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引发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提高ADR监测工作质量。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7年1月~2009年8月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OR/ADE)报告200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例中一般ADR194例(97.00%);性别、年龄与ADR的发生无明显相关;院内门诊ADR39例;抗菌药引发的ADR最多(125例,62.50%),其次为中成药(20例,10.00%);静脉用药引发ADR166例(83.00%);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最常见(95例,47.5%);无死亡及后遗症报告;医师上报169例(84.50%)。结论:加强ADR监测工作,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ADR报告和监测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的特点和规律,为合理用药提供信息。方法对我院2002年01月01日-2006年12月31日收集并上报的192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与评价。结果 192份报告表中,肯定21例、很可能72例、可能68例、可疑31例;其中抗感染药物居首位,其次是中药制剂。结论积极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并加强其相关知识的宣传,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保障公众安全。  相似文献   

3.
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定义是: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药物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随着ADR检测制度在我国的开展和深入,ADR给人类健康和生命带来的危害,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就我院自2003年9月至2004年8月期间建立的ADR监测工作及收集的59例报告表,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4.
金荣泉  张德根 《海峡药学》2006,18(5):215-216
目的了解我院ADR报告基本情况和ADR发生情况。方法统计2004年~2005年收集的89例ADR报表,对ADR涉及的药品种类、临床表现、合并用药情况、因果关系进行分析。结果89例ADR报告中58例为抗感染药及中药制剂,占全部报表的65.17%,ADR表现以皮肤及其附属器官损害最多,占31.46%。结论应加强ADR监测工作,确保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5.
我院20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20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患者性别、年龄及用药情况的关系。结果:203例药品不良反应中,男性多于女性;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最多,其次是抗肿瘤药物;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主要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结论: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我院10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兴德  田静 《中国药业》2011,20(1):45-46
目的 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原因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汇总100例ADR,分析患者年龄、性别、用药过程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00例患者中,男46例,女54例;60岁以上患者33例;涉及药物45种;单一用药38例,联合用药62例.抗菌药物引起的ADR居首位,占57.28%;皮肤及软组...  相似文献   

7.
范振玲 《海峡药学》2008,20(3):149-151
我院2005年~2006年收集到的256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给药途径、引起ADR的药品种类、涉及的器官/系统以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56例ADR中,主要与患者年龄偏大、静脉滴注给药方式、抗感染药物使用、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有关;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伤最常见。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和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与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收集和上报的228例ADR报告资料,分别按照患者性别、年龄、引发ADR的药品种类、及临床表现等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上报的228例ADR,男性和女姓ADR发生比例为1:1.38;共涉及106种药品,包括多种心血管药品、抗生素、中成药等,其中降血压药、抗血栓药、调脂药及冠脉造影剂等心血管类药品ADR占较大比例;严重ADR的临床表现多样,其中造影剂所致过敏样反应较多,并有1例死亡.结论 重视分析ADR报告资料,并将信息及时反馈给临床,这是做好ADR监测工作和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我院53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06~2008年收集到的538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临床表现、引发ADR例数最多的前10位药品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静脉滴注给药引发的ADR占82.71%;抗菌药物和中药制剂的ADR报告例数居第1位和第2位(分别占31.16%和17.29%);ADR发生率最高的是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依诺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分别占6.51%、3.90%和3.16%)。结论:开展ADR监测工作是医疗机构的重要任务,加强ADR监测是患者用药安全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2003年我院40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89,自引:4,他引:89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在我院的发生情况及其给患者造成的危害。方法:对404例ADR病例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评价。结果:涉及ADR的药物共有175个品种,其中抗感染药的发生率居首位,其次为抗肿瘤药、心脑血管用药,中药制剂也较多。合并用药占26.0%;途径以静脉用药为主。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损害,其次是胃肠系统损害、发热等全身症状。重度ADR17例(4.2%)。结论:应继续加强不易观察及慢性ADR的监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该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09年该院154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评估发生ADR的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以及受累器官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中≥60岁较多占31.71%,涉及药物以抗微生物药最多占40.91%,其次是营养药占13.64%;抗微生物药中以头孢类和喹诺酮类居多,分别占33.33%和23.81%。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引起的ADR最多占88.96%;累及系统—器官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占44.32%,其次为全身性损害占21.62%。结论应进一步加强对ADR的监测,最大限度地减少ADR的发生率,保证临床的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处理方法、临床表现和治疗,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抽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度药物不良反应报告128份,借助统计学方法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药物不良反应涉及药品86种,其中抗感染药物30种,占药品总数34.9%,占病例总数的44.5%;中药制剂8种,占药物品种数9.3%,占病例总数的6.3%;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占75%;常见不良反应为皮肤及其附件损伤;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占6%。结论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老年患者更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有助于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3.
