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微创关节外侧直切口入路手术治疗Sanders Ⅲ型跟骨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Sanders Ⅲ型跟骨骨折患者58例,男性40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32.5±4.7)岁。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L型切口,观察组采用微创关节外侧直切口进行手术治疗,术后跟踪随访12~16个月,收集影像学资料,比较术后跟骨Bohler’s角和Gissane’s角情况,并应用Maryland足部评分评价患者术后足部功能及临床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跟骨长度、跟骨宽度、跟骨高度、Bohler’s角及Gissane’s角均得到显著恢复。结论:与传统L型切口相比,微创关节外侧直切口手术治疗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后切口引流量及引流管放置时间更短,切口并发症少,整体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经跗骨窦小切口和跟骨外侧"L"型切口治疗跟骨骨折两种方式进行疗效及并发症比较研究。方法对2008年7月至2013年7月间本院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48例56足手术治疗,分为经跗骨窦小切口组(A组)和"L型"切口组(B组)。A组SandersⅡ型18足,SandersⅢ型7足;B组SandersⅡ型9足,SandersⅢ型22足。小切口手术方法采用经跗骨窦小切口,先外侧小切口直视下复位距下关节,复位后经跗骨窦切口行螺钉固定术;"L"型切口手术方法采用标准切口,直视下复位距下关节面,复位后以跟骨锁定钢板固定。术后随访评分参照美国骨科足与踝关节协会的足踝临床后足评分系统(AOFAS)观察跟骨宽度、高度、Bolher角及Gissane角。结果术后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5个月(9~48个月),术后两组Bolher角及Gissane角较术前有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A组与B组相比术后AOF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A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术后AOFAS评分(74.4±6.7)分明显低于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评分(84.6±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附骨窦小切口切开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其疗效确切,并发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比两种微创术式在跟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 选取东港市中心医院骨科2019年5月—2020年9月诊治的跟骨骨折患者119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60例应用经跗骨窦小切口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59例应用经皮微创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比2组的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等。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2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Ⅱ~Ⅲ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7.14%)与对照组(1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Ⅳ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32.25%)高于对照组(10.0%),差异显著(P<0.05)。2组SandersⅡ~Ⅲ型患者术后的Gissane角、Bohler角、跟骨高度、跟骨宽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SandersⅣ型患者术后的Gissane角、Bohler角、跟骨高度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跟骨宽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
韩运  刘晓玲 《中国医药导刊》2012,(10):1710-1711
目的:比较解剖钢板与克氏针治疗SandersⅢ和Ⅳ型跟骨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SandersⅢ和Ⅳ型跟骨骨折患者71例,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解剖钢板内固定,对照组使用克氏针内固定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1.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88.57%(31/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44%(25/36),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Bohler角及Gissane角分别为(31.9±3.7)°,(129.5±11.9)°和(30.2±3.1)°,(123.2±11.7)°,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Bohler角及Gissane角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43%,与对照组的19.44%相比,无统计学差异(t=0.8709,P=0.3507)。结论:解剖钢板治疗SandersⅢ和Ⅳ型跟骨骨折有效率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我院收入的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患者共75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三组:锁定钢板组、普通钢板组及克氏针组,比较三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全足负重时间、跟骨Bohler角、跟骨Gissane角、跟骨高度、宽度及Marland评分。结果克氏针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低于锁定钢板组及普通钢板组(P<0.05)。锁定钢板组全足负重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显著低于普通钢板组及克氏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高度及跟骨宽度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锁定钢板组患者术后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高度均显著高于普通钢板组及克氏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锁定钢板组患者优良率为88%,显著高于普通钢板组(68%)及克氏针组(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并发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愈合,并能够较好的恢复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高度及跟骨宽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跟骨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3月采用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的病例,共49例51足,其中Sanders分型Ⅲ型38足、Ⅳ型13足,随访时采用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疗效以及Bohler角、Gissane角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11个月(8~18个月),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优14足,良29足,可7足,差1足,优良率84.3%。