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了解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肾脏特异性量表(KDQOL-SF)对62例DN血透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DN血透患者生存质量较差,但其中心理健康状况要好于生理健康状况(P0.05),年龄与透析充分性均能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结论:应针对影响DN血透患者的生存质量主要因素,采取措施帮助患者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评价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评估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腹膜透析患者28例及血液透析患者28例,采用肾脏疾病生存质量专用量表KDQOL-SFTM量表对透析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估。比较血液透析患者和腹膜透析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的差异,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探索分析透析人群HRQOL的影响因素。结果:血液透析患者和腹膜透析患者在KDQOL-SFTM量表各维度得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除外社会功能(SF)。血液透析患者SF得分高于腹膜透析患者(63.94±25.08vs48.66±23.41,P〈0.05)。影响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包括:性别、年龄、透析龄、文化程度、钙磷乘积、血红蛋白(Hb)、甲状旁腺激素(PTH)等。上述因素对血液透析患者的HRQOL影响占14.1%~55.6%。影响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包括:性别、年龄、透析龄、体重指数(BMI)、糖尿病(DM)、Hb、血白蛋白(Alb)、PTH、铁蛋白、腹透方式、每日交换液量等。上述因素对腹膜透析患者的HRQOL影响占14.7%~58.6%。结论:透析患者的骨矿物质代谢紊乱、贫血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除此之外,腹膜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受BMI、DM、营养状态、腹透龄的影响。临床中应积极纠正上述影响因素以提高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南京市江宁地区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江宁地区血液透析35例患者及腹膜透析3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检测生化指标、血红蛋白浓度,计算残余肾功能,并调查文化程度;用健康生活质量SF-36量表对维持性透析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估,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血液透析患者和腹膜透析患者在健康生活质量SF-36量表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包括透析龄、血红蛋白浓度、甲状旁腺激素等.影响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包括透析龄、文化程度、腹膜透析剂量等.结论 贫血、甲状旁腺机能亢进严重影响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生活质量.除此之外,腹膜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受文化程度、透析剂量、腹透龄的影响.临床工作中应充分考虑上述因素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从而选择适宜的透析质量方式并纠正影响因素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血液透析充分性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并探究其影响因素,为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应用中华生存质量量表(CHQOL)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患者的一般、临床相关因素与患者的中华生存质量进行分析,寻找影响患者中华生存质量的因素。结果:透析充分组较透析不充分组在生存质量的第一维度"气色"、"睡眠"、"怒"和"惊恐"方面以及第二维度"形"和"总体生存质量"上改善更为明显。年龄与患者的第二维度形、神均呈负相关;血钾与形维度呈负相关,而Kt/V与患者形维度呈正相关。结论:对于MHD患者,年龄、透析充分性、血钾是影响中华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睡眠质量,并分析影响其睡眠质量的因素,为进一步研究相应的预防措施及干预手段提供思路和依据。方法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调查150名MHD患者的睡眠情况,并统计患者的年龄、性别、婚姻状况、透析时间、透析频率、平均超滤量、血红蛋白、甲状旁腺素(PTH)、白蛋白、尿素清除指数(Kt/V)。计算PSQI评分后进行分组,将PSQI评分≤5分者归为睡眠质量好组,PSQI评分5分者归为睡眠质量差组,并进行各因素、各维度的比较。结果结果 150名MHD患者中82名(54.66%)患者PSQI总分大于5分。睡眠质量差组与睡眠质量好组在年龄、透析时间、血红蛋白、PTH、Kt/V等指标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 0.05)。而在白蛋白、平均超滤量指标方面无显著差异(P 0.05)。60岁以上患者与60岁以下患者PSQI量表中PSQI总分、睡眠效率、催眠药物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障碍及日间功能障碍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透析时间3年以上和透析时间3年以下的患者在PSQI量表中总分及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MHD患者的睡眠质量普遍较差。高龄、透析时间长、血红蛋白降低、PTH升高、Kt/V降低更易导致睡眠质量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肌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应用亚洲肌少症诊断标准,将37例存在肌少症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无肌少症的74例为对照组。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肌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经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年龄、糖尿病肾病和骨骼肌质量指数后,BMI、透析龄、血磷、细胞外水分比率、经济状况、认知功能、体力活动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肌少症的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对年龄较大、透析龄长、认知功能障碍、体力活动不足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血液透析期间应采取积极措施,尽量减少肌少症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315例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研究,确定相关影响因素,为采取措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参考。 方法采用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调查表对苏州市区3家三级甲等医院315例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调查。 