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产后汗证临床较为常见,其汗出程度轻重不一,轻者可自行缓解,重者大汗不止,必须及时治疗。我院妇产科2001-2004年采用生脉注射液治疗产后汗证8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黄芪生脉汤治疗老年带状疱疹4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老年人因体质虚弱或常患有各种急慢性疾病,免疫功能低下,易患带状疱疹,且疼痛明显,病程较长。我们运用黄芪生脉汤配合西药治疗该病42例,取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李育龙 《四川中医》2005,23(12):64-64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生脉汤治疗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以黄芪桂枝生脉汤为主方随证加减治疗早搏88例.结果:64例显效,14例好转,10例无效,总有效率88%.结论:黄芪桂枝生脉汤治疗早搏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黄芪生脉汤治疗104例心绞痛观察自拟黄芪生脉汤:黄芪、丹参、苦参各30g,红参、五味子、麦冬、薤白、公丁香各12g,何首乌、全当归、炒枣仁各15g,琥珀(碾碎)10g,全瓜蒌、山楂各20g。根据病情辨证施治,随症加减,每日1剂,2~3次服。2个月为1...  相似文献   

5.
黄芪生脉汤治疗104例心绞痛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拟黄芪生脉汤治疗104例心绞痛患者的观察,主要重用黄芪为主,临床观察显效为46例,有效40例,无效为18例,总有效率为82.7%。  相似文献   

6.
自拟黄芪生脉汤治疗104例心绞痛患者的观察,主要重用黄芪为主。临床观察显效为46例(44.2%),有效40例(38.5%),无效为18例(17.3%),总有效率为82.7%。  相似文献   

7.
扩张型心肌病(DCM)发展到缓和疼痛末阶段引起的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属于极危重症,单纯运用西药或者中药治疗疗效欠佳。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西结合方法治疗本病与单纯西医治疗进行疗效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我科运用穴位注射的方法 ,治疗自汗、盗汗症 ,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现总结如下。一般资料共收治自汗、自汗兼盗汗患者 5 8例。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35例 ,对照组 2 3例 ;其中男性 31例 ,女性 2 7例 ;年龄最大 84岁 ,最小 42岁 ,平均 63岁 ;其中伴慢支哮喘者 39例 ,其余则伴有慢性腹泻、尿频尿急、失眠头晕、胸闷心悸心痛等症状。治疗方法1 .取穴两组均取双侧足三里、三阴交穴。2 .治疗组穴位常规消毒 ,用 5 ml一次性注射器 2支各抽取黄芪注射液 2 ml,将注射针直刺入穴位 ,轻度运针 ,得气后回抽注射器 ,无回血后则将药液缓慢注入 ,每穴 2 ml,…  相似文献   

9.
生脉散出自《内外伤辨惑论》,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具有补气敛汗、生津止渴的功效。主治气阴两虚型自汗或盗汗、心悸气短、头晕乏力、体倦、口干舌燥等。近年来,笔者根据中医理论,运用生脉散加大剂量黄芪治疗汗证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生脉散出自《内外伤辨惑论》,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具有补气敛汗、生津止渴的功效.主治气阴两虚型自汗或盗汗、心悸气短、头晕乏力、体倦、口干舌燥等.近年来,笔者根据中医理论,运用生脉散加大剂量黄芪治疗汗证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汗证是指因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开阖不利而引起汗液外泄的病证。临床上常将汗证分为肺卫不固、营卫不和、阴虚火旺、气阴两虚四种证型[1],而以肺卫不固、营卫不和最为常见。笔者临床观察发现,肺卫不固、营卫不和两型汗证常并见或互见,自拟止汗汤治疗均能明显奏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笔者自1985~1987年以自拟“温阳复脉汤”治疗迟脉证(心动过缓)21例,其中治疗前心率50~55次/分者10例,45~50次/分者8例,40~45次/分者3例。冠心病10例,高心病2例,心肌病1例,病窦综合征5例,粘液性水肿1例,原因不明者2例。按1979年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研究座谈会(上海)修订的标准,显效12例(心率>60次/分),改善7例(心率较治疗前增快20%),无效2例,总有效率90%。服药时间最短者二疗程,最长者五疗程,平均服药32剂。治疗情况见下表:  相似文献   

