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合并泼尼松治疗重症寻常型天疱疮1例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大剂量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IVIg)已被用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1].最近我们对1例大剂量皮质类固醇激素与环磷酰胺并用不能控制病情且出现严重副作用的寻常型天疱疮患者加用IVIg治疗获得成功,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57岁。因口腔糜烂7月,四肢及躯干起水疱3月,加重1周入院。7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口腔糜烂、疼痛,按口腔扁平苔藓治疗无效,病情渐加重;3月前胸、背、腋窝及腹股沟出现散在的水疱,易擦破,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天疱疮,予以泼尼松60mg/d,病情得到控制,泼尼松渐减量。入院前1周泼尼松减…  相似文献   

2.
大剂量皮质类固醇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重症天疱疮30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采用大剂量皮质类固醇与环磷酰胺同时并用治疗重症天疱疮30例。结果表明采用泼尼松相当量为60mg/d时控制病情者12例,80-100mg/d者8例,120-150mg/d者6例,180mg/d得1例,超过180mg/d者3例。副作用包括血压升高、消化道出血、感染及精神症状,经上副作用经对症处理及皮质类固醇的迅速减量距减轻或消失。26例患者近期痊愈,4例近期基本痊愈。结果证实联合用药具有疗效高。皮质类  相似文献   

3.
为了比较糖皮质类固醇和糖皮质类固醇合用环孢素治疗天疱疮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作者把初诊的33例寻常型天疱疮和落叶型天疱疮的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两种方法治疗。方法:两组都先口服相同剂量的甲泼尼龙(相当于泼尼松1mg/kg),其中一组合用环孢素5mg/kg/d。甲泼尼龙每隔5-10天增加50%,直至控制病情(前3天仅出现1、2处新皮疹),并和环孢素维持至大多数(80%~90%)皮疹消失。如每天超过24mg泼尼松的糖皮质类固醇仍不能控制病情,则经静脉应用甲泼尼龙(1g/d,持续5天),或血浆置换治…  相似文献   

4.
10例住院天疱疮患者接受环孢素A口服治疗,开始剂量为5mg/kg/d,如果2个后症状无改善,则加用强的松片30mg/d。症状控制后减量维持。结果有3例红斑型,2例建常型患者单独应用环孢素A治疗,症状即可控制,其余患者在联合强的松或银屑灵0.75mg/kg/d口服后,症状亦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5.
环磷酰胺冲击联合皮质类固醇治疗寻常型天疱疮9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大剂量环磷酰胺冲击联合常规剂量皮质类固醇治疗寻常型天疱疮9例。冲击方法:环磷酰胺8~12mg·kg·d,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静滴,1~2小时滴完。每半月连续2天为一个疗程。结果经2个疗程(7例)或3个疗程(2例)冲击,环磷酰胺总量达2.0~3.6g,达到临床痊愈。除胃肠反应外未见严重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性,27岁,有寻常型天疱疮病史3年。曾经口服泼尼松、肌注金盐及金诺芬等治疗,尽管一再增加药量(泼尼松80mg/d,环磷酰胺100mg/d),另加氨苯砜75mg/d,但病情无改善,且因明显的副作用(高血糖、柯兴征及白细胞增多症)而不能继续用药。在治疗期间所有水疱曾经完全消失,但患者回忆病情好转是与因精神压力而开始吸烟有关。由于患者已观察到,停止吸烟天疱疮会加重,故处方给予尼古丁贴片,但患者以吸烟代替,平均15支/天。结果:吸烟1周后,天疱疮迅速开始消退,遂逐渐减少泼尼松及环磷酰胺用药量,至两个月时停药,而氨苯砜则一开始就停用。吸…  相似文献   

