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对老年脑卒中急性期抑郁症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去甲肾上腺素(NE)和5-羟色胺(5-H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3月该院收治的96例老年脑卒中急性期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采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RP、NE、5-5-HT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45/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2%(3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1、2、3个月后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RP、NE、5-HT水平变化明显(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NE、5-HT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恶心呕吐、视物模糊、失眠、乏力、口干及便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有助于改善老年脑卒中急性期抑郁症患者神经功能,降低血清CRP水平,提高血清NE、5-HT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米氮平和艾司西酞普兰对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64例老年期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米氮平和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药物不良反应量表(TESS)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4、6周末评定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米氮平组与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组HAMD评分在1周后明显下降,与1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周末米氮平组HAMD评分低于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米氮平的不良反应以头晕、嗜睡、便秘、食欲增加、体质量增加为主,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以恶心呕吐、出汗、失眠、头痛为主。结论米氮平与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老年期抑郁患者疗效相仿。  相似文献   

3.
吕玲 《大医生》2023,(17):11-14
目的 分析米氮平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116例抑郁症患者分为观察组(给予米氮平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对照组(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各58例。比较两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蒙哥马利抑郁评定量表(MADR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结果 用药4周、8周两组患者的HAMD和MADRS评分低于用药前,用药8周低于用药4周,且在该两个时间点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用药8周,两组患者MMSE评分高于用药前,PSQI评分低于用药前,且观察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8周,两组患者5-HT、NE水平高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疏脑解郁汤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气郁血瘀痰阻型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武汉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收治的58例气郁血瘀痰阻型卒中后抑郁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研究组在其基础上联合疏脑解郁汤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对比治疗前后神经细胞因子、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水平、神经功能、抑郁状态,统计两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升高(P<0.05);研究组治疗后BDNF、NGF水平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治疗后平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升高(P<0.05);研究组治疗后DA、5-HT、NE水平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降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SDS、HAMD、NIHSS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脑解郁汤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应用于气郁血瘀痰阻型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可改善血清神经细胞及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表达,且利于降低卒中后抑郁的严重程度,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联合喹硫平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8年5月收治的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8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研究组接受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联合喹硫平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HAMA评分、BP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HAMA评分、BP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广泛性焦虑障碍应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联合喹硫平治疗,有助于缓解患者焦虑状态,改善其精神状况,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中的疗效。方法 10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采用氟西汀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观察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不良反应,进行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CG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HAMD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81%,显著低于对照组23.91%(P0.05)。结论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于抑郁症有更好的治疗效果,且药物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合并碳酸锂治疗复发性抑郁症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将60例门诊就诊的复发抑郁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0例。研究组采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合并碳酸锂治疗,对照组采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均观察6周。于入组前和治疗2、4、6周末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及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结果治疗2周末2组患者的社会功能均开始恢复,但治疗2、4、6周末研究组的社会功能恢复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合并碳酸锂治疗复发性抑郁症患者可更有效、快速地改善其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0年3月收治的老年抑郁症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传统组与联合组,各50例。传统组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联合组在传统组治疗基础上联用奥氮平。不间断治疗12周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情绪、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传统组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活动等生活质量评分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老年抑郁症选择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效果显著,有助于减轻患者负面情绪,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PS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PSD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氢溴酸西酞普兰片)和观察组(44例,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的5-HT水平均升高,S100-β及NSE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NIHS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PSD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血液相关指标及神经功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盐酸曲唑酮治疗重度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重度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以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盐酸曲唑酮治疗,对照组以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抑郁情绪评分、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抑郁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后第4周和第8周观察组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数据对比P>0.05。