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术前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联合甲胎蛋白(AFP)预测肝细胞癌(HCC)发生微血管侵犯(MVI)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该院行手术治疗同时病理结果为HCC的10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MVI分为MVI阳性组(38例)和MVI阴性组(66例)。收集患者术前的影像学、PIVKA-Ⅱ、AFP、肝功能等指标,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CC发生MVI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PIVKA-Ⅱ联合AFP预测HCC发生MVI的价值。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最大径>3.65 cm、PIVKA-Ⅱ>220 mAU/mL、AFP>305 ng/mL均是HCC发生MVI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PIVKA-Ⅱ(OR=3.741,P=0.011)、AFP(OR=3.837,P=0.004)均是HCC发生MVI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PIVKA-Ⅱ和AFP单独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和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76.3%、54.5%、0.709和55.3...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与异常凝血酶原(APT)联合检测在肝细胞肝癌(HCC)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法(ELISA)对48例HCC患者、34例肝硬化患者、30例体检健康者进行治疗前血清AFP和APT测定,并比较各组水平差异,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这两种血清标志物在诊断HCC中的临床价值。结果 HCC组、肝硬化组、正常组AFP测定值分别为(563.1±466.0)ng/mL、(18.7±10.4)ng/mL、(4.4±1.8)ng/mL,APT测定值分别为(707.2±415.4)mAU/mL、(25.4±8.7)mAU/mL、(11.8±2.6)mAU/mL,HCC组AFP、APT均高于其余两组(P〈0.05)。单独检测诊断HCC时,AFP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2.9%、76.5%,APT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8.8%、91.1%,二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6%、94.1%。ROC曲线显示:APT单独检测诊断HCC的曲线下面积(0.908)大于AFP(0.838),P〈0.01。结论 AFP与APT联合检测是区分HCC和肝硬化良好的血清学指标,能更好地用于HCC的临床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治疗前血清异常凝血酶原(DCP)和甲胎蛋白(AFP)在肝细胞癌(HCC)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MIA)测定2017年6月~2018年4月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的HBV感染相关的HCC患者110例(HCC组)、肝硬化(LC组)54例和慢性乙型肝炎(CHB组)63例治疗前血清DCP和AFP水平。两两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多组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Spearman秩相关分析DCP与AFP相关性,分析DCP和AFP诊断HCC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ROC-AUC)、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 HCC组DCP和AFP水平均显著高于LC组和CHB组(Z=-8.75,-4.89,-9.24和-5.37,均P<0.001)。DCP与AFP水平在LC组与CHB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558,-0.077; P=0.577,0.939)。当对照组分别设为LC+CHB及LC组时,DCP诊断HCC的ROC-AUC均显著大于AFP(0.922 vs 0.741,Z=4.56; 0.921 vs 0.735,Z=4.15,均P<0.001)。当对照组设为LC+CHB时,DCP诊断HCC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显著高于AFP(88.18% vs 58.18%,χ2=25.22; 92.31% vs 75.21%,χ2=12.57,均P<0.001)。DCP/AFP方案不能提高诊断HCC的敏感度(χ2=1.98,P=0.159)。DCP+AFP方案对诊断HCC的特异度有所提高(P=0.019)。当对照组设为LC组时,DCP诊断HCC的特异度显著高于AFP(94.17% vs 72.22%,χ2=4.79,P<0.05)。DCP与AFP具有弱相关性(r=0.367)。DCP与肿瘤大小呈正相关(r=0.633)。结论 DCP与AFP相比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两者联合检测能够提高HCC患者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血清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对于肝细胞癌(HCC)的诊断价值并结合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进一步分析其临床应用。方法收集在我院收治的住院病人及健康体检人群血清标本共1599例,其中HCC组202例,慢性肝病组1288例,健康对照组109例。分别检测血清PIVKA-Ⅱ以及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比较不同组别血清PIVKA-Ⅱ水平;计算PIVKA-Ⅱ对HCC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Kappa值以及ROC曲线;分析不同组别血清PIVKA-Ⅱ与血浆PT值的相关性。结果 HCC组血清PIVKA-Ⅱ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PIVKA-Ⅱ诊断HCC的敏感性为95.05%;在健康组、慢性肝病组和总人群中,PIVKA-Ⅱ检测HCC的特异性分别为98.17%、90.30%、90.91%,Kappa值分别0.917、0.688、0.689,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87、0.973、0.974。慢性肝病组PIVKA-Ⅱ异常患者中的PT异常率要高于HCC组(P=0.000),同时慢性肝病组PIVKA-Ⅱ异常率与PT呈显著相关(P=0.000),而HCC组中PIVKA-Ⅱ异常率与PT无显著相关(P=0.199)。结论血清PIVKA-Ⅱ对HCC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是一种很好的HCC血清标志物。临床应用中,当出现血清PIVKA-Ⅱ和PT同时异常,应考虑是否是慢性肝病导致维生素K的吸收利用障碍所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去γ-羧基凝血酶原(des-γ-carboxy prothrombin,DCP)、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诊断价值.