7.
124例大疱性类天疱疮治疗回顾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总结20年间治疗124例大疱性类天疱疮的经验。方法1985年3月至2005年4月在我院确诊为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患者124例,按体表受累面积分为轻症组33例、中症组46例、重症组45例。分别给予泼尼松初始剂量20~30mg/d,40mg/d和60mg/d,其后1周内病情控制不理想者剂量增加50%,对于超过100mg/d仍不能控制者予以静脉滴注甲泼尼龙250或500mg/d连续3天治疗。同时,对于大多数中、重症患者在开始治疗8周内即联合应用一种免疫抑制剂,病情控制后进入维持治疗期后逐渐减少糖皮质激素用量,并密切监测不良反应。结果91例患者已治愈或基本治愈,12例在随访期内死亡,17例仍在维持治疗,4例失访。结论总结出临床上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可供参考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大疱性类天疱疮111例治疗经验总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BP治疗的最佳方案与合理用药,对1974~1994年之间治疗的111例BP进行了分析。根据皮损范围将病人分成轻症、中症和重症三组,除10例采用氨苯砜或雷公藤多甙治疗外,其余101例均主要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进行治疗。结果表明,氨苯砜和雷公藤多甙只适合于轻症或个别中症患者,且有时仍须合并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才能控制病情。在101例激素治疗的BP中,轻、中、重三组患者控制病情所需的平均激素剂量(控制量)分别相当于强的松29.4±5.2mg、45.9±6.2mg和72.7±5.2mg,其中8例在减药中因病情出现小反复而配合使用了免疫抑制剂。对所有111例BP进行随访发现,27例(24%)痊愈,49例(44%)达到基本治愈,22例(20%)病情已控制但仍在治疗中,13例死亡。痊愈病人的平均治疗时间为2年零9个月,死亡病人中有8例死于本病或激素副作用。在讨论中指出,BP治疗仍应首选强的松口服,推荐轻、中、重症患者的控制剂量分别为30mg/d、40mg/d、60~80mg/d,如治疗规则,本病预后良好,死亡率低  相似文献   

9.
寻常型天疱疮联合冲击治疗后随访观察及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近来年,我们应用大剂量皮质类固醇与环磷酰胺联合冲击疗法治疗了11例重症泛发性寻常型天疱疮病人,并进行了随访观察,对该治疗方案的远期疗效作了初步分析。1临床资料寻常型天疱疮11例,男6例,女5例。年龄25~69岁,平均50.4岁,病程1年半~6年半,平均41.5月;起病至冲击治疗时病程4月~3年,平均16.7月;随访时间1年~6年,平均2年(25个月)。2治疗方法2.1皮质类固醇冲击疗法:本组所有患者均采用大剂量地塞米松冲击疗法,地塞米松量为100mg/d~150mg/d,连用3~5天。所有病人均只作1…  相似文献   

10.
报告1例应用利福平导致对糖皮质激素治疗产生抵抗的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女,44岁.全身出现红斑、水疱2年余,复发1个月余.结合临床表现、组织病理检查及免疫荧光检查诊断为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入院前因疑为结核性胸膜炎,给予利福平抗结核治疗.入院后给予泼尼松60 mg/d及环孢素、环磷酰胺、氨苯砜治疗,泼尼松剂量逐渐加至180 mg/d,仍不能控制病情,而在停用利福平之后,病情在5 d内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11.
麻风病     
20000777 18例麻风现症患者神经炎监测与4例神经炎治疗结果/袁健(江苏建湖县皮防院)//皮肤病与性病.-1999,21(4).-57~58 神经炎患者4例,受损神经14条,其中尺神经6条,正中神经3条,桡神经2条,腓总神经2条,胫神经1条。经强的松第1个月40mg/d,第2月30mg/d,第3月20mg/d,以后日递减5mg,至第6个月止。结果优1条,良6条,无变化7条,总有效率50%。表2参2(张孝友)20000778 洱源县麻风45年防治工作的调查分析/许玉梅(云南洱源县卫防站)…//…  相似文献   

12.
特比萘芬治疗皮肤播散型孢子丝菌病1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报告1例31岁男性患者,全身多发结节7个月,经组织病理、真菌镜检和培养确诊为皮肤播散型孢子丝菌病。给予特比萘芬250mg/d口服,2周后皮损开始好转,3个月达临床和真菌学痊愈。继续隔日250mg维持2个月,无复发迹象。治疗前后未见任何不良反应。特比萘芬能安全有效地治疗皮肤播散型孢子丝菌病,建议剂量采用250mg/d,疗程应在3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13.
环孢菌素A与激素并用治疗寻常性天疱疮2例陈进木,张远峰,苏飞腾,刘向农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皮肤科(邮政编码350001)例1女,50岁。口腔糜烂16个月,躯干水疱、糜烂6个月。入院前曾用强的松75~30~60mg/d治疗。皮肤科情况:口腔粘膜多处糜烂,...  相似文献   

