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本院胃肠外科2008年1月~2009年8月共施行腹腔镜下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25例,并逐步将手术方式程序化与模式化,在保证手术质量的同时,提高了手术效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我院1985年4月~2000年2月共收治外伤性结肠破裂31例,其中15例进行了Ⅰ期修补,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行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患儿的护理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总结了1999年5月至2000年4月应用腹腔镜对10例患儿行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护理.10例均未行结肠造瘘,术前每日行肠道灌洗.详细介绍了灌肠和术后监测呼吸、心率、血压、体温的意义和方法,以及营养支持、伤口护理和健康宣教的方法与要点.10例手术均获成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以回结肠血管为标记右下入路腹腔镜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的技术特点与效果.方法:对我院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实施以回结肠血管为标记右下入路腹腔镜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的32例结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及手术录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实施以肠系膜上静脉为标记中间入路腹腔镜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的19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右下入路组32例病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无中转开腹;中间入路组1例术中出现肠系膜上静脉损伤出血,中转开腹缝合止血,余18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右下入路组病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显著少于中间入路组(P<0.05);两组清扫淋巴结数量、术后排气平均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均无十二指肠损伤、输尿管损伤、生殖血管损伤等手术并发症;两组均无切口感染、吻合口漏、腹腔脓肿等术后并发症.结论:以回结肠血管为标记右下入路能较快速准确地进入融合筋膜间隙,并能减少肠系膜上静脉损伤机会,减少术中出血量,节省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5.
结肠代食管手术26例临床经验总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结肠代食管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 1995年 8月至 2 0 0 3年 10月收治的 2 6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均临床治愈出院 ,无手术死亡 ,并发症发生率为 19. 2 % (5 / 2 6 ) ,其中吻合口瘘发生率为 11 .5 % (3/ 2 6 )。结论 结肠代食管术符合生理要求 ,虽然操作复杂 ,但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仍然是一种安全的术式。  相似文献   

6.
急性阑尾炎术前漏诊结肠肿瘤18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5年9月~1999年4月,我们二所医院共收治结肠肿瘤并发急性阑尾炎18例,术前只诊断出阑尾炎而将结肠肿瘤漏诊.结合文献,对结肠肿瘤并发急性阑尾炎机理及漏诊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在以结肠为替代器官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珠江医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以结肠为替代器官手术(其中结肠代膀胱59例,结肠代阴道23例)患者82例,分为传统治疗组42例(其中结肠代膀胱30例,结肠代阴道12例)和FTS组40例(其中结肠代膀胱29例,结肠代阴道11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手术并发症(咽喉疼痛、急性胃扩张、肺部感染、吻合口瘘等)发生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两组患者均痊愈出院,FTS组术后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较传统治疗组缩短,住院费用较传统治疗组降低,咽痛明显减少(P<0.05),但两组患者急性胃扩张、肺部感染、吻合口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FTS可有效促进结肠替代手术患者术后康复,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且不会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右半结肠癌与阑尾炎的关系(附6例误诊病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右半结肠癌临床症状隐匿,早期表现与阑尾炎相似,同时并发阑尾炎也不少见,易造成误诊、漏诊.我院2000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右半结肠癌22例,有6例误诊为阑尾炎,误诊率27.3%.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结肠镜引导下术中全封闭灌洗在左半结肠梗阻急诊Ⅰ期切除吻合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6年~2010年该院对16例患者进行结肠镜引导下术中全封闭灌洗.从阑尾残端将一根16-24F的Foley导管插入盲肠,气囊充气,荷包缝合固定,取肠钳夹住末端回肠以防灌洗液返流至小肠内.Foley导管接于一静脉输液装置,等待输入灌洗液.在结肠镜引导下及术者协助下将吸引管置于肿瘤梗阻上方.从Foley导管中用灌洗液顺行灌洗全结肠,在操作过程中,大的粪块用吸引管抽引,稀液由结肠镜直接抽走.灌洗充分后行全结肠镜检查,行左半结肠癌梗阻切除Ⅰ期吻合术.结果 全组16例,根治性切除14例,姑息性切除2例,16例全部Ⅰ期切除吻合,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漏及腹腔内感染,无切口感染.结论全结肠全封闭灌洗提高了左半结肠Ⅰ期切除吻合的安全性,方便可行.  相似文献   

10.
汪小毛 《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27(10):1045-1047
目的 探讨先天性巨结肠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对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18例先天性巨结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患者均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无1例发生术后并发症.随访1~5个月,18例患者每日排便2~4次,无便秘及污便.结论 术前充分的肠道准备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术后严密观察、规范的护理和正确耐心的康复指导是促进伤口愈合、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12.
王美瑛  徐梅英  张晶  李清华  姚菁波 《护理研究》2008,22(36):3362-3362
分级护理制度是护理工作中一项重要的管理制度,是确定临床护理人员编制,合理安排护理人力资源的重要依据[1],也是确定护理服务的收费标准,是检验护理工作能否诚信服务于病人的试金石.规范落实分级护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13.
郑敏 《护理研究》2004,18(16):1479-1480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化,护理病历书写逐渐代替了传统的交班报告。由于护理工作忙碌而琐碎,尤其在综合病区,病人多、病种多、病情错综复杂,护理人员相对缺编,在这种情况下,护理工作更应该从细微之处入手,本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不影响病人治疗的情况下,随时根据病人需要调整和安排工作,体现人性化的护理观,我科自2 0 0 2年12月份开始使用护理备忘录代替传统的交班报告,收到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1 表格设计  护理人员依据简单、实用、便于记录的原则,采用16开纸,绘制成表格,格式如下:日期时间床号姓名交班或备忘内容(要…  相似文献   

14.
15.
16.
整体护理病区直接、间接护理时间的测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进行整体护理病区护理人员工时的测定,了解临床护士工作时间消耗情况.方法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分别从内科、外科、干部病区及其他科中抽取30例病人,用单盲法对其每日的护理干预及各班次内容在调查表中予以记录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每位病人白斑平均的直接护理时间为88.4min,占58.08%.结论护理部有效的管理、相关部门及时的协调,建立有效的支持系统,从效益角度出发寻求管理途径,以尽可能减少护理人员的间接护理时间,增加直接护理时间,是缓解护理人员短缺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在护理查房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通过评价责任护士汇报病历、患者评估、措施实施、健康教育能力、组织讨论问题、效果评价、终末质量监控的过程,量化评定责任护士对病情掌握程度、能否正确确立护理诊断、护理措施是否到位等评价护理查房的效果。结果责任护士进行护理查房后对病情掌握程度、护理诊断的准确率、护理措施的可行性、实效性明显优于查房前(P〈0.001)。查房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优于查房前(P〈0.05)。结论责任护士以护理程序组织查房,提高了护士分析护理问题、解决护理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手术室护理的作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43例实施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进行手术室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焦虑、抑郁以及血压、心率、护理满意度等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在进入手术室以及术后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患者在进入手术室以及术后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患者在进入手术室时血压以及心率较对照组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其满意度93.01%(133/143)明显优于对照组40.00%(40/100)(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可降低患者不良心理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