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HPV在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中的检测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7月至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和宫颈癌患者,分别为88例,86例和46例,分别作为宫颈炎组、癌前病变组和宫颈癌组.癌前病变组分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Ⅰ级(38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Ⅱ级(15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Ⅲ级(33例).上述患者经过严格操作取样后检测HPV.结果 本文所选的220例患者中,88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中,通过HPV检测显示阳性的患者共9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中,HPV检测阳性率为10.2%;86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中,通过HPV检测显示阳性的患者共42例,本组的HPV检测阳性率为48.8%;46例宫颈癌患者中,通过HPV检测显示阳性的患者共32例,本组的HPV检测阳性率为69.5%.宫颈癌组患者的HPV检测显示阳性率高于癌前病变组,癌前病变组的HPV检测显示阳性高于慢性宫颈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感染是导致宫颈癌和宫颈癌前病变的重要因素,在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患者中进行HPV检测有助于在上述人群中开展防治工作,有助于预防宫颈癌的发生,具有重要检测意义.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0):3748-3749
目的探讨HPV在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中的检测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90例宫颈病变患者。按照疾病类型的不同将其分为宫颈炎组、宫颈癌前病变组以及宫颈癌组各30例,对所有患者行HPV检测,对比三组HPV检测阳性率、阴性率、HPV水平及HPV含量。结果宫颈炎组HPV阳性率为10.0%,阴性率为90.0%,宫颈癌前病变组HPV阳性率为23.3%,阴性率为76.7%,宫颈癌组HPV阳性率36.7%,阴性率为63.3%;宫颈炎组HPV水平为103.01±21.45,HPV含量为98.28±20.19mg/L,宫颈癌前病变组HPV水平为246.02±34.42,HPV含量为311.32±40.26mg/L,宫颈癌组HPV水平为353.01±53.71,HPV含量为323.86±62.85mg/L,三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HPV在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中有较高的检测以及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血清肿瘤标志物及HPV分型在宫颈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我院于2018年3月2019年9月收治的566例宫颈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宫颈癌组56例,宫颈癌前病变组510例,另选取同期体检150例健康女性志愿者为健康组。纳入患者均行HPV检测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 宫颈癌前病变组HPV16、HPV18阳性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宫颈癌组高于健康组与宫颈癌前病变组(P<0.05)。宫颈癌前病变组CA125、CEA及SCC-Ag水平均高于健康组(P<0.05),宫颈癌组均高于宫颈癌前病变组与健康组(P<0.05)。宫颈癌组CA125、CEA及SCC-Ag阳性率均高于宫颈癌前病变组(P<0.05)。结论 HPV感染亚型及血清CA125、CEA及SCC-Ag等肿瘤标志物检测有助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之间的联系。方法纳入本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接收的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患者(n=120)作为研究对象,以病理结果为基准,分为实验组1组(n=75,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实验组2组(n=45,宫颈癌患者),同期选择110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对三组受检者均实施HPV检测,对其检测结果进行评估。结果HPV检测结果:检出阳性106例(46.09%),对照组检出阳性9例(8.18%),实验1组检出阳性56例(74.67%),实验2组检出阳性41例(91.11%),实验组1组、2组阳性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发病率呈正相关,其中HPV16感染类型检出率最高,可作为临床诊断、预后效果评估的指标,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HPV感染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自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789例宫颈组织病理检查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诊断结果分为慢性宫颈炎(415例)、鳞状上皮轻度上皮内瘤变(184例)、鳞状上皮中度上皮内瘤变(89例)、鳞状上皮重度上皮内瘤变(67例)、鳞状细胞癌(34例),同时选取10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分析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HPV16/18型感染阳性率与宫颈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789例宫颈组织病理检查者中HPV阳性有477例,占60.46%,鳞状细胞癌组患者的HPV总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病变程度越高则HPV16/18感染阳性率越高,以鳞状细胞癌组最高(85.30%),与其他各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16/18型感染阳性率也明显高于其他亚型(P<0.05)。结论:HPV感染率不断上升,宫颈病变程度也随之加重,尤其是HPV16型和18型感染所占比重较大,与宫颈癌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分析在宫颈癌前病变诊断中采取TCT检测联合HPV检测的价值。方法从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可疑宫颈异常患者中抽选10000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分别接受TCT检测和HPV检测,对比检测结果。