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脑膜瘤是颅内及脊椎内常见肿瘤之一.起源于脑膜中胚层,约占颅内肿瘤15%-20%,而发生在上述部位以外的脑膜瘤,即异位脑膜瘤,极为罕见,偶有报道。现就我院1例发生在中耳的脑膜瘤,并复习相关文献分析其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  相似文献   

2.
蝶骨嵴脑膜瘤(sphenoid ridge meningiomas,SRMs)较为常见,发生率仅次于矢状窦旁脑膜瘤和大脑凸面脑膜瘤,占颅内脑膜瘤的12%。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因解剖部位深,手术暴露困难,肿瘤常包绕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视神经与海绵窦关系紧密,其全切除仍是目前神经外科的难题之一。近年来,随着颅底外科的发展和对海绵窦的深入了解,使得手术切除这些肿瘤的治疗理念发生了巨大变化,术后功能结果明显提高,本研究将蝶骨嵴内侧脑膜瘤的手术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陈荷红 《河北医药》2004,26(2):150-151
目的 探讨颅底脑膜瘤的发病特点及规律,以提高早期诊断率、手术切除率,改善患者预后。方法 依据WHO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组织学分类中脑膜瘤的分类部分,对我院自1998年至2001年经手术后病理学证实的151例颅底脑膜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揭示颅底脑膜瘤在发病年龄、性别、病变部位及病理学分型等方面的规律。结果 (1)颅底脑膜瘤占同期颅内原发肿瘤的7.27%(151/2077),占脑膜瘤的34.16%(151/442)。(2)颅底脑膜瘤女性明显多于男性,男:女为1:1.96;高发年龄为41~70岁,其中41~50岁为最高峰占27.81%(42/151),30岁以下患病率极低,16岁以下儿童仅占1.32%。(3)肿瘤发生于蝶骨嵴及鞍结节者最多,分别占病例总数的27.81%(42/151)、25.83%(39/151),其次是桥小脑角占13.25%(20/151)。(4)组织病理学类型以内皮型脑膜瘤最为多见占41.06%(62/151),以后依次为:移行型33.77%(51/151)、纤维型15.23%(23/151)、恶性脑膜瘤3.97%(6/151)等。(5)蝶骨嵴和鞍结节脑膜瘤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均为内皮型(17/42;20/39)和移行型(15/42;8/39);嗅沟脑膜瘤多见内皮型(7/11);桥小脑角脑膜瘤多见移行型(8/20);后颅凹及小脑幕脑膜瘤多见纤维型(8/12)。结论 颅底脑膜瘤在发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及病理学类型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点及规律,对肿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CT资料完善的114例脑膜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脑膜瘤的部位、大小、组织学类型及其它的生物学特性与瘤周水肿的相关性。通过CT确定瘤周水肿的有无及程度,对各种参数采用χ2、秩和等统计学检验方法进行分析。脑膜瘤瘤周水肿的发生与肿瘤的病理组织学类型有关,而与肿瘤的大小、钙化、病人的年龄和性别无关,上皮型、血管型及恶性脑膜瘤较其它组织学类型更易发生瘤周水肿。颅内压增高与瘤周水肿的发生密切相关,矢状窦旁、大脑凸面、镰旁、蝶骨嵴、前颅窝及嗅沟部脑膜瘤较幕下及其它部位脑膜瘤易发生瘤周脑水肿,但上述各部位间瘤周水肿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性别、年龄、病程与瘤周水肿的发生无关  相似文献   

