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海英  李景姗  詹志英 《妇幼护理》2023,3(20):5025-5027
目的 探讨集束化管理联合预防性护理对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本院收治的 86 例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 43 例。 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采用集束化管理联合预防性护理。分析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感染发生率、临床 相关指标(导管留置时间、ICU 入住时间)以及心理状态。结果 对照组的血流感染率为 16.28%,观察组的血流感染率为 2.33%, 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 ICU 时间和导管留置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的心理状 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集束化管理联合预防性护理可以有 效的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患者感染发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对ICU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护理质量及感染预防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ICU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感染预防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穿刺点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导管脱出、堵管、血栓及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导管留置天数和住院天数均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能够降低和预防ICU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的感染率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减少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缩短置管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唐瑛 《妇幼护理》2022,2(22):5243-5245
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在提高留置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患者间歇期的效果。方法 我院 2018 年 5 月至 2021 年 7 月收治的 60 例留置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个 30 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观察组予以综合护理。比较两组 的心理状态、并发症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心理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 察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留置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患者间歇期实施综合护理,能够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心理 状态,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应用集束化护理策略预防中心静脉导管(CVC)相关性血栓的效果。方法:选取湖南省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PICU 2019年5月—2020年4月因留置CVC采取常规护理的195例患儿作为对照组,选取同科室2020年5月—2021年4月因留置CVC采取集束化护理策略的164例患儿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儿导管相关性血栓(CRT)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CRT发生率为4.3%,低于对照组的13.3%(P<0.05);在治疗方式方面,观察组采用血液净化导致的CR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在置管部位方面,观察组采用股静脉导致的CR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导管留置时间、穿刺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策略可减少PICU患儿CRT的发生,在血液净化和股静脉置管中取得的效果明显,同时也可缩短导管留置时间和减少穿刺次数。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孕周≤34周早产儿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血流感染(CLAB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新生儿科收治的孕周≤34周的PICC早产儿8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021年1—12月实施常规护理的42例患儿作为对照组,2022年1—12月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的46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对比护理干预实施前后两组患儿CLABS、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两组患儿PICC留置时间、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患儿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 观察组患儿CLABS、血栓等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PICC留置时间、穿刺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则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干预能够进一步缩短孕周≤34周早产儿PICC置管时间,继而有效降低CLABS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儿康复进程,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应用脐静脉置管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原因,探讨对脐静脉置管患儿实施集束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月在本院NICU应用脐静脉置管救治的1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n=5)、观察组(集束化护理,n=5),观察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40.00%)(P0.05),导管感染、技术操作者失误、患儿过度哭闹、导管移位等为导致相关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原因。护理后,观察组导管留置、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体重增加速度大于对照组,家属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明确引发并发症主要原因,给予脐静脉置管患儿集束化护理,可获得更理想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7.
林畅  唐丽萍 《妇幼护理》2022,2(4):936-939
目的 探讨儿童血液净化中深静脉留置导管的应用及风险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 2020 年 3 月至 2021 年 12 月收治的 80 例 儿童血液净化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0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 受风险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导管留置时间、肾功能以及护理质量。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 组(P<0.05)。观察组导管留置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护理前24h尿蛋白定量、Scr和BUN均无显著差异(P>0.05)。 观察组护理后的 24h 尿蛋白定量、Scr 和 BUN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儿童血液净化中深静脉留置导管过程中给予风险护理干预,能改善并发症,延长导管留置时间,提升血液净化效果和护 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集束化护理对重症监护病房(ICU)重症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26例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化护理,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的导管相关性感染、生活质量、满意度及导管知识掌握度.结果 观察组导管相关性感染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导管知识掌握度高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基于健康赋权理论的集束化护理在肿瘤患者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留置期间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医院收治的120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将其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基于健康赋权理论的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单根导管使用时长、置管时间、住院时间、不良情绪、治疗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单根导管使用时长、置管时间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PICC自我管理能力各项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ICC自我管理能力各项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等级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健康赋权理论的集束化护理干预应用于肿瘤患者PICC置管中,可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及PICC自...  相似文献   

10.
马琳 《妇幼护理》2021,1(1):92-94
目的 分析妇产科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19 年 6 月至 2021 年 5 月 期间本院妇产科收治的 74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 组各 37 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的心理状态评分、生 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 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 SAS 和 SDS 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并且观察组的评分 SAS 和 SDS 评分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和 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并且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应用于妇产科患者可有效 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小儿外科营养支持行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患儿中的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225例PICC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n=113)及对照组(n=112),对照组置管期间应用常规性护理,观察组置管期间应用集束化护理,对比分析2组患儿护理期间意外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PICC置管依从性、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穿刺成功率、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PICC导管滑脱率、导管堵塞、护理纠纷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导管堵塞、导管断裂、血栓、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肢体肿胀缓解时间、疼痛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能有效降低小儿外科营养PICC导管置管安全性,降低PICC置管风险,提高患儿置管依从性,能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有利于提高患儿置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PowerPICC全程集束化护理管理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2年11月医院收治的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住院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PowerPICC导管全程集束化护理管理。干预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穿刺次数、一次性穿刺到位率、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治疗过程中不良事件(导管堵塞、机械性静脉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患者出院时对护理服务、环境设施、住院舒适的满意度评分以及综合满意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穿刺次数低于对照组,一次性穿刺到位率、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护理服务、环境设施、住院舒适的满意度以及综合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导管堵塞、机械性静脉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非计划性拔管)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owerPIC...  相似文献   

