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建立连续监测法测定腺苷脱氨酶的方法。方法 用连续监测法对 pH值、腺苷浓度等反应条件进行实验研究,并对所建立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用双试剂连续监测法;试剂Ⅰ:含α-酮戊二酸6mmol/L,NADH 0.35mmol/L,ADP0.8mmol/L,EDTA-Na2 0.1mmol/L,谷氨酸脱氢酶1000U/L,试剂Ⅱ:腺苷12mmol/L,均用磷酸盐缓冲液(0.1mol/L);pH7.2。线性范围达97U/L,批内CV=4.90%,批间CV=6.53%。与波氏显色法有良好的相关性(r=0.9902)。结论 本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常规分析。  相似文献   

2.
尿素酰基裂解酶酶偶联法测定血清总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介绍尿素酰基裂解酶酶偶联测定血清总钙的方法。方法 双试剂两点法;缓冲液为三乙醇胺(TEA,pH8.0,200mmol/L);试剂I:含NaHCO326.0mmol/L,NADPH 0.4mmol/L,α-酮戊二酸8.0mmol/L,尿素酰基裂解酶115U/L,GLDH43.0kU/L;试剂Ⅱ:含NaCO3 26.0mmol/L,ATP6.2mmol/L。结果 方法线性范围为0.5-5.0mmol/L,批内和批间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2.13%和2.69%。平均回收率为102.7% 。本法(Y)与邻甲酚酞络合酮法(OCPC法,X1)比较:r=0.981,Y1=1.02X1-0.021,与偶氮胂Ⅲ法(X2)比较:r=0.978,Y=0.99X2+0.03。血清胆红素高达300μmol/L,血红蛋白4g/L,镁2.5mmol/L,NH4^ 2.0mmol/L,Trig 8.0mmol/L对本法无明显干扰。结论 本法具有简便、准确、快速,适用于自动分析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用HBHBA作色原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测定血浆中游离血红蛋白。方法 用2,4,6-三溴-三羟基苯甲酸(HBHBA)做色原剂和4-AAP(4-氨基氨替吡啉)形成红色醌类物质,用比色法测定其浓度。结果 该法线性范围0-0.8g/L。重复性试验,低值血清批内CV=2.8%,批间CV=5%;高值批内CV=1.7%,批间CV=3.7%。平均回收率98.6%(96%-102%)。对照实验r=0.9860(Y=0.99x 0.2)。正常参考值0.013-0.073g/L。结论 所用试剂无毒性,不致癌,显色稳定,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靠,是一种理想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4.
偶氮氯膦I测定血清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建立灵敏度高、选择性好、试剂稳定的血清钙测定方法。方法:在pH9.6的2-氨基-2-甲基-1,3-丙二醇(AMP)缓冲介质中,以偶氮氯膦I作显色剂,8-羟基喹啉-5-磺酸为掩蔽剂,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钙。对反应条件和方法性能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该方法显色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80nm,线性血清钙。对反应条件和方法性能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该方法显色络 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80nm,线性范围达5.0mmol/L,回收率为98.8%-99.1%,平均99.0%。批内变异系数(CV)和批间变异系数(CV)分别为0.95%和1.74%。与邻甲酚酞络合酮(OCPC)(X1)比较:Y=1.003X1-0.036,r=0.996;与偶氮肿Ⅲ(X2)比较:Y=1.001X2-0.030,r=0.997;与酶速率(X3)法比较:Y=0.999X3-0.045,r=0.998。在血清胆红素高达412μmol/L,血红蛋白7g/L,镁2.59mmol/L及Intralipid高达8g/L时均对该法无显著干扰。结论:该法具有简便、快速、试剂稳定和灵敏可靠的优点,适合血清钙的手工测定和自动分析。  相似文献   

5.
连续监测法测定血清α—L—岩藻糖苷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建立了血清α-L-岩藻糖苷酶单一试剂连续监测法。本法与改良Troost终点法比较,20份血清的测定值经配对t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意义;同一份混合血清用本法测定,批内CV=5.0%,批间CV=7.4%;一份32U/L的高值血清经稀释后测定,仍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胆红素115μmol/L、血红蛋白32g/L及三酸甘油300μmol/L对测定值无明显干扰。  相似文献   

