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潜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及微波抗原修复法检测29例胆囊癌及21例胆囊良性病变的p53蛋白的表达,同时仅用S-P法检测c-erbB-2蛋白的表达。结果:p53蛋白在胆囊癌中表达的阳性率为51.7%,而在良性病变中无表达(P〈0.05);p53蛋白的表达在早晚期胆囊癌中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乳腺癌中p16和c-erbB-2蛋白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0例原发性朱癌P16和c-erbB-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显示:17例(34.00%)P16基因表达阳性,24例(48.00%)c-erbB2-基因蛋白表达阳性。P16蛋白表达与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无明显相关性。c-erbB2-基因表达在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较多见(P=0.0237),且5年生存率低于一组(P=0.0169)。P16和c-erbB-2蛋白表达之间不存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16和C-erbB-2与肺鳞癌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45例存档石腊包埋的肺鳞癌标本进行P16和C-erbB-2蛋白表达检测。结果:P16和C-erbB-2的阳性表达率在肺鳞癌分别为42.2%和51.1%;P16的阳性表达在有无淋巴结转移情况间著性差异(P〈0.05);C-erbB-2的阳性表达在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16低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erbB-2 表达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0 例乳腺癌c-erbB-2 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24 例(48.00% )c-erbB-2 蛋白表达阳性,c-erbB-2蛋白表达在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中较多见(P< 0.05),其阳性组5 年生存率低于阴性组(P<0.05),c-erbB-2 蛋白表达不是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c-erbB-2 蛋白表达与乳腺癌的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对70例胃癌、62例癌前病变、16例对照组应用改良Warthin-Starry法检测幽门螺杆菌,免疫酶组化SP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53、c-erbB-2等基因蛋白。结果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在胃癌和癌前病变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而前两组间无差别,肠型和弥漫型胃癌间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也无差别(P>0.05)。胃癌和癌前病变组中幽门螺杆菌感染者PCNA、c-erbB-2及多基因蛋白表达均明显增高(P<0.01)。p53仅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幽门螺杆菌感染者p53表达高于无感染者(P<0.01)。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基因突变过程是使细胞增殖迅速,抑癌基因如p53失活及癌基因如c-erbB-2激活,使胃上皮向恶性转化,故幽门螺杆菌感染在胃癌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原癌基因C-erbB-2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乳腺导管浸润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对石蜡切片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C-erbB-2和PCNA在乳腺导管浸润癌中阳性率为74.3%和68.6%,二者表达与癌组织大小及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05),与年龄,雌激素受体水平和生存期呈负相关(P〈0.05)。与淋巴结有无转移无关(P〉0.05)。结论:C-erbB-2和PCNA  相似文献   

11.
神经元细胞信号传导蛋白质14-3-3ζ编码基因的扩增和克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克隆神经元信号传导蛋白质14-3-3ζ编码基因,以研究其在人神经退行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细胞信号传导过程中的作用及对细胞分裂、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提取人脑胶质瘤细胞总mRNA,以其为模板逆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设计合成引物,用PCR扩增14-3-3ζ基因编码序列,将其插入pGEM-T载体,并用双酶切和以质粒为模板的PCR进行鉴定。结果 RT-PCR扩增出一条约750bp大小的特异性条带,重组质粒的双酶切和以质粒为模板的PCR获得了一条与RT-PCR大小相同的条带。经DNA测序证明所克隆的DNA片段与GenBank收录序列一致。结论 信号传导蛋白质14-3-3ζ重组pGEM-T克隆载体的成功构建,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2.
血沉与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血沉(ESR)检测结果的相关性。②方法 CRP检测采用CRP胶乳试剂,ESR采用 Westergren法。③结果 CRP和ESR其测定结果79.29%变化是一致的,在差异比较分析中无意义(P>0.05),变化不一致者约占20.71%, 其中ESR正常CRP异常组占13.10%;ESR异常CRP正常组占7.61%,两者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④结论 CRP与ESR 检测结果具有相关性,CRP测定在实验诊断上的敏感性高于ESR测定。  相似文献   

