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观察合并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高血压病患者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CIMT)的变化。方法选择伴有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高血压病患者126例,随机分为2组。A组(强化治疗组)65例,服用阿托伐他汀40mg,每晚1次;B组(常规治疗组)61例,服用阿托伐他汀10mg,每晚1次,疗程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CIMT以及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化。结果阿托伐他汀40mg、10mg(P〈0.05)、TC、LDL-C(P〈0.05)和升高HDL-C水平(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能更有效地降低CIMT,以及TC和LDL-C水平,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强化降脂对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治疗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68例(2012年11月到2016年11月期间),将其依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瑞舒伐他汀治疗),各34例,对比2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和斑块面积大小。结果:治疗前68例患者各项数据差异不大,P0.05,经不同方法治疗后实施瑞舒伐他汀治疗的观察组患者血脂、斑块面积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可有效消退患者颈动脉斑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钙强化降脂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3月武进中医院收治的9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和强化组,各30例。在阿司匹林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入瑞舒伐他汀钙10mg/d,强化组加入瑞舒伐他汀钙20mg/d,对照组给予安慰剂。连续治疗6个月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后治疗组和强化组TC、TG、HDL-C和LDL-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强化组TC、TG、LDL-C低于治疗组,HDL-C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治疗组和强化组颈动脉斑块面积和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CIMT)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强化组颈动脉斑块面积和CIMT小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钙强化降脂可有效的调脂,有助于减少斑块面积。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研究瑞舒伐他汀强化降脂对缺血性脑卒中血脂(TC)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IMT)的影响。方法 5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瑞舒伐他汀片10 mg/次,1次/d;观察组给予瑞舒伐他汀片20 mg/次,1次/d,持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血脂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减退,两组治疗前血脂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脂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显著,既可以起到良好的调脂作用,也可降低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MT),缓解了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郭迎霞 《北方药学》2018,(2):157-158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混合型高脂血症合并颈动脉血管粥样斑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本院收住的高脂血症合并颈动脉血管粥样斑块的患者128例,采用随机表法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两组,治疗组口服瑞舒伐他汀10mg6个月,检测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和颈动脉血管粥样斑块消退疗效及安全性;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10mg每晚口服.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高密度脂蛋白明显高于治疗前,颈动脉血管斑块面积,颈动脉血管内膜-中层厚度(TMT)明显小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均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调节血脂及消退颈动脉血管斑块,改善颈动脉血管粥样硬化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瑞舒伐他汀钙和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通过两种不同治疗方案对瑞舒伐他汀钙和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时斑块疗效进行分析评价。结果瑞舒伐他汀钙和阿托伐他汀钙两组治疗方案的斑块疗效分别为73.33%,46.67%。结论A组瑞舒伐他汀钙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治疗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强化降脂对缺血性脑卒中血脂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 7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强化降脂组和普通降脂组.2组患者均予以控制颅压、血压和血糖、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等基础治疗.普通降脂组加用瑞舒伐他汀片10 mg,/次,1次/d;强化降脂组加用瑞舒伐他汀片20mg/次,1次/d,连用6个月.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变化.结果 治疗6个月后,2组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HDL-C)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强化降脂组下降或上升较普通降脂组幅度更大(P<0.05);同时2组患者的斑块大小、厚度和内-中膜厚度(IMT)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强化降脂组下降较普通降脂组幅度更大(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具有较好的疗效和良好的调脂作用,可降低颈动脉斑块的大小、厚度和IMT,延缓和逆转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存在有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并有斑块形成的患者11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6例,服用阿托伐他汀20mg,每晚1次;对照组62例,服用阿托伐他汀10mg,每晚1次,疗程4个月(16周).观察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以及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化.结果 阿托伐他汀10mg、20mg均能明显减轻颈动脉粥样硬化,降低TC、TG、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治疗组较对照组能更进一步降低降低IMT(P<0.05)、TC、LDL-C(P<0.05)和升高HDL-C水平(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以明显减轻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有效降低血脂水平,可作为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常规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影响。方法选择存在有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并有斑块形成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0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6例,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每晚1次;对照组52例,给予肠溶阿司匹林100mg,每天1次,共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CIMT)和斑块大小以及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化。结果服用阿托伐他汀10mg 6个月后,治疗组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及斑块较治疗前明显缩小(P<0.05),TC、TG、LDL-C水平明显降低,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明显减轻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有效降低血脂水平,从而缩小动脉硬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阿托伐他汀钙对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Hcy)作用。方法 96例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给予生活方式指导及服用拜阿司匹林,B组在A组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C组在A组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40 mg,服药前及服药第4,6,8周分别测定斑块面积及血浆Hcy水平。结果 A组及B组斑块面积及Hcy水平较服药前无明显变化,C组斑块面积及Hcy水平于第6周降低,且第8周低于第6周。结论每日服用阿托伐他汀40 mg可降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浆Hcy水平,且此效应与其对颈动脉斑块面积的缩小作用时间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瑞舒伐他汀钙联合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2月至2010年2月原发性高血压并颈动脉硬化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试验组(40例)。对照组使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mg,1次/d,2周后,血压未达标者,增加剂量至5mg,试验组同时口服瑞舒伐他汀钙10mg,1次/晚,疗程为4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颈动脉IMT、血压、血脂、hsCRP的变化。结果服药48周后,两组IMT、B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其中试验组IMT降低更明显(P<0·05)。试验组TG、TC、LDL-C、hsCRP明显下降,HDL-C明显增高,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瑞舒伐他汀钙联合对颈动脉IMT作用明显,能有效延缓?逆转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相似文献   

12.
