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自行研制的sigma新一代声学造影剂经周围静脉注射心肌声学显象效果。方法对10条闭胸犬麻醉后经周围静脉注射Sigma造影剂(1ml/kg)进行心肌声学造影。同时观察其对实验犬心率、血压的影响。结果注射Sigma造影剂共45次,心肌显影成功率100%,心肌显影强度2级25%(11次)、3级75%(34次)。心肌显影-时间强度曲线,造影前前壁、侧壁、后壁峰值密度(PI)分别为0.6±0.09、0.7±0.095、0.68±0.07;曲线下面积(AUC)为0.2±0.015、0.22±0.21、0.21±0.02。心肌造影后前壁、侧壁、后壁PI分别为11.9±1.1、10.9±0.9、10.8±1.0;AUC为13±1.3、11.7±1.05、12.7±1.2,造影前、后PI、AuC差异显著,P<0.01。造影后心率、血压均无影响。结论Sigma新型声学造影剂具有良好的心肌显象作用,可用于评价心肌血流灌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制备可经静脉注射产生心肌对比增强效果的声学对比造影剂 ,观察其心肌显影效果。方法 :1按不同比例将 5 0 g· L- 1 葡萄糖或 9g· L- 1 Na Cl,C3 F8气体与人血白蛋白混合后进行超声振荡。 Coulter’ s计数器对造影剂进行质量分析。 2经犬股静脉注射自制对比造影剂 0 .2 ml,经胸壁扫查犬左室乳头肌水平短轴切面。结果 :1造影剂微泡液的相对浓度为 4 .2 3 9× 10 9/m l,微泡平均直径 3 .789μm,小于 9.89μm微泡占 99.5 %。 2经静脉注射后 ,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心肌对比增强效果 ,心肌显影持续时间 1~ 3 min。注射前后犬血流动力学无显著性改变。结论 :自制经静脉注射对比造影剂符合心肌声学造影的要求 ;初步动物实验表明经静脉注射可产生肉眼可辨的心肌显影 ;反复注射无明显血流动力学改变  相似文献   

3.
左心声学造影对二尖瓣狭窄跨瓣压的测量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经静脉注射东冠注射液声学造影剂进行左心室声学造影 ,探讨其对二尖瓣狭窄跨瓣压的测量价值。方法 对 10例二尖瓣狭窄患者注射声学造影剂 0 .0 8ml/kg ,测量造影前后二尖瓣狭窄跨瓣压差并与心导管资料对比。结果 造影前后跨瓣压分别为 ( 13 .7± 4.6)mmHg及( 15 .5± 4.4)mmHg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造影后跨瓣压与心导管所测跨瓣压的相关系数为 0 .90 ,两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0 1)。结论 声学造影可增加超声仪检查二尖瓣狭窄血流频谱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心肌肌钙蛋白I和T检测对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肌肌钙蛋白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新的一线标志物,用于临床的有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troponinI,cTnI)和T(cardiactroponinT,cTnT)。本工作旨在比较两者对老年人AMI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一、对象与方法  1.病例选择:(1)AMI组:1996年12月至1998年10月按WHO标准确诊收入我院CCU病房的AMI患者175例,分别作cTnI和cTnT检查。cTnI组90例,其中老年患者55例,男38例、女17例,年龄60~84岁、平均(66.3±6.5)岁;前壁AMI(包括前壁、前间壁、前壁 正后壁、前壁 高侧壁)21例,下壁(包括下壁 右室梗死、下壁 正后壁)24例,无Q波AMI…  相似文献   

5.
心肌声学造影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肌声学造影 (Myocardial ContrastEchocardiography,MCE)是通过注射声学造影剂的方法使之灌注到冠脉微血管结构中 ,从而使含血心肌的超声心动图显像增强 ,近年来 ,心肌声学造影已取得突破性进展 ,新一代声学造影剂的发现及超声显像技术的发展使经静脉注射声学造影剂导致心肌显像成为可能。心肌声学造影不仅能直接反映冠脉微循环状况、确定急性心肌梗塞的危险区、评价心肌存活性及冠脉血流储备 ,而且还可以用于标靶特定组织及局部药物或基因的转导。1 心肌声学造影剂196 8年 Gramiak和 Shah[1] 首次报道了经心腔注射生理盐水后经超声…  相似文献   