结果HPV联合TCT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单独TCT检测阳性率和单独HPV检测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HPV联合TCT检测诊断准确性、特异性、灵敏性均明显高于HPV检测、TCT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颈癌前病变诊断中采取TCT检测联合HPV检测能够很好的诊断宫颈癌,准确率高,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分析在宫颈癌前病变诊断中采取TCT检测联合HPV检测的价值。方法从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可疑宫颈异常患者中抽选10000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分别接受TCT检测和HPV检测,对比检测结果。结果HPV联合TCT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单独TCT检测阳性率和单独HPV检测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HPV联合TCT检测诊断准确性、特异性、灵敏性均明显高于HPV检测、TCT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颈癌前病变诊断中采取TCT检测联合HPV检测能够很好的诊断宫颈癌,准确率高,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筛查中女性HPV(人乳头状瘤病毒)持续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8年5月本院接受宫颈细胞检查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予以HPV检测,并对其在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筛查中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筛查过程中,宫颈癌前病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宫颈癌的检出率,所表现出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患者的HPV-16、HPV-18DNA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女性HPV阳性水平与癌变程度成正比,综合宫颈癌的临床特征表现,可显著提高临床诊断价值,为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判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宫颈癌筛查中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联合液基薄层细胞学(TCT)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本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接受宫颈癌筛查的23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受试者均自愿接受高危型HPV检测与TCT检查,最终以阴道镜病理组织活检为诊断依据,分析高危型HPV检测联合TCT的筛查结果。结果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Ⅱ、Ⅲ)至宫颈癌患者的TCT阳性率显著高于宫颈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Ⅱ、Ⅲ)至宫颈癌患者的HPV感染率显著高于宫颈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上皮内瘤变分级与高危型HPV阳性率呈明显正相关(P<0.05);高危型HPV与TCT联合检查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高危型HPV与TCT单独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型HPV检测联合TCT检查可有效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诊断效能较高,值得在宫颈癌筛查中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测东营地区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各型在宫颈癌和各级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之间表达的关系,探讨其作为宫颈癌前病变的特异性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 (1)选择经病理确诊的19例宫颈癌、55例CIN(包括CIN Ⅰ级20例、CIN Ⅱ级16例和CIN Ⅲ级19例)和30例宫颈炎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PCR扩增产物进行HPV检测,观察不同病情宫颈组织中HPV的感染情况及型别分布状况.结果 (1)HPV在宫颈炎、CIN Ⅰ级、CIN Ⅱ级、CIN Ⅲ级和宫颈癌患者组织中的检出率分别为43.3%、50%、68.8%、84.2%和94.7%.CIN Ⅱ/Ⅲ级及宫颈癌组患者HPV检出率明显高于宫颈炎组和CIN Ⅰ组.检出型别主要是HPV16型,在宫颈炎症组、CIN Ⅰ级、CIN Ⅱ级、CIN Ⅲ级和宫颈癌组宫颈刷脱细胞中HPV16型检出的阳性率分别为6.67%、15%、31.3%、42.1%和68.42%.同时随着病情的加重,其阳性率也逐渐升高,其中在宫颈癌组中最高,与宫颈炎症组、CIN Ⅰ组及CIN Ⅱ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CIN Ⅲ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 (1)HPV感染是宫颈癌前病变的主要致病因素,其中HPV 16型感染与其密切相关,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HPV 16检出率升高,提示HPV 16为宫颈癌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阴道微生态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 选择于我院接受宫颈病变筛查的240例女性为研究对象,分析受检者的阴道pH、乳酸杆菌减少、细菌性阴道炎(BV)、滴虫性阴道炎(TV)、念珠菌性阴道炎(VVC)等阴道微生态变化异常率,HPV感染率及感染类型,宫颈病变异常及病变类型。分析阴道微生态指标与HPV感染及宫颈病变的关系。结果 筛查的240例女性中,62例HPV+,其中低危20例、高危42例。HPV+受检者的乳酸杆菌减少、BV发生率高于HPV-受检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低危和高危感染者的乳酸杆菌减少、BV发生率高于HPV-受检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筛查的240例女性中,宫颈异常35例,其中LSIL 25例、HSIL 7例、宫颈癌3例。宫颈异常受检者的pH异常、乳酸杆菌减少、BV发生率高于宫颈炎/正常受检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SIL+宫颈癌和LSIL受检者的pH异常、乳酸杆菌减少、BV发生率高于宫颈炎/正常受检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异常者的HPV+发生率高于...  相似文献   

12.
