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全身麻醉剖宫产瑞芬太尼对产妇及新生儿安全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白耀武  钱金洪  杨俊红 《河北医药》2009,31(16):2067-2068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全身麻醉(全麻)对剖宫产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足月妊娠剖宫产60例,分为瑞芬太尼全麻30例(A组)和普通全麻30例(B组),观察母体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苏醒时间,并进行脐带血气分析及胎儿娩出后的Apgar评分和NACS评分,A组同时进行脐静脉以及脐动脉血瑞芬太尼浓度的测定。结果2组麻醉过程血流动力学参数、苏醒时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Apgar评分及脐带血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新生儿脐带血瑞芬太尼血药浓度很低,对呼吸无明显影响。结论瑞芬太尼可安全用于产科全麻诱导,对新生儿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
不同麻醉方式用于HELLP综合征剖宫产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白耀武  钱金洪  杨俊红 《河北医药》2009,31(12):1445-1446
目的 比较瑞芬太尼全身麻醉(全麻)剖宫产和其他麻醉方式剖宫产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评价瑞芬太尼用于HELLP综合征全麻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HELLP综合征行剖宫产患者60例,分成瑞芬太尼组(A组)、氯胺酮全麻组(B组)和局部浸润麻醉组(C组),每组20例。观察3组产妇麻醉前、插管时(A,B组)、切皮、拔管时/手术后的血液动力学参数,术毕苏醒时间(术毕至拔管)及胎儿血气情况,胎儿娩出后Apgar评分,进行神经行为(NACS)评分。结果3组孕妇血流动力学变化及A、B组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及胎儿娩出后的Apgar评分和NA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全麻剖宫产不会对新生儿的自主呼吸产生影响,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过程中孕妇的血流动力学更平稳,苏醒时间更短,能很好地用于HELLP综合征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使用瑞芬太尼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取2007年10月~2010年10月3年间在本院实施剖宫产手术的产妇90例,随机分为3组,A组为对照组,采取静脉恒速输注0.9%氯化钠溶液方案;B组产妇使用0.05μg/(kg·min)瑞芬太尼;C组使用0.1μg/(kg·min)瑞芬太尼。在切皮时记录产妇镇静分数、1min和5min时新生儿的Apgar评分。在分娩后取产妇动脉血、脐动脉以及脐静脉血进行血气分析。结果:在切皮镇静分数方面,B、C两组分数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未观察到副作用;在1min新生儿Apgar评分方面,3组均在8分以上,5min Apgar评分均为1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脐带血气分析方面,C组的pH值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行剖宫产手术静脉应用0.05μg/(kg.min)或0.1μg/(kg.min)瑞芬太尼不会对母婴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全身麻醉对剖宫产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足月择期行剖宫产的产妇54例,随机分为A组(瑞芬太尼全麻组)和B组(普通全麻组)各27例。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苏醒时间以及新生儿的Apgar评分情况。结果插管、拔管时,A组产妇的HR、MAP、SBP、DBP值明显低于B组(P〈0.05),且A组产妇拔管时有2例出现低血压;但插管前、切皮时,两组各项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产妇的苏醒时问为(5.4±3.2)min,明显短于B组的(13.2±5.2)min(P〈0.05)。两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的麻醉诱导平稳,产妇苏醒迅速,且对新生儿无明显影响,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低剂量瑞芬太尼联合拉玛泽分娩在分娩镇痛中对产妇的镇痛效果,并评价其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选择自然分娩的初产妇240例。随机分为4组:A组无分娩镇痛、B组拉玛泽分娩镇痛、C组低剂量瑞芬太尼(背景输注速度0.02μg·kg-1·min-1)联合拉玛泽镇痛、D组高剂量瑞芬太尼(背景输注速度0.04μg·kg-1·min-1)。记录4组产妇不同时间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缩宫素的使用率、产妇第1产程活跃期平均时间、第2产程平均时间、中途改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记录分娩镇痛产妇的瑞芬太尼使用总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记录胎儿娩出后Apgar评分、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与A组相比,C组、D组产妇在镇痛后监测各时点宫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明显降低(P<0.01),且均在50分以内,C组产妇在宫口开3.0cm至开全时间显著缩短(P<0.05)。C组产后2h平均出血量和缩宫素的使用率均低(P<0.05)。4组新生儿Apgar评分在胎儿娩出后10min均>8分。