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加雁  李雨  卢岚 《医学研究杂志》2015,44(4):107-110,113
目的 1α, 25-二羟维生素D [1α,25(OH)2D3]是维生素D信号生物学功能的主要执行者,其血清水平不仅受其前体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的调控,还受体内炎性状态的影响。本研究旨在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血清1α,25(OH)2D3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收集124例COPD患者和188名健康对照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1α,25(OH)2D3及25(OH)D水平,同期收集COPD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量(Hb)及白蛋白(Alb)等实验室资料。 结果 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与对照组相比,COPD组中血清1α,25(OH)2D3和25(OH)D平均水平明显降低,分别为:28.33±5.87 vs 30.58±6.48pg/ml, t=3.108, P=0.002; 25.73±5.44 vs 27.14±5.89ng/ml, t=2.128, P=0.034。根据患者病程分层分析,与稳定期COPD相比,急性加重期患者中血清1α,25(OH)2D3和25(OH)D平均水平亦显著降低,分别为:27.04±4.67 vs 29.17±5.01pg/ml, t=2.377, P=0.019; 24.31±4.22 vs 26.66±4.56ng/ml, t=2.888, P=0.005。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检验COPD组中血清1α,25(OH)2D3水平的相关影响因素,纳入的变量包括血清25(OH)D水平及CRP、WBC、Hb、Alb等血清学指标。结果显示COPD组中血清1α,25(OH)2D3水平与25(OH)D和CRP呈正相关(r=0.291, P=0.002; r=0.352, P=0.004),与Alb呈负相关(r=-0.346, P=0.001),而与WBC和Hb无关(P>0.05)。 结论 COPD患者中血清1α,25(OH)2D3水平与血清25(OH)D、CRP和Alb水平密切相关,并可能影响患者的病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维生素D水平与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及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胜利油田中心医院消化内科门诊收治的100例UC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该院健康体检中心50例体检正常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血清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粪便钙卫蛋白(FC)、TLR4、NF-κB、25-羟维生素D3[25(OH)D3];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ESR、CRP、FC、TLR4、NF-κB、25(OH)D3对UC的诊断价值。根据25(OH)D3水平将观察组患者分为维生素D充足组[25(OH)D3≥ 20 ng/mL]20例、维生素D不足组[10 ng/mL≤ 25(OH)D3< 20 ng/mL]25例及维生素D缺乏组[25(OH)D3< 10 ng/mL]55例;比较3组的ESR、CRP、FC及TLR4、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Person相关系数分析ESR、CRP、FC、TLR4、NF-κB与25(OH)D3的相关性。通过改良Mayo评分评估疾病活动度,分为临床缓解组(改良Mayo评分≤ 2分)20例、轻度组(改良Mayo评分3~5分)32例、中度组(改良Mayo评分6~10分)33例及重度组(改良Mayo评分≥ 11分)15例;比较4组的ESR、CRP、FC、25(OH)D3及TLR4、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ESR、CRP、FC、TLR4、NF-κB、25(OH)D3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ESR、CRP、FC及TLR4、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 <0.05),25(OH)D3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ESR≥ 19.814 mm/h、CRP ≥ 10.758 mg/L、FC ≥ 103.354 μg/g、25(OH)D3 ≤ 18.035 ng/mL、TLR4 ≥ 1.515、NF-κB ≥ 1.426时,其诊断UC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0(95% CI:0.769,0.910)、0.790(95% CI:0.712,0.869)、0.807(95% CI:0.729,0.885)、0.862(95% CI:0.800,0.935)、0.843(95% CI:0.776,0.910)、0.858(95% CI:0.790,0.926),敏感性分别为81.0%(95% CI:0.715,0.925)、78.0%(95% CI:0.725,0.830)、81.0%(95% CI:0.774,0.823)、85.0%(95% CI:0.704,0.937)、82.0%(95% CI:0.750,0.912)、88.0%(95% CI:0.764,0.965),特异性分别为84.0%(95% CI:0.628,0.972)、84.0%(95% CI:0.705,0.971)、82.0%(95% CI:0.659,0.864)、86.0%(95% CI:0.769,0.936)、84.0%(95% CI:0.726,0.936)、84.0%(95% CI:0.751,0.981)。