14.
皮肌炎并发挪威疥疮1例刘翠杰,刘华昌济南军区总医院皮肤科(邮政编码250031)患者女,46岁。因面部、双上肢起红斑伴四肢肌痛无力、上举下蹲困难5月,院外应用强的松(20~30mg/d)等治疗,病情不能控制于1992年10月6日入院。皮肤科情况:额部...  相似文献   

15.
23例中重度大疱性类天疱疮皮质类固醇激素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分析23例中重度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中重度大疱性类天疱疮合理的治疗方案。结果:中度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皮质类固醇激素控制量(相当于泼尼松剂量)为(57.43±11.58)mg/d,重度患者控制量为(87.26±14.52)mg/d。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可减少皮质类固醇激素的用量,利于其较快减量,减少激素使用副作用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汗疱疹是一种水疱性湿疹 ,占手部湿疹的 5%~ 2 0 %。作者应用甲氨蝶呤 (MTX)治疗 5例汗疱疹患者 ,这些患者对一线疗法无效 ,或应用皮质类固醇有不良反应。例 1,男 ,39岁。严重掌跖汗疱疹 ,应用泼尼松60mg d ,致体重增加 ,皮肤萎缩 ,血压升高。加用MTX每周 15mg ,泼尼松减至 10mg d ,后停用。 4周后湿疹明显减轻 ,现应用MTX每周 15mg控制病情。例 2 ,男 ,4 7岁 ,有高血压病史。MTX起初为每周15mg ,无效 ,增至每周 2 0mg ,病情好转。停药 1个月后复发。后应用MTX每周 2 0mg ,2个月后皮损完全消退 ,停药后以局…  相似文献   

17.
重症天疱疮9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10年来,随着皮质类固醇(以下简称激素)与免疫抑制剂的同时并用,已使天疱疮的预后大为改观。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丙球)冲击治疗获得成功。笔者所在科室从1995~2000年共收治重症天疱疮9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9例患者男6例,女3例,年龄19~65岁,其中30~55岁6例。病史3个月~1年。临床分型:寻常型7例,落叶型1例,红斑型1例(后转为寻常型)。皮损面积均超过体表面积的60%,有典型的临床表现。9例经病理、8例行直接免疫荧光检查,支持天疱疮的诊断。2治疗入院后首选甲泼尼…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40岁,因面部红斑、四肢关节痛、不规则发热、双下肢浮肿,化验检查ANA及dsDNA(+),狼疮细胞(+),尿蛋白(),确诊为SLE。自1992年5月开始应用泼尼松、环磷酰胺等药物治疗,病情好转后泼尼松量减至15~30mg/d维持。当病情进一...  相似文献   

19.
天疱疮6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天疱疮的临床特征和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66例天疱疮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天疱疮抗体滴度与病情成正相关;中症天疱疮患者糖皮质激素控制量为(56.96±14.89)mg/d(按泼尼松计),重症患者控制量为(86.67±15.92)mg/d。结论:目前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仍是治疗天疱疮的主要药物,天疱疮抗体滴度的监测有利病情判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类固醇药治疗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疾患(大疱性类天疱疮和寻常天疱疮)有效,但由于其副作用严重,病人难以耐受。环孢菌素主要作用于辅助淋巴细胞,而且副作用少。本文报告以环孢菌索(6mg/kg/d),血浆浓度为80~180μg/l)治疗2例大疱性类天疱疮和2例寻常天疱疮的情况。寻常天疱疮2例,曾用泼尼松治疗好转,但减量治疗后复发,泼尼松量增至1mg/kg/d不能控制复发,故决定在不增加泼尼松剂量的情况下给予环孢菌素口服试验治疗(2例剂量相同)。结果分别于10天和15天治愈。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