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测定秦皮甲素和秦皮乙素在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及药代动力学参数。方法大鼠口服给予秦皮甲素和秦皮乙素各60 mg·kg~(-1),于给药后不同时间点采血,UPLC法测定血浆秦皮甲素和秦皮乙素含量,3P87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秦皮甲素和秦皮乙素的主要药动学参数:T_(max)分别为0.164,0.0643 h;C_(max)分别为4.778,3.576μg·m L~(-1);AUC_(0-4)分别为5.360,5.682μg·m L~(-1)·h;AUC_(0-∞)分别为7.449,11.691μg·m L~(-1)·h;CL/F(s)分别为7.938,11.055 mg·kg~(-1)·h·μg~(-1)·m L;二者均符合二室模型。结论建立了大鼠血浆中秦皮甲素和秦皮乙素的UPLC检测方法,方法灵敏准确,适用于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建立健康人血浆淫羊藿苷的LC-MS/MS分析方法,探索淫羊藿提取物临床药动学特点。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SB-C18(2.1 mm×30 mm,3.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含0.1%甲酸)=22:78;流速0.3 mL/min;ESI离子源;定量离子对淫羊藿苷m/z:677.3→369.0,内标非那西丁m/z:180.1→110.0。健康受试者2例,单次口服含淫羊藿苷40.16 mg的淫羊藿提取物片剂制剂12片,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0.5,1、1.5、2、2.5、3、3.5、4、5、6、7、8、10、12、24 h采血,检测血浆中淫羊藿苷。结果:血浆中内源性物质不干扰样品的测定,定量下限为0.05μg/L,方法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在本试验血浆浓度线性范围0.0521.48μg/L内,人血浆中未测到淫羊藿苷原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甘草对雷公藤甲素与雷公藤内酯酮体内代谢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LC-MS/MS研究雷公藤甲素和雷公藤内酯酮单独给药及与甘草联合给药后在大鼠血浆中相应代谢成分,比较单独给药及联合给药后代谢产物种类和生成量的差异.结果:在雷公藤甲素单独给药组及其与甘草联合给药组的大鼠血浆中,均发现4个代谢产物:m/z([M+H]+)359,359,375,377,其中羟基氧化代谢产物(m/z359)生成量较大.在雷公藤内酯酮单独给药组及其与甘草联合给药组的大鼠血浆中,均发现代谢产物3个:m/z([M +H]+)375,397,413,其中羟基化代谢产物(m/z 375)生成量较大,在联合给药组的大鼠血浆中还发现1个单独给药组中没有的代谢产物m/z([M +H]+)413.联合给药组比单独给药组的各代谢产物生成量大.结论:雷公藤甲素和雷公藤内酯酮单独给药及其与甘草联合给药后,大部分代谢产物相同,其中氧化代谢产物为主要代谢产物.甘草可加速雷公藤甲素和雷公藤内酯酮的体内代谢,为阐明甘草对雷公藤的减毒增效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UPLC-MS/MS法同时测定比格犬血浆中表儿茶素(EC)与4β-(2-氨基乙硫基)表儿茶素(Cya-EC)的浓度,研究比格犬口服威麦宁胶囊后体内药代动力学。方法:血浆样品经盐酸巯乙胺衍生化处理后,以乙腈"水(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Waters BEH Shield RP_(18)(100 mm×2.11 mm,1.7μm)色谱柱分离,采用电喷雾电离源,以多反应监测方式进行正离子检测,定量分析所用的离子反应分别为m/z 291.1→138.9(EC)、m/z366.1→288.9(Cya-EC)和m/z 260.2→116.3(内标:普萘洛尔)。结果:测定血浆中EC及Cya-EC的线性范围均为10~2000 ng·m L~(-1),日内、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4.82%,准确度均在±4.86%以内;使用DAS3.0药代动力学软件对血药浓度数据进行处理,计算药动学参数,EC及Cya-EC的主要药动学参数t1/2分别为66.3和90.4 h,AUC0-∞分别为2 114.7和12 909.5 ng·h·m L~(-1)。结论:本文建立的UPLC-MS/MS法运行时间短、选择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便、血浆用量少,适用于比格犬口服威麦宁胶囊后体内EC及Cya-EC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法(HPLC-MS/MS)测定血浆中牡荆素的方法,并用于大鼠药动学研究。方法:采用Capcell Pak C18柱(50 mm×2.0 mm,I.D.,5μm),柱温25℃,流动相为甲醇∶水(95∶5,0.1%甲酸),流速为0.2 mL/min。用负离子电喷雾电离源,多反应方式检测,选择监测的离子反应为m/z 431~311(牡荆素)和m/z 269~225(大黄素,内标)。结果:牡荆素在0.5~2 000 ng/mL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60,最低定量限为0.5 ng/mL。