13.
王黎明  吕琪  王雪  王丽 《妇幼护理》2022,2(4):867-869
目的 研究观察 PICC 导管新生儿进行血流感染预防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时间为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1 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 90 例 PICC 导管新生儿,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5 例)采 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45 例)采取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不同护理方式下的生活质量评分、家长的满意度、护理 质量、感染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家长的满意度、感染发生率对比对照组更具优势(P<0.05)。研究组护理质量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 PICC 导管新生儿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后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改善患儿的生活质 量、提高患者家属的满意度、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措施预防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9月收治的287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重症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4年1~9月收治的342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重症患者为试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导管留置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短,两组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导管留置时间也比对照组患者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能有效预防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进一步优化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新生儿脐静脉置管并发症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5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52例行脐静脉置管术(UVC)的危重新生儿,2016年6月—2016年11月收治的74例患儿设为对照组,采用UVC常规护理。2016年12月—2017年5月收治的78例患儿设为观察组,采用依据UVC常见并发症的循证护理证据总结出的最佳集束化护理策略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导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体重增加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儿导管留置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20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27.0%。观察组患儿12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15.4%。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体重增加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UVC,可以减少导管留置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有助于患儿体重增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集束化干预在降低神经外科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异位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置管异位情况、导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舒适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置管异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其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舒适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高于对照组的82%(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患者接受PICC置管期间,对患者施行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置管异位,有利于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还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改善其生活质量,使患者对护理服务更加满意。  相似文献   

17.
陈颖 《妇幼护理》2022,2(17):4025-4027
目的 分析在血液净化患者中应用集束化护理对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影响。方法 择取本院行血液净化的 60 例患者,将其 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 30 例,对照组行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行以集束化 护理,对照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经集束化护理后有 1 例出现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为 3.33%,对照 组经常规护理后出现 6 例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为 20.00%,研究组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0.05)。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后的导管留置时间为(32.76±5.64)d,导管相关性感染持续时间为(9.56±2.45)d;研究 组患者经集束化护理后的导管留置时间为(26.69±3.73)d,导管相关性感染持续时间为(9.56±2.45)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时间为(9.56±2.45)d,研究组患者的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时间为(11.34 ±3.41)d,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经集束化护理后的生命质量评分为(50.23±4.89)分, 研究组患者常规护理后的生命质量评分为(54.66±4.7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 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0.15±3.63)分,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2.48±1.8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0.05)。结论 在血液净化患者中,集束化护理的应用可以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缩短导管留置时间,延迟导管相 关性感染发生,缩短感染持续时间,提高患者生命质量,使患者更加认可并满意护理服务,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策略对预防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影响。方法将实施中心静脉置管的重症患者7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中心静脉置管护理,观察组给予集束化护理,并对2组CRBSI发生率、平均住院日及中心静脉导管带管天数进行比较。结果实施集束化护理后,观察组CRBSI发生率为5.1%,低于对照组的20.5%;观察组ICU平均住院日及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天数低于对照组。结论集束化护理可降低CRBSI发生率,并间接缩短患者ICU平均住院日及中心静脉导管带管天数,对预防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何淑儿  王昭丽  冯柳钻 《妇幼护理》2022,2(5):1167-1170
目的 分析改良外露脐静脉导管固定法在高危新生儿中的应用护理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 2019 年 12 月至 2021 年 8 月接收的 104 例高危新生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52 例)给予搭桥法固定外露脐静脉导管,研究组 (52 例)实施水胶体敷料叠加透明薄膜敷料联合固定外露的脐静脉导管。观察两组患儿脐静脉导管的留置时间、非计划性拔管 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 研究组脐静脉导管的留置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非计划性拔管发 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9.62%)低于对照组(28.85%)(P<0.05)。研究组家属对 固定方法的满意度(94.23%)高于对照组(71.15%)(P<0.05)。结论 高危新生儿脐静脉置管应用改良外露脐静脉导管固定 法能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延长置管有效留置时间,家属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20.
陈瑜 《妇幼护理》2023,3(19):4745-4747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护理干预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置管患者导管维护 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在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 63 例 PICC 置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 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2 例)和实验组(31 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式;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方 式。分析对比两组的导管维护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自我管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导管维护依 从性显著提高(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比 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 综 合护理干预方式用于 PICC 置管患者的护理中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