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静  刘华英 《安徽医药》2013,17(9):1556-1557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直径较大、位置特殊、数目较多的复杂性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技巧.方法 直径≥7~8 cm肌瘤、子宫峡部肌瘤、前,后壁近宫颈处肌瘤、阔韧带肌瘤、数目〉3个多个肌瘤共50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并对上述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4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中转开腹2例,平均手术时间(83.9±20.6)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02.6±10.8)mL.术后腹壁穿刺孔皮下瘀血2例,无其它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腹腔镜下复杂性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但医师应具备丰富的腹腔镜手术经验及熟练的镜下缝合技术.  相似文献   

2.
较困难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3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估腹腔镜下进行深层肌壁间肌瘤及一些特殊部位的子宫肌瘤行腹腔镜下剔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手术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2010年9月在该院住院的37例子宫深层肌壁间肌瘤、阔韧带肌瘤及宫颈肌瘤行腹腔镜下剔除术的病例.结果 在腹腔镜下手术的37例病例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15±28)min,术中出血量平均...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15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处理特点。方法 分析158例子宫肌瘤腹腔镜下剔除术的治疗效果。结果 158例子宫肌瘤剔除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最多12枚,直径最大15cm。术中出血量20~180ml,平均55ml,患者无一例发生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平均6d。结论 在选择好患者的基础上,于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壁间肌瘤、阔韧带肌瘤、宫颈管肌瘤、浆膜下肌瘤分别采用电凝、分离、切割等操作。手术安全、可靠,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尤其对要求保留子宫及未生育妇女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腹腔镜下进行深层肌壁间肌瘤或较大肌瘤及一些特殊部位的子宫肌瘤行腹腔镜下剔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子宫深层肌壁间肌瘤、阔韧带肌瘤及宫颈肌瘤行腹腔镜下剔除术的病例。结果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05±177;32)min,术中出血量均为(195±177;35.6)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25.1±177;4.8)h,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4.17±177;0.56)d。未见泌尿系统及肠管损伤等并发症,29例1年内随访无复发,其余病例正在随访中。结论腹腔镜下行较困难的子宫肌瘤剔除术可行、安全,关键在于对腹腔镜手术技巧的掌握。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利花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5):161-162
目的:讨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经验。方法:对有适应证的子宫肌瘤患者实行腹腔镜下肌瘤剥离。结果:术中见单发子宫肌瘤50例,多发性子宫肌瘤30例,合并子宫腺肌瘤6例;平均手术时间8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80ml;平均住院时间为6d,无手术并发症,术中无一例中转开腹。结论:对于瘤体数目相对较少、平均直径小于10cm、浆膜下或肌壁间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离术效果明显优于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6.
李娟 《临床医药实践》2007,16(4):273-27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影响手术时间的因素。方法:腹腔镜下对35例子宫肌瘤患者行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肌瘤数,肌瘤直径,肌瘤部位,术中缝合与否对手术时间、出血及术后血红蛋白下降的影响。结果:肌瘤数≥3个、子宫肌瘤位于深肌壁间、术中需要缝合子宫切口关闭残腔的患者,手术时间均比对应组长,但术中出血、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差异无显著性。子宫肌瘤位于子宫前壁或后壁、子宫肌瘤直径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无明显影响。结论:在熟练的腹腔镜下手术技术的基础上,可适当放宽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指征,虽手术时间相对较长,但对术中出血及术后恢复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正>国外文献[1]报道中等大小的浆膜下子宫肌瘤和肌壁间子宫肌瘤(肌瘤直径<9cm)是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适应证。腹腔镜下大子宫肌瘤(肌瘤直径≥9cm)剔除术对术者手术技巧要求较高,术中出血量较大,医疗风险大,其在临床的应用一直存在争议。近年来随着腹腔镜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多数学者认为大子宫肌瘤不再是腹腔镜手术的禁忌证。现回顾性分析我院同期进行的腹腔镜与开腹大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资料,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在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在剖宫产术中同时行肌瘤剔除术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同期60例正常剖宫产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变化、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子宫复旧情况等,同时对肌瘤大小不同(5cm≤直径≤8cm和直径<5cm)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及术后24h出血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变化、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子宫复旧情况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肌壁间肌瘤5cm≤直径≤8cm和直径<5cm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及术后24h出血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选择合适的病例、手术方法得当的情况下,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安全、可行。对于直径>8cm的肌壁间肌瘤、宫颈肌瘤、子宫下段后壁肌瘤、靠近特殊部位的肌瘤不主张剖宫产同时剔除。  相似文献   

9.