加样回收率76.1%~89.0%,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1%。结论:该方法分析速度快、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可用于大鼠血浆中牡荆素的浓度测定及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检测大鼠血浆中非索非那定的液相质谱联用(LC-MS/MS)方法,考察脑心通胶囊对大鼠P糖蛋白(P-gp)的影响。[方法]采用Waters XBridge~(TM) C_(18)(2.1 mm×100 mm,3.5μm)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电喷雾离子源,多反应正离子模式监测,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反应分别为m/z 502.3→466.3(非索非那定),m/z 256.1→166.9(内标,苯海拉明)。[结果]非索非那定在1~250 n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8.7%,方法回收率均大于83.0%。[结论]该方法灵敏、可靠,可用于快速检测大鼠血浆中的非索非那定。大鼠经连续灌胃给药脑心通胶囊后可对大鼠体内P-gp的活性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晶 《时珍国医国药》2011,22(2):507-509
目的探讨秦皮甲素对人肺癌细胞H125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秦皮甲素的纯度,MTT比色法观察秦皮甲素对人肺癌细胞H125体外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及凋亡。DNA Ladder实验初步探讨其对肺癌细胞的作用机制。结果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秦皮甲素的纯度为95%。秦皮甲素可抑制人肺癌细胞H125的增殖,IC50为0.1mmol/L,呈现时间-剂量依赖关系。流式细胞仪(FCM)检测表明,大部分细胞阻滞于S期,G2/M期细胞的比例减少。凋亡率随秦皮甲素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凝胶电泳表现为明显的梯形电泳图谱(DNA ladder)现象。结论秦皮甲素可抑制人肺癌细胞H125体外增殖,阻滞于S期,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秦皮甲素大鼠肠吸收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秦皮甲素在大鼠各肠段的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以大鼠在体肠灌流模型从吸收部位、药物浓度考察秦皮甲素的肠吸收动力学情况。结果:秦皮甲素在大鼠各肠段吸收有差异,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中的Ka依次为0.185 0,0.186 5,0.065 7 min-1。结论:秦皮甲素在小肠吸收迅速完全,其吸收呈一级吸收动力学特征且吸收机制为被动转运,适于制成缓释给药系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肠炎康胶囊中清热、抗炎有效成分秦皮甲素、奏皮乙素的HPLC定量测定方法.方法:以phenomenex C18(150 mm×4.6 mm,5μm)色谱柱为固定相,乙腈-0.1%磷酸(8:92)为流动相,UV检测波长为336 nm.结果:秦皮甲素进样量在0.08-0.8μg范围内,峰面积与进样量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100.86%;秦皮乙素进样量在0.03296-0.3296μg范围内,峰面积与进样量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100.83%.结论:该方法准确,快速,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肠炎康胶囊中秦皮甲素、秦皮乙素的含量测定及质控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大鼠血浆中齐墩果酸的LC-MS/MS测定法,并应用于灌胃白花蛇舌草提取物齐墩果酸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方法取大鼠血浆100μL,加入10μL内标甘草次酸(5μg·mL-1),依次用乙酸乙酯800μL提取两次,上清液用氮气流吹干,100μL流动相复溶,高速离心10 min,取上清液5μL进行LC-MS/MS测定。色谱条件:Agilent 1200高效液相色谱系统,色谱柱Phenomenex Gemini 110A C18色谱柱(50 mm×2.0mm,5μm);流动相:乙腈-0.01%甲酸水梯度洗脱;柱温为40℃;流速为0.3 mL·min-1。质谱:API4000负离子MRM模式,齐墩果酸和甘草次酸的选择检测离子质荷比分别为m/z 455.3→455.3,m/z 469.4→425.3。结果齐墩果酸血浆浓度线性范围0.5~250 ng·mL-1,线性关系良好(r=0.9979),最低检测限(LOQ)为0.1 ng·mL-1,提取回收率为62.76%~65.38%,日内精密度RSD为3.55%~7.45%,日间精密度RSD为2.34%~7.60%,稳定性均符合方法学测定要求,血浆无内源性基质干扰。结论该法简便,灵敏,重复性好,可应用于测定血浆中齐墩果酸的含量并应用于灌胃白花蛇舌草提取物大鼠体内齐墩果酸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的方法,并对大鼠灌胃给药黄芩苷纳米混悬剂(BL-NSPS)后黄芩苷的药代动力学进行研究。