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目的考察贝加灵对蟾蜍口腔粘膜纤毛的影响及对大鼠鼻腔粘膜的刺激性。方法采用在体蟾蜍上颚纤毛运动模型法,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纤毛持续运动时间,以纤毛活动时间为指标考察贝加灵的纤毛毒性大小;分别取给予贝加灵1,3,5,7 d及给药7 d停药1周后的大鼠鼻粘膜做组织切片检查,观察粘膜有无病理变化。结果贝加灵对纤毛运动影响较小,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制剂对纤毛作用具有可逆性;对大鼠鼻粘膜结构形态无影响。结论贝加灵对蟾蜍上颚纤毛没有影响,对大鼠鼻粘膜也无明显刺激性。 相似文献
4.
冰片鼻粘膜刺激性实验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冰片的鼻黏膜刺激性。方法:大鼠随机分为高、中、低剂量冰片组、乙醇组、生理盐水组、空白组,每日经左侧鼻孔以移液器定量滴入50μl相应药物,每次给药后观察30min,共7天。记录每只大鼠各种症状出现的次数。第7天处死所有大鼠,观察呼吸道鼻黏膜组织有无充血、红肿等现象。结果:经鼻腔给药后大鼠主要表现为咳嗽、甩头,其实为以前爪抓鼻和喷嚏。生理盐水组和乙醇组咳嗽、甩头、抓鼻和喷嚏四个症状均显著高于空白组(均为p〈0.01);乙醇组喷嚏次数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p〈0.01);高、中、低剂量组甩头次数均显著高于乙醇组(均为p〈0.01);高剂量组咳嗽次数显著高于其余各组(均为p〈0.01)。鼻黏膜刺激反应分级评分乙醇组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p〈0.01),高、中、低剂量组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均为p〈0.01),高剂量组显著高于低剂量组(p〈0.01)。结论:低剂量冰片有轻度刺激性,高、中剂量冰片有中度刺激性。 相似文献
5.
祛风除湿止痒洗液由黄芩、黄连、白藓皮、露蜂房、地肤子等 10余味中药组成 ,笔者对豚鼠完整皮肤及破损皮肤短时间接触该方的皮肤刺激性进行了实验观察 ,现将其实验结果报告如下。1 实验材料1.1 药物 祛风除湿止痒洗液为中药复方外用洗剂 ,由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制剂室提供 ,批号 :0 2 0 4 10。1.2 动物 豚鼠 ,普通级 ,体重 2 91± 13.8g ,雌雄各半 ,购自湘雅医学院实验动物部 ,动物合格证号 :湘医动字 0 2 2号 ,动物置于清洁级实验室中饲养 ,室温 2 0~ 2 5℃ ,相对湿度 5 0 %~ 6 5 %。2 实验方法动物随机分为 5组 ,1组为赋形剂对照…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11.
目的:探讨冰片与薄荷脑、吐温80对鼻黏膜刺激性。方法:大鼠经药液鼻腔给药后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用药14 d后取大鼠鼻中隔黏膜观察有无充血、红肿等现象。结果:生理盐水组和吐温80组喷嚏、甩头和抓鼻频率均高于空白组;薄荷脑组甩头及抓鼻频率均高于吐温80组。高、低浓度冰片组喷嚏、甩头频率均高于生理盐水组;高浓度冰片组喷嚏及甩头频率高于低浓度冰片组。鼻黏膜刺激反应分级评分说明:吐温80、生理盐水对大鼠鼻黏膜无刺激性,薄荷脑及低浓度冰片有轻度刺激性,高浓度冰片有中度刺激性。结论:冰片对鼻黏膜刺激性严重程度与浓度密切相关;吐温80可作为冰片复方制剂的增溶剂。 相似文献
12.
解脲栓直肠用药刺激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解脲栓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对家兔分别采用单次及多次直肠给药,进行刺激性实验,观察其全身症状有无异常及直肠组织有无充血、水肿等。结果:家兔给药前后全身状态无明显变化,刺激反应评分平均分值在0—0.4。结论:解脲栓对家兔安全、无刺激性。 相似文献
13.
14.
15.
目的:通过蕲艾油的经皮急性毒性、皮肤刺激性和眼刺激性实验,以评价其安全性。方法:将蕲艾油外涂于大鼠皮肤进行急性毒性实验,观测毒性反应表现和体重变化;采用同体左右皮肤自身对比法,将蕲艾油多次外涂于家兔背部皮肤,观察其对动物的皮肤刺激性反应;采用同体左右侧自身对比法,蕲艾油滴眼,观察其对家兔的眼刺激性反应。结果:经皮急性毒性实验未发现大鼠任何中毒反应症状;刺激性实验中家兔表面皮肤出现红斑和水肿,并有结痂,停止给药后损伤减轻至恢复;蕲艾油滴眼后均出现轻微水肿和充血,伴有部分眼睑外翻,但给药48h后症状逐渐减轻至恢复。结论:蕲艾油未对大鼠产生急性毒性,对家兔皮肤刺激强度为中度刺激性,对家兔眼刺激强度为轻度刺激性,但刺激性损伤均可恢复。 相似文献
16.
17.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1)
正药点药材呈长条状,微弯曲,略扁,偶有分枝,长3~15 cm,直径0.8~15 cm,一端有浅黄色的茎叶残痕,俗称"金包头"表。表面黄棕色至棕色,上面有一凹沟,具紧密排列的环状节,节上密生黄棕色的残存叶基,由两侧向根茎上方生长;下面隆起而略皱缩,并有凹陷或突起的点状根痕。质硬,易材鉴别要折断,断面黄白色。气徼,味微甜、略苦,嚼之带黏性。 相似文献
18.
19.
20.
目的:研究冰蟾酊镇痛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并观察其皮肤刺激性。方法:采用小鼠醋酸扭体法观察冰蟾酊的镇痛作用,并测定扭体实验小鼠腹腔渗出液pH值、前列腺素E2(PGE2)、钙离子含量及全血ATP酶活性;采用皮肤刺激实验评分法,观察冰蟾酊对豚鼠的皮肤刺激性。结果:冰蟾酊高剂量组对醋酸所致小鼠疼痛有显著镇痛作用(P<0.05),可减少小鼠的扭体次数,降低渗出液中钙离子、PGE2及氢离子含量,降低全血ATP酶活性;对实验豚鼠皮肤无刺激。结论:冰蟾酊有显著的镇痛作用,且外用对皮肤无刺激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