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肿瘤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是肿瘤血管新生的重要作用因子。在绝大多数恶性肿瘤中均呈现VEGF及其受体的高表达 ,从而形成旁 自分泌作用方式 ,促进内皮细胞分裂、增殖 ,诱导血管新生 ,并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 ,刺激肿瘤细胞生长。采用各种方法阻断VEGF与其受体的相互作用 ,可以阻断肿瘤血管新生 ,抑制肿瘤生长转移 ,为肿瘤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肿瘤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通过与其受体的相互作用调控血管生成 ,在血管新生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血管新生对于原发癌和转移癌的生长都十分重要 ,在肿瘤组织中VEGF表达亢进 ,血管增生显著 ,VEGF还参与免疫系统的调节。VEGF阻止剂通过抑制血管增生 ,抑制肿瘤和微小转移灶的形成 ,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特异性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并促进其有丝分裂的一类活性物质,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均有表达.妇科肿瘤组织存在VEGF及其受体的高表达,VEGF可能与妇科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采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阻止VEGF及其受体表达,可抑制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4.
VEGF及其受体在肿瘤抗血管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及其受体 (VEGFR)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日渐深入 ,通过抑制VEGF及其受体的表达 ;阻止VEGF与其受体的结合 ;阻断VEGF与其受体结合后的信号传递等可抑制肿瘤生长 ,为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方向  相似文献   

5.
Folkman[1]于1971年提出的"肿瘤血管生成依赖学说"使人们对肿瘤生长与新生血管形成的关系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抗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成为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策略之一。其中,研究较多、也最有价值的是通过阻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其主要受体(VEGFR2)来  相似文献   

6.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具有促进内皮细胞增殖 ,加速新生血管形成及增加血管通透性等作用。在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中具有重要作用 ,是判断肿瘤预后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7.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肝细胞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具有促进内皮细胞增殖 ,加速新生血管形成及增加血管通透性等作用 ,在多血管型的肝细胞癌 (HCC)中起重要作用 ,包括肿瘤的生长、转移和复发 ,是判断HCC预后的良好指标。控制VEGF将有助于治疗HCC。  相似文献   

8.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生物学及其在临床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内皮细胞特异性的有丝分裂原。它诱导内皮细胞增殖、促进内皮细胞迁移,并抑制内皮细胞凋亡,在调节血管和淋巴管新生中起重要作用。VEGF也是胚胎发育、软骨内骨形成、女性生殖系统、以及肿瘤和眼球内血管新生所必需的。另外,VEGF也可诱导血小板粘附于血管内皮细胞而出现高凝状态。目前,有许多临床实验正在评价VEGF在血管新生依赖性疾病的促血管新生作用和抗血管新生药物用于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人肝癌细胞株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的表达,进一步认识VEGF在肝癌血管形成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系ECV304和小鼠成纤维细胞系L929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及RT-PCR,检测体外培养的人肝细胞肝癌细胞系SMMC7721、HHCC和HepG2中VEGF及其受体的表达。结果 SMMC7721、HHCC和HepG2细胞均有VEGF的表达。同时VEGF受体1(Flt-1)在SMMC7721细胞中也有表达;而HHCC和HepG2细胞则表达VEGF的受体2(KDR)。结论 在肝癌的血管形成中可能存在VEGF的自分泌机制。  相似文献   