6.
5'-核苷酸酶(5'-NT),在岛津CL-7200全自动生化分析中,采用测定次黄嘌呤释放速率5'-NT比色分析法,选择[装置定数]和[K值接受]校准模式,以底物次黄嘌呤为标准,进行510nm/600nm双波长终点比色,测装置K值,由5'-NT连续监测法反应程序接受K值后,用于一般样品分析,结果在设定的次黄嘌呤标准浓度选择性试验中,次黄嘌呤在200-1000μmol/L时,可求得理想K值;准确性:质控结果均值与靶值误差<2%,符合WHO允许误差范围;重现性:高低值5'-NT批内CV<2%,日间<7.5%;线性试验中,5'-NT线性范围是0-300U/L,相关系数r=0.9988,回归方程Y=1.0528X-2.413,呈高度直线相关且离散度小,回收率为98.2%-99.4%,30例病人结果用手工法相关统计为r=0.8970,Y=1.2094X 0.8578;40例正常组试验为0.3-10.0U/L,可作为正常参考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一种稳定的人血清假性胆碱酯酶速率测定方法。方法 测定反应的初速度,对反应体系的最佳pH、离子强度、底物用量进行选择,并对所建立方法的性能,包括试剂的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 采用双试剂连续监测法测定假性胆碱酯酶的活性,试剂Ⅰ的最适组成:含0.25mmol/L DNTB的磷酸盐缓冲液(80mmol/L,pH7.7);试剂Ⅱ的最适组成为:含60mmol/L碘化正丁酰硫代胆碱水溶液。液体试剂于4℃储存至少可以稳定一年。本法测定线性可达12000U/L,批内和天间变异小于2.5%,和Roche公司出品的假性胆碱酯酶测定试剂所测参考值和对患者测定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结论 本法操作简便,试剂配制容易而且稳定性好,推荐作为常规测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用英国朗道公司的二氧化碳终点法试剂,在日本岛津CL-72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自行建立连续监测法.该法与美国NOVA16型急诊生化仪的二氧化碳电极法比较,30份患者血清的测定值经配对t检验,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同一份质控血清用该法测定,批内CV:2.1%,批间CV:3.7%;胆红素100μmol/L,血红蛋白10g/L,对测定值无干扰.  相似文献   

9.
结合胆红素酶法测定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一种特异性更高的酶法血清结合胆红素(CB)测定的新方法。方法 在pH5.5、有氟化钠(NaF)和N—乙酰半肮氨酸(NAC)的存在下,胆红素氧化酶(BOD)选择性氧化CB,引起450nm吸光度下降,计算CB的浓度。结果 批内精密度,n=20,-↑x=17.65μmol/L,s=1.15,CV=6.52%和-↑x=301.49μmol/L,s=1.01,CV=0.33%;批间精密度,n=20,-↑x=31.50μmol/L,s=3.12,CV=9.90%和-↑x=184.12μmol/L,s=5.01,CV=2.72%;线性范围至少可达320μmol/L;选择性抑制物的最适浓度,NaF2.5mmol/L,NAC2.5mmol/L;与重氮法的相关性,Y(酶法)=0.839X(重氮法)—7.965,r=0.9690。结论 该研究建立的反应条件,能有效地抑制BOD对游离胆红素的“非特异性”氧化,提高CB测定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肌酐酶-氧化酶偶联法测定肌酐(以下简称酶法)。方法:同时用ROCHE公司和LABO公司的两种酶法试剂盒测定肌酐并与苦味酸法进行比较。结果:LABO酶法测定肌酐的线性范围为25μmol/L-2210μmol/L,ROCHE为49μmol/L-4420μmol/L,苦味酸法为92μmol/L-520μmol/L。LABO试剂的批内CV<0.54%,批间CV<2.06%,回收率为95%;ROCHE试剂的批内CV<0.88%,批间CV<2.30%,回收率为99%;苦味酸法批内CV<1.13%,批间CV<3.23%,回收率为93%。溶血、黄疸对两种酶法测定肌酐的干扰率<4%;抗坏血酸对苦味酸法产生正干扰,当其>0.625g/L时,干扰率≥11.2%,抗坏血酸≥1.25g/L时,对ROCHE试剂测定结果的干扰率≥5.58%;药物头孢曲松钠≥1.00g/L时,对苦味酸法产生正干扰,干扰率≥7.11%,对其它两种试剂无干扰。结论:酶法测定肌酐优于苦味酸法,可作为临床常规测定方法。同时,临床实验室需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酶法试剂盒。  相似文献   

