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道路交通伤骨折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道路交通伤骨折临床特点,提出相应的处理原则。方法2002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收治了526例交通伤骨折患者,男391例,女135例,平均38.7岁。对其受伤方式、损伤机制、损伤类型、人群分布、骨折临床特点及处理原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526例,死亡11例,分别死于颅脑伤5例,失血性休克4例,颈髓损伤2例。骨折内固定364例,外固定架固定88例,骨牵引和石膏固定63例。骨折愈合494例,骨不连7例,骨髓炎5例,截肢9例。结论道路交通伤骨折,损伤机制复杂,创伤严重,多发性骨折和下肢骨折常见,多为开放性损伤。早期救治的重点:及时有效防治休克,防止漏诊误诊,早期行骨折内固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道路交通伤中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伤情特点及救治新策略。方法对我院自2005年5月—2011年5月采用综合治疗资料完整的86例由交通事故导致的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分析,其中高速公路组29例,普通公路组57例,并对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发生的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高速公路组29例,死亡13例,死亡率为44.8%;生存者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恢复良好4例(13.8%),中残3例(10.3%),重残5例(17.2%),植物生存4例(13.8%)。普通公路组57例,死亡40例,死亡率为70.2%;恢复良好7例(12.3%),中残5例(8.8%),重残3例(5.2%),植物生存2例(3.5%)。结论高速公路伤员多为男性青壮年,送院时间较长,多发伤比例高,休克发生率高,评分3分患者极难生存。但院前急救为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抢救赢得了时间,对于提高生存率与生存质量,改善预后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豫北地区机动车发动机摇柄伤的分布情况及其受伤机制进行分析。方法 自1998年1月至2002年5月,对我院就诊的520例机动车发动机摇柄伤患者进行随访。根据性别、年龄和受伤时间、部位等,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本组患者年龄9~53岁,平均31岁;男300例,女220例,男女性别之比为1.36:1。主要以Colles骨折及尺桡骨远端骨折为主,占73.8%(384,/520)。发病时间以5,6月份及9,10月份为主,占85.0%(442/520)。结论 (1)机动车发动机摇柄伤主要致右侧前臂以远损伤,以Colles骨折及尺桡骨远端骨折为主。(2)其受伤原因绝大多数为操作不当所引起,主要发生在农忙季节。(3)寻求减少损伤的对策,应以预防为主,增强安全操作观念及个人防护意识。同时改进机动车发动机结构,避免未成年人不当操作。 相似文献
5.
汽车正向碰撞所致交通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应用实车碰撞模拟轿车驾驶员无防护状态下的交通伤,探讨轿车正向高速碰撞交通伤的发生情况和伤情特点。方法杂种大白猪8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将猪以坐姿固定于驾驶员座椅上,以49,64,72,80km/h的行驶速度正向与壁障相撞,观察伤后猪存活情况、器官组织形态学改变以及伤情特点。结果伤后猪5min内死亡2只,11,15min各死亡1只,4只存活4h以上。损伤类型主要为撞击伤和挤压伤,形态学改变主要表现为躯体部分挤压毁损、体腔破裂、肢体离断骨折,心、肺、肝、脾、胃肠等器官均有不同程度损伤、破裂和出血,伤后肺含水量明显增多。实验猪均存在多发伤和胸腹联合伤。结论车辆正向碰撞极其危险,多发伤发生率高,伤情复杂、严重,多合并有重要脏器损伤。 相似文献
6.
7.