维生素D充足组、维生素D不足组的ESR、CRP、FC及TLR4、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维生素D缺乏组(P <0.05);临床缓解组、轻度组、中度组ESR、CRP、FC及TLR4、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重度组(P <0.05),25(OH)D3高于重度组(P <0.05);ESR、CRP、FC、TLR4、NF-κB与疾病活动度呈正相关(P <0.05);25(OH)D3与疾病活动度呈负相关(P <0.05)。结论 UC患者的ESR、CRP、FC、25(OH)D3及TLR4、NF-κB表达与健康人群有显著差异,不同25(OH)D3水平UC患者的ESR、CRP、FC及TLR4、NF-κB表达均有差异,不同疾病活动度UC患者的ESR、CRP、FC、25(OH)D3及TLR4、NF-κB表达也存在差异。25(OH)D3检测可用于UC患者的临床营养治疗及长期随访管理中,通过补充维生素D提升UC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及其拮抗剂维生素B12干预妊娠关键期孕鼠后,小鼠胚胎腭突上Shh信号通路重要因子、细胞周期调控因子及初级纤毛解聚相关因子的调控及三者间的变化关系。方法: 予特定孕期C57BL/6J孕鼠腹腔注射一定剂量的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地塞米松(地塞米松组)、维生素B12(维生素B12组)、地塞米松+维生素B12(地塞米松+维生素B12组),观察妊娠17.5 d和13.5 d各组小鼠胚胎腭突融合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妊娠13.5 d各组小鼠胚胎腭突中Smo、Ptch1、Cyclin D1、Aurora A的表达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地塞米松延缓胚胎腭突发育而导致腭裂发生,而维生素B12干预后,可部分恢复胚胎腭突发育。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Ptch 1、Aurora A、Cyclin D1的表达在地塞米松组中明显降低(均P=0.000),Smo无明显改变(P=0.695);地塞米松+维生素B12组中Ptch 1、Aurora A、Cyclin D1的表达与地塞米松组相比,均不同程度上调(均P=0.000),Smo无明显改变(P=0.818);维生素B12组中各目的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879、0.399、0.645、0.168)。结论: 地塞米松影响小鼠胚胎腭突Shh下游信号传递和初级纤毛解聚,从而抑制Cyclin D1表达使小鼠胚胎腭突细胞增殖降低,维生素B12可通过上调相关因子蛋白含量拮抗这一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4.
曹正  余蓉  薛冰  王建荣 《医学研究杂志》2019,48(12):111-114
目的 探讨骨化三醇[1,25(OH)2D3]对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 pneumonia,MPP)患儿Th17/Treg及相关因子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 选取2018年9~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儿科就诊的50例MPP患儿为实验组,并取健康儿童50例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法)检测血清中 1,25(OH)2D3、IL-10及IL-17的含量,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Th17及Treg水平。将实验组随机分为维生素D干预组、非维生素D干预组各25例,维生素D干预组儿童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维生素D,2周后再次检测两组患儿外周血中1,25(OH)2D3、IL-10、IL-17含量,Th17及Treg水平。结果 实验组患儿1,25(OH)2D3、Treg及IL-1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h17及IL-17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治疗后 1,25(OH)2D3、IL-10水平及Treg细胞比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IL-17水平及Th17细胞比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变化程度均较非干预组显著(P<0.05)。非干预组IL-10水平及Treg细胞比率有所下降,1,25(OH)2D3、IL-17水平及Th17细胞比率有所增加,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儿咳嗽及喘息消失时间均短于非干预组(P<0.05)。