[方法]采用LC-MS/MS方法,色谱柱:Waters ACQUITY UPLC~HSS C_(18)柱(1.8μm,2.1 mm×50 mm,美国Waters公司);柱温:30℃;流速:0.3 mL/min;进样量:5μL;流动相:0.1%甲酸水(A)-乙腈(B);梯度洗脱。以卡马西平为内标,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离子源),在正离子检测方式下进行多反应离子监测(MRM),检测离子对分别为m/z 447.09→270.80(黄芩苷)、m/z 237.10→193.80(卡马西平,内标),测定大鼠灌胃给药BL-NSPS后黄芩苷的血药浓度,并用Win Nonlin 6.0版药动学软件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黄芩苷在24.75~4 950.00 n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血浆中内源性物质无干扰,LC-MS/MS方法回收率、基质效应、精密度、准确度和稳定性均符合生物样品的测定要求。BL-NSPS和黄芩苷原料药(BL-Bulk)的C_(max)分别为(3 329.10±499.10)ng/mL、(1 257.84±158.21)ng/mL。BL-NSPS的C_(max)较BL-Bulk有了显著提高(P0.05),BL-NSPS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60.97±47.78)%。[结论]建立的LC-MS/MS测定方法准确度强、专属性好,可用于黄芩苷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显示,BLNSPS能增加药物的吸收速率,缩短了药物起效时间,提高药物体内生物利用度,可为黄芩苷制剂的进一步研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丹酚酸B及其活性代谢产物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了灵敏快速的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丹酚酸B及其主要代谢产物丹参素的LC-MS/MS方法。方法以氯霉素为内标,用醋酸乙酯萃取,色谱柱为Symmetry C18柱,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5%甲酸(55︰5︰40),体积流量为0.4 mL/min。选用电喷雾电离(ESI)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在负离子模式下以选择反应监测(SRM)方式进行检测,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反应分别为m/z 717→519(丹酚酸B)、m/z 197→135(丹参素)和m/z 321→152(氯霉素)。结果在该测定条件下丹酚酸B、丹参素和内标物的保留时间分别为3.12、2.60、3.98 min。丹酚酸B的线性范围为10~5 000 ng/mL,r>0.995;丹参素的线性范围为5~5 000 ng/mL,r>0.995,丹酚酸B和丹参素定量限分别为10、5 ng/mL。批内、批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2.6%。大鼠ig给予丹酚酸B后,迅速吸收并逐渐转化成丹参素,丹酚酸B和丹参素的Cmax分别为(1.21±0.31)、(0.27±0.05)μg/mL,tmax分别为(0.50±0.00)、(0.56±0.18)h,t1/2分别为(1.20±0.11)、(1.57±0.16)h,AUC0~t分别为(1.31±0.30)、(0.39±0.05)μg.mL?1.h。结论本方法可用于大鼠ig丹酚酸B后的血浆中丹酚酸B及其代谢产物丹参素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大鼠血浆中苦参酮UPLC-MS/MS测定方法,研究大鼠静脉、口服苦参酮后的体内药动学。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 C_(18)色谱柱,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2 mL·min~(-1),待测血浆样品采用乙酸乙酯液液萃取法制备。MS/MS采用电喷雾离子化电离源(ESI),多反应离子监测(MRM),负离子方式检测,芦丁为内标。监测离子对分别为m/z 437.2→161.1(苦参酮)和m/z 609.3→300.3(芦丁)。DAS 2.0软件处理数据。结果苦参酮在0.1~1000 ng·mL~(-1)的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65);精密度12.9%,准确度在-7.4%~11.7%之间,平均提取回收率79.2%。苦参酮静脉给药后T_(1/2z)为(4.0±0.3)h,AUC_(0→∞)为(0.64±0.26)μg·mL~(-1)·h,MRT_(0→∞)为(3.0±0.4)h;口服后T_(1/2z)为(5.6±2.1)h,T_max为(1.7±1.2)h,AUC_(0→∞)为(1.4±0.3)μg·mL~(-1)·h,MRT_(0→∞)为(6.1±1.0)h;苦参酮在大鼠体内的绝对生物利用度约10.7%。结论所建立的UPLC-MS/MS分析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可用于苦参酮大鼠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苦参酮大鼠口服绝对生物利用度偏低。  相似文献   

15.
