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心包积液可由多种病因引起,短时间内积液迅速形成或大量积液可造成急性心包填塞而危及患者生命。中心静脉导管的有效维护是保证心包积液患者引流效果,减少患者痛苦的关键。我科于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对16例心包积液患者采用床边B超引导下,经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置管引流心包积液。  相似文献   

2.
中心静脉导管在147例心包积液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多数到我院就诊的患者心包积液量多数已达中等量或大量,患者出现胸闷、呼吸困难、腹胀、浮肿等症状。心包穿刺是心包积液常用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但随着穿刺次数增多及积液量减少,损伤心肌及冠状动脉的危险性增加。近年来我院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方法,减轻了患者痛苦,取得了满意效果。笔者总结了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147例心包积液患者行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抽液、持续引流的资料,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临床医药实践》2017,(1):48-50
目的:分析大量心包腔积液在超声导引下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心包腔置管引流的治疗效果。方法:10例患者中大量积液6例,中量积液4例,均在超声定位下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心包腔内置管引流治疗。结果:10例心包腔积液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心包腔置管引流治疗,同时经导管注药,心包腔积液消失时间为7~12 d,平均12 d。结论:超声导引下中心静脉导管心包腔置管引流术安全有效,采用导管引流,引流速度缓和,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引流充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心包穿刺置管治疗心包积液2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心包穿刺置管持续引流心包积液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例中到大量心包积液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结果 20例患者均穿刺置管成功,导管留置时间2~7d,均无组织脏器损伤及感染,心包积液引流彻底,心包压塞症状消失。结论经皮心包穿刺置管持续引流是一种安全有效,完全能替代以往常规心包穿刺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文就心包积液的病因及临床诊治特点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100例心包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结果结核、恶性肿瘤、心力衰竭以及甲状腺功能减退是心包积液的主要病因,恶性肿瘤患者的积液量较大;结核病、恶性肿瘤患者、其他疾病患者的心包积液中的ADA浓度、CEA浓度比较有显著差异;心包腔内置管引流可有效缓解其心脏压塞症状。结论临床中应针对病因、症状、积液量、积液性质对心包积液患者进行及时诊疗;心包腔内置管引流可作为解决心脏压塞的有效途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胡友洋  徐瑞好  卢中 《中国医药》2009,4(9):693-694
目的探讨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大量心包积液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27例大量心包积液患者,术前经超声心动图定位、定向并测定进针深度后,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心包穿刺并置管引流治疗心包积液,必要时进行冲洗并注入药物,观察疗效、安全性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本组9例心脏直视手术后迟发性心包积液患者,选择左侧第4肋间胸骨旁或心尖区进行心包穿刺置管,均一次成功。27例患者均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穿刺抽液成功率100%,未出现冠状动脉或心肌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引流后即刻,患者胸闷、气促等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导管留置时间5~30d,引流液量500~5000ml,心包积液引流彻底。结论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大量心包积液简便易行,安全有效,可替代传统的心包穿刺方法和心包开窗引流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心包穿刺置管引流在心包积液诊治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ALOKA3500增强版超声仪为心包积液患者行心包穿刺定位、确定进针方向及深度和导引钢丝及引流管的位置.结果 15例心包积液在超声引导下均一次穿刺成功,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 心包积液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心包置管抽液,方法简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杨丽 《中国实用医药》2012,(34):195-196
目的探讨心包穿刺置管间断抽液治疗大量心包积液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 18例心包积液患者均应用中心静脉导管,采用导管法经皮心包腔内置管间断抽取心包积液。结果 18例患者均穿刺成功,未发生脏器损伤、出血或感染。置管期间无出血、感染、导管脱出及堵塞现象,无1例发生心包内继发感染或猝死。结论心包腔内置管间断抽液治疗心包积液具有较好的疗效。其方法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护士应加强置管前后的观察和护理以及预防感染,是保障心包穿刺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心包积液的临床经验。方法在超声引导下,经心尖区穿刺置管(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心包积液患者40例。结果40例均置管引流成功,无一例并发症。结论留置导管引流心包积液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效果。方法自2004年1月~2012年采用B超定位经皮肤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并心包内局部注入顺铂行局部化疗,对52例心包积液患者进行诊治。结果所有患者心包置管后心包填塞症状解除;12例心包引流前无病理诊断者,经凝集块切片病理和细胞学确诊;29例临床情况好转后,心包内注入抗癌药行局部化疗,心包积液控制。结论①患者避免接受反复心包穿刺,安全可靠,并发症少;②心包积液沉淀后进行组织病理检查和离心后细胞学检查,确诊率提高;③心包内注入顺铂行局部化疗可控制心包积液的复发,副作用较全身化疗减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包穿刺置管引流局部用药治疗大量恶性心包积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3例伴有心包填塞症状的恶性心包积液患者,6例应用硬膜外导管,7例应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经皮穿刺置入心包腔内行持续引流和局部用药.结果心包穿刺置管成功率100%,术后心包填塞症状迅速缓解,平均置管时间10天,患者耐受性好.结论经皮心包穿刺置管引流局部用药是治疗恶性大量心包积液安全有效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2.
急性心包积液髟响心脏舒缩功能,严重时可产生心包填塞,也可因处理不当变成慢性心包积液或心包缩窄。本介绍早期心包置管引流治疗急性心包积液,清除积液迅逮彻底一缩短治愈时间。  相似文献   