结论 MPP患儿存在一定程度的维生素D缺乏及Th17/Treg表达失衡,补充维生素D可改善患儿Th17/Treg失衡及呼吸道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中药复方血栓通胶囊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SD雄性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DM组,n=12)和造模组(n=24),造模组注射链脲佐菌素(STZ)60mg/kg,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组,n=12),复方血栓通胶囊干预组[XST组,1g/(kg·d),n=12],3个月后处死大鼠,电镜观察视网膜组织结构,并且探查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含量,以实时定量检测生物活性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表达量。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糖尿病组大鼠血糖升高,体重下降(P<0.05),电镜发现视网膜组织细胞出现氧化应激损伤表现,且氧化应激指标SOD下降, MDA升高(P<0.05),生物活性因子VEGF-mRNA及iNOS-mRNA明显升高(P<0.05);相比糖尿病组,复方血栓通胶囊干预组血糖、体重无明显变化(P>0.05),视网膜组织细胞损伤程度明显下降,氧化应激指标SOD、MDA及生物活性因子表达VEGF-mRNA、iNOS-mRNA均明显改善(P<0.05),但仍未达到对照组标准(P>0.05)。结论 高血糖通过氧化应激及增加生物活性因子VEGF及iNOS表达而损伤视网膜,而复方血栓通胶囊通过改善上述机制对高血糖造成的视网膜氧化应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孕妇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关系,分析孕妇血清25-(OH)D水平的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12月在玉环市人民医院产检的300例孕妇,在孕早期、中期、晚期分别检测25-(OH)D水平,根据血清25-(OH)D水平分为缺乏组和不缺乏组,比较2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的差别;根据孕晚期血清25-(OH)D水平,分析孕妇血清25-(OH)D水平的影响因素。  结果   孕早期缺乏组、不缺乏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分别为26.32%、12.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中期缺乏组、不缺乏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分别为28.65%、9.8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孕晚期缺乏组、不缺乏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分别为27.47%、1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每日户外活动时间少、孕晚期在冬春季、未正规补充维生素D、未及时补充维生素D为孕妇血清25-(OH)D缺乏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 < 0.05)。  结论  孕妇血清25-(OH)D水平下降可能增加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的风险,孕早期合理补充维生素D可有效预防孕妇维生素D缺乏,有助于降低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HBsAg定量在慢性HBV感染自然史的不同阶段及HBV相关肝硬化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纳入慢性HBV感染患者185例,其中无肝硬化患者根据自然史分为免疫耐受组(n=34)、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组(n=25)、非活动携带组(n=24)及HBeAg阴性CHB组(n=34),肝硬化患者分为HBeAg阳性组(n=33)及HBeAg阴性组(n=35)。检测患者血清HBsAg、HBV DNA、ALT等指标。 结果 无肝硬化的慢性HBV感染患者HBsAg水平由高到低为:免疫耐受组[(4.60±0.32)log10IU/ml)]、HBeAg阳性CHB组[(4.36±0.45)log10IU/ml]、非活动携带组[(3.51±0.30)log10IU/ml]、HBeAg阴性CHB组[(3.62±0.35)log10IU/ml]。无肝硬化患者,年龄与HBsAg水平呈负相关(P=0.000);ALT与HBsAg水平无相关性(P=0.152)。免疫耐受及HBeAg阳性CHB组HBsAg水平与HBV DNA呈正相关(P=0.000,P=0.009)。HBeAg阳性肝硬化患者HBsAg水平[(4.27±1.33) log10IU/ml]与HBeAg阴性患者[(3.81±1.07) log10IU/ml]相似,HBsAg与年龄及ALT无相关性(P>0.05)。 结论 HBsAg水平在HBeAg阳性患者中可反映HBV DNA复制情况。无论有无肝硬化存在,HBsAg水平都不能反映肝组织炎性情况。  相似文献   

8.