5.
脑膜瘤是人类常见的颅内原发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20%。通常脑膜瘤生长较缓慢,病程长,且大部分脑膜瘤都可以通过手术全切肿瘤。然而,良性脑膜瘤全切术后仍有较高的复发率。随着影像学的发展,近年来发现脑膜瘤术后复发在影像学的表现上有一定的特点,因此在手术前即做出高复发脑膜瘤的诊断具有非常的意义。本文就脑膜瘤的影像学特征与术后复发关系的研究进展做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6.
脑膜瘤是颅内常见的良性肿瘤,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概念最初由Cushing于1922年提出,矢状窦旁脑膜瘤是指源于大脑凸面硬膜的肿瘤累及上矢状窦壁窦腔,约占脑膜瘤的17%~20%[1],发病率仅次于大脑凸面脑膜瘤。由于肿瘤血供丰富,肿瘤多位于矢状窦壁,压迫矢状窦使其部分或完全闭塞,  相似文献   

7.
脑膜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肿瘤之一,据统计约占颅内肿瘤的13.4~20.1%、椎管内肿瘤的25~46%。本文就61例脑膜瘤的组织分型、诊断、良恶性鉴别、术后复发问题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脑膜瘤是颅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其发生率占颅内原发肿瘤的13%~26%,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约为其2~3倍。肿瘤直径大于7cm者为巨大脑膜瘤,手术治疗是其首选方法,怎样以更好的手术方式切除肿瘤、减少术中出血及并发症是神经外科医师所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脑膜瘤是常见的颅内肿瘤之一,发病部位多见于额、顶、枕区大脑凸面、窦镰旁、蝶骨嵴、颅前窝嗅沟等位置。侧脑室脑膜瘤属于少见的脑膜瘤,发病率低,约占颅内脑膜瘤的0.15%-4.15%,占侧脑室肿瘤的20%~30%。我科自2005年10月。2010年11月采用显微手术方法治疗侧脑室脑膜瘤患者11例,现就诊断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肖秋香  罗穆云  李扬 《江苏医药》2012,38(13):1605-1606
脑膜瘤是起源于蛛网膜细胞的肿瘤,可发生于具有脑膜上皮细胞的任何神经轴部位,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胶质瘤.大多数脑膜瘤被认为是生长缓慢的良性肿瘤,透明细胞型脑膜瘤(clear cell meningioma,CCM),是脑膜瘤的特殊亚型,因其具有更容易复发及局部侵袭性行为,2007年版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将其与脊索样脑膜瘤、非典型性脑膜瘤定义为WHOⅡ级.我院收治1例CCM患者,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脑膜瘤是颅内常见的肿瘤, 大多数脑膜瘤表现为良性。良性脑膜瘤发生颅外转移在临床中极其罕见。本文介绍威海市中心医院1例单发性肋骨肿瘤患者, 既往有良性脑膜瘤手术史, 影像检查提示肋骨肿瘤符合恶性肿瘤表现, 最终手术病理证实为脑膜瘤转移。  相似文献   

