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疲乏与衰弱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方法:研究对象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我院血液透析室收治的长期血透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实验室指标检测、问卷调查法、相关量表检测等方法收集患者的相关资料,分析血液透析患者疲乏与衰弱发生情况、出现疲乏、衰弱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血液透析患者疲乏与衰弱发生人数分别为110例、112例,发生率为70.51%、71.79%,结果表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出现疲乏与衰弱的概率较高。血液透析患者疲乏与非疲乏在性别、工作状况、经济状况、饮酒、透析时间、是否独居、文化程度及透析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透析患者衰弱与非衰弱患者在性别、年龄、吸烟、饮酒、透析时间、经济状况、运动情况、独居、透析并发症及总蛋白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经济状况差、从不/偶尔运动、饮酒、透析时间12月、初中及以下文化为影响维持性透析患者出现疲劳的危险因素(P0.05),无并发症为影响维持性透析患者出现疲劳的保护因素(P0.05);女性、年龄≤60、饮酒、透析时间12月、经济状况差、从不/偶尔运动、独居为影响维持性透析患者出现疲劳的危险因素(P0.05),无并发症为影响维持性透析患者出现疲劳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疲乏与衰弱发生率较高,且与运动情况、生活习惯、经济情况等多种因素相关,尽早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是降低疲乏与衰弱的发生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管理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高磷血症的影响。方法:以2017年03月~09月在广东省中医院透析科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88例高磷血症(血磷 1. 78 mmol/L)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前横断面统计患者血清磷、钙、钙磷乘积、甲状旁腺激素(PTH)、血清白蛋白(ALB)及患者对高磷血症的认知情况,随后应用PDCA循环的方法对患者实施个体化3D(Diet、Dialysis、Drugs)综合管理,为期6个月,干预结束时再次统计上述指标,并进行前后自身对照统计分析。结果:干预后,患者血清磷、钙磷乘积与干预前比较均有明显下降(P 0. 01);血钙、PTH、Alb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患者对疾病的相关知识总分及各维度得分高于干预前(P 0. 01);磷结合剂服药依从率高于干预前(P 0. 01); CQI干预前后治疗方案有所改变,采用高通量透析和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的患者人数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CQI有利于优化透析方案,提高患者疾病认知能力,从而提高血磷达标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症状困扰与睡眠质量的关联性,为医务工作者的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研究,使用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透析患者症状困扰量表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QSI)评定量表,调查广东地区三家三级甲等医院及二家二级医院30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各症状发生率为23.3%~80.4%之间,其中发生率最高的三种症状分别为皮肤干燥(80.4%)、瘙痒(77.7%)和易醒(76.1%),而严重程度得分最高的三种症状分别为瘙痒(3.41±1.53)、性欲减退(2.83±1.57)和易醒(2.70±1.27);52.2%透析患者有睡眠障碍;透析患者症状困扰的症状有无得分及症状严重程度得分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总分呈正相关。结论:血液透析患者症状困扰的发生率比国外研究的水平高,与国内研究的水平相一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诸多症状,给日常生活带来较大困扰,透析患者的症状困扰与睡眠质量相互关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限制液体摄入健康教育策略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依从性差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维持性血液透析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认知负荷理论构建并实施患者限制液体摄入健康教育策略,观察两组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液体摄入依从性及血液透析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液体摄入依从性总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且观察组依从性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高血压、低血压、心律失常、肌肉痉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实施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健康教育策略,可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限制液体摄入的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与透析充分性的关系。方法:对纳入的20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查阅病历并采用一般情况量表收集人口学资料;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进行焦虑、抑郁评分;根据公式计算出患者的Kt/V值和尿素下降率(URR)。分析焦虑、抑郁与透析充分性的关系。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的患病率(HADS评分≥8分)分别为41.7%、31.5%,女性的患病率均明显高于男性(P0.05)。与无焦虑、抑郁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相比,焦虑、抑郁患者的Kt/V值和URR的平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焦虑得分与年龄有关(P=0.007),年龄是预测焦虑水平的唯一因素。Kt/V、URR值与抑郁、焦虑无显著相关性。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焦虑和抑郁。透析充分性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焦虑、抑郁之间没有统计学上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授权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饮食依从性及营养状况的改善作用。方法将无锡市某三甲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0例根据透析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饮食教育方式,由经过培训的血液净化中心护士按照科室教育计划对透析患者进行饮食相关知识的教育;观察组采用授权教育,由研究团队成员完成,整个实施过程按照授权教育理论的明确问题、表达感情、设立目标、制订计划、评价结果5个步骤进行。