重庆市机动车驾驶员和前排乘员交通伤与安全带使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通过对重庆市机动车驾驶员和前排乘员交通伤的分析,探讨重庆市机动车驾驶员和前排乘员交通伤特点与安全带使用的关系。方法对重庆市近郊五个区、县2001年的246起小型汽车相互碰撞事故驾驶员和前排乘员的伤亡与机动车安全带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U检验和χ2检验进行比较。结果(1)使用和未使用安全带的损伤发生比例分别为5.3%(43/804)和94.7%(761/804)(P<0.01);头部损伤发生比例最高,为41.2%(331/804);面部损伤发生比例次之,为21.4%(172/804);(2)使用和不使用安全带的死亡率分别为2.8%(19/682)和20.2%(138/682)(P<0.01)。结论加强机动车安全带有关知识的宣传,严格安全带使用执法,提高安全带使用率,对减少交通事故伤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解答:目前国内外普遍采取的多发伤定义是:凡机体在单一机械致伤因素作用下,同时或相继遭受两个或两个以上解剖部位的创伤即称为多发伤。并将损伤严重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引用于多发伤的界定,使其量化, 相似文献
9.
穿透性胸腹联合伤与胸腹多发伤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目的 比较穿透性胸腹联合伤 (TACI)和胸腹多发伤 (TAMI)的临床特点和伤情 ,以指导创伤的救治。 方法 2 5 1例穿透性胸腹腔脏器同时损伤的患者 ,根据膈肌是否损伤 ,分为TACI组和TAMI组 ,比较两组的损伤情况和临床特点 ,并应用创伤评分系统进行创伤严重度评估。 结果 TACI 177例 ,TAMI 74例。TACI和TAMI的院前时间 (T1)、入院时修订创伤计分 (RTS1)分别为(1.86± 2 .2 7)h、6 .4 5± 1.6 4和 2 .81± 3.98h、6 .97± 1.18(P <0 .0 5 ) ;手术麻醉时修订创伤计分(RTS2 )、器官穿透伤指数 (PTI)则分别为 4 .90± 2 .4 2、2 2 .30± 9.72和 7.2 3± 0 .95、17.5 5± 6 .95 ) (P<0 .0 1) ;而两组的损伤严重度评分 (ISS)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TACI易累及心脏、大血管和肝脾等重要脏器 ,伤势重 ,伤情进展快。全组死亡 18例 ,总死亡率为 7.2 % ,而TACI的死亡率为9.0 % (16 177) ,明显高于TAMI组 (2 .7% ,2 74 ) (P <0 .0 5 )。 结论 TACI和TAMI在临床进程、伤情轻重及治疗结果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别。采用生理评分RTS与解剖评分PTI评估TACI和TAMI的创伤严重度较为可靠。正确选择手术入路和受损器官处理先后顺序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低速弹颅脑伤后脑微循环变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研究猫在低速弹颅脑伤后脑微循环的改变。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改良Carey法制作低速弹猫CMW模型,观察伤前,伤后不同时间点软脑膜细动脉管径(Da)、细静脉管径(Dv)脑皮层微区血流量(CBF)、血压、脉搏、呼吸和采静脉血测算ηb,ηp、PFC、HCT、ESR、Al、TK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全部动物全命体征稳定,无死亡。CMW后Da、Dv、收缩持续30min,随之Da、Dv扩张,至2h恢复 相似文献
11.
12.