屈晨  祝岩 《医学研究杂志》2020,49(1):89-93, 99
目的 通过观察维生素D3对高血压状态下血管内皮收缩及舒张的影响和环氧化酶(COX)的信号转导途径的研究,探讨维生素D3的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38~42周的雄性自发高血压大鼠(SHR),分为维生素D3治疗组、对照组,每组20只。维生素D3治疗组给予维生素D3 10ng/(100g·d),灌胃3周;对照组给予蒸馏水灌胃3周,各组每日灌胃前测量大鼠体质量。3周后测血压,留取血液样本,测量一氧化氮(NO)含量。离取主动脉,水浴在10ml的组织浴槽中,通过不同药物及试剂的干预,探测血管张力的变化。采集浴槽内液体及实验后动脉环进行Western blot法分析一氧化氮合成酶的表达及环氧化酶的蛋白表达;ELISA测量内皮因子的释放。结果 维生素D3对自发性高血压病大鼠体质量增长趋势无显著影响。与对照组比较,维生素D3治疗可显著降低大鼠血管的收缩压及舒张压。治疗组大鼠血液中NO含量明显升高。经过维生素D3长期治疗后,一氧化氮合成酶的表达增加,环氧化酶-1的表达下降。维生素D3治疗组血管内皮收缩因子的稳定代谢产物较对照组减少。结论 维生素D3可增加血管舒张因子NO含量,影响一氧化氮的表达,增加血管舒张,降低血管内皮收缩因子的释放,影响环氧化酶-1的表达,长期给药可能通过减少血管内皮收缩因子起到血管保护性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叶酸联合维生素B12干预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控制血糖及相应对症治疗,治疗组在采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叶酸和维生素B12,两组疗程均为14 d。比较两组病人的肝肾功能,24 h尿中微量白蛋白(udnary albumin)、叶酸、维生素B12、同型半胱氨酸(Hcy)等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病人24 h尿蛋白的量、Hcy明显降低(P<0.05),其他指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叶酸联合维生素B12干预治疗能明显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24 h尿微量白蛋白和Hcy水平,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脏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患者血清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及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soluble Fms-like tyrosine kinase-1,sFlt-1)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纳入笔者医院2009年6月~2014年12月就诊的PE患者107例,分为轻度PE组(n=60)及重度PE组(n=47),纳入健康孕妇(n=40)作为对照。采集病史资料及实验室指标,检测血清FN及sFlt-1。分析FN及sFlt-1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以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 重度PE组FN及sFlt-1水平分别为1225.63±203.89ng/L、863.44±194.90ng/L,显著高于轻度PE组(655.85±200.22ng/L、604.72±132.55ng/L)及健康对照组(110.97±44.98ng/L、252.68±83.03ng/L)。轻度及重度PE组FN与sFlt-1呈显著正相关(r=0.561,P=0.001;r=0.571,P=0.000)。FN(或sFlt-1)与平均动脉压、24h尿蛋白、Cr、纤维蛋白原、脐动脉S/D值及RI值呈显著正相关(P均<0.01),与PT、新生儿体重、胎盘重量呈显著负相关(P均<0.05)。高FN或sFlt-1水平的PE患者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更高。结论 PE及sFlt-1水平升高反映PE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加重,且与妊娠不良结局相关。  相似文献   

11.
张艳梅  赵梅 《安徽医学》2022,43(6):702-706
目的 探讨抗炎饮食对肺癌化疗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肺癌化疗患者94例,按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抗炎饮食组和常规饮食组,各47例。常规饮食组予以常规饮食干预,抗炎饮食组在常规饮食组基础上加以实施基于膳食抗炎指数的营养干预,均持续3个月。在第一个化疗周期前(T0)、第二个化疗周期(T1)、第三个化疗周期前(T2)和第四次入院评估前(T3)时,测量患者hs-CRP水平,同时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对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进行评定。结果 从T1至T3时,抗炎饮食组焦虑、抑郁评分和hs-CRP水平较常规饮食组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推移,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和hs-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与时间之间存在交互作用,组间差异随时间变化而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焦虑(F时间=5.379,P=0.002;F组间=5.079,P=0.027;F交互=2.823,P=0.043)、抑郁评分(F时间=30.671,P<0.001;F组间=4.695,P=0.033;F交互=2.762,P=0.047)和hs-CRP水平(F时间=18.061,P<0.001;F组间=4.739,P=0.032;F交互=7.910,P<0.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抗炎饮食组饮食依从性高于常规饮食组(Z=-6.310, P<0.05)。结论 抗炎饮食干预可改善肺癌化疗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和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剂量维生素D补充对孕产期孕妇并发妊娠糖尿病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44例首孕、单胎孕产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2例);两组均在规范科学的孕检和护理干预基础上,同时不同剂量的维生素D滴剂胶囊治疗;比较不同剂量维生素D对孕产期并发妊娠糖尿病的效果。结果:对照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生平均孕周明显早于观察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孕期分娩前体重增加明显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水平和空腹膜岛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孕产期孕妇给予高剂量(1600IU)维生素D可有效降低孕期增重,抑制血糖以及膜岛素水平,从而减少并发妊娠糖尿病的发生,值得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维生素D缺乏对新疆地区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 收集自2016年12月~2017年7月收治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15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病例组,同期77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测定其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并进行NIHSS评分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急性脑梗死患者及健康体检者血清25-羟维生素D差异,分析血清25-羟维生素D与NIHSS评分及脑梗死面积关系,同时建立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较健康体检组显著偏低(P<0.01);NIHSS评分与25(OH) D3水平呈负相关(P<0.01);与梗死面积不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25(OH) D3水平是影响神经功能缺损的独立危险因素(OR=0.94,95%CI:0.91~0.97,P=0.001)。