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脑疝可由许多病因引起,严重威胁患者生命,诊断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常致病人死亡,故应及时诊断和处理。一、临床表现 (一)小脑幕切迹疝:位于天幕上一侧的肿瘤,血肿等病变,凡能使颅内压增高的疾病均可引起。如颅内压力持续增高,可使海马钩回向下移位,疝入小脑幕切迹处,发生海马钩回疝。若患者意识清醒,剧烈头痛,并有恶心、呕吐。随着脑疝的进展,意识逐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探讨脑疝的CT征象。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2012年收集的55例脑疝的CT表现。结果:大脑镰下疝23例,小脑幕切迹疝15例,大脑镰下疝合并小脑幕切迹疝17例。结论:颅脑CT平扫能对大多数脑疝做出较为客观的诊断,为临床及早诊治提供影像学依据。一侧侧脑室明显移位而无明显狭窄,是大脑镰下疝合并小脑幕切迹疝的特征性CT表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提高幕上大面积脑梗死合并小脑幕切迹疝患者救治成功率.方法 采取去骨瓣减压术联合小脑幕切开术对60例幕上大面积脑梗死合并小脑幕切迹疝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60例患者,死亡9例与既往病例相比该方法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结论去骨瓣减压术联合小脑幕切开术对大面积脑梗死合并小脑幕切迹疝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小脑幕切迹急性疝及慢性疝急性发作217例(简称切迹疝)。作者对其病因、病理改变、引起切迹疝的病变位置、辅助检查、治疗结果及预后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根据临床材料及切迹疝死亡患者脑标本检查,考虑切迹疝的临床表现与脑干机械性受压及椎—基底动脉系统循环障碍有关,病人的直接死亡原因与其合并枕大孔疝所致延髓受压及供血不足有关。因此,切迹疝病人的预后与脑干缺血时间长短、承受压力的大小关系密切。切迹疝继发脑干出血多见于年龄较大的患者。  相似文献   

5.
中线结构向对侧移位表示大脑半球有占位性病变。但在某些病例此种移位并非肿物直接作用结果,而是继发于肿物造成的侧脑室的梗阻性扩张。鉴别上述两种性质不同的移位对治疗是重要的。一侧脑室梗阻性积水可分二型:一为室间孔梗阻,侧脑室呈一致性扩张;另一型为室内梗阻,部分侧脑室扩张。血管造影表现包括中线结构向对侧移位和侧脑室扩张引起的改变。大脑中动脉和胼胝体周围动脉移位的程度较大脑内静脉为轻,但这只能说明病变多不在额叶。胼胝体周围动脉呈宽扫帚状或弓状绕胼胝体膝走行,其皮层分枝伸长如风吹样。大脑中动脉之脑岛部向外侧移位,颞枝和顶枝牵直,彼此分离。大脑后动脉可向下移位,其分枝伸长。脉络膜前动脉向内侧移位。大脑内静脉变扁平,且向前之延伸不若正常之远,乃因室间孔增宽所致。大脑内静脉亦可向下移位,特别是当第三脑室大小正常时。视丘纹状体静脉和大脑内静脉形成  相似文献   

6.
王玉海  王春莉  卢亦成 《江苏医药》2005,31(7):496-498,F003
目的 研究上岩斜区神经血管问的关系及其分布和走行特点、血管穿支的分布特点等,为岩斜区手术提供显微解剖学基础。方法 用15例血管经彩色乳胶灌注的成人尸体头颅,在镜下从不同方向研究上岩斜区神经血管的走行分布特点、神经和血管问及其与周围结构间的显微解剖关系。结果滑车神经穿入小脑幕游离缘处距动眼神经约5.38(4.16~6.86)mm。大脑后动脉的走行可分成三段,中脑前段、中脑外侧段和中脑后段,在前两段常有穿支发出,供应中脑的腹外侧,而中脑后段无穿支发出。小脑上动脉的走行可以分成四段,中脑桥脑前段、中脑桥脑外侧段、中脑小脑段和皮质段。在第一段小脑上动脉的起源变异较大,在这四段中小脑上动脉均发出穿支供应中脑或桥脑,以外侧段最多。结论 (1)上岩斜区神经血管结构众多而复杂,全面而系统地掌握上岩斜区的显微解剖是策划上岩斜区手术入路、减少术中并发症的重要前提和保证。(2)由于高位基底动脉头端的存在,在从事上岩斜区手术前,一定要明确基底动脉头端与鞍背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基底动脉尖(TOB)综合征:是指基底动脉顶端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由于其发病症状多样,特异性不突出,且临床预后多不良,及早发现及早期干预,对病情估计及提高就治率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1 局部解剖 基底动脉尖(TOB)是基底动脉顶端2cm范围内的五条血管即2条大脑后动脉、两条小脑上动脉以及基底动脉顶端,形成一个"干"字.大脑后动脉是基底动脉的终末支,绕过大脑脚跨过小脑幕切迹,最后达距状裂,供应枕叶内侧面和颞叶的底面,还发出许多小支,供应丘脑的内测部、大脑脚的内侧部及外侧膝状体.  相似文献   