选择我科1995年1月~2005年6月共257例宫颈疾病患者,其中宫颈癌患者158例、宫颈高度病变(HG)48例、宫颈低度病变(LG)11例以及宫颈炎症40例。对其进行各HPV检测。结果慢性宫颈炎、CIN I级、CIN II-III级和子宫颈癌患者HPV阳性感染率分别为19.8%、35.0%、45.8%和68.0%。宫颈癌患者血中HPV检出率高于CIN和宫颈炎患者,HPV感染与宫颈癌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妇科宫颈标本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探讨HPV不同基因型感染的致癌性,为临床早期诊断宫颈癌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首先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TCT)筛查各种宫颈标本,对可疑宫颈病变者(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再采用基因杂交捕获技术进行HPV-DNA检测,并根据结果进行风险分析。结果 TCT共筛查出各种宫颈病变标本460例,包括慢性宫颈炎30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22例(其中CINⅠ30例,CINⅡ45例,CINⅢ47例)和宫颈癌35例。460例受检者治疗前宫颈HPV感染者211例,感染率为45.87%。慢性宫颈炎、CIN和宫颈癌HPV-DNA阳性率分别为27.06%、77.87%和97.14%,慢性宫颈炎和CIN、宫颈癌标本中的HPV-DN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396,P〈0.01);而CINⅠ、Ⅱ、Ⅲ组间HPV-DNA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χ2=1.21,P〉0.05)。宫颈病变标本中常见的HPV感染基因型为HPV-16、52、58、68、18、39等。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HPV-DNA含量高于慢性宫颈炎,差异有显著性(t=5.581、7.653,P〈0.05);宫颈癌的HPV-DNA含量也明显高于宫颈癌前病变(t=6.624,P〈0.05);CINⅠ~Ⅲ的HPV-DNA含量呈递增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r=0.991,P〉0.05)。结论 HPV感染在宫颈病变中起重要作用,对经阴道细胞学筛查异常和高危妇女进一步检测HPV-DNA,对早期发现CIN和宫颈癌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在宫颈癌(CO)和各级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作为宫颈癌前病变的特异性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对我院2008年10月到2010年10月经病理确诊的19例宫颈癌、55例CIN(包括CINI级20例、CINⅡ级16例和CINHI级19例)和30例宫颈炎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PCR扩增产物进行HPv检测,观察不同病情宫颈组织中HPV的感染情况及型别分布状况。结果HPV在宫颈炎、CINI级、CINⅡ级、CINIII级和宫颈癌患者组织中的检出率分别为43.3%、50%、68.8%、84.2%和94.7%。CINII/III级及宫颈癌组患者HPV检出率明显高于宫颈炎组和CINI组。检出型别主要是HPV16型,在宫颈炎症组、CINI级、CINII级、CINⅢ级和宫颈癌组宫颈刷脱细胞中HPV16型检出的阳性率分别为6.67%、15%、31.3%、42.1%、和68.42%。同时随着病情的加重,其阳性率也逐渐升高,其中在宫颈癌组中最高,与宫颈炎症组、CINI组及CINⅡ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CINⅢ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HPV感染是宫颈癌前病变的主要致病因素,其中强Pv16型感染与其密切相关,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HPV16栓出率升高。提示HPV16为宫颈癌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1):2483-2484
本研究选取了2012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16例正常宫颈患者、2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60例浸润性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患者宫颈组织的HPV16 E2蛋白进行检测,对比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组织中HPV16 E2蛋白表达的差异。结果与正常宫颈组织相比,Ⅲ期宫颈上皮内瘤变及浸润性宫颈癌组织中的HPV16 E2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9例低分化宫颈癌组织的HPV16 E2阳性率为55.2%,19例中分化宫颈癌组织的HPV16 E2阳性率为47.3%,12例高分化宫颈癌组织的HPV16 E2阳性率为50.0%,在不同分化程度的宫颈癌组织中,HPV16E6蛋白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HPV16 E2蛋白表达与宫颈组织的恶性程度呈负相关,与宫颈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无明显联系。HPV16 E2蛋白检测对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治疗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DNA分型检测在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4例宫颈疾病患者临床资料。