4组产妇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剩余碱BE)均正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新生儿纳洛酮使用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静脉输注低剂量瑞芬太尼联合拉玛泽分娩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可以减少瑞芬太尼的静脉镇痛的总剂量,缩短产程,降低中途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量,不影响新生儿Apgar评分和脐动脉血气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作为一种超短效阿片类药物复合丙泊酚用于剖宫产全麻对母亲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有椎管内麻醉禁忌证的择期剖宫产产妇50例。按麻醉用药不同分为两组(各25例):R组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K组采用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记录两组产妇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后、手术结束时的血压、心率;记录两组新生儿1、5min的Apgar评分及新生儿娩出时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 R组产妇血流动力学较K组更为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组产妇术后苏醒更迅速、更彻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气分析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剖宫产全麻诱导,与氯胺酮相比,产妇血压、心率较平稳,术后苏醒较快,且对新生儿Apgar 评分影响较小,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瑞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手术对母体、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阻滞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静脉应用瑞芬太尼对母体、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择期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产妇60例,随机分为3组。C组为对照组:生理盐水恒速静脉输注;R1组为瑞芬太尼0.05μg/(kg·min);R2组为瑞芬太尼0.1μg/(kg·min)。记录切皮时产妇的镇静评分及新生儿1分钟和5分钟Apgar评分。胎儿娩出时取母体动脉血、脐动脉和脐静脉血做血气分析。结果R1和R2组切皮时,产妇的镇静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未观察到产妇有过度镇静的副作用。三组新生儿的1分钟Apgar评分结果均≥8分,5分钟Apgar评分结果均为10分(P>0.05)。脐血血气分析,R2组脐静脉血的pH值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联合阻滞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静脉应用0.05μg/(kg·min)及0.1μg/(kg.min)的瑞芬太尼对母体和新生儿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研究瑞芬太尼对剖宫产全麻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足月择期行剖宫产产妇60例。随机分为A组(瑞芬太尼组)和B组(对照组)各30例。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苏醒时间以及新生儿的 Apgar评分情况。结果插管、拔管时,A组产妇的HR、MAP、SBP、DBP值明显低于B组(P<0.05),但插管前、切皮时,两组各项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A组产妇的苏醒时间为(5.5±3.1)min,明显短于B组的(13.2±5.1)min(P<0.05)。两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瑞芬太尼的麻醉诱导平稳,产妇苏醒迅速,且对新生儿无明显影响,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剖宫产全麻诱导应用瑞芬太尼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产科收治的剖宫产术产妇84例,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异丙酚全麻,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麻,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麻醉诱导前、插管后、手术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两组新生儿脐动脉血p H值及Apgar评分。结果插管后,两组产妇MAP和HR相比麻醉诱导前均有明显上升,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MAP和HR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脐动脉血p H值及Apgar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全麻诱导及维持应用瑞芬太尼,可有效抑制全麻应激反应,且对新生儿的影响极少,是产科较理想的镇静镇痛类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静脉与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产前检查适于阴道分娩、接受分娩镇痛初产妇60例,ASA玉~Ⅱ级,单胎足月妊娠,随机分为两组(n=30):静脉瑞芬太尼自控组(A组),硬膜外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自控组(B组)。 A组瑞芬太尼以生理盐水稀释到50μg/ml,开始时以0.15μg/kg剂量给予,逐步以0.15μg/kg的剂量增加,每15min调整输注速度,锁定时间为2min,瑞芬太尼以2ml/min的速度通过PCA泵维持。B组以0.2%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2μg/ml负荷量10ml,当VAS≥20mm时,自控给药4ml/次,锁定时间为15min。连续监测呼吸循环状况,记录产妇的生命体征、胎心率(FHR)、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催产素用量、新生儿Apgar评分、脐静脉血气分析及母体和新生儿副作用。结果产妇在30~240min分娩期间,VAS评分为无明显差异;分娩方式和催产素使用情况、产妇分娩期恶心呕吐等副作用及胎儿娩出后1min、5min、10min 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P&gt;0.05)。