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胡琦 《海峡药学》2009,21(1):30-31
目的考察痰热清注射液与4种常用输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室温条件下,观察配伍液在8h内的外观、pH值变化,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76±1m处测定配伍液的吸收度。结果痰热清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中,外观、pH值、含量以及紫外吸收光谱无显著变化。结论痰热清注射液与这4种常规输液配位稳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痰热清与头孢哌酮注射液体外配伍稳定性,指导临床联合用药。方法:应用显微镜、酸度计、紫外分光光度计分别考察痰热清注射液与头孢哌酮注射液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后的外观、微粒、pH以及吸光度的变化。结果:配伍液在20℃、6h内,外观、微粒数、pH以及含量测定均无明显变化。结论:痰热清与头孢哌酮注射液体外配伍性质稳定,2种药物体外配伍无配伍禁忌。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痰热清注射液与呼吸科常用药物(注射液)间的配伍禁忌。方法参阅相关文献及对医院信息系统(HIS)的住院患者医嘱中与痰热清注射液配伍的心血管药物品种及混合配制情况进行归纳,按临床操作规程配置输液,采用光阻法,用GWF-8JA型激光微粒分析仪对不溶性微粒进行测定。结果在测定的不同配伍输液和药物不溶性微粒中,各配伍液中不小于25,10μm的不溶性微粒均有大幅增加。结论痰热清注射液与10%果糖、10%转化糖、甘露醇、甘油果糖氯化钠、混合糖电解质、钠钾镁钙葡萄糖等溶剂,以及除维生素c、地塞米松、复方苦参注射液以外的16种药物间存在配伍禁忌,不溶性微粒增加幅度很大,超过2010年版《中国药典》标准,在临床使用中应给予重视,痰热清注射液应单独输注,且在榆注前后应有冲洗输液管措施。  相似文献   

4.
安定注射液与3种输液配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红雨 《广东药学》2003,13(3):49-50
目的 寻求与安定注射液配伍推注的最佳稀释液。方法 模拟临床操作,了解安定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的配伍情况。结果 安定与15m1的0.9%氯化钠注射液、12.5、15m1的5%葡萄糖注射液、10、12.5、15m1的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可得澄清溶液。结论 安定注射液与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为最佳。  相似文献   

5.
练祥  胡爱荣 《医药导报》2013,32(6):821-823
目的分析痰热清注射液的不良反应(ADR)及其防治措施,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2012年7月宁波市第四医院及宁波市第二医院感染科应用痰热清注射液致ADR的11例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痰热清注射液的ADR可能与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及联合应用抗菌药物相关;其ADR发生迅速,主要表现为畏寒、寒战、皮疹、瘙痒,恶心、呕吐,腹泻,气促、呼吸困难、喉头水肿,严重可有超高热。结论痰热清注射液在临床应用中要注意患者有无过敏史,给药的剂量、速度、用药的适应证及与输液配伍和联合用药的关系,以提高痰热清注射液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考察痰热清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哌酮钠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 在室温(25℃)下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痰热清注射液和注射用头孢哌酮钠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6h内不同时间点的含量,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微粒及pH变化.结果 两药配伍后6h内的含量、pH、外观及不溶性微粒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哌酮钠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后于室温下6h内可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寻求与安定注射液配伍推注的最佳稀释液。方法 模拟临床操作,了解安定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的配伍情况。结果 安定与15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12.5、15ml的5%葡萄糖注射液、10、12.5、15ml的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可得澄清溶液。结论 安定注射液与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为最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丹参注射液与黄芪注射液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为临床配伍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在不同温度(10、25和37℃)条件下,在6小时内不同时间观察配伍液的外观、pH值、不溶性微粒的变化,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观察配伍液的图谱变化,测定混合液中两种注射液主要成分的浓度。结果:丹参注射液与黄芪注射液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后,外观、pH值、不溶性微粒、紫外吸收图谱、主要成分含量基本不变。结论:两种注射液可以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9.
痰热清注射液致不良反应2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患者,女,10岁,因发热、咽痛伴咳嗽2d来我院就诊,体温38.5℃,神志清,咽红,扁桃体Ⅱ度肿大,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无药物过敏史,给予:痰热清注射液10mL(上海凯宝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70422)~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50mL,注射用头孢哌酮钠2.0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输注痰热清注射液5min后,  相似文献   

10.
李强 《海峡药学》2011,(8):177-177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126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分为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给予小儿给予痰热清注射液0.3~O.5mL/(kg·d)、成人给予20mL加入5%葡萄糖液250mL静滴;对照组小儿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10--15mg/(kg·d)、成人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l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静滴,如有合并症另给予其他对症处理。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4%.对照组有效率74%。两组结果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疗效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热毒宁注射液在0.9%生理盐水、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木糖醇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乳酸钠林格注射液中的稳定性,及其与儿科常用药物的配伍。方法将热毒宁注射液与5种常用药分别以6种溶媒稀释后,观察外观,测量p H值及不溶性微粒结果。结果热毒宁在不同溶媒中性状稳定;西咪替丁与热毒宁混合液、更昔洛韦与热毒宁混合液的p H值变化较大,在以10%葡萄糖、木糖醇、复方Na Cl为溶媒时,变化尤为明显。热毒宁与西咪替丁、更昔洛韦、痰热清存在浑浊,不溶性微粒结果超标。结论热毒宁在本次试验不同溶媒中,均可单独使用;与盐酸氨溴索、注射用美洛西林舒巴坦钠配伍良好,与西咪替丁、更昔洛韦、痰热清等存在配伍禁忌。  相似文献   