结果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大者生理健康得分(PCS)和总体健康得分(SF-6D)低(P<0.05),已婚或同居者的PCS、SF-6D、肾脏疾病总分(KDCS)比未婚或独居者高(P<0.05),随患者学历的增加,心理健康得分(MCS)、SF-6D和KDCS提高(P<0.05),有合并症者的MCS、KDCS较低(P<0.05),有并发症者的PCS亦较低(P<0.05)。PCS和SF-6D随透析龄的增加而降低(P<0.05),每周透析≤2次者SF-6D较低(P<0.05)。 结论影响苏州市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为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合并症、并发症和透析龄,应采取措施对高危人群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8.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睡眠与生存质量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睡眠质量,分析睡眠质量与生存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及一般情况调查表、对我院等七家医院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有93.2%的患者PSQI总分≥5分,患者在各方面的生存质量较低,睡眠质量各因子得分与生存质量各因子得分均呈负相关,即PSQI得分越低,生存质量越高。结论:维持性透析患者的睡眠质量较差,睡眠质量影响生活质量,提高他们的睡眠质量对治疗和生存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口渴感的影响因素、评估及干预方法三个方面进行综述。阐述了口渴感的影响因素包括透析频率及透析时间、透析年限、透析钠模式、药物因素等。用来评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口渴感的量表有透析口渴量表、口腔干燥量表、口渴痛苦量表和视觉模拟评分法等。口渴的干预方法包括药物和非药物方法。提出医务人员应重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口渴感,进一步探索影响口渴感的影响因素,缓解患者口渴,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方法在防治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护理问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46例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采用循证护理方法,进行原因分析,应用计算机网络检索有关文献,并对证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应用性作出评分,确定结论,制定防治对策,再施以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循证护理干预前后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循证护理不但为临床护理实践的决策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在透析过程安全、舒适、满意,对患者有益,而且进一步提高了血液透析护士的专业性和技术性.  相似文献   

11.
正心血管疾病是尿毒症患者常见并发症,每年导致约有超过20%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1]。左心室肥厚(LVH)是尿毒症透析患者最常见的心脏结构改变,而LVH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预测因子和心源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2,3]。糖尿病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病最常见的因素,本文拟通过研究糖尿病肾病终末期不同血液透析方式和透析龄与患者左心结构功能的相关性,旨在探讨不同透析方式和透析龄与患者LVH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引起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衰弱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及北京中医医院怀柔医院,两家医院血液透析室维持性血液透析3个月以上的患者163例,依据FRAIL量表得分分为衰弱组91例、非衰弱组72例,收集所有病例评估FRAIL量表同期临床资料,包括年龄、透析龄、每周进行血液透析(HD)、血液透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照顾者心理脱离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心理脱离量表、照顾负担量表、沃里克-爱丁堡积极心理健康量表,对20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照顾者心理脱离总分为12.01±3.57。照顾者照顾时间、性格类型、照顾负担、积极心理健康和患者透析年限、透析并发症种类是照顾者心理脱离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照顾者心理脱离处于中等水平,受照顾时间、自述性格类型、照顾负担、积极心理健康和患者透析年限、透析并发症种类的影响。医护人员应关注照顾者的心理脱离情况,采取积极措施提高心理脱离水平,促进其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糖尿病终末期肾病(DN)患者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特殊护理.方法:对糖尿病终末期肾病患者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进行心理、饮食、专科特殊护理.结果:以糖尿病为原发病的终末期肾衰患者患心脑血管疾病和感染性疾病发生率较高,其中脑出血死亡3例,心肌梗塞1例.继续维持性血液透析22例.结论:以糖尿病为原发病的终末期肾衰发病率逐年上升,其死亡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因此,如何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透析质量,减少透析并发症,提高其生存率,是糖尿患者血良透析护理工作的难点及重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洛阳市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分析影响MHD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为改善MHD患者生活质量提出依据.方法 采用质量调查问卷(Short-Form 36 Health Survey Questionnaire,SF-36)生活质量量表对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洛阳市中心医院、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科技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解放军150医院、洛阳市第一中医院、洛阳市第二中医院352例MH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计算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得分,与健康常模进行比较,分析影响MHD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结果 研究组患者SF-36量表8个维度的得分显著低于健康常模(P<0.05).MHD患者生活质量与性别、年龄、透析龄、血红蛋白、透析充分性(Kt/V)等因素有关.结论 MHD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低于健康人群,年龄、性别、透析龄、血红蛋白、Kt/V是影响MHD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改善这些因素有望提高MHD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并分析不同的行为干预措施对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生存质量的不同影响。