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肠内序贯营养支持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科收治的12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制剂。观察组先给予短肽型肠内营养制剂,并逐渐过渡为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制剂。比较两组营养改善及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治疗7、14d血清总蛋白(TP)、清蛋白(ALB)、血红蛋白(Hb)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7、14d时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评分(APACHEⅡ)、胃肠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喂养不耐受、胃肠应激性溃疡、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营养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内序贯营养支持能有效提高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及胃肠功能,促进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早期施行肠内营养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Glasgow昏迷评分≤8分)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采用十二指肠置管早期施行肠内营养,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延迟性胃肠内营养,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相关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组的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外周淋巴细胞计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发生颅内感染和肺部感染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早期施行肠内营养干预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12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干预组采用十二指肠置管施行早期肠内营养,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延迟性胃肠内营养,比较2组患者营养疗效及并发症。结果干预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外周淋巴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入院14 d后干预组颅内感染和肺部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颅内感染和肺部感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和观察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营养指标、并发症和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营养支持第7天总蛋白、白蛋白以及血红蛋白等营养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营养支持过程中肺部感染、腹泻、泌尿系感染、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5.88,P<0.01),观察组营养支持治疗第30天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方法。方法对41例重症监护室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组完全肠内营养支持。比较2组氮平衡(NB)、血清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转铁蛋白(TFN)、IgA、IgG、IgM以及肝、肾功能、血糖(GLU)和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2组患者营养支持后NB、PA、TFN、IgA、IgG、IgM水平明显改善,而ALB、肝功能、肾功能、血糖水平无明显变化;治疗组NB、PA、IgA、IgM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重症监护室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不仅可以改善患者全身代谢状况,减少负氮平衡,而且还能提高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1):4004-4005
探讨急性胃肠损伤分级在指导重症腹腔感染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实施时机中的应用效果。选取经CT确认为重症腹腔感染患者1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6例,观察组应按照急性胃肠损伤分级调整肠内营养支持方式,对照组未应用,对两组均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营养指标情况、不良反应情况及住院时间。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白蛋白、总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依据急性胃肠损伤分级标准初步判断重症腹腔感染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合理选择早期营养支持治疗时机,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辅以肠外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将3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5例,实验组留置鼻肠管,对照组留置鼻胃管,均给予早期肠内营养辅以肠外营养的营养支持方式,观察两组生化指标、胃肠道耐受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营养支持后7d,血清蛋白、淋巴细胞数均呈上升趋势,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血糖均较营养支持前下降,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实验组返流、腹胀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辅以肠外营养的营养支持方式能更好满足患者代谢需要,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减少应激性溃疡发生,纠正代谢紊乱,减轻患者胃肠不耐受症状,减少返流、腹胀等并发症发生,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肠内营养支持方案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胃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科收治的84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胃瘫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行鼻胃管营养方法。观察组给予鼻空肠管营养+鼻胃管减压方法。比较两组干预后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前白蛋白等营养指标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前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APACHEⅡ评分、胃肠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7d喂养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空肠管营养+鼻胃管减压方法能有效满足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胃瘫患者营养需求,降低患者胃肠相关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于人本位护理模式的肠内营养支持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1日~2021年2月28日收治的120例ICU外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患者均行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人本位护理模式,比较两组血清营养学指标、肠黏膜屏障功能、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营养学指标、肠黏膜屏障功能均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人本位护理模式可提升ICU外科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联合合生元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和感染性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3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9)和观察组(n=20)。对照组患者于伤后24~48h内采用肠内营养制剂(瑞素)营养支持;观察组患者在伤后24~48h内采用肠内营养制剂(瑞素)营养支持的基础上,在肠内营养支持的前14d开始使用了合生元(金双歧)。