8.
徐学友  罗开俭 《贵州医药》2007,31(9):833-834
重型颅脑损伤所致小脑幕切迹疝死亡率和致残率高,是临床救治的重点和难点,及时手术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现将我院2001年3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63例重型颅脑损伤致小脑幕切迹疝患者经急诊绿色通道手术救治情况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男49例,女14例;年龄6~70岁,平均41.5岁。致伤原因:交通伤35例,高处坠落伤12例,打击伤10例,跌伤6例。从受伤到就诊时间0.5~23小时,平均1.5小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5分21例,6~8分42例。所有患者入院时均已发生小脑幕切迹疝。单瞳散大55例,双瞳散大8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头颅CT扫描,脑内…  相似文献   

9.
颅内压增高是脑部或全身疾病引起的脑实质水肿及脑组织容量增加所致。当颅内压严重增高 ,颅腔内某部分组织向压力较低的某些腔隙移位而产生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时称为脑疝。本病是小儿常见急病 ,危及患儿生命。为了防止颅内压增高及脑疝形成 ,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至关重要的。1 脑疝的早期诊断脑疝分前驱期 ,代偿期及衰竭期 ,应力争早期诊断 ,为抢救争取时间 ,早期诊断依据是 :1.1 疝初期的主要症状及体征 第一 ,意识障碍。病儿突然发生意识障碍或意识状态急转直下。小脑幕切迹疝压迫中脑及网状结构 ,疝初期表现嗜睡、躁动 ;枕大孔疝直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并发小脑幕切迹疝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手术治疗33例,根据CT定位,对幕上血肿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术,主要以脑室出血者单纯行脑室穿刺引流术。从生存质量评估分析中,寻找手术适应证、手术注意事项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结果本治疗组所有病例均存活,按格拉斯哥昏迷预后评分(GOS):良好22例,中残7例,重残4例,无植物生存和死亡病例。结论提高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并发小脑幕切迹疝成功率的关键在于严格掌握适应证,尽早清除血肿,充分减压,并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  相似文献   

11.
急性硬膜下血肿是颅脑损伤常见的继发性损伤,常伴有严重的脑肿胀和脑水肿,常引起颅内压急速升高,造成弥漫性脑缺血性损害和急性小脑幕切迹疝等,病死率、致残率高.我院自2001年起,借鉴国外最新的急性硬膜下血肿救治经验、救治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312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中岩斜区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玉海  王春莉  卢亦成 《江苏医药》2005,31(8):568-570,i0003
目的研究中岩斜区神经血管间的关系及其分布和走行特点、血管穿支的分布特点等,为中岩斜区的手术提供显微解剖学基础。方法用15例血管经彩色乳胶灌注的成人尸体头颅,在镜下从不同方向研究中岩斜区神经血管的走行分布特点、神经和血管间及其与周围结构间的显微解剖关系。结果磨除三叉神经节外下方颞骨岩部尖的骨质后,三叉神经可向下、向外移动。小脑前下动脉的走行可分为,桥脑前段、桥脑外侧段、小脑外侧间裂段和皮质段。当一侧的小脑后下动脉缺如时则为同侧的小脑前下动脉所替代,小脑前下动脉在四段中均有穿支供应桥脑或延髓,小脑前下动脉可与Ⅴ、Ⅵ、Ⅶ、Ⅷ相接触,其中与Ⅶ、Ⅷ的关系最为复杂。基底动脉(BA)的走行变异很大,高位的BA头端在本组占33.3%。其全程发出桥支,供应桥脑的腹侧或外侧。结论(1)中岩斜区神经血管结构众多而复杂,全面而系统地掌握中岩斜区的显微解剖是策划中岩斜区手术入路、减少术中并发症的重要前提和保证。(2)小脑前下动脉在中岩斜区有较多的穿支供应脑干和颅神经,手术中要尽量避免损伤。  相似文献   