方法选取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血液透析室进行血液透析(2~3次/周)治疗3个月以上的门诊透析患者94例,采用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取在院常规健康行为指导干预措施,即在院常规健康指导,研究组采取全面行为干预措施,包括针对患者现存健康问题的心理疏通、饮食教育指导、血管通路的维护与锻炼指导、生理不适的干预指导以及透析并发症的及时干预等,两组干预时间均为3个月,采用生活质量量表(QOL)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分,采用心理量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况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透析质量指标情况、生活质量状况及心理状况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心理量表评分及透析质量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行为干预措施相比常规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质量,减少透析患者负性心理反应,提高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衰弱现状,并分析其心理社会影响因素。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于南通大学附属南通中医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180例患者纳入研究。通过查阅病历和实验室检验记录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衰弱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医院焦虑和抑郁量表、心理弹性量表、慢性疾病自我效能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评估患者衰弱状况、睡眠质量、焦虑抑郁、心理弹性、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根据衰弱得分将患者分为非衰弱组、衰弱前期组和衰弱组。比较各组患者临床资料和心理社会因素评分的差异,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衰弱影响因素。结果回收176份有效问卷,176例患者中,11例(6.3%)发生衰弱。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合并症、抑郁和睡眠障碍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衰弱的危险因素,心理弹性和社会支持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衰弱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护理人员应早期评估患者衰弱状况和健康状况,采取针对性护理策略,延缓合并症进展,改善睡眠质量,控制抑郁症症状,促进患者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从而改善衰弱。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中睡眠障碍的患病率、相关因素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改善患者的睡眠障碍及提高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连续纳入2015年10月~2016年3月间在本院血液透析中心接受MHD的患者。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睡眠质量,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分析引起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采用SF-36量表评定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研究睡眠障碍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共纳入58例MHD患者,男29例(50.0%),年龄18岁~85岁,平均(55.4±15.5)岁。共有69.0%(40/58)的患者PSQI总分大于5分。调整了可能的混杂因素后,SDS标准分与PSQI总分相关(OR1.200,95%CI1.086~1.327)。单因素分析显示,除情感职能外,睡眠障碍组SF-36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显著低于无睡眠障碍组。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PSQI得分和SAS标准分与生活质量生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心理健康得分均呈负相关。结论:MHD患者睡眠障碍的患病率很高,抑郁症状是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且睡眠障碍显著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应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和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评价间断血液灌流对维持性低通量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1例,将其分为低通量透析组和联合间断血液灌流透析组。患者在纳入研究后采用SF36量表进行基础评分,并随访12周,再次填写调查表进行评分.同时测定血常规、。肾功能、电解质、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改变。结果联合间断血液灌流组与低通量透析组比较,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活力、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等多个生存质量维度上具有显著差异,血红蛋白水平前者高于后者,血iPTH水平前者显著低于后者。结论低通量透析联合间断血液灌流能进一步改善贫血和钙磷代谢,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状态下血糖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状态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的变化特点。方法:测定3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和8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小球病变患者血液透析前、透析2h、透析结束时、透析结束后2h血糖,对两组患者血糖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血糖为(8.3±4.4)mmol/L,慢性肾小球病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血糖为(7.8±2.3)mmol/L,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透析2h糖尿痛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糖为(3.0±2.1)mol/L,慢性肾小球病变维持性透析患者血糖为(4.7±1.3)mmol/L,两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透析结束时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糖为(1.9±2.4)mmol/L,慢性肾小球病变维持性透析患者血糖为(4.4±2.2)mmol/L,两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透析结束后2h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糖为(2.1±1.4)mmol/L,慢性肾小球病变维持性透析患者血糖为(5.6±2.1)mmol/L,两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维持性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期间血糖下降快,透析结束后血糖恢复慢,透析期间和透析后更容易发生低血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