大鼠灌服炙甘草汤后甘草次酸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大鼠ig炙甘草汤后体内甘草次酸的LC-MS/MS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醋酸乙酯沉淀蛋白处理血浆样品,选用白藜芦醇为内标,采用LC-MS/MS法测定,色谱条件为ORBAX SB-C18反相色谱柱(Agilent,50 mm×2.1 mm,1.8μm),乙腈-水(80∶20,含0.2%甲酸)为流动相,体积流量0.2 mL/min,柱温30℃。样品经电喷雾离子(ESI)源负离子化后,通过Agilent 6410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仪,采用多反应监测(MRM)对甘草次酸进行测定,分别选用m/z 469.4→425.4和227.1→143.0作为甘草次酸和内标物白藜芦醇的检测离子对。结果甘草次酸在33.4~8 560.0 ng/mL线性关系良好(R2=0.997 1),日内(n=6)、日间(n=6)精密度、稳定性RSD均小于10%。甘草次酸高、中、低3个质量浓度平均提取回收率分别为75.3%、78.2%、78.5%。在此方法下得到大鼠ig炙甘草汤后血浆中甘草次酸的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max=(8.00±1.13)h,Cmax=(811.02±300.25)ng/mL,AUC0~24=(11 439.21±3 367.36)ng/mL.h。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快速、选择性高,可用于甘草次酸血药浓度监测和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检测大鼠血浆中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Ⅲ浓度,研究苍术-香附提取物灌胃后大鼠体内3种活性成分的药动学特征。方法 以苯海拉明为内标,血浆样品采用乙酸乙酯液-液萃取法处理,采用ACQUITY UPLC BEH-C18色谱柱(2.1 mm×50 mm, 1.7μm),流动相为乙腈-体积分数0.05%甲酸水,通过电喷雾离子源进行正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技术(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 MRM)检测模式。检测离子:m/z 231.2→185.1(白术内酯Ⅰ)、m/z 233.2→187.1(白术内酯Ⅱ)、m/z 249.2→231.1(白术内酯Ⅲ)、m/z 256.2→167.1(苯海拉明)。利用DAS 3.2.2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Ⅲ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315 0~20.00、0.315 0~20.00、3.150~200.0 ng·mL-1,方法学的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苍术-香附提取物灌胃给药后的3种活性成分的药-时曲线呈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LC-MS/MS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黄连碱、药根碱、巴马汀和小檗碱含量的方法。 方法: 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50 mm,1.7 μm),流动相乙腈-水(含2 mmoL乙酸铵和0.05%甲酸),流速0.3 mL·min-1,柱温30 ℃,以士的宁为内标,血浆样品用4倍量乙腈萃取并沉淀蛋白,用电喷雾离子化(ESI)和正离子多离子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选择离子对为药根碱m/z 338.227→m/z 322.824;黄连碱m/z 320.244→m/z 291.996;巴马汀:m/z 352.243→m/z 308.016;小檗碱:m/z 336.227→m/z 277.981;士的宁:m/z 335.264→m/z 184.017。 结果: 药根碱、黄连碱、巴马汀和小檗碱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01~505,1.06~530,1.13~565,1.07~535 μg·L-1;定量下限分别为0.539 2,0.646 3,0.761 5,0.197 1 μg·L-1; 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3.90%,101.50%,101.58%,115.54%;日内和日间精密度、稳定性的RSD均<10%。 结论: 建立的方法准确、灵敏、特异、简便,适用于大鼠血浆中黄连碱、药根碱、巴马汀和小檗碱的同时测定及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快速灵敏、高效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分析青蒿琥酯(artesunate,ART)在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参数差异。