黄胜立 《中国药房》2012,(36):3419-3420
目的:比较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的住院患者100例,按数字随机法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脑梗死基础治疗上,口服瑞舒伐他汀;对照组在常规脑梗死基础治疗上口服辛伐他汀。6个月后评定患者的血脂变化,并采用颈动脉超声观察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膜-中膜厚度(IMT)。结果:治疗后,2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的甘油三酯(TG)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IMT厚度缩小程度较对照组显著(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较辛伐他汀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TCI)患者动脉斑块的评价作用.方法 68例ATCI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A)组和氟伐他汀治疗(B)组(常规治疗基础上,每晚口服氟伐他汀40 mg);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用高频超声检测患者颈动脉斑块指数、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收缩峰期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等指标,并监测血脂变化.结果 与A组相比,B组颈动脉稳定斑块数量增多,斑块指数、IMT下降,PSV、EDV增快,RI、PI下降(P<0.05或P<0.01);B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LDL-C)浓度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1).结论 颈动脉超声检测可用于评估药物对ATCI患者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与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应用对高血压患者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高血压合并肾脏损害蛋白尿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给予厄贝沙坦150mg/d和左旋氨氯地平2.5mg/d,B组给予左旋氨氯地平2.5mg/d和氢氯噻嗪12.5mg/d,控制血压及消退蛋白尿,均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24h尿白蛋白总量的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A、B两组血压明显下降(P〈0.01),A组下降[(28.1±1.9)/(32.6±3.9)mmHg]与B组下降[(27.8±3.1)/(31.8±1.7)mmH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尿蛋白均下降,但A组下降[(0.79±0.09)g/24h]较B组[(0.41±0.13)g/24h]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厄贝沙坦与左旋氨氯地平合用能较平稳降低血压,显著减少尿蛋白,有效保护肾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特点,探讨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OCSP)分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1年1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二科住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60例。所有患者根据临床症状进行OCSP分型,并行颈部血管彩超检查。了解颈动脉病变特点,分析OCSP分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结果在1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颈动脉斑块检出率为69.1%,颈动脉中度以上狭窄发生率为12.5%。部分及完全前循环梗死(PACI、TACI)组(A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为77.6%、不稳定斑块检出率为59.1%,高于后循环梗死(POCI)组(B组)和腔隙性脑梗死(LACI)组(C组),P〈0.05。B组和C组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比较,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与脑梗死的发生关系更为密切。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尤其是不稳定斑块与PACI和TACI的形成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6.
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颈动脉超声观察辛伐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26例经超声检查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辛伐他汀20mg/d口服治疗及饮食控制,观察时间为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中血脂降低水平同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颈动脉斑块IMT在治疗后比治疗前有明显的减少(P<0.05);而对照组以上指标无明显的变化。结论辛伐伐他汀除有良好的降脂作用外,还有稳定甚至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普罗布考联合瑞舒伐他汀对高脂血症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斑块面积以及炎性因子IL-6和TNF-α的影响,以探讨普罗布考和瑞舒伐他汀联合使用在治疗高脂血症颈动脉斑块患者的优势所在。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10月-2011年8月高脂血症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230例,并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120例)和联合治疗组(110例)。另选取30例健康自愿者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患者予以瑞舒伐他汀10 mg口服,每晚一次;联合给药组患者予以瑞舒伐他汀口服的基础上予以普罗布考250 mg,每日2次。6个月末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颈动脉IMT和颈动脉斑块面积的变化,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浆炎性因子IL-6和TNF-α的变化。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经治疗后6个月末,颈动脉IMT及斑块面积均较常规治疗组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炎性因子IL-6和TNF-α水平较常规治疗组降低(P0.05)。结论普罗布考和瑞舒伐他汀两种药物联合使用较单独使用瑞舒伐他汀能更有效地缩小高脂血症患者颈动脉斑块面积,降低炎性因子IL-6、TNF-α水平,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的患者经瑞舒伐他汀降脂治疗后颈动脉斑块逆转程度与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18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予PCI术治疗,术前0—3d开始服用瑞舒伐他汀10mg/d,围术期(手术前后3d内)、术后6个月、12个月分别行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按照颈动脉粥样斑块减轻的程度分为明显逆转组和无明显逆转组,随访12个月,比较2组患者MACE的发生率。结果明显逆转组患者MACE发生率低于无明显逆转组患者(随访6个月时10.2%VS.22.8%,P〈0.05;随访12个月时17.6%vs43.6%,P〈0.01)。结论瑞舒伐他汀逆转颈动脉斑块程度不一,有明显逆转的ACS患者PCI术后近期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合并颈动脉粥样板块使用拉西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70例合并颈动脉斑块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斑块数、颈动脉斑块积分,研究组予以拉西地平4~8mg1次/d、阿托伐他汀20mg1次/d,对照组使用拉西地平4~8mg1次/d,12周后复查上述指标。结果两组比较,治疗组联合拉西地平和阿托伐他汀治疗后显著减低IMT、颈动脉斑块数、颈动脉斑块积分,分别为(1.08±0.26)vs(1.244±0.18)mm、(1.94±0.5)w(2.6±0.7)和(3.08±1.35)US(4.15±1.27)mg/L,P〈0.05。结论合并动脉硬化的高血压患者联合使用拉西地平和阿托伐他汀能更为有于促进动脉斑块消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