镇痛后1h和第二产程结束时A组产妇血氧饱和度较B组降低(P&lt;0.05),产妇镇静评定A组较B组安静率更高,而B组产妇头晕率更高(P&lt;0.05)。结论瑞芬太尼静脉和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自控给药都能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分娩镇痛,但静脉给予瑞芬太尼产妇镇静深度更高,血氧下降较硬膜外镇痛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比瑞芬太尼静脉分娩镇痛与罗哌卡因硬膜外分娩镇痛对母婴的影响,探讨瑞芬太尼静脉分娩镇痛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足月单胎妊娠初产妇309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A、B、C组,各103例.镇痛目标视觉模拟评分(VAS)≤3分.A组以0.06μg/(kg·min)的剂量静脉持续滴注瑞芬太尼,0.01 μg/(kg·min)的剂量增减;B组设定瑞芬太尼单次静脉注射剂量为0.6 μg/kg,锁定间隔2min,宫缩前给药,以0.05μg/kg的剂量增减;C组用0.1%罗哌卡因(其中含芬太尼2 mg/L)5 ml/h实施硬膜外分娩镇痛.记录产妇平均动脉压(MAP)、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各产程时间、宫缩痛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止痛剂用量、催产素用量、分娩方式、出血量等.记录新生儿Apgar评分,胎盘端脐动脉血气分析值.结果 ①3组产妇分娩镇痛后MAP、HR、SpO2、子宫颈口3 cm至胎儿娩出时间及出血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Ramsay镇静评分分别(3.3±0.5)、(2.0±0.6)和(2.0±0.0)分,A组与B、C组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分娩镇痛后3组胎心率、新生儿Apgar评分(1、5 min)、胎盘脐动脉pH值、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A组和B组瑞芬太尼用量分别为(0.065±0.006)和(0.084±0.004) μg/(kg·min),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A、B、C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8.7% (9/103)、11.6%(12/103)和5.8% (6/103),B组与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与A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缩宫素、器械助产等干预措施使用率及剖宫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芬太尼静脉持续输注用于分娩镇痛安全有效,方便简单,可以取代硬膜外自控镇痛术用于产妇的分娩镇痛.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瑞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疗效,以确定最佳剂量。方法选择自然分娩的足月初产妇18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60例,瑞芬太尼静脉输注的浓度分别为0.02μg/(kg·min)、0.04μg/(kg·min)和0.06μg/(kg·min),比较各组的产程时间、宫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产妇生命体征、应用催产素及器械情况、剖宫产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和胎儿胎心率。结果产妇在第一、第二、第三产程持续时间、剖宫产率、催产素使用及器械使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两组Ramsay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C组最高(P<0.05);C组出现20例低氧血症,1例出现过度镇静,表现为SpO2迅速下降、嗜睡,但停药并辅助呼吸90 s后恢复;与A、B两组相比,C组新生儿Apgar评分在出生后1 min较低(P<0.05),但经吸氧5 min后评分均达到10分;A、B两组药物对胎儿胎心率无显著影响,C组有一定影响。结论瑞芬太尼实施分娩镇痛,此药背景输注速度以0.04μg/(kg·min)时镇痛完善,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3.
刘富兵  刘洋  秦榜勇 《贵州医药》2010,34(9):791-793
目的本研究拟观察胶体液及晶体液预负荷对剖宫产患者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征得病人同意并签字后,健康足月妊娠择期剖宫产妇80例随机分为A、B两组(n=40)。A、B组分别为硬膜外麻醉前20min内乳酸林格液或琥珀酰明胶500mL预负荷,记录产妇麻醉前和麻醉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术中恶心呕吐情况,新生儿Apgars评分、新生儿脐静脉血pH、PvO2、SvO2、CvO2及脐动脉血pH、P(O2)、SaO2、CaO2。结果 A组患者麻醉后SBP和DBP明显较麻醉前下降(P〈0.01),B组麻醉后SBP和DBP较麻醉前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A、B两组患者在麻醉前及麻醉后心率及恶心呕吐频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B组新生儿脐静脉血pH、PvO2、SvO2、CvO2、脐动脉血P(O2)显著高于A组(P值分别为〈0.01、〈0.01、〈0.05、〈0.01、〈0.05)。A、B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琥珀酰明胶预负荷不仅能够稳定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还能有效地改善胎儿体内代谢状况,提高胎儿对麻醉及手术期缺氧的耐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罗哌卡因与罗哌卡因+可乐定硬膜外麻醉应用于剖官产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102位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的足月单胎初产妇,随机、双盲分成两组:罗哌卡因组(R组)用药为0.75%罗哌卡因12ml,罗哌卡因+可乐定组(RE组)用药为0.75%罗哌卡因12ml+可乐定75斗g,麻醉平面最高达到T6~T7,术中观察记录两组产妇的麻醉效果、心率、血压及新生)mApgar评分及围术期不良反应。