结论 血清25(OH) D3参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25(OH) D3水平越低,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越重,可以作为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以下简称甲减组)和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孕晚期脐动脉血流S/D比值(S/D值)的变化及其与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住院的孕晚期孕妇,剔除可能影响脐血流的合并症后,将孕妇分为甲减组、亚甲减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3组孕妇S/D比值的不同,分析S/D比值与血清TSH、FT4、FT3的相关性。结果 甲减组S/D值(2.46±0.31)与亚甲减组S/D值(2.48±0.27)均高于对照组(2.32±0.17),P值均为0.000。亚甲减组与甲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07)。3组间不同脐动脉血流S/D值区间病例数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甲减组孕妇S/D比值与血清TSH呈正相关(r=0.186,P=0.037),与血清FT4、FT3无相关性(P > 0.05),亚甲减组孕妇S/D比值与血清TSH呈正相关(r=0.146,P=0.015),与血清FT4、FT3无相关性(P > 0.05),对照组S/D比值与血清TSH、FT4、FT3均无相关性(P > 0.05)。结论 甲状腺功能减退状态有可能影响孕晚期脐动脉血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舒洛地特联合活性维生素D3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笔者医院经肾活检诊断的68例IgA肾病住院患者,按照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对照组(A组)以及舒洛地特联合活性维生素D3治疗观察组(B组),每组患者34例。A组患者使用替米沙坦 (80mg/d)治疗,B组患者在A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舒洛地特(600 LSU,静脉滴注,1次/天,疗程2周;然后序贯250 LSU,口服,2次/天,疗程6周)与活性维生素D3(骨化三醇 0.25μg/d)治疗,治疗时间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有无不良反应发生,治疗前后患者24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尿素氮、血磷、血钙、凝血功能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如高血压、低血压、高钾、高钙等)发生。经过8周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血磷、血钙、凝血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24h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5),B组患者联合用药变化更明显,且与A组治疗后相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洛地特联合活性维生素D3能更好地减轻IgA肾病患者蛋白尿,延缓其肾脏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在不同病因(脑梗死及呼吸衰竭)所致脑损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连续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0月于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急诊科就诊的脑梗死及呼吸衰竭患者,根据不同病因分为脑梗死组(n=63)和呼吸衰竭组(n=31),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包括NSE)的差异。再根据意识状态分为昏迷组(n=19)和无昏迷组(n=75),比较NSE水平的差异,并对NSE与相关有意义的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总体NSE异常率为26.6%,呼吸衰竭组的NSE水平显著高于脑梗死组[12.54(12.95)ng/ml vs 11.05(5.80)ng/ml,P=0.046],而TBIL、ALB、PaO2显著降低(P均<0.05);昏迷组的NSE水平显著高于无昏迷组[16.35(10.77)ng/ml vs 11.05(4.32)ng/ml,P=0.018]。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NSE与GCS评分呈负相关(r=-0.246,P=0.019)。结论 NSE水平与意识障碍程度密切相关,NSE可能对不同病因所致的脑损伤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海南省孕妇维生素D水平,分析维生素D和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期间在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建册产检的496例孕妇进行研究,孕早期(孕11~13+6周)开展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lc)及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测定,孕中期(孕24~28周)开展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依据检查结果分成GDM组(n=120)和对照组(n=376),比较两组孕妇的血糖、25(OH)D3水平和OGTT结果,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血清25(OH)D3和糖代谢指标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25(OH)D3对GDM的预测效果。结果 GDM组孕妇的FPG、Hb A1c、25(OH)D3、FPG、1 h PBG、2 h PBG分别为(4.98±0.40) mmol/L、(5.65±0.36)%、(45.06±10.24) nmol/L、(4.95±0....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孕早期基础上强化孕中期营养教育模式对妊娠期血糖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于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后至临床营养科就诊的398名孕妇, 年龄(31.79±3.48)(23~41)岁, 根据孕中期是否复诊分成两组, 常规组只进行孕早期营养教育的孕妇, 共205名, 年龄(31.49±3.36)(24~41)岁;强化组孕早、中期均进行营养教育的孕妇, 共193名, 年龄(31.92±3.97)(23~41)岁。再根据孕前体质指数(BMI)分为BMI正常(18.5 kg/m2≤BMI<24 kg/m2)和超重(24 kg/m2≤BMI<28 kg/m2), 分层比较两组孕前不同体型孕妇OGTT血糖水平、妊娠期糖尿病(GDM)阳性率及孕期增重情况, 分析孕中期强化营养教育模式对妊娠期血糖的影响。结果两组孕妇年龄及≥35岁人数占比、孕前BMI及超重人数占比、胎次和孕早期血糖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强化组OGTT 0、1、2 h血糖水平分别为(4.57±0.37)、(8.41±1.70)和...  相似文献   

19.