13.
大脑前动脉越过中线的移位一般被看做是颅内占位性病变的表现。但一侧动脉造影正常未必能摒除对侧有占位性病变。这种现象偶见于硬膜下血肿或颞叶血肿,故须做双侧颈动脉造影。作者分析了15例无大脑前动脉移位的一侧外伤性颅内血肿,并报告其中4例。11例为颞叶脑内血肿,4例为硬膜下血肿,血管造影显示大脑前动脉均位于中线。大脑内静脉显影的3例中,2例无移位,这说明亦位于中线。既然上方的大脑前动脉和下方的大脑内静脉均无移位,故透明中隔亦不会有明显的偏斜。因此,在怀疑有颅内血肿时,一侧颈内动脉造影正常,X 线检查不能认为是全面的。同时,证明中线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研究是为了探讨是否可以通过解剖小脑延髓裂,不切开小脑蚓部,即可以到达第四脑室和脑干侧方,获得必要的手术空间以及沿途组织结构间关系,以指导第四脑室肿瘤手术入路.方法应用显微外科解剖学技术,对经甲醛固定、血管内灌注彩色乳胶的5例成人尸头标本,按手术入路逐层解剖.观察小脑延髓裂、下髓帆和脉络膜的组成、分布与菱形窝的关系;观察小脑后下动脉及其分支的走行与分布.结果经小脑延髓裂入路,可通过脉络膜、下髓帆及蚓小结到达菱形窝的任何部位,通过外侧隐窝到达脑桥和延髓的背外侧.小脑后下动脉的扁桃体延髓段和膜髓帆扁桃体段是该入路涉及的重要血管.结论第四脑室肿瘤手术时,充分解剖小脑延髓裂,即可以在不需切开小脑蚓部的情况下获得足够手术空间,经此入路通过正常的解剖间隙可到达第四脑室甚至脑干的侧方,可减少对组织的损伤,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5.
脑血循环的解剖生理学脑血循环由颈内动脉和椎基底动脉供应,前者供应大脑前2/3的血管,后者供应大脑后1/3以及脑干、小脑,由二侧之后交通动脉联结。在脑底形成基底动脉环。脑血管功能上有效的侧支供血主要来自脑基底动脉环,其次为颈外一颈内动脉间的连络(如面动脉和限动脉间),软脑膜的交通支,及大脑前、中、后动脉间的皮质吻合支,很多情况下对脑梗塞的发生及减少梗塞的范围起一定作用。大脑中动脉皮质支于矢状沟旁区大脑前动脉的肼胝体缘支吻合,该区称为“边缘区”,在  相似文献   

16.
关于动眼神经与脑底动脉的相互位置关系.从所能查阅的文献来看,专题论述非常少,通常仅描述大脑后动脉起始部与小脑上动脉根部之间夹有的动眼神经在后交通动脉外侧与腹侧的走行。毛增荣圜调查100具儿童尸体脑底诸动脉及其分支时,曾提到98.5%的动眼神经行于大脑后动脉的腹侧。1.5%神经行于动脉的背侧。其还提到动眼神经与大脑后动脉的交叉部位多数都在大脑后动脉的外侧段。  相似文献   

17.
早期天幕疝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天幕疝的CT表现。材料与方法:作回顾性分析50例单侧颅内压增高病人的平行OM线扫描CT图像,全部病人均经斜坡垂线CT扫描法证实存在早期天幕疝。随机选取50例经斜坡垂线CT扫描法证实无早期天幕疝的病人作为对照组。结果;脑疝组中,病变侧脑室受压变形、中线结构向对侧移位50例,中线移位程度大于1.5CMJF 32例,病变侧脑沟明显受压消失50例,中间帆腔变窄50例,四叠体池及大脑大静脉池变形或闭塞50例,外侧裂池及鞍上池闭塞31例,大脑大静脉内见与海马回相连的软组织块24例。无脑疝组中,病变侧脑室受压变形、中线结构向对侧移位50例,中线移位程度大于1.5CM例12例,病变侧脑沟明显受压消失50例,中间帆腔变窄50例,四叠体池及大脑大静脉池变形或闭塞27例,外侧裂池及鞍发池闭塞25例,大脑大静脉池内未见与海马回相连的软组织块。结论:平行OM线CT扫描图像仅能对部分早期天幕疝的病人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18.
项朝晖  吴平 《江苏医药》2002,28(5):380-381
急性颅内血肿清除后继发同侧或对侧迟发性血肿在临床上比较少见 ,但不容易被及时发现 ,从而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 ,本院自 1991年 7月至 2 0 0 1年7月共收治 2 1例 ,现将诊治体会总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男 16例 ,女 5例 ,年龄 17~ 6 5岁。临床表现 :伤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入院时GCS评分≤ 8分 12例 ,有一侧定位体征 15例、其中发生急性血肿侧小脑幕切迹疝 10例 ,双侧小脑幕切迹疝 2例 ;急性血肿清除后 ,清除侧瞳孔缩小 11例。首次CT显示急性硬膜外血肿合并同侧脑挫裂伤 (散在点状出血灶或小血肿 ) 3例 ,均为加速伤 ;…  相似文献   

19.
颞叶钩回疝是一种幕上占位性病变,导致颞叶海马旁回由小脑幕孔疝入到天幕下,由于脑干受压而严重危及生命,死亡率极高(1),及时清除血肿、脑疝复位是影响病人生存的主要因素。我院自2004年以来共收治颞叶血肿266例,采用颞肌前翻中颅窝底入路,清除血肿、颞叶钩回疝复位治疗颞叶血肿继发脑疝120例,其中天幕切开18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1.1病例资料男12例,女6例,年龄10~67岁;平均为40岁。颅内血肿部位:颞顶部硬膜外8例,硬膜下血肿6例,颞叶脑挫裂伤3例,其中一侧硬膜外血肿,一侧硬膜下血肿1例。颅内血肿量:30~50ml 2例…  相似文献   

20.
<正>自2006-06~2007-12,笔者所在科采用大骨瓣减压、硬脑膜扩大修补并颞肌贴敷术救治幕上大面积脑梗死伴小脑幕切迹疝4例,现介绍如下。例1男,56岁。以"头晕伴左侧肢体无力3d,进行加重伴昏迷6h余"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17年。查体:GCS计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