不同途径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分析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及腹腔镜下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09年12月150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其中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LM)50例,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TAM)50例,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TVM)50例,对其中三组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分析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剔除肌瘤个数、住院时间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经阴道组及腹腔镜组在术中出血多于开腹组。结论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剔除的肌瘤数目多,但其适应证较局限。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具有创伤小,粘连少,但易致小的肌壁间肌瘤遗漏的特点。子宫肌瘤挖除手术方式的选择要在术前仔细评估,根据肌瘤的部位、肌瘤的数目和手术者的经验酌情选择合适的术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腹腔镜宫颈阴道上部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方法及相关术前准备.方法 回顾性分析要求保留子宫的腹腔镜宫颈阴道上部肌瘤剔除术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6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宫颈阴道上部肌瘤剔除,肌瘤直径3~13 cm,平均6.2 cm.平均手术时间(85.3±15.2) min,术中平均出血(75.6±20.5) mL.术后随访症状均有改善.结论 保留子宫行腹腔镜宫颈阴道上部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完善的术前准备及良好的手术技巧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阔韧带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35例行腹腔镜下阔韧带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其中子宫肌瘤直径3~12 cm,平均直径7.2 cm。所有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已婚者术前放置举宫器,术中用垂体后叶素减少出血量,术后盆腔内放置引流管。结果35例均成功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术中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45~135 min,平均时间70.5 min。出血量50~220 ml,平均出血量90 ml。肛门排气时间8~30 h,平均排气时间16.5 h。术后住院时间3~6 d,平均住院时间4 d。结论阔韧带子宫肌瘤行腹腔镜下剔除术安全可行,但应掌握腹腔镜下各种手术技巧,这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2002年3月至2006年3月我们对68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8例,年龄24~49岁,平均36.3岁。未婚2例,已婚66例。单发肌瘤35例,其中肌壁间肌瘤18例,浆膜下肌瘤8例,阔韧带肌瘤9例;多发肌瘤33例,其中2个肌瘤18例,3个肌瘤9例,4个肌瘤4例,5个肌瘤2例。最大肌瘤直径12cm×11cm×9cm,最小肌瘤直径1cm×1cm×0.5cm。合并不孕症6例,卵巢肿瘤18例,有腹部手术史者16例。术前所有病例均经妇科检查了解子宫大小及活动度,B超检查确定子宫肌瘤位置、数目及类型。68例患者均有腹腔镜手术适应…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6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菁 《中国实用医药》2009,4(1):119-120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3例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3例手术全部成功,其中浆膜下肌瘤31例、壁间肌瘤23例,浆膜下与壁间肌瘤同时存在9例,肌瘤直径3.5-9cm。手术平均时间(83.95±28.36)min。术中出血(90.23±23.26)ml。术后体温最高37.8℃,2d后恢复正常,术后住院(4.65±1.07)d。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其优点是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是目前较为理想的微创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术中出血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在我院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适应证及不同部位、大小的肌瘤对术中出血的影响。结果:直径≥5cm的肌瘤患者,其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肌瘤直径<5cm者,差异显著,P<0.05;单发肌壁间瘤患者的患者其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大于浆膜下肌瘤,差异显著,P<0.05。结论:位肌壁间的子宫肌瘤和直径≥5cm的肌瘤,其手术出血量多、时间长,手术过程中应加强注意。  相似文献   

15.