方法:172例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25例、慢性肝炎组20例、肝硬化组51例及HCC组76例,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清DCP浓度,电化学发光免疫法(ECLIA)测定血清AFP浓度,应用Logistic回归、ROC曲线对DCP、AFP、两者联合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1)正常对照组、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及HCC组DCP平均浓度分别为(17.72±9.59)、(26.12±12.64)、(37.45±18.26)和(806.71±639.79) mAU/mL,DCP浓度在4组间呈递增趋势(P<0.05),且HCC组DCP浓度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正常对照组、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及HCC组AFP平均浓度分别为(7.93±5.42)、(14.59±11.91)、(16.29±14.10)和(547.47±544.98) ng/mL,HCC组AFP浓度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1).(2)DCP、AFP单独诊断HCC的ROC曲线下面积(AUROC)分别为0.891、0.813,DCP综合诊断效能优于AFP (P< 0.05);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形成的联合预测因子(combining predictors,Comb)为分析指标,DCP、AFP联合检测时AUROC为0.932,优于DCP或AFP单独检测(P<0.05).(3)通过ROC曲线确定DCP、AFP及Comb诊断HCC的最佳界定值分别为73.35 mAU/mL、35.38 ng/mL、0.28,此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论:DCP对我国HCC患者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运用Logistic回归、ROC曲线及诊断界定值综合分析DCP、AFP对HCC进行诊断,大大提高了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血清异常凝血酶原复合物(PIVKA-Ⅱ)、细胞质胸苷激酶1(TK1)和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测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连云港市东方医院住院的61例HCC患者为HCC组、50例肝硬化(LC)患者为LC组、58例慢性肝炎(CH)患者为CH组,另选择60例体检...  相似文献   

9.
周杰超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14):2047-2052
目的 探讨甲胎蛋白(AFP)、异常凝血酶原(DCP)联合检测或单独检测在诊断原发性肝癌中的效能,为临床运用肿瘤标志物检测原发性肝癌的高效性和准确性提供依据.方法 搜集万方、中国知网、维普、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自建库以来至2020年11月2日联合检测AFP、DCP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应用的相关文献并统计分析各个文献.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6篇文献,根据Meta分析结果显示,单独检测AFP的诊断比值比(DOR)、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和Q指数分别为12.54(95%CI 8.38~18.77)、0.7803、0.7335;单独检测DCP的DOR、AUC和Q指数分别为42.88(95%CI 26.74~68.75)、0.9149、0.8476.联合检测AFP、DCP的DOR、AUC和Q指数分别为33.87(95%CI 19.94~57.52)、0.9309、0.8662.结论 和单独检测比较,AFP、DCP联合检测能提高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的灵敏度、诊断效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和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218例确诊的肝细胞癌患者(HCC组)、37例肝内胆管细胞患者(ICC组)、32例其他消化道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其他消化道肿瘤组)、28例肝硬化患者(LC组)、32例慢性肝炎患者(CH组)以及45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检测各组血清PIVKA-Ⅱ、AFP水平及相关性;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两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时的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和特异度;比较HCC患者治疗前后血清PIVKA-Ⅱ、AFP的水平。结果 HCC组血清PIVKA-Ⅱ、AFP水平与其他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单独检测时PIVKA-Ⅱ的灵敏度较高(81.63%)、AFP特异度较高(89.60%),联合检测两指标时AUC为0.923,灵敏度最高(90.30%)。治疗后血清PIVKA-Ⅱ、AFP水平低于治疗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患者血清PIVKA-Ⅱ和AFP在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和疗效监测优于AFP单独检测,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齐莹莹  林琳 《临床检验杂志》2021,39(12):915-919
目的 探讨中国GALAD(C-GALAD)评分系统在肝细胞癌(HCC)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于郑州人民医院就诊的HCC患者98例(HCC组)、良性肝病患者90例(肝病组)及体检健康者50例(健康人对照组).检测受试者血清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L3(AFP-L3)以及...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在诊断原发性肝癌患者时采取血清α-L-岩藻糖苷酶(α-l-fucosidase, AFU)、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 AFP)、异常凝血酶原Ⅱ(Protein Induced by Vitamin K Absence or Antagonist-Ⅱ, PIVKA-Ⅱ)检测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邳州市中医院收治的8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以及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疾病类型不同,分为良性组(肝硬化患者41例)、观察组(原发性肝癌患者42例),另选择83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检测3组血清AFU、AFP、PIVKA-Ⅱ指标,分析上述指标水平,同时通过ROC曲线分析单项以及联合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AFU、AFP、PIVKA-Ⅱ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AFU、AFP、PIVKA-Ⅱ指标水平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检测时,AUC提升至0.912,灵敏度提升至89.63%,特异度提升至99.10%,高于单独检测。