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又称震颤麻痹,为黑质和黑质纹状体通路变性疾病。临床上以进行性运动徐缓、肌强直、震颤、姿势反射丧失为特征[1]。而帕金森综合征(Parkinsonism)则通常有明确的病因可寻,如脑外伤、脑卒中、病毒性脑炎、药物、一氧化碳中毒等[1]。两者相互之间,或与其他有类似临床表现的疾病如脑血管病、特发性震颤等易发生混淆。统计我科自2001年6月-2005年6月与PD相关的误诊患者20例,现就其临床资料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共有患者20例,其中男15例,女5例。平均年龄65.8岁。误诊情况:PD误诊为脑血管病7例、…  相似文献   

2.
帕金森综合征(Parkinsonism,PDS)是指除特发性帕金森病以外的各种原因引起的类似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表现的运动障碍,常继发于某些神经系统的疾病,如脑血管病、脑外伤、化学物质中毒、颅内炎症、毒物、药物等。近年来随着新药的开发及应用,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的发生率也逐渐升高。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和体  相似文献   

3.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ascular parkinsonism,VaP)是临床上常见的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一种,由脑小血管损伤引起基底节神经元网络缺氧、代谢异常以及神经微环境的完整性破坏等导致.VaP的临床表现与血管损伤有关,其危险因素、病因、临床表现与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均有明显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颈动脉彩色超声多谱勒对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和帕金森病的鉴别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 血管性 帕金森综合征29例,帕金森病30例均行颈动脉彩色超声多谱勒检查,以颈动脉内膜厚度、斑块情况、狭窄程度的超声分级作为 评价颈动脉硬化程度的指标。结果 颈动脉彩色超声多谱勒显示二者的动脉硬化斑块致血管狭窄分级间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 行颈动脉彩色超声多谱勒有助于鉴别VP、PD,且对揭示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颈动脉彩色超声及经颅多普勒对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和帕金森病(PD)患者的脑血流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二者的发病机制。方法 28例血管性金森综合征,32例帕金森病患者均行颈动脉彩色超声、经颅多谱勒检查,以病变血管、血管狭窄程度的超声分级作为评价颈动脉硬化程度的指标。结果 颈动脉彩色超声及经颅多谱勒显示两者的动脉硬化斑块致血管狭窄程度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P组各血管的异常率显著高于PD组(P0.05)。结论 颈动脉彩色超声及经颅多谱勒有助于鉴别PD和VD,为揭示二者的发病机制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ascular parkinsonism,VP)是一组由于脑血管病变所导致的综合征,与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有类似的临床表现。上世纪20年代末,Critchley率先提出了"动脉硬化性帕金森综合征"这一概念并描述了其临床特征,他认为脑血管的病理变化可能会导致帕金森综合征,限于当时的条件,未行进一步病理学及影像学检查,该综合征此后在文献中的称呼有多种。自上世纪80年代以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帕金森病(PD)临床误诊的原因,以期提高对本病及相关疾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与PD相关的26例误诊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原发性震颤(ET)、脑血管病是误诊的最常见原因。特别是仅有震颤症状而年龄较大的病人,误诊为脑血管病者均为以偏侧症状明显的强直型PD。结论掌握PD、VP、ET以及与其临床特征相似的其他疾病的临床特征,是做出正确诊断,避免误诊误治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具有帕金森样症状(PLS)患者的相关疾病。方法收集本院近3年来因PLS而住院的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病史、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参照现行权威神经病学教科书、专著和最新文献,作出诊断。结果本组78例患者出院诊断分别为帕金森病(PD)36例,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PS)26例(血管性16例、脑外伤后3例、CO中毒后3例、脑炎后2例,杀虫剂中毒后2例),多系统萎缩(MSA)4例,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4例,路易体痴呆2例,Wilson病2例,特发性震颤2例,基底节钙化症1例,皮质基底节变性1例。结论具备PLS的疾病谱很广,其中PD大约占60%,PS占10%,其余为非典型帕金森综合征(AP),临床医师较陌生,容易误诊,如MSA、PSP、Wilson病、路易体痴呆,基底节钙化症、皮质基底节变性等,应注意鉴别。  相似文献   

9.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与原发性帕金森的临床与影像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S)与原发性帕金森病(PD)临床与影像学区别。方法:对15例VPS及27例PD临床及影像学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和统计学处理,并用15例椎—基动脉供血不足者作对照。结果:发现VPS临床以四肢强直—行走困难为主(93%),多伴锥体束损害体征。PD以震颤或震颤—少动—强直为主(88%)。VPS影像学异常高于PD(P<0.01),主要表现为多发皮质下白质腔梗及基底节腔梗。PD多为脑萎缩部分为苍白球钙化。结论:VPS与PD病因与发病机理不同,临床表现与影像学亦有差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ascular parkinsonism,VaP)和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的认知功能特点.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2020年12月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首次就诊的VaP患者和PD患者.采用MMSE和MoCA量表评估PD患者和VaP患者的认知功...  相似文献   

11.
<正>路易体痴呆(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DLB)是以痴呆和帕金森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的第二常见的神经变性性痴呆。在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患者中,痴呆的患病率约为30%~40%[1]。典型帕金森病痴呆(Parkinson disease dementia,PDD)与DLB的诊断依据痴呆  相似文献   