11.
脲酶和亮氨酸脱氢酶偶联法动力学测定血清或尿液中尿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适合于自动化分析血清和尿液尿素的脲酶和亮氨酸脱氢酶偶联的连续监测法。方法 对pH、2 酮基异乙烯酸钠、亮氨酸脱氢酶和脲酶浓度等反应条件进行实验研究 ,并对建立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用双试剂连续监测法 ,试剂Ⅰ :10 0mmol/LN ,N 二乙醇胺基乙酸缓冲液 (pH 8.80 ) ,含 2 酮基异乙烯酸钠 3.0mmol/L、NADH 0 .3mmol/L、亮氨酸脱氢酶 2 .0kU/L。试剂Ⅱ :试剂Ⅰ中加入脲酶 70kU/L。本法线性范围血清 0 .5~ 15 0mmol/L ,尿液 8.0~ 6 5 0mmol/L。血清和尿液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10 2 .1%和 10 1.5 %。血清批内和批间平均CV分别为 1.0 2 %和 1.70 % ;尿液批内平均CV为 1.98%。本法 (Y)和脲酶偶联谷氨酸脱氢酶法 (X)对比相关良好 (血清Y =0 .992X +0 .0 4 0 ,r=0 .993;尿液Y =0 .990X +0 .6 1,r=0 .991)。胆红素 <32 5 μmol/L、血红蛋白 <5g/L、抗坏血酸 <80 0 μmol/L、三酰甘油 (TG) <7.5mmol/L和NH+ 4 <0 .5mmol/L对测定无明显干扰。结论 本法简便、准确、线性范围广 ,可用于常规自动分析。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逆向双缩脲─亚铜螯合反应检测蛋白质的方法,并对其实验条件作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方法的敏感性(摩尔吸光因数=1.4×106cm2/mol)较经典的双缩脲法(摩尔吸光因数=9.5×105cm2/mol)敏感。其蛋白回收率为93%~101%;与双缩脲法比较,相关系数0.997;Y=0.98x-0.004.x=1.33g/L,=1.31g/L;批内CV值1.1%.批间CV值1.3%。该法能以超微量法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进行,37℃条件下反应仅需6分钟,操作简便.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3.
用固蓝B、HCl、尿素已制单一试剂测定血清总胆红素。方法学评价结果:线性范围0~342.0μmol/L,批内CV1.52%,批间CV2.10%,回收率98.2%~102.9%,表观摩尔消光因数K630=1.0007×105cm2/mol,Hb≤2.5g/L,NaN3≤2.0g/L基本不影响胆红素测定,与改良J-G法比较,γ=0.999,Y(本法)=0.99X+0.15。  相似文献   

14.
乙醇氧化酶法测定血清中乙醇含量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建立血清中测定乙醇浓度的的乙醇氧化酶法。方法:基于乙醇氧化酶氧化乙醇产生乙醛和H2O2,偶联Trinder反应生成醌亚胺,可在500nm波长比色测定,通过优化反应体系中各主要成分和测定条件,建立了本法。结果:本法的灵敏度0.5g/L时,A500nm,1cm>0.08/线性范围0.125-5.0g/L;批内CV为1.02%,批间CV为2.76%;本法(Y)与气相色谱法(X)比较;Y=1.06X+0.12,γ=0.989。结论:本法的灵敏度较高、线性范围宽、精密度和准确性均较好,适合临床实验室急诊测定用。  相似文献   