13.
从1979年以来,自拟冬青生脉汤治疗心悸患者,经临床观察其效果尚佳,仅就资料较完整的45例作如下报导。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中男性18例,女性27例。39岁以下者19例,40~49岁有16例,50岁以上者10例,说明中老年患者占多数。病程在一年以内者15例,1~4年有20例,5年以上者10例。本组病例都作了心电图检查,显示异常者21例,有24例心电图基本正常。经西医诊断为高心病16例,病毒性心肌炎4例,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贫血等原因者22例,风心病3例。  相似文献   

14.
敛汗汤治疗小儿汗证1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运用“敛汗汤”治疗小儿汗证130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来自近年来有原始及复诊资料的门诊“汗证”患儿,中医辩证均为表虚不固或气阴不足,共200例。治疗组130例,其中男68例,女62例,最小9个月,最大10岁,病程最短1周,最长5个半月;对照组70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等方面情况基本相同,经统计学处理P均>0.05,具有可比性。1 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敛汗汤:黄芪、百合各12g,浮小麦15g,煅牡、20g、麻黄根、白术各8g,五味子、防风、地骨皮、竹叶、桔梗、大枣各5g,以上各味药的剂量均7岁患儿的常规用量,可根据年龄及临床情况适  相似文献   

15.
杨金珊 《四川中医》2004,22(3):81-81
以健脾益气、收敛涩汗之法,用自拟六神汤治疗由脾胃虚弱所致小儿自汗、盗汗50例,结果痊愈35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  相似文献   

16.
<正> 桂枝龙骨牡蛎汤来源于《金匮要略》。其方剂组成是:桂枝15克、芍药15克、甘草10克、生姜10克、大枣15克、煅龙骨20克、煅牡蛎20克。目前生姜一味时有脱销,用于汗证以干姜为宜,故以生姜易为干姜5克。斯方由桂枝汤化裁演变而来。桂枝汤主治表虚,有调和营卫之功,佐以龙牡有潜阳固脱之效。方中姜桂之辛热,芍药之酸寒,  相似文献   

17.
逐瘀生脉汤治疗胸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拟定逐瘀生脉汤治疗胸痹50例,另设30例(口服地奥心血康)为对照组,兹将结果报道于下:1一般资料1.1病例选择(1)胸痹(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轻者仅感胸闷憋气,呼吸不畅;心电图有缺血性改变或运动试验阳性),仅限于气阴两虚及心血瘀阻2证者;(2...  相似文献   

18.
西医治疗汗证目前还存在无明确的诊断依据和指南的问题.中医治疗具有通过辨证论治将汗证分为不同证型,按照不同治则治疗汗证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的优势.文章总结了陈新瑜主任治疗汗证的临证经验,陈新瑜主任认为肝病汗证的患者多以肝郁脾虚、湿浊中阻证多见,故创立调肝止汗汤加减.  相似文献   

19.
<正> 汗证,是指不正常出汗的一种病证,即在安静状态下或无故而全身或局部出汗过多,甚则大汗淋漓,它是儿科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病证,其临床特点是寐则汗出,口渴喜饮,大便秘结,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党参黄芪汤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血液透析低血压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9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号简单随机分两组。对照组39例生脉注射液30m L+5%葡萄糖100m L,静滴,1次/d。治疗组40例党参黄芪汤(党参、生地各20g,麦冬、五味子、苍术、黄柏、川牛膝、薏苡仁、当归、川芎、甘草各10g,制附子5g;血瘀加桃仁、红花各10g,口渴加石斛、天花粉各10g,痰瘀阻胸加瓜萎、丹参各10g),1剂/d,水煎200m L,早晚口服;生脉注射液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收缩压、舒张压、血红蛋白(Hb)、血浆白蛋白(ALB)、C反应蛋白(CRP)水平、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收缩压、舒张压、Hb、ALB、CRP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党参黄芪汤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血液透析低血压,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