郑伯双 《首都医药》2009,16(18):27-28
目的比较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transabdominal myomectomy,TAM)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aparoscopic nyomectomy,LM)的优缺点。方法2005年9月~2009年5月天津港口医院采用经腹或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共127例,其中,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59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68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均成功完成肌瘤剔除术,无一例中转开腹;除TAM组有2例伤口愈合不良外,术后均无并发症。LM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TAM组。结论LM具有术中出血少、创伤小、术后排气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但TAM适应症广泛,不受肌瘤位置、大小和数目的限制。临床医生应根据自己的手术经验和适应症选择恰当术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分析不同临床特点的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残留和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8年4月~2011年3月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130例,定期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记录其基本情况及检查结果,评价不同特点的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残留和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30例子宫肌瘤患者均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其中32例复发,复发率为24.6%,复发时间距手术12~44个月,平均(32.1±10.3)个月;32例复发的患者中有22例随访,6例再次行子宫肌瘤剔除术,4例行全子宫切除术;分析发现,手术时患者年龄、术前检查肌瘤数目、肌瘤直径、术中发现肌瘤数目与术后复发率相关;而术前妊娠史、术前是否合并症状、肌瘤位置、术后病理结果及术后是否合并妊娠与术后复发率无关。结论子宫肌瘤术后复发与患者手术时年龄、术前检查肌瘤数目、肌瘤直径、术中发现肌瘤数目相关,临床工作中应对这些因素重点预防,以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术中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胡美秀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4):1897-1898
目的探讨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术中处理方法。方法妊娠晚期合并子宫肌瘤68例,并按肌瘤大小、肌瘤类型进行分组,对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天数进行比较。结果剖宫产术前诊断妊娠合并子宫肌瘤37例,剖宫产加子宫肌瘤剔除术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与单纯剖宫产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合并宫体肌瘤组手术时间较妊娠合并子宫下段及宫颈部肌瘤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8cm肌瘤组与≤8cm肌瘤组相比较,手术时间明显延长,术中出血量显著增多(P〈0.05);黏膜下肌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天数均较浆膜下肌瘤组显著延长(P〈0.05)。结论对于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需尽早明确诊断,并根据肌瘤大小、部位和患者情况以决定分娩方式和术中处理方法。对肌瘤直径〉8cm、子宫下段肌瘤、宫颈部肌瘤及黏膜下肌瘤的处理应谨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5例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结果45例手术全部成功,其中浆膜下肌瘤24例、壁间肌瘤21例,肌瘤直经4~9 cm。手术平均时间82.12±28.22分钟。术中出血91.17±83.40m l。术后体温最高37.8℃,2天后恢复正常,术后住院4.87±1.20天。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住瘤剔除手术是一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其优点是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是目前较为理想的微创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同期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妊娠期合并子宫肌瘤患者52例作为研究组,在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行剖宫产术同期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并选取同期单纯行剖宫产手术的妊娠妇女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妇女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产后48h阴道出血量、血红蛋白、术后并发症情况、切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等。结果①研究组平均手术时间较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长,两组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产后48h阴道出血量、血红蛋白、术后并发症情况、切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指标差异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患者子宫肌瘤数目≥5个或直径≥8cm时,手术中出血量明显增加,与肌瘤数目<5个或直径<8cm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同期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安全有效,当子宫肌瘤数目≥5个或直径≥8cm时,应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减少手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前应用米非司酮预处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50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患者在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前先采用米非司酮进行预处理,即在术前采用12.5 mg/d服用,连续服用3个月。观察比较观察组米非司酮预处理前后及对照组术前肌瘤直径大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率、术后血红蛋白及术后住院时间。观察组在采用米非司酮治疗期间,严密监测患者肝肾功能,并观察患者有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结果观察组预处理前肌瘤直径为(5.6±2.5)cm,预处理后肌瘤直径为(3.2±1.5)cm,对照组术前肌瘤直径为(5.7±2.6)cm,观察组预处理后较预处理前及对照组术前均明显缩小(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血红蛋白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5例(6.67%)在服药早期有轻度恶心症状,3例(4.00%)天冬氨酸氨酶轻度升高,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米非司酮预处理应用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可明显缩小肌瘤体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