在肠内营养支持0、4、8、15d分别检测外周血CD3+、CD4+、CD8+、CD4+/CD8+的表达,观察两组患者感染性并发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营养支持8、15d外周血CD3+、CD4+、CD4+/CD8+的表达比对照组高(P0.01或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有降低趋势(35.0%vs52.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早期肠内营养相比,早期肠内营养联合合生元更有利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恢复和降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ICU颅脑患者早期营养支持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取医院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肠外营养支持及护理,实验组予以肠内营养支持及护理,对比2组干预前后营养状态和免疫状态,记录2组营养支持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红蛋白、总蛋白及血清白蛋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营养7 d后CD_3~+、CD_4~+、CD_4~+/CD_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电解质紊乱、上消化道出血、应激性溃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肠内营养支持及护理能够改善ICU颅脑损伤营养状态,提高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对重症监护室重症颅脑外伤患者采用早期肠内营养对患者炎症因子、免疫功能、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肠外组和肠内组各25例。肠外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肠内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免疫功能、营养状况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白介素(IL)-2、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肠内组比肠外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两组IgG、IgM、IgA、TLC及血红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肠内组比肠外组升高幅度更大(P<0.05)。结论对重症监护室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中采用早期肠内营养,能降低患者炎症因子,提高患者自身的免疫能力,值得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早期胃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影响.方法 选择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34例,随机分为2组,早期肠内营养组(EEN组)69例在入院或术后24 h内插管鼻饲进食,延迟肠内营养组(DEN组)65例在术后24 h后插管鼻饲进食.比较2组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情况.结果 EEN组上消化道出血率明显低于DEN组.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尽早实施胃肠内营养,可以减轻应激性溃疡的发生,预防上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14.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两种鼻饲法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合理应用营养输注泵对降低早期肠内营养并发症的价值。方法将89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6例,伤后早期即通过营养输注泵进行鼻饲肠内营养;对照组43例,按传统的方法给予鼻饲相同流质饮食。结果实验组胃肠功能障碍症状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可以较好耐受早期胃肠道营养。实验组肠内营养并发症,如腹泻、呕吐返流、血糖升高、误吸和堵管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营养输注泵实施持续滴注的早期肠内营养可以明显减少肠内营养并发症,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不同营养支持方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1月本院收治的8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8例:A组早期同时给予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B组单纯PN,且PN时间超过2周;C组早期单纯给予EN。比较3组患者的营养状况、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预后。结果 A组2周时血糖及各项营养指标均优于B与C组(P<0.05),早晚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其他2组(P<0.05),预后优于其他2组(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早期联合进行EN和PN是临床较合理的营养支持方法,对患者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基于营养风险筛查与耐受评估的护理干预对结直肠癌手术术后营养及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手术患者80例,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给予基于营养风险筛查与耐受评估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营养状态及胃肠功能恢复。结果观察组体质量、前清蛋白、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首次排便、首次肛门排气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营养风险筛查与耐受评估的护理干预应用于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中,能改善其营养状态,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富含胶原蛋白肽的肠内营养支持联合被动训练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79例重型颅脑损伤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39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肠内营养,研究组实施富含胶原蛋白肽的肠内营养联合被动训练,对比两组呕吐、腹泻、胃潴留、便秘发生率及首次排便时间和达到肠内营养目标量时间。结果研究组呕吐、腹泻、胃潴留、便秘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首次排便时间和达到肠内营养目标量时间较对照组提前(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应用富含胶原蛋白肽肠内营养支持联合被动训练,可有效缩短首次排便时间和肠内营养目标量时间,降低呕吐、胃潴留、腹泻、便秘等胃肠道不良反应,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徐雪  朱京慈  房亚东 《护理研究》2006,20(4):301-303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胃肠道黏膜病变方面的作用。[方法]将24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行早期肠内营养,辅以必要的肠外营养补充;B组行早期全胃肠外营养。应用放免法测定伤后第1天、第4天、第7天血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内皮素(ET-1)的含量。[结果]伤后第4天、第7天血清TNF-α的含量A组明显低于B组(P<0.05);血浆ET-1在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A组ET-1值有降低的趋势。[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的早期肠内营养可起到保护胃肠道黏膜、降低全身炎症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病人肠内营养支持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导致呼吸衰竭而接受机械通气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肠内营养支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ICU机械通气肠内营养支持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护理。观察两组病人干预前后营养指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胃潴留、高血糖、误吸、黏膜糜烂、腹胀、腹泻等并发症发生率情况,花费营养费用,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营养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所花费的营养费用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ICU机械通气病人肠内营养支持的应用效果满意,可改善病人营养状况,节约医疗资源,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