1 168例颌面部交通伤伤情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应用改良面部损伤严重度评分 (revisedfacialISS ,RFISS)法回顾性分析 116 8例颌面部交通伤伤情。 方法 将全组病例按合并伤情况、损伤处数、伤员分类等 3种标准先后分组 ,用RFISS法对各组病例伤情作统计分析。 结果 116 8例中 ,男 883例 ,女 2 85例 ;年龄 0~ 83(2 9.6± 13 .1)岁 ,高峰年龄段 15~ 44岁共 896例 (占 76 .7% )。其中颌面部单发伤 832例 ,合并颅脑伤 186例。全组各部位损伤共 3 6 0 0处 ,人均 3.1处。交通伤组RFISS值 (5 .89± 2 .30 )显著高于非交通伤组 (5 .2 3± 2 .6 4) (P <0 .0 0 1)。合并颅脑伤组、多处伤组、机动车驾驶员组的RFISS值最高 ,分别为 6 .5 8± 2 .37,7.14± 1.75 ,6 .70± 2 .38,与同类其他组RFISS值比较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0 .0 1)。 结论 交通事故比其他原因导致的颌面部损伤重 ,合并有颅脑伤的颌面部交通伤伤情最重。用RFISS法分析颌面部交通伤 ,能客观、准确地评价损伤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以简明损伤定级标准(AIS)为基础的ISS与胸部创伤救治结局的关系。方法采用AIS-98最新修订本对我院1995年1月-2005年6月救治的3057例胸部创伤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总治愈率93.8%(2866/3057),病死率6.2%(191/3057)。死亡组ISS、GCS、修正创伤评分(RTS)、国人创伤严重度特征评分[ASCOT_CHINA]_生存概率(Ps)、创伤与损伤严重度评分(TRISS)_Ps、ASCOT_Ps与生存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穿透伤病死率11.4%(75/655),显著高于钝性伤4.8%(116/2402)(P〈0.01),穿透伤组ISS值显著高于钝性伤组,但穿透伤组TRISS_Ps、ASCOT_Ps和ASCOT_CHINA_Ps明显低于钝性伤组。ISS值越高,RTS值越低,ASCOT_CHINA_Ps越低,病死率越高。ISSt〉20,病死率高达7.2%-28.8%;RTS≤6,病死率高达52.7%以上。TRISS和ASCOT准确性、特异性高,生存误判低,而ASCOT-CHINA灵敏度高,死亡误判低。结论以AIS-98为基础的ISS、TRISS、ASCOT、ASCOT_CHINA_Ps等方法评价胸部创伤或胸伤合并多发伤的严重度及其结局预测是可行的,TRISS、ASCOT和ASCOT_CHINA_Ps的各项预测性指标以及误判性指标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14.
2001年沈阳市道路交通事故流行病学特点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 探讨沈阳市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特点及规律,为进一步控制和预防道路交通事故提供依据。方法 对沈阳市2001年度交通事故统计监测资料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1)一年中9,l0,12月份发生事故起数多于其他月份。一天中9:00~12:00,14:00~16:00,18:00~20:00事故发生最多。(2)在无交通控制的路段和仅有标志标线的路段发生事故较多,占总事故的83.5%(5428/6497)。横断面为混合式的道路事故发生最多。(3)事故原因中人的因素占97.2%(6316/6497),其中机动车驾驶员占95.9%(6228/6497)。(4)人员伤亡以行人、骑自行车者和乘客为主,年龄段集中在2l~50岁。结论 加强、改善事故高发路段、时段的交通管理,开展有效的交通安全教育以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交通事故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广深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目的 探讨广深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相关因素。方法 对广深高速公路1998—2000年间所发生的2484起交通事故档案进行过录登记,经SPSS10.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结果 广深高速公路1998年发生交通事故891起,1999年839起,2000年。754起。每年4~9月份事故多发,占56.3%(1399/2484);每日以9:00—20:00为事故高峰期,占75.5%(1875/2484);南北行30—70km为事故高发路段;以白天、光亮、平直路段为高发因素;事故类型多为机动车碰撞,占86.9%(2158/2484);驾驶员肇事原因以措施不当和违章为主、次要原因,占83.2%(2067/2484);车辆因素以爆胎为主,占34.1%(848/2484);2484起交通事故死亡128人,受伤812人,均以颅脑为主要损伤部位。结论广深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危险因素主要是人的因素,事故发生与气温呈正相关,事故类型以碰撞为主,爆胎是重要的车辆因素。广深高速公路交通伤以颅脑为首发损伤部位,死亡患者以青壮年为主,颅脑损伤是第一死因。