10.
KDR反义寡核苷酸对人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VEGF及其受体KDR在肿瘤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我们用KDR特异性反义寡核苷酸作用于人血管内皮细胞,以阻断VEGF的自分泌作用通路,观察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及检测细胞DNA含量,测定细胞分泌VEGF的能力,并检测作用后KDR mRNA和KDR蛋白的水平。结果发现未经处理的人血管内皮细胞能分泌一定量的VEGF,KDR ASODN能抑制人血管内皮细胞内KDR基因的表达,并显著抑制细胞的增殖,在一定剂量下还可诱导凋亡。结果说明KDR ASODN能显著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VEGF受体KDR在人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的凋控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VEGFR)是VEGF特异性的受体,属于酪氨酸激酶亚家庭中的一个新成员,具有特征性的胞外区和酪氨酸激酶区,因其在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促进新生血管生成,特别是在促进肿瘤生长及转移中的作用,已越来越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本文概括了3种VEGF受体在体内的不同分布,分析了不同VEGF受体在碱基序列及蛋白质功能结构域的异同,并介绍了可溶性VEGF受体功能差异,以及在肿瘤及与血管生成有关等疾病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通过与其受体的相互作用调控血管生成,在血管新生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血管新生对于原发癌和转移癌的生长都十分重要,在肿瘤组织中的VEGF表达亢进,血管增生显著,VEGF还参与免疫系统的调节。VEGF阻止剂通过抑制血管增生,抑制肿瘤和微小转移灶的形成,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98 9年首先从牛垂体滤泡星状细胞培养液中分离纯化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 ,VEGF) ,现已明了 ,VEGF主要由内皮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产生 ,另外平滑肌细胞、骨骼肌细胞也可产生。大量的研究表明 ,VEGF及其家族成员能特异地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分裂、增殖及迁移 ,是心肌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新生血管形成的重要调节者 ,它能迅速而有效地促进心肌缺血区侧支循环的建立 ,在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1~ 4] 。本文就VEGF的结构、受体、促血管新生作用及在改善心肌缺血中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严彬 《医学信息》2001,14(11):795-797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又称血管渗透因子(VPF) ,是一多功能的细胞因子 ,可由许多不同的肿瘤组织分泌 ,也可在正常细胞及成人组织中表达。近年研究发现VEGF的表达与肾脏疾病相关。本文就 VEGF及其受体特性、生物学功能以及在肾小球疾病中的作用作一综述。1  VEGF及其受体的特征自 1989年 Ferrarc等在牛垂体滤泡细胞体外培养液中先纯化出 VEGF以来 ,人们逐渐在鼠和人肾脏、肾上腺等多种细胞培养液中纯化出 VEGF蛋白。纯化后的 VEGF表现为一种具有肝素活性的同源二聚体多肽 ,分子量为 34 0 0 0~370 0 0。根据编码 VEGFm R…  相似文献   

15.
自 1 971年Folkman首先提出肿瘤生长具有血管依赖性假设以来 ,抑制肿瘤血管新生作为肿瘤治疗的一个途径日益受到重视。肿瘤血管新生是依赖于多因子调节的病理过程 ,其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是最重要的调节途径之一。一、VEGF与肿瘤血管新生 :人VEGF基因定位于染色体 6 p2 1 3,由 8个外显子、7个内含子组成 ,全长约 1 4kb。由于mRNA剪接方式不同 ,可产生 5种不同形式的蛋白分子 :VEGF1 2 1 ,VEGF1 4 5,VEGF1 65,VEGF1 89,VEGF2 0 6。VEGF各异构体在体内表达量不同[1 ] ,生物学性质也…  相似文献   

16.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是内皮细胞特异性的有丝分裂原,在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具有增加血管通透性、促进新生血管形成等生物学功能,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本文着重介绍脑缺血时VEGF及其受体表达、细胞来源和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17.
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是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特异性表达CD34,CD133和VEGFR-2,具有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的潜能。EPCs主要位于骨髓和外周血。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依赖于肿瘤血管新生。肿瘤细胞可合成和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在不同因子的趋化作用下EPCs从骨髓动员至外周血循环,然后迁移和定居到肿瘤组织,经细胞因子诱导分化为成熟内皮细胞,参与肿瘤血管新生。VEGF/VEGFR-2信号途径在EPCs参与的肿瘤血管新生方面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肿瘤的无限制侵袭性生长及转移依赖于血管的生成。肿瘤血管生成是一个复杂的多步骤过程,且有众多生长因子的参与,其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最重要的促血管生长因子,与肿瘤的生长、转移及预后有关,也是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的重要靶点之一。本文旨在对VEGF与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葫芦素D对VEGF诱导的血管新生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新生实验、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内皮迁出与人血管内皮细胞划痕实验检测葫芦素D对VEGF诱导的血管新生和内皮细胞迁移的作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葫芦素D对VEGF诱导的VEGFR2及其下游的Src、FAK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结果葫芦素D对VEGF诱导的鸡绒毛尿囊膜血管新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抑制VEGF诱导的大鼠胸主动脉环模型和划痕实验中血管内皮迁移。葫芦素D能够抑制VEGF刺激的VEGFR2、Src、FAK磷酸化。结论葫芦素D具有抑制VEGF诱导的血管新生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VEGFR2及其下游的细胞信号通路蛋白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20.
Notch信号途径除了可以直接调控免疫细胞的发生和功能外,还可以通过血管内皮细胞影响免疫应答。血管形成(angiogenesis)是成年个体血管生长最重要的方式,不仅参与组织的发育与再生,还参与多种疾病如肿瘤的发生和进展。血管形成最主要的调控信号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组成的信号途径。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进化上高度保守的Notch信号途径也是血管形成的重要调控信号途径。Notch信号途径可参与血管形成中的多个步骤,如顶端细胞的分化、内皮细胞的增殖、成熟血管结构的形成等。此外,Notch信号途径还参与血管形成相关疾病的发生和进展。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近来发现Notch信号途径是肿瘤新生血管的重要调控信号,提示深入揭示Notch信号在血管形成中的作用和机制极有可能为开发新生血管靶向治疗提供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