优良率在不同类型骨折中分别为:Ⅲ型33例,占该型86.8%;Ⅳ型10例,占该型76.9%;对术前、术后和随访的Bohler角、Gissane角、VAS评分等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跟骨骨折进行外侧入路手术跟骨钢板复位内固定治疗,得到良好的临床效果,术后Bohler角及Gissane角得到良好的恢复,疼痛明显改善,伤后关节功能恢复好,是治疗SandersⅢ型及以上的跟骨骨折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微创复位内固定在老年性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治疗中的有效性和优越性。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6月于本院诊治的86例老年性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应用双色球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察组行微创复位内固定术。随访1年,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术后跟骨解剖参数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两组Bohler角和Gissane角均高于术前(P0.05)。术后1年,两组Bohler角和Gissane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60%(P0.05)。结论:微创复位内固定术可缩短老年性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并发症,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经皮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与经跗骨窦切口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100例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予经皮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予经跗骨窦切口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复位后Gissane角与Bohler角,以及跟骨宽度与跟骨高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短于或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andersⅣ型骨折复位后Gissane角及Bohler角均小于对照组,跟骨宽度大于对照组,跟骨高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撬拨复位空心钉与跗骨窦切口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均为治疗跟骨骨折的有效方式,经皮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适用于SandersⅡ型、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而跗骨窦切口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则更适用于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患者。  相似文献   

9.
邓长华  吴新宝 《重庆医学》2013,(27):3287-3289
目的比较微创钢板与克氏针治疗SandersⅢ和Ⅳ型跟骨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SandersⅢ和Ⅳ型跟骨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微创钢板内固定术)和对照组(克氏针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1)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90%(29/30)明显高于对照组70%(2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17,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Bohler角及Gissane角均显著高于术前(t观=-33.971、-10.219,t对=-37.639、-7.415,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Bohler角及Gissane角为(31.8±3.9)°和(129.9±11.8)°,对照组为(29.3±3.1)°和(123.6±11.6)°,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748,t2=2.085,P<0.05)。(3)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41,P>0.05)。结论 SandersⅢ和Ⅳ型跟骨骨折患者采用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效果较好,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比分析经跗骨窦入路及传统外侧L型扩展入路治疗跟骨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2014年12月至2016年5月入院治疗并符合标准的47例跟骨骨折患者根据手术入路分为两组(传统外侧L切口入路组25例和跗骨窦切口入路组2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愈合时间、术后随访功能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对术前术后Bohler角及Gissane角的大小进行测量.术后随访1~18个月,采用AOFAS评分评价足部功能.结果 传统外侧L切口入路组较跗骨窦切口入路组患者手术时间更长(P<0.05);两组在骨折愈合时间、AOFAS评分、术后Bohler及Gissane角恢复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外侧L切口入路对比,经跗骨窦切口入路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可以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结果,具有一定的优势,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术者需有传统术式经验积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掀开跟骨外侧骨瓣+可吸收钉+加植骨"与"常规外侧切口钢板+植骨"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疗效。 方法 回顾分析宁波市第六医院2011年2月-2014年2月76例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均为单侧骨折),行"掀开跟骨外侧骨瓣+可吸收钉或+植骨"的40例患者设为A组,行"常规外侧切口钢板+植骨"治疗跟骨骨折的36例患者设为B组。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并发症发生率、Bohler角、Gissane角、AOFAS (ankle-hindfoot scale)评分、MFS (maryland foot score)评分。 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4~36个月(平均28个月)。