12.
讨论痰热清注射液在儿科应用时与十种常用的抗生素配伍时的安全性分析。将痰热清注射液与儿科十种常用抗生素:阿奇霉素、氨苄青霉素、青霉素钾、头孢他啶、头孢克肟、阿莫西林、阿洛西林、左氧氟沙星、克林霉素、罗红霉素混合,在25℃时放置6h,然后观察配伍液的外观,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液的微粒变化和酸碱度变化,分析其安全性的不同。十种抗生素与痰热清注射液的配伍液在测定中未发现酸碱异常变化,左氧氟沙星的配伍液发现有不溶性微粒,应临时配用,其他配伍液与单用痰热清注射液的不溶性微粒无明显差别,说明药效稳定,无理化反应发生,临床可以配伍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与儿科常用十种抗生素配伍的安全性。方法将药物分为稀释液组及原液组。稀释液组取浓度10%的痰热清稀释液与浓度为1%抗生素稀释液各2ml,分别均匀混合;原液组取痰热清注射液与浓度10%抗生素溶液各2ml,分别均匀混合。肉眼观察5min及30min配伍情况。结果稀释液组5min阳性率为零;30min阳性率30%;原液组5min阳性率30%;30min阳性率70%。结论痰热清注射液与头孢曲松钠、头孢唑肟钠、氨曲南配伍反应阴性;与青霉素、阿莫西林舒巴坦钠、头孢替安、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头孢匹胺、头孢硫脒配伍反应阳性,阳性率70%。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察盐酸氨溴索与痰热清注射液不同浓度下、不同溶剂中相互配伍的稳定性。方法用0.9%氯化钠注射液溶解盐酸氨溴索即为A组,配制成高、中、低浓度溶液(A1,A2,A3);痰热清分别以0.9%氯化钠注射液、果糖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配置成B组溶液,各稀释成高、低浓度溶液(B1,B2,B3,B4,B5,B6)。将A组溶液与B组溶液两两混合,分别测定药液pH,观察药液外观变化。结果A1与B组溶液均产生棕灰色或灰白色沉淀,并完全沉积于试管壁;A2与B组溶液均产生棕黄沉淀,并部分沉积于试管壁;A3与B组溶液无肉眼可见沉淀,但室温下静置48h后亦有沉淀产生。结论在不同浓度下、不同溶剂中,盐酸氨溴索与痰热清注射液均存在配伍禁忌,高浓度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与痰热清注射液接触极易发生反应、产生沉淀,且沉淀易于沉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异甘草酸镁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10%果糖注射液2种输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将异甘草酸镁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10%果糖注射液按临床常用的浓度配伍,室温下放置8h,分别于0、2、4、6、8h取样,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异甘草酸镁的含量,用酸度计测定pH值,用光阻法测定其不溶性微粒.结果:异甘草酸镁注射液与上述2种注射液配伍后,8h内的pH值、含量两项指标的变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的范围之内,但不溶性微粒指标较大,不符合相关规定.结论:异甘草酸镁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10%果糖注射液配伍后,含量与pH值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但不溶性微粒指标不符合规定,建议临床不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6.
痰热清注射液是由黄芩、熊胆粉、山羊角、金银花、连翘5 味药材单独提取以丙二醇为溶媒制成的一种常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药制剂。近年来,随着痰热清注射液临床应用的不断增加,发现痰热清注射液与一些常用注射剂临床配伍使用时,出现浑浊、沉淀、变色等一系列药液体系不稳定的现象。本文将对痰热清注射液上市至今的配伍禁忌类文献进行总结,为其临床合理配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痰热清注射液临床应用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提高痰热清注射液临床应用的安全性,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包括临床使用痰热清注射液中载体溶液品种及溶液用量的选择,与常用药物配伍后对其溶液稳定性的影响,容易与痰热清注射液产生配伍禁忌的药物品种,预防痰热清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的措施,出现不良反应后的处置等,以供临床用药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寻求与安定注射液配伍推注的最佳稀释液.方法模拟临床操作,了解安定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的配伍情况.结果安定与15 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12.5、15 m1的5%葡萄糖注射液、10、12.5、15 ml的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可得澄清溶液.结论安定注射液与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为最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和分析痰热清注射液与儿科应用药物的配伍情况。方法选择5ml痰热清注射液与5ml儿科常用药物配伍,两者充分混合后观察是否有沉淀出现,若出现沉淀则加热沉淀,观察加热后、冷却后沉淀是否溶解。结果痰热清注射液与20种药物配伍试验中:①与头孢吡肟、阿奇霉素、葡萄糖酸钙、盐酸左氧氟沙星4种药物混合后出现沉淀,与头孢吡肟混合生成沉淀后加热溶解、冷却后再次出现沉淀,与其他3种药物混合后出现的沉淀加热不溶解。②与乳酸环丙沙星、头孢替安、VitBnVitKs混合后呈浑浊状态,加热后呈透明状态、冷却后再次浑浊。③与青霉素、氨茶碱、头孢他啶、VitB1、VitB6等其他12种常用药物混合后呈透明状态,可以配伍使用。结论痰热清注射液与儿科常用药物配伍的沉淀出现率达40.00%,临床用药时要尽可能少与其他药物联用,对于配伍出现沉淀的药物要禁用。  相似文献   

20.
痰热清注射液与临床常用药物的配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痰热清注射液是治疗风温肺热病痰热阻肺证为主的复方中药注射剂,具有清热解毒、止咳化痰、解痉等作用,现在临床广泛用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多种疾病的治疗。由于中药注射液成分复杂,与溶液或药物配伍后常常发生外观、pH值、不溶性微粒以及含量等方面的变化,产生配伍禁忌,影响临床使用[1]。笔者查阅了自1998—2008年的有关痰热清的文献资料,将痰热清与临床常用药物的配伍综述如下,以供临床用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