13.
深静脉导管长期引流肺癌所致恶性心包积液1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寿来  徐琴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7):2568-2569
目的:探讨经皮心包穿刺置管持续引流心包积液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7例大量恶性心包积液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行心包积液持续引流.结果:17例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留置时间平均33.4天(10~125天),均无组织、脏器损伤及心包腔感染.肝素生理盐水冲洗是防止发生导管堵塞的有效方法.结论:经皮心包穿刺置管长期引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恶性心包积液方法.  相似文献   

14.
改良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治疗心包积液80例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改良中心静脉导管对中、大量心包积液进行心包穿刺置管引流的方法以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措施。方法患者取半卧位,超声心动图定位穿刺点。53例患者经剑突下进针,27例患者经左侧胸壁进针。采用Sendinger’s法,将改良中心静脉导管送入心包腔内,连接无菌引流袋引流积液。结果80例患者心包穿刺均获成功,未出现并发症。引流导管留置时间3~17d,平均14d。引流积液量700~2600ml(平均1228ml)。穿刺引流后患者胸闷、气短明显改善,休克征象消失,心率减低,心功能亦获明显改善。结论改良中心静脉导管心包积液穿刺置管引流术安全,可避免损伤心肌,留置导管可使引流彻底,避免堵塞,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引导下心包穿剌的安全性,寻找一种简便有效的心包引流方法。方法2002年2月-2008年12月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在超声心动图引导下对各种原因所致的心包积液21例患者进行心包穿剌置管引流,间断抽吸放液,观察3~8天,拨除引流管。结果21例患者,心包积液在超声心动图引导下20例穿刺成功,穿刺成功率95.2%,20例心包积液患者都得到有效引流,临床有效率100%,没有观察到与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有关的并发症。结论超声心动图引导下心包穿刺及应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常规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心包积液。  相似文献   

16.
恶性心包积液多为肺癌或乳癌转移所致,积液量大时易发生心包堵塞危及生命,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心包内置管引流方法已逐渐被临床所接纳,但置管时间均较短,而本文报道1例恶性心包积液心包内连续置管并间断引流78天无感染病例。  相似文献   

17.
深静脉穿刺导管用于恶性心包积液引流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期恶性肿瘤,特别是肺癌患者很多都伴有恶性心包积液。以前常规采用普通穿刺针后接橡胶管进行穿刺抽液,需多次进行穿刺放液,患者痛苦很大,特别是大量心包积液者。并且心包穿刺术是风险较大的操作,其致命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可达10%~20%,主要是不易掌握进针的深度而致严重的心肌、冠脉损伤。此前采用深静脉留置管对胸腔积液、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Seldinger导管法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心包积液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1例心包积液患者在超声心动图定位下应用Seldinger穿刺法,分别间断或持续穿刺置管引流心包积液。结果 21例心包积液患者均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置管引流后,临床症状缓解或消失,未出现肺损伤、肝损伤、心肌损伤及冠状动脉损伤等并发症,未出现心律失常及术后感染。结论 Seldinger穿刺法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心包积液安全有效,由于该操作简单,取材方便,成功率高,明显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应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术治疗心包积液的安全性、可靠性及疗效。方法对12例中到大量心包积液患者在普通B超指导下进行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术的治疗。结果 12例患者穿刺置管均一次成功,平均置管时间1.5d,无组织及器官损伤。结论采用普通B超指导下用中心静脉导管行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心包积液安全性高、操作方便、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费用低,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心包内置管引流联合注药治疗心包炎3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蓉  张莉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3):1964-1964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联合注药治疗心包炎的疗效。方法: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剑突下经皮心包穿刺留置导管反复引流心包积液,并行心包内注药的方法治疗34例急性、慢性心包炎伴大量、中等量心包积液、或心包填塞患者。结果:34例患者有效率76.5%,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本法具有简单、经济、迅速、安全的特点,易为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