572例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我院2004-2006年上报的572份ADR报表,分别从患者情况、用药情况、药品种类、临床表现、报告人职业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生素的ADR报告例数居第1位;ADR最常见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报告来源于药师占91.3%。结论:应加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提高医务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重视程度,并加强其业务素质培养,促进我院ADR监测工作的全方位开展,减少和避免ADR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该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基本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该院2009-2010年上报的67例ADR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7例ADR报告中,涉及药物共4类42个品种,其中抗感染药物居首位,占77.61%(52例);在给药途径上,以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76.12%(51例)。ADR引起的主要临床表现以皮肤系统损害最多,占52.24%(35例)。结论必须加强ADR监测、报告、防范和处理,有效减少ADR事件,强化临床用药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本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本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集的236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236例ADR报告中涉及药品共75种。其中抗菌药物引起的ADR所占比例最高(22种,43.22%),其次是中药制剂(19种,25.85%);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为主(202例,85.59%);主要的ADR类型是皮肤和附件损害(120例,50.85%)。结论需进一步加强本院ADR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6.
胡怡云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8):135-136
目的分析本院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08-2010年科室上报的114例药品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14例药品不良反应中。抗感染药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其次为中药制剂,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为常见。结论应充分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及预防,合理规范使用抗生素及其他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院2005—2008年收集的106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性别、原患疾病、涉及药品种类、给药途径、报告来源以及临床具体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6例ADR中,男54例,女52例,共有43个品种引起不良反应,涉及药品范围较广。从药物剂型分类统计以注射剂品种居多(29种,占67.44%),其次为口服(11种,占25.58%);从药物分类统计以抗感染药物的报告例次居首位(65例,占61.32%),其次为中药的报告例次(23例,占23.70%)。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其次为消化系统损害。结论应加强ADR的监测和规范合理用药,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医院254例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国栋  顾媛媛  桂月 《中国医药》2013,(12):1788-1789
目的分析探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及药物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1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上报至北京市ADR监测中心的254例ADR病历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收集的ADR病历资料按患者年龄、性别、既往史、疑似不良反应药物的种类、给药途径等情况的相关例数及构成比进行分析。结果254例患者发生ADR共316例次,老年患者137例(53.9%),有既往史者44例(17.3%),静脉滴注218例次(69.0%)。疑似西药中,以抗微生物类药物为主,占37.7%(119例次)。结论应加强ADR监测意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本院2009~2012年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并分析其特点和规律,提高临床医生对ADR的关注度,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指导和依据,减少ADR的发生。方法选择2009年7月~2012年6月本院上报的276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剂型、药物类别、临床表现、ADR患者的转归等几方面进行分析评价。结果276例ADR报告中,男性占60.14%;〉18岁的成年患者ADR发生率较高;口服药物的ADR发生率较其他给药途径高,占65.94%;最容易引起ADR的药物为抗结核药物,而临床表现以肝功能损害最为常见,患者转归良好。结论本院应继续加大力度监测ADR工作,确保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周丹  黄娟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7):977-979
目的:分析我院2009年51例药物不良反应(ADR)的表现与合理用药情况.方法:对2009年51例上报的资料进行整理、统计.结果:引起2009年我院ADR最多的是抗精神障碍药物,与长期用药,年龄较大有关.结论:加强ADR上报工作,从而提高药物使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