12.
一、帕金森氏病立体定向手术概况帕金森病 (Parkinson's disease,PD)立体定向手术已有 50余年的历史。苍白球毁损术(pallidotomy)、丘脑毁损术 (thalamotomy)是主要术式。 50年代 ,苍白球毁损术是治疗 PD和脑炎后帕金森综合征的一个共同的途径[1,2 ] 。自 1 952年丘脑毁损术被 Hassler和 Riechert引介 ,因为它能减缓震颤 ,在 50年代后期和 60年代取代苍白球毁损术治疗 PD,大部分神经学家和神经外科医生并没有认识到可以通过苍白球毁损术改善运动症状。当Laitinen和 Coworers[3 ,4 ]报道了他们的结果后 ,苍白球毁损术重新被认为治疗帕金…  相似文献   

13.
<正>帕金森病(PD)为中老年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型迟缓、姿势步态异常为主要特征,临床诊断主要靠病史、体检。因脑退行性变而影响到锥体外系并引起震颤麻痹症状或类似震颤麻痹症状称为帕金森综合征(PDS)。由于很多疾病都可以引起震颤,因此常易误诊。本文通过对有震颤症状的40例患者行双侧基底节区单体素H-MRS扫描,以探讨其对帕金森病、帕金森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经颅脑超声对多系统萎缩(MSA)及帕金森病(PD)的超声表现,探讨颅脑超声对MSA及PD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经确诊的MSA及PD患者为病例组,另设对照组,对其经颅脑超声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 PD组黑质强回声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及MS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D组黑质强回声面积高于对照组及MS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SA-P型患者豆状核异常高回声比例高于MSA-C组、PD组及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颅超声可为PD及MSA等帕金森综合征患者的鉴别提供帮助,豆状核异常强回声的引入,增大了经颅超声对于鉴别PD患者及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毅 《中国卒中杂志》2022,17(4):327-332
帕金森综合征涵盖多种病因和临床表现,可谓"一病多症、一症多病",大众甚至部分非神经科医学人员所言的"帕金森"更指向于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但实际上,患者所患的可能是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或者帕金森叠加综合征.麦穗两岐,在非专科医师眼中,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ascular parkins...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具有帕金森样症状(PLS)患者的相关疾病。方法收集我院近3年来因PLS而住院的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病史、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按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运动障碍及帕金森病学组制定的诊断标准确定诊断。结果本组78例患者,出院诊断分别为:帕金森病(PD)36例,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PS)26例(血管性16例、脑外伤后3例、CO中毒后3例、脑炎后2例,杀虫剂中毒后2例),多系统萎缩(MSA)4例,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4例,路易体痴呆(DLB)2例,肝豆状核变性(WD)2例,特发性震颤(ET)2例,基底节钙化症(BGC)1例,皮质基底节变性(CBD)1例。结论具备PLS的疾病谱很广,其中PD大约占60%,另有30~40%的非PD患者具有类似表现,称为非典型帕金森综合征(AP),如多系统萎缩(MSA)、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Wilson病(WD)、路易体痴呆(DLB),基底节钙化症(BGC)、皮质基底节变性(CBD)等,容易误诊,应注意鉴别。  相似文献   

17.
非典型性帕金森样病亦称帕金森综合征,为一组临床表现多样的疾病症候群,除了覆盖原发性帕金森病(PD)的主要临床症状[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不能和(或)运动迟缓、姿势反射障碍]外,还具有进展迅速、对左旋多巴反应不佳或其他特征性表现,如疾病早期易跌倒。与原发性帕金森病相比,非典型性帕金森样病包括原发性神经变性疾病,以及由药物、中毒、代谢性疾病或脑血管事件等导致的继发性症候群,而典型的原发性帕金森病是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型帕金森病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青少年型帕金森病 (PD)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 2 8例青少年型P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 8例中 5例有家族史 ,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AR JP) ;症状轻、病程长 ,症状常左右不对称 ,腱反射活跃和症状波动较常见 ;头部CT或MRI检查一般正常 ;对多巴制剂反应良好 ,但其所诱发的症状波动出现早。与散发性PD患者相比 ,AR JP患者发病年龄更早 ,为 (2 0 6± 5 6 8)岁 ,病程更长 ,为 (9 5±5 77)年 ,而病情较轻、症状波动和腱反射活跃更多见 ,多巴制剂不良反应更常见。结论 青少年型PD具有独特的临床特征 ,可能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实体。AR JP与散发性青少年型PD临床特征不同 ,提示二者可能具有不同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9.
病毒性脑炎患者Borna病病毒P24基因片段的检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Borna病病毒(BDV)感染与人类病毒性脑炎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套式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FQ nRT PCR)检测了59例临床诊断的原因未明的病毒性脑炎及112名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BDVP24基因片段。结果59例原因未明的病毒性脑炎患者中有3例PBMC中检出BDVP24基因片段,而112名健康对照均未检出。病毒性脑炎患者BDV阳性率(5.08%)高于健康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DVP24基因片段检测阳性病例的脑脊液中其他常见致脑炎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带状疱疹病毒、腮腺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和巨细胞病毒)检查均为阴性。结论中国的部分病毒性脑炎患者中存在BDV感染,BDV感染与病毒性脑炎的发病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20.
首先应了解患者是属于那一种类型的帕金森综合征(简称PS),因为类型不同,治疗亦不同。 不同类型PS的不同治疗 一、原发性或特发性PS即帕金森病(PD)或称震颤麻痹,用左旋多巴(LD)常有惊人的症状缓解。 二、继发性PS 震颤无或少见,比PD进行明显慢,并可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