与B组相比较,A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更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有患者术后1年、2年Bohler角、Gissane角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与B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AOFAS评分和MF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应用"掀开跟骨外侧骨瓣+可吸收钉+植骨"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相对"常规外侧切口钢板+植骨"组手术效果安全可靠,手术时间短,术中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小切口加压螺钉治疗SandersⅡ及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32例SandersⅡ及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经小切口加压螺钉治疗后的资料,观察患者手术前后轴位x线片显示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高度、跟骨宽度、跟骨长度等指标的变化,计算各型骨折患者Creighton-Nebraska平均评分,观察患者随访期间是否出现螺钉断裂、松动及切口并发症。结果改良切口治疗后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高度、跟骨长度均明显高于术前,跟骨宽度明显低于术前,手术前后以上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均于术后随访,平均随访(24.53±9.46)个月,所有患者随访期间未发生螺钉断裂、松动及术后切口无感染、坏死,无Gissane角、Bohler角、跟骨长度、跟骨宽度、跟骨高度丢失。根据Creighton-Nebraska评分,Ⅱ型骨折平均得分为(89.32±4.29)分,Ⅲ型骨折平均得分为(85.94±5.14)分,Ⅳ型骨折平均得分为(74.24±7.53)分。结论采用精细操作进行改良切口治疗跟骨骨折,具有创伤小、不易发生感染、坏死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微创钢板固定复位手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该院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微创钢板固定复位术治疗。对比两组足部功能恢复情况、Bohler角和Gissane角变化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足部功能恢复情况较对照组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Bohler角和Gissane角均明显升高,观察组Bohler角(32.23±4.63)°,明显较对照组的(30.06±4.11)°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Gissane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伤性关节炎、切口不愈合、切口延迟愈合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20.59%)较对照组(41.18%)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钢板固定复位术治疗跟骨骨折较切开复位固定术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可促进患者术后足部功能的恢复,且有助于Bohler角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分析探讨经跗骨窦切口与外侧L形切口手术治疗跟骨骨折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近2年来经采取跗骨窦切口手术治疗的22例(22足,Sanders分型为Ⅱ型或Ⅲ型)跟骨骨折病人,同时选取了我科曾经采用外侧L形切口手术治疗的22例(23足,Sanders分型为Ⅱ型或Ⅲ型)跟骨骨折病人。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跟骨长度、宽度、高度、跟骨Bohler角及Gissane角,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前、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跗骨窦切口与外侧L形切口两者术前跟骨高度、长度、宽度、 Bohler角及Gissane角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两者具有可比性,术后两者跟骨高度、长度、宽度、Bohler角及Gissane角比较也无统计学差异,但两者术前与术后跟骨高度、长度、宽度、Bohler角及Gissane角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跟骨高度、长度、宽度、Bohler角及Gissane角均达到了正常范围。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前、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跗骨窦切口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而且术前及术后住院时间也短。早期软组织并发症发生率两者比较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跗骨窦切口软组织并发症明显降低。术后1年VAS评分两者在0~3分之间,AOFAS踝-后足评分两者在73~100分之间。跗骨窦切口优3例,良8例,优良率92%。L形切口优1例,良10例,优良率85%。结论:跗骨窦切口手术治疗SandersⅡ型或Ⅲ型跟骨骨折不仅可取得与外侧L形切口相当的临床疗效,还具有创伤小、软组织并发症少等微创手术的优势,而且患者住院时间短,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经皮微创法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Ⅰ、Ⅱ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3月南京中医药大学江阴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42例(44足) SandersⅠ、Ⅱ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6例(17足)采用经皮撬拨复位螺钉内固定法(微创组),26例(27足)采用外侧"L"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法(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和术后住院时间、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术前与术后跟骨Bohler角、Gissane角与跟骨宽度以及切口并发症情况。结果①42例病例(44足)术后平均随访13. 5个月,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前Bohler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术前住院时间和术后AOF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②影像学结果比较:各组术后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宽度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 <0. 05),且手术方式与术前、术后时点不存在交互效应(P> 0. 05);对照组Bohler角小于微创组,对照组跟骨宽度大于微创组,两组间Bohler角、跟骨宽度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 <0. 05),两组间Gissane角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 0. 05)。③术后并发症比较:对照组切口感染1例、皮缘坏死5例、腓肠神经损伤1例;微创组未出现感染、皮肤坏死、神经损伤病例,微创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经皮微创法治疗SandersⅠ、Ⅱ型跟骨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的优势,其临床疗效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法相似。  相似文献   

16.