结论 在诊断原发性肝癌患者中,采用联合AFU、AFP、PIVKA-Ⅱ检测方式,有较...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血清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用化学发光法检测156例肝癌患者(包括21例极早期肝癌、97例早期肝癌和38例中晚期肝癌)、78例肝硬化患者、7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1例体检健康者血清PIVKA-Ⅱ水平;分析血清PIVKA-Ⅱ、AFP水平与肿瘤结节数、肿瘤直径大小、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及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CLC)分期的相关性。结果肝癌组血清PIVKA-Ⅱ水平[382.50(46.50,5426.00)m AU/m L]高于肝硬化组[21.00(13.25,74.00)m AU/m L]、慢性乙型肝炎组[32.00(18.00,49.00)m AU/m L]和健康人对照组22.00(17.50,25.00)m AU/m L],P均0.01。血清PIVKA-Ⅱ水平与肿瘤直径大小、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和BCLC分期相关(P均0.05)。PIVKA-Ⅱ辅助诊断肝癌的ROC曲线下面积(0.840,95%CI:0.799~0.882)优于AFP(0.679,95%CI:0.642~0.734);在AFP阴性的肝癌患者中PIVKA-Ⅱ辅助诊断肝癌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2(95%CI:0.750~0.873),PIVKA-Ⅱ的cut-off值为116 m AU/m L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4.6%和87.9%。结论血清PIVKA-Ⅱ可辅助诊断肝癌,尤其是AFP阴性的肝癌。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血清异常凝血酶原[又称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Ⅱ诱导的蛋白质(PIVKA-Ⅱ)]检测在临床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及意义。方法收集瑞金医院住院365例患者的血清,其中100例为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265例为非原发性肝癌者血清(包括慢性肝病59例、消化系统肿瘤50例、继发性肝癌50例、其他肝脏病变56例和正常对照50例)。采用罗氏Cobas e601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和LUMIPULSE G120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分别检测血清标本甲胎蛋白(AFP)和PIVKA-Ⅱ水平。所有数据采用SPSS 16.0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原发性肝癌组血清AFP和PIVKA-Ⅱ水平均明显高于其他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AFP单独诊断原发性肝癌敏感性为63.00%,特异性为84.91%;血清PIVKA-Ⅱ单独诊断原发性肝癌敏感性为74.00%,特异性为89.81%。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FP和PIVKA-Ⅱ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9和0.873。采用PIVKA-Ⅱ和AFP不同的联合诊断方案,可将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提高到81.0%和98.49%。结论血清PIVKA-Ⅱ用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优于AFP,可作为临床诊断原发性肝癌的肿瘤标志物,其与AFP的联合检测可大大提高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6.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RIA)对56例肝细胞癌(HCC)患者,30例肝外恶性肿瘤患者和正常人的血清与唾液甲胎蛋白(AFP)含量进行测定,并对部分HCC患者唾液AFP含量动态观察,探讨唾液AFP含量对HCC诊断、疗效观察等临床价值。结果表明唾液AFP与血清AFP含量呈明显正相关(P<0.01),唾液AFP含量测定对HCC的诊断、疗效判断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清异常凝血酶原(DCP)、甲胎蛋白(AFP)、铁蛋白(Ferritin)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PLC)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20年10月至2021年5月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117例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该院门诊及住院PLC患者(PLC组)65例和肝良性病变患者(肝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186例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水平为20~400ng/ml肝病患者的血清,应用微量凝集素亲和吸附离心管分离、洗脱获得AFP-L3,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AFP和AFP.L3含量,计算AFP—L3占血清AFP的百分比即AFP—L3百分数。结果HCC患者血清中AFP—L3水平及AFP—L3百分数明显高于慢性肝炎(chronichepatitis,cn)和肝硬化(1ivercirrhosis,LC)患者(P〈0.01);以AFP—L3百分数≥10%为阳性,HCC患者AFP-L3的阳性率明显高于CH和LC患者。AFP-L3百分数诊断HCC的灵敏度是71.43%,特异度是92.36%。结论检测血清中AFP-L3水平对早期HCC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甲胎蛋白(AFP)作为一种标志物在多种肿瘤中.尤其在肝细胞癌(HCC)中有着过度表达。随着对AFP基因结构及功能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其在HCC的早期诊断及生物学治疗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肝细胞癌(HCC)起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死亡率较高。传统的标志物甲胎蛋白(AFP)在HCC的诊断上存在一些局限,因此寻找新型血清学标志物一直是HCC相关研究的焦点。PIVKA-Ⅱ是一种异常凝血酶原,有研究表明其对HCC的诊断价值较高,且与HCC细胞增殖存在密切联系,在日本已被用于HCC高危人群的监测,并能用来评估HCC的治疗效果,预测肝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