13.
重组日本血吸虫14-3-3蛋白的纯化和免疫特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纯化日本血吸虫信号蛋白质14-3-3编码基因的原核表达产物。分析纯化产物的免疫学特性。方法:SDS-PAGE鉴定重组日本血吸虫14-3-3(rSj14-3-3)蛋白包涵体,超声破碎细胞收集包涵体。尿素溶解包涵体,NiSO4平衡层析柱,亲和层析纯化rSj14-3-3,Western-blot鉴定纯化产物的免疫学特性。结果:rSj14-3-3是以包涵体形式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通过亲和层析在32.5kDa附近得到单一蛋白条带,Western-blot证实纯化产物为rSj14-3-3,且具有与天然Sj14-3-3相同的抗原表位。结论:成功纯化了rSj14-3-3蛋白,为研究14-3-3在血吸虫信号转导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杜氏盐藻14-3-3蛋白cDNA片段的克隆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克隆杜氏盐藻14-3-3蛋白的cDNA片段,并对其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方法:根据衣藻、烟草、豌豆、拟南芥、西红柿等14-3-3蛋白的高度保守序列SVAYKNV、DSTLIMQ设计一对简并引物,采用RT-PCR方法扩增杜氏盐藻14-3-3蛋白的cDNA片段.PCR产物克隆至T载体后转化大肠杆菌JM109,筛选阳性菌落,测序,BLAST进行同源性比对.结果:克隆获得531 bp的cDNA片段,编码177个氨基酸(GenBank AN:AY965896).同源性比较显示,序列与其他生物具有高度的同源性,其与衣藻、烟草、豌豆、拟南芥、西红柿、人等的同源性分别为:94%,84%,84%,83%,83%和80%.结论:克隆得到了杜氏盐藻14-3-3蛋白的cDNA片段.  相似文献   

15.
戴勇  徐卓佳  李体远 《广东医学》2004,25(11):1247-1248
目的 探讨hEPO -Linker -EGFP融合蛋白设计的合理性。方法 应用GeneConstructionKit2 5 ,www .expasy .com网站提供的分析方案 ,分析重组体的开放读框及融合蛋白的柔性 ,并作了蛋白质二级结构模拟。结果 重组体的转录受四环素应答顺式作用元件调控 ,Linker所在部位柔性高 ,融合蛋白表达后 ,二级结构预测Linker不改变蛋白结构 ,完全符合作者设计hEPO -Linker-EGFP融合蛋白的初衷。结论 重组蛋白设计合理 ,融合蛋白有很大可能保留了hEPO和EGFP的理化特性 ,为进一步的实践操作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热休克蛋白是生物体在不良环境刺激后产生的一种特殊蛋白质,称为应激蛋白或分子伴侣,其中HSP70具有重要的细胞作用,如抗逆性,分子伴侣及抗氧化.各种应激因子引起的应激反应被称为热休克反应,是一种以基因表达和调控变化为主的细胞应激反应.本文重点介绍HSP70的分类、结构、基因调控及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信号转导蛋白AKT的活化状态磷酸化AKT(P—AKT)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80例NSCLC组织及35例良性肺病变组织标本中P—AKT的表达,并与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P—AKT在NSCLC中高表达,阳性率为78.8%,而在良性肺病变组织中不表达(P〈0.05),P—AKT在不同年龄、性别、TNM分期、组织分化以及淋巴结转移与无淋巴结转移组均高表达,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NSCLC中存在AKT的活化,P—AKT参与肺癌的发生和发展。AKT的活化在NSCLC中不仅是一个频发事件,而且是一个普遍事件。针对AKT的靶位点治疗有可能对各期、各型NSCLC产生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原癌基因c-met蛋白在人类喉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c-met的蛋白表达与喉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80例人类喉癌组织标本及60例声带小结、息肉中c-met的蛋白表达,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原癌基因c-met蛋白在声带小结、息肉中的表达率为10%,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65%;c-met蛋白的表达与喉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均显著相关(P<0.01)。结论:原癌基因c-met蛋白在喉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喉癌淋巴结转移、病理学分期、组织分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FasL和BcL-2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正常甲状腺组织和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发展的关系.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均可见强弱不等的FasL及BcL-2表达,B组中FasL呈高表达的阳性率为81.8%,A组中则为31.2%,二者间有显著差异P<0.05,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有明显间质浸润以及缺少淋巴细胞反应和肿瘤周边邻近正常组织区域癌细胞FasL表达,并均较强.A组和B组中BcL-2呈高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87.5%,45.5%,二者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FasL的高表达与肿瘤浸润性有关,FasL表达愈强则预示其预后不良.甲状腺乳头状癌BcL-2的高表达与其浸润性较弱有关.  相似文献   

20.
弓形虫14-3-3信号转导蛋白基因亚克隆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将弓形虫14-3-3(Toxo14-303)信号转导蛋白基因亚克隆入表达载体pBK-CMV,用于寻找弓形虫新的诊断和候选疫苗分子以及寄生虫-宿主相互作用等研究。方法:根据Toxo14-3-3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引物,以弓形虫速殖子mRNA为模板,RT-PCR法扩增Toxo14-3-3 DNA片段,通过TA连接将其克隆入pGEM-T载体、经测序证实序列完全正确。再将该目的基因亚克隆入表达载体pBK-CMV中,转化大肠杆菌XL1-blue,提取质粒,经双酶切法和以该质粒为模板PCR法证实。结果:Toxo14-3-3信号蛋白基因ORF含798bp,编码265个氨基酸。结论:获得表达质粒pBK-CMV/Toxo14-3-3阳性重组体,为原核和真核基因表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