方法:将1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模型组采用0.5 mL含20~30 mg(100 mg/kg)TNBS的30%乙醇溶液灌肠法造模。采用UPLC-MS/MS法进行方法学考察与血药浓度分析,色谱柱为安捷伦Poroshell 120EC-C18色谱柱(100 mm×2.1 mm,2.7μm);流动相为乙腈-0.01%甲酸;洗脱方式为梯度洗脱,柱温为40℃;流速为0.5 mL/min;质谱离子源为ESI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进行血药浓度检测,用DAS 2.0软件计算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建立了UPLC-MS/MS测定大鼠血浆中ART浓度的方法,线性范围为21.47~15,652.00 ng/mL(R2=0.999,5),最低检测限为1.25 ng/mL(S/N3)。测得经口服给药后,ART在大鼠体内的代谢符合二室模型,正常大鼠和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的药物峰浓度(Cmax)分别为(1,273.24±192.73)μg/L、(829.86±177.52)μg/L,药物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8 h)分别为(2,435.02±558.01)μg/(h·L)、(1,523.95±482.81)μg/(h·L),半衰期(t_(1/2))分别为(2.83±1.94)h、(5.04±1.28)h。其中,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C_(max)明显降低(P0.01),AUC0~8 h减少(P0.05),t1/2明显升高(P0.05)。结论:建立了一种快速灵敏、高效的测定大鼠血浆中ART浓度的方法;并应用这种方法测得经口服给药后,青蒿琥酯在正常大鼠和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参数存在差异,提示了病理状态下动物吸收率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建立大鼠血浆中苦参酮UPLC-MS/MS测定方法,研究大鼠静脉、口服苦参酮后的体内药动学。方法 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 C18 色谱柱,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2 mL?min-1,待测血浆样品采用乙酸乙酯液液萃取法制备。MS/MS采用电喷雾离子化电离源(ESI),多反应离子监测(MRM),负离子方式检测,芦丁为内标。监测离子对分别为m/z 437.2→161.1 (苦参酮) 和 m/z 609.3→300.3 (芦丁)。DAS 2.0软件处理数据。结果 苦参酮在(0.1-1000) ng?mL-1的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6 5);精密度 < 12.9%,准确度在-7.4%-11.7%之间,平均提取回收率>79.2%。苦参酮静脉给药后T1/2z 为(4.0±0.3) h,AUC0→∞为(0.64±0.26) μg ? mL-1 ? h,MRT0→∞为(3.0±0.4) h;口服后T1/2z为(5.6±2.1) h,Tmax为(1.7±1.2) h ,AUC0→∞为(1.4 ± 0.3) μg ?mL-1?h,MRT0→∞为(6.1±1.0) h;KR在大鼠体内的绝对生物利用度约10.7%。结论 所建立的UPLC-MS/MS分析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可用于苦参酮大鼠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苦参酮大鼠口服绝对生物利用度偏低。  相似文献   

20.
肖柳  周勇  杨全伟 《江苏中医药》2017,49(12):69-71
目的:建立同时检测参芦中人参皂苷Rg1、Re和Rb1含量的HPLC-MS/MS方法,测定十批参芦中人参皂苷Rg1、Re和Rb1的含量。方法:采用液质联用法(HPLC-MS/MS),色谱柱为SHIMADZU VP-ODS(4.6mm×150m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流速0.5mL/min,柱温40℃。质谱条件:正离子检测模式,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对分别为:Rg1m/z823.3→643.6,Rem/z969.7→789.6和Rb1m/z1131.5→365.3。结果:人参皂苷Rg1、Re、Rb1线性关系良好。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快速,可用于参芦中人参皂苷Rg1、Re和Rb1的含量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