6.
心肌声学造影定量心肌血流判断存活心肌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评价经静脉心肌声学造影 (MCE)判断存活心肌的可行性。方法 建立急性心肌梗死犬模型 ,经外周静脉持续滴注微泡造影剂 ,通过计算A·β值测定心肌相对血流量。以放射性微球法测定的心肌血流量 (MBF)为标准 ,了解A·β值测定MBF的准确性。通过A·β值估测心肌存活与否 ,病理检查验证其可靠性。结果 放射性微球法所测的正常区、缺血区、坏死区的MBF分别为 ( 1 5± 0 3)、( 0 7± 0 3)、( 0 3± 0 2 )ml·min-1·g-1;MCE测得的A·β值分别为 5 2 46± 15 0 9、2 4 36±3 89、3 74± 3 80 ;正常区、缺血区、坏死区的MBF和A·β值“标化”后分别为 1 0± 0 0、0 44± 0 17、0 17± 0 11和 1 0± 0 0、0 48± 0 0 9、0 0 7± 0 0 8,二者的相关性良好 (r=0 81,P =0 0 0 1)。MCE对坏死心肌的判定结果与病理结果吻合。结论 心肌声学造影可用于活体状态下评价存活心肌 ,“标化”后的A·β值 <0 2 3提示心肌坏死。  相似文献   

7.
心肌梗死前心绞痛对再灌注治疗后心肌微血管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目的 :探讨心肌梗死前心绞痛对再灌注治疗后心肌微血管功能的影响 ,从心肌微循环灌注角度阐明梗死前心绞痛的意义。  方法 :2 4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分为有梗死前心绞痛 (AP)组 (AP组 ,13例 )和无梗死前心绞痛组 (无AP组 ,11例 )。所有病人在症状开始后 6小时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置入术 ,术后 12小时内行静脉心肌声学造影 ;监测心肌酶谱变化。  结果 :两组病人基本临床情况无显著差异 (P >0 0 5 )。有AP组与无AP组肌酸激酶峰值分别为 1880± 2 60U/L、2 3 5 7± 3 81U/L (P <0 0 1) ,肌酸激酶MB同工酶峰值分别为 3 84± 5 4U/L、 5 3 1± 5 7U /L (P <0 0 1) ;室壁运动积分分别为 1 0 1± 1 0 4、 1 2 3± 0 44 (P <0 0 5 ) ,左心室射血分数分别为 0 61± 0 13、 0 43± 0 11(P <0 0 1) ;心肌声学造影积分分别为 1 2 3± 0 44、 1 91± 1 0 4(P <0 0 5 ) ,标化A×B值分别为 0 81± 0 2 3、 0 46± 0 3 5 (P <0 0 1) ,均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 :有微血管损伤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 ,其心肌损伤严重 ,心功能较差 ;梗死前心绞痛通过预适应效应限制心肌损伤 ,有利于心肌存活、心功能恢复及心肌微血管完整性的保存。因而 ,梗死前心绞痛不仅对心肌有保护作用 ,同时也保护微循  相似文献   

8.
左束支传导阻滞的核素心肌显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左束支传导阻滞的核素心肌显像并对照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意义。方法15例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与10例正常人对照,先行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再静脉注射201TI和99mTc-MIBI双核素心肌显像并与9例冠状动脉造影者进行比较,分析诊断冠心病的可靠性。在核素心肌显像中,分别对图像的中间短轴断层面进行定量分析,画感兴趣区(ROI)测定间壁/侧壁比值(S/LR)。结果①15例左束支传导阻滞201TI和99mTc-MIBI的S/LR分别为0.65±0.09和0.46±0.10,明显低于对照组(0.89±0.08和0.88±0.09)(P<0.01)。②5例多谱勒超声心动描记术显示前间壁、前壁收缩运动减弱。③9例冠状动脉造影者2例正常,7例显示冠状动脉狭窄>50%。结论①15例左束支传导阻滞显示间壁201TI和99mTc-MIBI摄取的显著不匹配(99mTc-MIBI>201TI)。②冠状动脉造影提示有冠状动脉狭窄的表现。因此,左束支传导阻滞行核素心肌显像是明确有无冠心病的有效检测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用东冠注射液声学造影剂进行经静脉左心室声学造影 (LCE) ,探讨其在超声运动试验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 40名可疑冠心病患者行平板运动超声心动图检查 ,运动前后静脉注射声学造影剂各 0 2 2ml/kg ,观察左心室内膜边界分辨度的变化。  结果 :运动前 ,注射造影剂后左心室内膜可分辨度计分≥ 2分的节段数较造影前提高了 2 1% (P≤ 0 0 1) ,运动后则提高了 2 6% (P≤ 0 0 0 1)。  结论 :运动前后注射造影剂均可显著地提高左心室各个节段的内膜分辨度 ,从而利于分析室壁运动和室壁增厚情况 ,增加判断心肌缺血及其部位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应用放射性核素心室造影探测老年人陈旧性心肌梗塞后左心功能及左室室壁运动情况,并经3~6年随访。结果:老年人心梗后76.6%(53/74)左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正常(<50%),LVEF<40%的占52.7%(39/74),LVEF<30%者均见于前壁梗塞。左心功能受损最重者为前壁+下壁心梗组(LVEF∶23.57±6.92%),其次前壁心梗组(25.27±17.21%),前间壁组(40.12±17.50%),下或后壁组(48.48+13.92%)。在长期随诊中,LVEF<30%者,经改善心功能治疗,使多数患者心功能维持在临床Ⅱ级水平,从而降低了老年心梗病人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