李佳莹  蔡雁 《医学综述》2022,(9):1837-1841
目的 分析血清维生素D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20年9—1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产科门诊就诊的10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孕中期的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分为GDM组(32例)和非GDM组(68例)。再将GDM组孕妇根据孕早期血清维生素D水平分为维生素D缺乏组(12例)和非维生素D缺乏组(16例),随访过程中有4例孕妇未在我院分娩。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孕早、中期孕妇血清TNF-α水平,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孕妇血清维生素D水平,比较两组的TNF-α及维生素D水平,观察GDM孕妇血清中维生素D水平与TNF-α水平的相关性,并分析孕早期血清维生素D及TNF-α水平单独和联合预测GDM发生的效能。结果 孕早、中期,GDM组孕妇血清中的维生素D水平均低于非GDM组(P<0.01);TNF-α水平均高于非GDM组(P<0.01)。维生素D缺乏组和非维生素D缺乏组在胎儿窘迫、早产等不良妊娠结局,产程、住院情况以及新生儿出生身长、体重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血清维生素D、TN...  相似文献   

20.
田巍  赵斌 《医学研究杂志》2016,45(12):27-31
目的 探讨及验证甲基泼尼松龙对油酸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n=6)、油酸造模组(n=12)、甲基泼尼松龙组(n=12)。对油酸制备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的基础上,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进行糖皮质激素干预实验,以大体标本病理改变、光镜下半定量肺损伤评分(IQA)、肺湿/干重比(W/D)、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浆及肺组织SOD和MDA为观察检测指标,同时检测其他相关生化指标(血浆及肺组织MMP-9和TIMP-1),以期对糖皮质激素治疗的过程进行客观评估,进而探讨其作用途径和机制,为探讨ALI的药物干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结果 大体标本病理改变:油酸造模组较甲基泼尼松龙组双肺体积明显增大,肺外周可见片状出血及充血水肿。光镜下,油酸造模组大鼠的肺部组织较甲基泼尼松龙组存在明显病理学改变,可见肺间质和肺泡水肿,肺泡腔内渗出浆液性物质及大量的炎性细胞和红细胞,部分肺间隔增厚,呈现均匀红染的透明膜样改变。动脉血氧分压(PaO2):与空白对照组比,2、6h时,油酸造模组PaO2明显下降(P<0.01),6h时甲基泼尼松龙组PaO2有升高(P<0.05)。肺湿干重比(W/D):与空白对照组比,2、6h时,油酸造模组W/D明显升高(P=0.000),与油酸造模组比,2、6h时,甲基泼尼松龙组有明显下降(P<0.05)。光镜下半定量肺损伤评分IQA:与空白对照组比,2h、6h时,油酸造模组IQA明显升高(P<0.01)。甲基泼尼松龙组与造模组对比,IQA降低(P<0.05)。甲基泼尼松龙组与造模组对比血浆及肺组织SOD含量明显升高(P<0.01)。甲基泼尼松龙组与造模组对比血浆及肺组织MDA明显降低(P<0.05)。甲基泼尼松龙组与造模组对比血浆及肺组织MMP-9含量降低(P<0.05)。与油酸造模组比较,甲基泼尼松龙组血浆及肺组织TIMP-1含量升高(P<0.05)。结论 甲基泼尼松龙干预治疗对急性肺损伤模型大鼠有明显的疗效,其可能部分通过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血浆和肺组织SOD、MDA、MMP-9和TIMP-1的调节,来改善动脉血PaO2、W/D、IQA,而发挥抗炎、抗渗出作用,从而为临床防治急性肺损伤提供可能的途径和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