结论: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联合盐酸曲唑酮治疗重度抑郁症的疗效较好,并且不良反应较少,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微量元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接收的118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单一组(59例,艾司西酞普兰)和联合组(59例,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HAMD、P...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奥氮平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老年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状患者的疗效.[方法]选自本院于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患者10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奥氮平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4周.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血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氧化应激指标及生活质量各量表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45%)高于对照组(73.58%),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SDS评分和HAMD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tSDS=9.7886、tHAMD=16.4589,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Hcy和hs-CRP水平也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tHcy=11.3279、ths-CRP=12.8047,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丙二醛(MDA)水平降低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增加(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MDA水平低于对照组而SOD水平高于对照组(tMDA=13.8751、tSOD=5.2982,P<0.05).两组治疗后社会关系、心理状态、生理健康和周围环境评分增加(P<0.05),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t=5.6586、7.7935、8.2064、8.3707,P<0.05).[结论]氮平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老年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状患者疗效明显,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氨磺必利或奥氮平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老年性抑郁症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用艾司西酞普兰)、氨磺必利组(艾司西酞普兰合用氨磺必利)和奥氮平组(艾司西酞普兰合用奥氮平);疗程均为8周。3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第1、2、4、6、8周末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于治疗前、治疗4、8周末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检查,监测每日生命体征及体重。结果:从治疗2周末开始,各组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P<0.01);治疗第4、6、8周末氨磺必利组及奥氮平组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8周末氨磺必利组HAMD评分低于奥氮平组(P<0.05);奥氮平组食欲增加及体质量增加10%者较氨磺必利组多(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合用氨磺必利或奥氮平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疗效好,起效快;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氨磺必利在治疗后期显示出更佳的效果;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氨磺必利较联合奥氮平对食欲和体质量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龙牡宁神胶囊治疗心肝血虚型抑郁症的临床效果及对5-HT、N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接诊的74例心肝血虚型抑郁症患者,根据就诊号的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采用龙牡宁神胶囊治疗,对照组予以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HRSD-17、血浆5-HT、NE水平变化。结果:治疗1周后,两组HRSD-17评分均明显降低,且第4、6、8周时,观察组HRSD-17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SE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5-H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血浆NE含量同治疗前相比较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NE含量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龙牡宁神胶囊治疗心肝血虚型抑郁症可显著降低HRSD-17评分和SERS评分及血浆NE含量,提高血浆5-HT含量,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金匮肾气丸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肾虚肝郁型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4月收治的70例肾虚肝郁型抑郁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研究组采用金匮肾气丸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抑郁程度、疲劳程度评分及血清神经生长因子、神经营养因子-3水平。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8周后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评分、疲劳量表-14评分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研究组血清神经生长因子、神经营养因子-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金匮肾气丸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肾虚肝郁型抑郁症患者,能有效减轻患者抑郁、疲劳程度,提高血清神经生长因子、神经营养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6.
加味四逆散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散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肝郁脾虚型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7例肝郁脾虚型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3例,每天予口服草酸艾司西酞普兰10mg,观察组3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口服加味四逆散。2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TCMSSS)、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24%,对照组总有效率78.79%,2组经治疗后,TCMSSS、HAMD、SDS、PSQI评分均呈下降,且观察组效果更优(P<0.05)。结论:加味四逆散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效果优于单用西药抗抑郁治疗。  相似文献   

17.
赵徽 《大医生》2022,(5):45-47
目的 研究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北京市大兴区心康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研究组患者使用rTMS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脑血管意外后抑郁症的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某院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脑血管意外后抑郁症患者139例,按入院单双号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联合针灸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4%)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HAMD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巴塞尔指数(BI)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I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针灸治疗脑血管意外后抑郁可提高治疗效果,缓解患者抑郁症状,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同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血管性抑郁的疗效及对脑白质、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湖南省脑科医院收治的60例血管性抑郁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rTMS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与治疗前后心理状态变化、脑白质结构变化、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为(7.54±1.29)、(6.49±1.80)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4.67±3.16)、(13.51±3.2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深部脑白质损害、脑室旁脑白质损害为(1.16±0.15)、(1.21±0.21)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59±0.17)、(1.62±0.2...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64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研究组口服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口服氟西汀治疗,观察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周、4周、6周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研究组治疗2周末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6周末,研究组有效率81.3%,对照组为78.1%,两组差异无显著性(χ2=2.72,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疗效显著,与氟西汀相当,安全性高,但艾司西酞普兰起效更快,可作为治疗老年抑郁症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