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饮食依从态度、饮食依从行为得分及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营养状况分布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授权教育有助于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依从性,改善其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弹性现状及相关因素,为个体化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心理弹性量表、医学应对量表、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量表,对11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患者的心理弹性总分(60.03±8.42)分,与文化程度、透析时间、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家庭人均月收入呈显著正相关,与自我管理呈显著正相关,与医学应对中的面对、回避呈显著正相关,与屈服呈显著负相关(P0.05,P0.01)。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较低,医护人员应特别关注文化程度低、透析时间短、家庭人均月收入低、自我管理水平差的患者,鼓励倾向于采用屈服应对的患者,使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社会疏离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便利选取24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影响量表、家庭关怀量表、疾病接受度量表及一般疏离感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社会疏离感得分(37.83±9.83)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子女个数、婚姻状况、医疗费用支付方式、透析龄、歧视知觉总分、疾病接受度总分与家庭关怀度总分进入回归方程,可解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社会疏离感57.60%的变异。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社会疏离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医护人员可通过降低其歧视知觉水平、增加其疾病接受度和家庭关怀度,从而减轻患者社会疏离感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南京市江宁地区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江宁地区血液透析35例患者及腹膜透析3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检测生化指标、血红蛋白浓度,计算残余肾功能,并调查文化程度;用健康生活质量SF-36量表对维持性透析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估,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血液透析患者和腹膜透析患者在健康生活质量SF-36量表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包括透析龄、血红蛋白浓度、甲状旁腺激素等.影响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包括透析龄、文化程度、腹膜透析剂量等.结论 贫血、甲状旁腺机能亢进严重影响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生活质量.除此之外,腹膜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受文化程度、透析剂量、腹透龄的影响.临床工作中应充分考虑上述因素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从而选择适宜的透析质量方式并纠正影响因素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对初次接受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体会。方法:回顾性总结32例初次接受透析治疗的患者健康教育方法,总结经验。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依从性好。结论:对首次接受透析的患者进行充分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增强患者接受治疗的信心,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引起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衰弱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及北京中医医院怀柔医院,两家医院血液透析室维持性血液透析3个月以上的患者163例,依据FRAIL量表得分分为衰弱组91例、非衰弱组72例,收集所有病例评估FRAIL量表同期临床资料,包括年龄、透析龄、每周进行血液透析(HD)、血液透析...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与症状困扰,分析营养状况与症状困扰的关系。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研究,使用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透析患者症状困扰量表及综合主观性营养评估量表(SGA)调查广东地区三家三级甲等医院及二家二级医院30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SGA得分范围为7~26分,为(12.92±3.76)分,69.1%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各种症状发生率为23.3%~80.4%之间,其中发生率最高的三种症状分别为皮肤干燥(80.4%)、瘙痒(77.7%)和易醒(76.1%),而严重程度得分最高的三种症状分别为瘙痒(3.41±1.53)、性欲减退(2.83±1.57)和易醒(2.70±1.27)。患者SGA得分与症状困扰的症状有无及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分别为(r=0.333,P0.001;r=0.409,P0.001),即营养状况越差,出现的症状越多或越严重。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与各种症状发生息息相关,而透析患者各种症状的发生给日常生活带来较大困扰,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知识的认知水平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便利选取2017年07月在杭州市中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303例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及高磷血症知识调查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知识总均分为(17.73±5.53)分,疾病相关知识、饮食知识、服药知识得分的中位数均为2分,依从性得分均分为(10.45±2.26)分。经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文化程度、透析龄及是否服用磷结合剂是其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对高磷血症知识的认知水平低。医护人员应加强相关知识的宣教,尤其关注文化程度低、透析龄短和未服用磷结合剂的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症状困扰与生存质量的状况,分析症状困扰与生存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研究,使用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透析患者症状困扰量表及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调查广东地区三家三级甲等医院及二家二级医院30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各症状发生率为23.3%~80.4%之间,其中发生率最高的三种症状分别为皮肤干燥(80.4%)、瘙痒(77.7%)和易醒(76.1%),而严重程度得分最高的三种症状分别为瘙痒(3.41±1.53)、性欲减退(2.83±1.57)和易醒(2.70±1.27)。