李海峰  季伟  白雪东  贾治伟 《北京医学》2011,33(10):829-831
目的分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用于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我科同一组医生实施切开复位、钛板螺钉治疗的21例(23足)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术前、术后在X线片上测量跟骨宽度、Bohler’s角以及Gissane’s角。伤后5~7d局部消肿后实施手术.单侧骨折患者采用侧卧位,双侧患者采用俯卧位,选择跟骨外侧切口,采用“不接触技术”保护局部皮瓣.术中直视下用斯氏针辅助将后关节面复位,必要时取髂骨植于骨缺损部位,用钛板螺钉固定。术后3、6、12个月复查X线及CT检查观察跟骨宽度、Bohler’s角以及Gissane’s角以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本组21例跟骨骨折切口均愈合良好.术后复查X线和(或)CT显示骨折愈合良好,测量跟骨宽度、Bohler’s角以及Gissane’s角均恢复良好.患者下地活动后足跟均无明显不适。结论加强围手术期管理、选择合适手术时机,掌握必要的手术技巧.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可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闭合复位锁定钢板外置术和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置术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符合标准的52例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25例以撬拨复位皮外放置锁定钢板固定进行治疗,对照组27例采用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进行治疗。在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等可能混杂因素具有可比性的基础上,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X线暴露时间、术后软组织感染发生情况以评价手术安全性,比较两组术后的Bohler角和Gissane角改善程度、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1年足功能评分以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软组织感染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X线暴露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种术式均能明显改善Bohler角和Gissane角(P<0.05),改善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均未观察到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病例,两组间骨折愈合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足功能均恢复满意,Maryland评分优良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撬拨复位皮外放置锁定钢板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能够取得与传统术式相同的临床效果,但手术创伤更小、手术时间更短、术后软组织感染率低,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可塑性跟骨钛钢板结合撬拨复位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可塑性跟骨钛钢板结合撬拨复位治疗32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其中Ⅱ型14例、Ⅲ型18例),测量术前、后的Bohler角、Perie氏角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随访时间6~39月,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结果本组32例跟骨骨折术后Bohler角、Peries氏角明显恢复,经统计学分析与健侧无显著性差异(P>0.05),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SandersⅡ型优10例,良2例,可2例,优良率85.7.%,SandersⅢ型优10例,良4例,可4例,优良率77.8%,总优良率81.3%(26/32)。结论可塑性跟骨钛钢板结合撬拨复位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跗骨窦切口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对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〇医院就诊的84例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42例。A组接受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术治疗,B组接受跗骨窦切口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对比两组术前和术后3个月时Bohler角、Gissane’s角以及跟骨高度。统计两组手术效果优良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B组术中出血量小于A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3个月时Bohler角、Gissane’s角及跟骨高度均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手术效果优良率高于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比,跗骨窦切口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疗效更佳,手术创伤更小,术后并发症更少,患者术后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微创跟骨外侧小切口结合多种复位手法联合接骨板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8例(22足)SandersⅡ、Ⅲ闭合性跟骨骨折病例的临床资料,全部采用微创跟骨外侧小切口结合多种复位手法复位骨折及关节面,联合接骨板经皮螺钉内固定进行治疗.对比术前、术后末次随访的跟骨Bohler角及Gissane角,评定术后疗效.结果18例患者术后获6个月~24个月随访,切口均Ⅰ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10周~12周,未发生畸形愈合.末次随访时Bohler角和Gissane角均明显大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功能评定:优18足,良3足,可1足,优良率95.5%.结论 微创跟骨外侧小切口结合多种复位手法联合接骨板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创伤小,复位满意,固定牢固稳定,恢复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