15.
酶法测定糖化血清蛋白浓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酶法测定糖化血清蛋白(GSP)的实验特点。方法:采用酶法测定GSP,并对其方法学进行初步研究及评价。结果:线性41.0-1829.0μmol/L,达正常值8倍;平均回收率98.2%;精密度:批内CV0.99%-1.89%,批间CV2.23%-3.41%;该法(Y)和NBT法(X)比较:Y=0.395X+20.7,r=0.953;干扰影响小。结论:该法线性宽,精密度好,所受干扰小,是理想的GSP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一种5′—核苷酸酶(5′—NT)的酗以方法。方法 在日立7060上对其进行重复性试验、线性试验、干扰试验、回收以验,建立临床正常值参考范围。结果 本试验线性范围达328.0U/L;批内试验低值CV 1.68%,高值CV 1.13%。批间试验低值CV 4.86%。高值CV4.21%;平均回收率99.5%;血红蛋白(Hb)<800mg/L。总胆红素(TBil)<56μmol/L及碱性磷酸酶(ALP)对5′—NT测定无干扰:正常值范围为0.32-10.14U/L(n=86)。结论 该法具快速、灵敏、简便、准确等优点,适合临床自动化分析。  相似文献   

17.
α—淀粉酶直接测定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该文介绍一种使用2-氯-4-硝基苯-α-麦芽三糖革(CNP-G3)作为底物的直接比色测定α-淀粉酶的和为连续监测法,本法无延迟时间,反应时间仅需1分钟,线性范围可达2000U/L以上,与麦芽七法相比,r=0.999,Y=1.05X-16.19(n=37),批内变异为0.91-1.17%,本文还提出了相应的固定时间法,用于手工操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快捷、准确的血清α-L-岩藻糖苷酶检测方法。方法;报道了血清α-L-岩藻糖苷酶动力学连续监测法。结果:α-L-岩藻糖苷酶对硝基苯α-L-岩藻吡喃喝糖苷的米氏常数为0.133±0.052mmol/L,最适pH为5.0,延迟时间30s,线性反应时间从60~180s,批内CV5.2%,批间CV6.99%。该法基本解决了血清黄疸与微量溶血等因数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新疆地区的α-L-岩藻糖苷酶活性正常参考值范围为96.25±81.8nkat/L(2s),肝癌患者AFU阳性率为76.0%(19/25)。结论:研究结果表明,该法具有简单、快速、灵敏度高、准确等优点,适合于自动化检测和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以2-甲氧基-4-(2′-硝基乙烯基)酚-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MNP-NAG)为底物的全液体试剂两点终点法测定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活性.方法 尿样中NAG作用于底物MNP-NAG水解产生游离MNP,其生成速率与酶活性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结果 该法显色最大吸收波长为505 nm,试剂1和试剂2最适pH值分别为4.6和10.2,最适底物浓度为16 mmol/L,线性范围达198 U/L,批内变异系数(CV)和批间CV分别为2.2%和3.8%.166例健康体检者尿样NAG活性参考范围为:(6.21±4.53)U/gCr(-↑x±1.96 s).结论 MNP-NAG底物法测定尿NAG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结果可靠,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和证实尿液和脑脊液蛋白测定自动比浊法的性能,方法:用罗氏公司的苯索氯铵试剂,以比浊法进行尿液和脑脊液蛋白测定,并对方法的检测限,病人结果可报告范围,精密度和准确度等作了实验观察,结果:方法的检测低限为0.04g/L,可定量报告的检测限为0.08g/L,病人结果可报告范围为0.08-2.0g/L,批内CV为1.5%,批间CV为2.2%,传统磺柳酸蛋白测定与之比较,二法间尿液Y1=0.85X+0.068,r=0.972,脑脊液Y2=0.86X+0.056,r=0.980。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准确且样本用量少(5-15ul),适合临床实验室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