SF-36得分总分为(51.64±19.50)分,各个维度的得分均低于全国常模,结果显示患者症状困扰的症状有无得分与SF-36总分呈负相关(r=-0.524,P0.001),与各维度也呈负相关,即出现的症状越多,生存质量越差。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诸多症状,症状困扰的发生率高,给日常生活带来较大困扰,并影响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验证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管理系统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水分及营养管理的效果.方法 将102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透析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观察组实施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管理系统管理;实施6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 观察组饮食依从态度及行为得分、上臂肌围、白蛋白、血红蛋白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体质量增加值、体质量增长率、改良主观综合营养评估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0.01).结论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管理系统可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正确饮水饮食依从性,提高管理效果,改善相关营养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照顾者心理脱离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心理脱离量表、照顾负担量表、沃里克-爱丁堡积极心理健康量表,对20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照顾者心理脱离总分为12.01±3.57。照顾者照顾时间、性格类型、照顾负担、积极心理健康和患者透析年限、透析并发症种类是照顾者心理脱离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照顾者心理脱离处于中等水平,受照顾时间、自述性格类型、照顾负担、积极心理健康和患者透析年限、透析并发症种类的影响。医护人员应关注照顾者的心理脱离情况,采取积极措施提高心理脱离水平,促进其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与心力衰竭患者抑郁和焦虑程度.方法 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分别评估21例心力衰竭患者(心力衰竭组)和2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透析组)抑郁和焦虑得分.结果 心力衰竭患者组抑郁和焦虑得分远远高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组(P<0.01).结论 心力衰竭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程度重于维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透析治疗患者的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31例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和2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应用生命质量量表(MOS SF-36)、自评抑郁量表(SDS)、家庭功能问卷(Family APGAR)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测评调查,分析评价维持性透析患者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60例维持性透析患者生命质量8个维度分值,均显著低于一般人群,CAPD患者躯体功能(PF)、情感角色(RE)2个维度分值以及主观支持得分均显著低于MHD患者;本组研究对象抑郁指数0.519±0.097,45%患者自评轻至中度抑郁状态;维持性透析患者生命质量影响因素主要有年龄、透析持续时间、费用来源、抑郁、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等.结论:抑郁在维持性透析患者中常见,CAPD和MHD患者生命质量明显下降,其影响因素除疾病本身外,还包括社会角色的转变和心理压抑.根据透析患者实际情况,采取个体化干预措施,可改善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服用磷结合剂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Morisky-8服药依从性量表对23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口服磷结合剂进行调查。结果 232例患者服药依从性总分为(5.45±1.80)分。112例(48.28%)服药依从性良好,120例(51.72%)依从性差。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婚姻状态、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否在职是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口服磷结合剂的依从性不足,应建立科学合理的筛查标准,完善随访管理制度,针对高龄、低收入、在职及婚姻状态不佳等高危人群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观察不同血液净化方式联合骨化三醇冲击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指标的影响,探讨肾性骨病合适的治疗方案.方法 将60例符合标准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采用骨化三醇冲击治疗,使用低钙透析液.普通透析组患者采用常规透析,血液透析滤过组患者采用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每周透析3次,其中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每周1次.血液透析灌流组患者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每周透析3次,其中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每周1次.结果 3组患者使用不同透析方式联合药物治疗3个月后发现,治疗前3组患者血钙、血磷、血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血液透析灌流组患者血磷与普通透析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液透析滤过组患者的血磷与普通透析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血液透析滤过组和血液透析组患者的血甲状旁腺激素、血磷、血钙水平与普通透析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液透析滤过组和血液透析灌流组间血甲状旁腺激素、血磷、血钙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存在高磷血症以及继发性甲状旁腺激素的升高等肾性骨病的指标异常,可以应用血液透析滤过以及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且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