按疾病类型将患者分为宫颈炎组(24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组(132例)、CINⅡ级组(87例)、CINⅢ级组(43例)及宫颈癌组(22例),比较各组患者HPV DNA分型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 5个组各HPV高危亚型阳性率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HPV低危亚型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PV DNA分型检测阳性率由低到高依次为宫颈炎组CINⅠ级组CINⅡ级组CINⅢ级组宫颈癌组(P0.05)。结论 HPV DNA分型检测能鉴别诊断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临床应用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探讨。方法:对60例高危型HPV16.18型感染引起的宫颈炎病变与60例宫颈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增生型)患者取活组织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60例HPV感染的宫颈炎病变患者中18例伴有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其CIN1为10例,CIN2—3为8例。而60例非特异性宫颈炎增生型患者中有5例伴有CIN,且均为CIN1。感染高危型HPV伴CIN的发生率和慢性宫颈炎伴CIN的发生率分别是30%和8.33%,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1)。结论:高危型HPV感染引起的CIN者发生率高,可能发展为宫颈癌。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多重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状况的整体关系,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12月河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347例宫颈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理诊断结果的不同分为宫颈炎组(11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组(68例)、CINⅡ~Ⅲ组(72例)及宫颈癌组(93例)。比较各组患者多重HPV感染情况,比较多重HPV感染患者HPV类型分布情况,分析宫颈癌患者HPV基因型构成比。结果 CINⅠ组、CINⅡ~Ⅲ组及宫颈癌组患者多重HPV感染率高于宫颈炎组,且CINⅠ组、CINⅡ~Ⅲ组高于宫颈癌组(P<0.05)。CINⅠ组、CINⅡ~Ⅲ组及宫颈癌组患者高危HPV感染率高于宫颈炎组,且CINⅡ~Ⅲ组及宫颈癌组高于CINⅠ组,宫颈癌组高于CINⅡ~Ⅲ组(P<0.05)。宫颈癌患者HPV基因型以高危型为主,且按照构成比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HPV16、HPV18、HPV56及HPV58等。结论 多重HPV感染与宫颈病变密切相关,促进了CIN进展,其中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对比分析不同宫颈病变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及其亚型的分布情况。选取收治的宫颈病变患者374例,对所有患者HPV情况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宫颈病变患者中总HPV阳性率为61.8%,不同宫颈病变患者HPV阳性率具有明显差异,宫颈炎﹤CIN﹤宫颈癌;所检出的HPV亚型分布也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区HPV感染高危亚型主要是16、58、52、18与33型,亚型的检测对不同宫颈病变的筛查与预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能够帮助临床对高危宫颈病变人群进行跟踪检测、尽早诊断,以便及时治疗,加强宫颈癌的防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血清肿瘤标志物及人乳头瘤病毒分型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宫颈病变患者56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宫颈癌组56例、宫颈癌前病变组510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女性志愿者150例为健康组。纳入患者均行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对比三组人乳头瘤病毒分型阳性率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宫颈癌前病变组人乳头瘤病毒16型、人乳头瘤病毒18型阳性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宫颈癌组人乳头瘤病毒16型、人乳头瘤病毒18型阳性率高于健康组与宫颈癌前病变组(P<0.05)。宫颈癌前病变组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及血清鳞状细胞相关抗原水平均高于健康组(P<0.05),宫颈癌组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及血清鳞状细胞相关抗原水平均高于宫颈癌前病变组与健康组(P<0.05)。宫颈癌组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及血清鳞状细胞相关抗原阳性率均高于宫颈癌前病变组(P<0.05)。结论: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亚型及血清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及血清鳞状细胞相关抗原等肿瘤标志物检测有助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