12.
杨原 《沈阳部队医药》2005,18(6):419-420
脑膜瘤是发生于脑膜的最常见肿瘤,占颅内原发性肿瘤的13%~26%。可根据来源于硬脑膜的部位、是否累及邻近组织(静脉窦、骨组织、脑组织和神经)和组织学进行临床分级。近年来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和神经病理学方面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蝶骨嵴脑膜瘤在临床较为常见,根据肿瘤与脑膜的粘着部分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而三种不同类型的蝶骨嵴脑膜瘤在临床表现、手术难度和预后等方面有明显区别,其中内侧型因位置深,血供丰富,邻近鞍区的血管和神经,部分肿瘤侵犯海绵窦或包裹颈内动脉,手术全切肿瘤十分困难。术后并发症多。我科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手术治疗蝶骨嵴脑膜瘤26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早在1855年对颅内钙化已有描述。由于近年来CT日益广泛应用于临床,CT检查颅内钙化分辨率远胜于头颅平片。至今已报道许多疾病能引起颅内异常钙化,本文依据国内外文献作一综述。 1 颅内肿瘤钙化颅内肿瘤钙化较常见,肿瘤钙化除对定位诊断有重要价值外,对定性诊断的意义也不容忽视。①鞍区肿瘤钙化:颅内肿瘤钙化较多见于鞍区,其中颅咽管瘤为多见,此外还有垂体腺瘤、脊索瘤等。文献报告颅咽管瘤钙化率44~94%不等,平均约65%垂体腺瘤钙化率1.2~6%颅内脊索瘤钙化率高。由于鞍区的不同肿瘤都有其特定的发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并探讨异位脑膜瘤的CT及MRI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16例异位脑膜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并总结其CT及MRI表现特点。结果 16例异位脑膜瘤患者病灶多为类圆形,边界清晰,边缘较规则,少数患者病灶呈分叶状,边缘清晰,体积较大。MRI扫描结果显示,T1WI呈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略高信号或等信号。增强扫描后,可见均匀强化或不均匀强化,肿瘤周围可见明显水肿与较粗大的血管影。异位脑膜瘤患者的病理类型为,纤维型9例(56.25%)、过渡型4例(25.0%)、砂粒体型2例(12.5%)、血管瘤型1例(6.25%)。结论 CT诊断异位脑膜瘤可以明确显示出钙化病灶,对肿瘤引起的骨改变可以直接显示,而MRI诊断异位脑膜瘤的优势为对软组织具有良好的分辨率,可从多方位对肿瘤进行观察,较好地显示了病灶与邻近组织的关系。CT与MRI扫描在诊断异位脑膜瘤中具有临床肯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未明 《江西医药》2011,46(8):765-766
目的初步总结颅内血管瘤型脑膜瘤的MR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颅内血管瘤型脑膜瘤,其中男5例,女7例,年龄21-74岁。结果 12例病灶平扫均呈长T1、长T2改变,无钙化,增强扫描明显强化。结论颅内血管瘤型脑膜瘤MR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MRI对血管瘤型脑膜瘤的定性、定位诊断、鉴别诊断有很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脑膜瘤是一种常见的颅内原发肿瘤,传统诊断方法主要依靠CT和造影检查,但两者均有局限性。随着MRI的普及应用,它越来越多的用于颅脑病变的检查。现分析我院脑膜瘤患者15例的临床资料,探讨MRI检查对脑膜瘤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35例脑膜瘤CT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脑膜瘤的CT征象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脑膜瘤,对其CT影像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脑膜瘤平扫时多表现为高密度或等密度影,增强多有明显均一强化。少数瘤内可见囊变或钙化,瘤周多伴有水肿;具有脑外肿瘤的特征,与颅骨、硬脑膜关系密切。结论脑膜瘤绝大多数具有典型CT表现,能准确诊断脑膜瘤。  相似文献   

19.
嗅沟脑膜瘤起源于筛板及其附近的硬脑膜,是前颅底很常见的肿瘤,约占颅内脑膜瘤的8%~18%[1].女性稍多于男性,肿瘤多呈球形生长,并沿前颅窝向后上生长,其具有特定的生长部位、生长方向,目前手术方式已较为成熟.以额叶微创为特点的单纯脑外入路已是嗅沟脑膜瘤手术的发展趋势[2].从2008年9月~2012年2月,我院采用经单侧额下入路显微手术切除19例大型嗅沟脑膜瘤,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透明细胞型脑膜瘤的影像学、病理学特征,以提高临床对该罕见型脑膜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手术切除5例透明细胞型脑膜瘤临床影像学特点,同时对肿瘤标本进行HE染色、过碘酸?希夫( PAS)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影像学特点:CT上肿瘤均表现为中、高密度;在MRI的T1 WI序列上表现为等信号,T2 W1序列上表现为等或高信号,对比增强可有明显强化,5个病例均出现瘤内的微小囊变。病理学特点:肿瘤细胞呈弥漫性片状排列,形态较规则,边界清晰;细胞核居中,未见核异型及核分裂象,未见坏死区;肿瘤细胞的胞浆PAS染色呈阳性。结论分析透明细胞型脑膜瘤影像学及病理学特征,有利于提高临床透明细胞型脑膜瘤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