结果两组产妇的人口学特征、新生)kApgar评分及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RC组的镇痛起效时间为8.64min,完全起效时间为12.26min,运动阻滞时间为17.34rain,均短于R组的11.36min、15.12rain、21.70min,差异有显著性(P〈0.05)。RC组牵拉痛率为20.4%、寒战发生率为7.4%,均低于R组的66.7%、33.3%,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可乐定+罗哌卡因合用于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可缩短罗哌卡因的麻醉起效时间、减小寒战等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硬膜外阻滞下行剖宫产的产妇辅以异丙酚的胎盘转移和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或急诊行剖宫产手术的孕足月产妇45例,在硬膜外阻滞成功后按所给异丙酚用量随机分成三组:I组异丙酚1mg/kg,II组异丙酚1.5mg/kg,Ⅲ组异丙酚2mg/kg。于胎儿娩出时抽取产妇静脉血、脐动脉血、脐静脉血进行异丙酚浓度的测定及脐动静脉血气分析,评估新生儿出生后1、5、10min Apgar评分及30min、2h、24h的神经行为(NBNA)。结果胎儿娩出时脐静脉可测出异丙酚浓度I组(0.42±0.05)μg/ml、Ⅱ组(0.48±0.06)μg/ml、Ⅲ组(0.80±0.04)μg/ml,脐动脉可测出异丙酚浓度I组(0.37±0.08)μg/ml、Ⅱ组(0.49±0.03)μg/ml、Ⅲ组(0.58±0.04)μg/ml,脐静脉与产妇静脉异丙酚浓度比值Ⅰ、Ⅱ、Ⅲ组分别为0.89、0.86、0.94,脐静脉与脐动脉异丙酚浓度比值Ⅰ、Ⅱ、Ⅲ组分别为0.88、1.02、0.73。脐动静脉血气分析,新生儿出生后1、5、10 min Apgar评分及30min、2h、24h的神经行为评分基本在正常值范围。结论异丙酚用于剖宫产能通过胎盘屏障,但在本研究用量未出现对新生儿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辅助腰椎-硬膜外麻醉减轻患者疼痛及对新生儿Apgar评分和新生儿娩出时SpO2影响。方法剖宫产产妇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选用L3~4间隙,B-D型腰椎-硬膜外联合穿刺确认成功后,用25 G腰穿针行蛛网膜下腔穿刺,见脑脊液回流后注入腰麻药0.75%的盐酸布比卡因1.2 ml,向头侧置入导管3.5 cm,麻醉平面控制在T10,A组为对照组,术中不辅助瑞芬太尼。B组为观察组,手术开始时静脉滴注瑞芬太尼1.0μg/(kg·h)。结果手术患者牵拉痛VAS评分B组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1 min及5 min Apgar评分及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的瑞芬太尼辅助腰椎-硬膜外麻醉是可行的,能减轻牵拉疼痛及对新生儿Apgar评分和新生儿娩出时SpO2影响极小,对母婴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鞘内注射对产妇的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及舒芬太尼用于鞘内注射的最佳剂量.方法 选择160例ASAⅠ~Ⅱ级足月妊娠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随机分成4组(每组40例)实施腰-硬联合麻醉(CSEA).对照组(A组)用0.75%的布比卡因1.1 ml(8.25 mg);舒芬太尼依据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剂量不同分为B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去氧肾上腺素的不同用法对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时低血压的防治效果,为合理应用去氧肾上腺素减少产科麻醉并发症提供参考。方法将ASA分级Ⅰ-Ⅱ级择期或急诊单胎剖宫产患者60例,随机分成A、B两组,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腰麻剂量为等比重布比卡因9-10.5 mg、麻醉平面控制在T6-8。A组麻醉成功改左倾15&#176;平卧位后即刻静脉预注去氧肾上腺素50μg,同时在15 min内快速静脉输注国产羟乙基淀粉10 ml/kg,后以15 ml/(kg·h)速度静脉输注乳酸林格氏液维持,术中根据血压情况可间断重复静脉输注小剂量的去氧肾上腺素,均为50μg/次。B组麻醉方法及预注去氧肾上腺素剂量同A组后,静脉输注含2μg/ml去氧肾上腺素浓度的国产羟乙基淀粉500 ml,初始输注速度为0.5μg/(kg·min)后根据血压情况调节输注速度至手术结束。结果 A组在麻醉成功改平卧位后3 min胎儿娩出后即刻静脉输注缩宫素3 min后有血压降低、心率增快趋势,其中发生低血压者6例包括有2例严重低血压、恶心呕吐2例,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仅1例轻度低血压、无严重低血压及恶心呕吐,有严重心动过缓3例、高血压者2例,经减缓静脉输注速度及(或)静脉推注阿托品后迅速纠正,未造成不良后果。两组输液量A组(1320±280) mlVS B组(750±270)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注+持续静脉输注小剂量的去氧肾上腺素更有利于产科麻醉中的血流动力学平稳。  相似文献   

19.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急诊剖宫产术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秀玲 《淮海医药》2009,27(6):500-501
目的探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应用于急诊剖宫产术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对50例需急诊剖宫产无妊娠合并症的产妇随机分组施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每组25例,监测并记录BP、SpO2、EKG、HR,麻醉起效时间,麻醉阻滞效果,脊神经阻滞上界平面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起效时间和脊神经阻滞上界平面时间与硬膜外组比较,腰麻-硬膜外联合组时间短于连续硬膜外麻醉组(P〈0.01),腰麻.硬膜外联合组麻醉阻滞效果优于连续硬膜外麻醉组,2组新生儿评分及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腰麻.硬膜外联合综合腰麻和硬膜外麻的优点,具有诱导快、阻滞完善、对循环呼吸干扰少、母婴安全的优点,用于急诊剖宫产麻醉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