改善交通环境、加强交通管理、开展法规教育和安全教育、科学防止交通事故是预防高速公路交通伤害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1894例青藏高原道路交通伤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青藏高原道路交通伤的流行病学特点,寻求有效的预防高原交通事故的方法和交通伤患者的急救措施。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我院1980年1月-2000年12月救治的有较详细记录的1894例道路交通伤病案和门、急诊室相关登记。结果21年间,青藏高原道路交通伤共1894例;大部分的交通伤发生在青藏公路上,占68.0%(1288/1894);交通伤患者损伤较重,需要住院治疗者占54.0%(1022/1894);患者以内地初到高原者居多,占61.1%(1158/1894);死亡108例,死亡率5.7%;受伤至就诊时间较长,平均后送时间为6h以上;就诊前大多数患者无任何处理措施。结论高原缺氧、道路不明、疲劳驾驶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沿途缺乏医疗卫生机构、严重缺氧、后送时间长和后送人员医疗卫生知识较差是造成交通伤患者死亡率较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创伤急救模式对救治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有效提高严重创伤患者的生存率。方法对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急救中心1995年9月~2003年8月8年间救治的严重创伤[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16或简明损伤定级(AIS)≥3]患者死亡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本组共2305例,死亡896例,死亡率38.87%。我科成立前4年(1995年9月~1999年8月)住院死亡率(28.55%,213/746)和住院前死亡率(31.05%,336/1082)分别明显高于成立后4年(1999年9月~2003年8月)住院死亡率(11.96%,119/995)(P<0.01)和住院前死亡率(18.64%,228/1223)(P<0.05)。我科成立后4年住院患者中伤后送达病房或手术室时间≥1h死亡率(13.49%,39/289),明显高于30~60min死亡率(7.74%,26/336)(P<0.05)和<30min死亡率(5.06%,4/79)(P<0.01)。8年间各年我院住院前死亡率依次逐渐降低。结论创伤必须专业化,力创时效性与整体性两大专科特色是提高创伤救治水平的根本保证,建立充满活力的创伤急救新模式是必要条件,加强急救复合型人才和创伤专业化人才培养是关键,创立区域化、多功能的创伤治疗中心是未来我国创伤救治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陕西省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陕西省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流行病学特点。 方法 对 1994~ 1999年西安至铜川、西安至宝鸡、西安至渭南三条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原始档案资料进行整理统计。 结果 (1)交通事故呈逐年上升趋势 ,7,8,11月交通事故发生频度高 ,伤亡人数以 8,11,12月为多 ,交通事故以 6 :0 0~ 8:0 0和 14 :0 0~ 16 :0 0为高峰时间 ;(2 )驾驶员肇事引起的交通事故占 6 4 .3%(75 1 116 8) ;(3)驾龄 <5年的驾驶员引起的交通事故占 5 4 .2 % (6 33 116 8) ;(4 )年龄 <15岁的儿童因违章上路所致死亡占此类人群的第一位 ;(5 )大货车参与交通事故占 36 .3% (776 2 136 ) ;(6 )晴天时发生的交通事故占 6 4 .0 % (74 8 116 8)。 结论 针对人、车、路、环境和管理等诸多因素 ,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是降低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获取中国汉族创伤患者ISS和新ISS(NISS)的半数致死量(LD50)并探讨其对创伤后并发症及死亡结局的预测价值. 方法 对来源于中华创伤数据库收录的6 542例汉族创伤患者进行Probit回归分析,获取ISS和NISS在不同年龄段的LD50值.再利用ISS、NISS、ISSLD50ISS和NISS LD50NISS对来源于大坪医院的1 148例汉族创伤患者并发症及死亡结局进行预测.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预测能力.通过DeLong-DeLong非参数法比较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指标的预测价值. 结果 16 ~44岁、45~ 64岁和≥65岁三个年龄段ISSLD50值(LD50ISS)分别为55,49和33;NISS的LD50值(LD50NISS)分别为62,56和43.在预测ARDS、MODS时,ISS/LD50ISS和NISS/LD50NISS的AUC大于单独应用ISS和NISS(P<0.05),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在预测脓毒症时,ISS/LD50ISS和NISS/LD50NISS与单独应用ISS和NISS具有相同的预测价值.在预测死亡时,ISS/LD50ISS和NISS/LD50NISS的AUC均>0.9(分别为0.907和0.903),表现出较高的预测价值. 结论 本研究提出中国汉族不同年龄段创伤患者ISS和NISS的LD50值,可作为早期预测创伤后ARDS、MODS和死亡结局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