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卵巢癌是病死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易产生化疗耐药而复发死亡,5年生存率仅为40%左右。环状RNA (circRNA)是一类单链共价闭合的非编码RNA,稳定丰富存在于生物体细胞核、细胞质和体液中,成为近年来卵巢癌调控研究的热点。该文从细胞凋亡、上皮间充质转化、细胞周期、自噬和生物标志物方面系统综述了与卵巢癌调控相关的62个circRNAs,其中包括与卵巢癌顺铂和紫杉烷类化疗耐药显著相关的15个circRNAs;并从竞争性内源RNA、功能蛋白互作、翻译成多肽和蛋白质,以及信号通路方面对circRNA调控卵巢癌及其化疗耐药的分子机制进行了梳理,以期为后续circRNA调控卵巢癌及其化疗耐药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国每年有较高的胃癌发病率。由于胃癌恶性程度高,早期阶段无明显特异症状,许多患者因错过最佳治疗时间,造成该病死亡率居高不下。早期明确诊断能够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延长患者生存期。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胃癌总生存率的关键。目前胃癌诊断主要靠内镜、组织活检、影像学方法。实验室传统肿瘤标志物只能发挥辅助参考价值,用于胃癌的疾病筛查、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等,特异性较差。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端粒酶、抑癌基因、长非编码RNA、微小RNA等新型分子标志物在肿瘤发病机制研究中得到不断的揭示,很多分子标志物已被证实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在癌症的高位预警、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对近年来主要胃癌相关分子标志物研究做一综述介绍。  相似文献   

3.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常见的关节退行性病变,常表现为关节疼痛及活动受限。不可逆的软骨退变与软骨下骨骨质破坏是其最主要的病理改变。OA早期诊断困难,大多数晚期患者因此接受关节置换。环状RNA(circRNAs)是一类特殊的非编码RNAs,由碱基组成闭环结构,广泛存在真核生物中。作为调节细胞代谢的重要分子,circRNAs近年来被发现在骨关节炎中异常表达,参与软骨破坏及关节无菌性炎症等生物学行为。同时,circRNAs的环状结构使其能在血液中稳定存在,具有骨关节炎早期诊断、疗效评估及治疗的潜力。现就circRNAs及其在骨关节炎调控的研究进展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4.
胃癌是发生于胃黏膜上皮的一种恶性肿瘤,是全世界恶性肿瘤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胃癌的诊断、预后、远期生存预测、转移及复发与一些生物学标志物有明显的相关性。因此,寻找一种敏感性较高、特异性较强的生物学标志物显得尤为重要。临床广泛使用的肿瘤标志物检测可协助胃癌的诊断,以早期发现胃癌,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目前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上皮钙黏素、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微RNA均为热门胃癌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环状RNA(circular RNA, circRNA)是一类不同于线性RNA的内源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s, ncRNA),具有性质稳定、进化保守和可重复性等特点。目前,缺乏快速诊断和预测预后的生物标志物以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面临的主要挑战。现回顾circRNA与AIS之间存在的关系及可能的调控方式及分子机制,旨为AIS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提供新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胃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缺乏早期诊断标志物以及对现有治疗方案耐药,胃癌患者预后相对较差。新型细胞死亡方式的研究有望为胃癌的诊疗提供新靶点。目前胃癌中新型细胞死亡方式包括铁死亡、焦亡、坏死性凋亡、 自噬、溶酶体依赖性细胞死亡及NETosis,均属于程序性细胞死亡。本文介绍胃癌与这些新型细胞死亡方式间的相互关系及研究进展,以期为胃癌的诊断和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早期诊断是胃癌患者良好预后的关键,如何在人群中筛查胃癌高危者是当前的一个热点。基于血清的胃癌早期诊断检测适用于高风险人群筛查,更加方便、安全。本文介绍了胃癌的血清生物学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包括血清DNA甲基化、各种RNA、胃蛋白酶原、胃泌素、骨桥蛋白、MG7-Ag和CA724等血清生物学标志物在胃癌诊断方面的价值,并指出寻找胃癌特异的RNA是比较有前景的早期诊断和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全球胃癌高发地区之一,早期检出率低,疗效差,5年存活率低,手术联合放射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是主流的综合治疗方案,但化学药物治疗多药耐药普遍存在。化学药物治疗、miRNA和自噬三者之间相互影响,但机制复杂。MiR-155在胃癌中表达异常,促进自噬,抑制凋亡,与幽门螺杆菌相互作用诱发胃癌。通过miR-155调节自噬可以用来治疗胃癌,还可用于改善化学药物治疗敏感性以逆转耐药。MiR-155在胃癌组织中的高表达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9.
环状RNA是一种以闭合共价环结构为特征的非编码RNA,广泛存在于各种真核生物中。近年研究表明,环状RNA并非简单的剪接副产物,其具有丰富的生物学作用,在多种肿瘤和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胃癌是世界范围内普遍的癌症之一,尽管近年来胃癌的病死率有所下降,但仍是发病率居第4的恶性肿瘤以及癌症相关死亡的第3大原因。有研究表明,环状RNA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该文就环状RNA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以及作为胃癌诊断与预后的新型标志物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环状RNA(circRNA)是由前体mRNA反向剪接而产生的共价闭合RNA分子,在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circRNA有潜力成为新型生物标志物,在肿瘤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方面发挥重要作用。circRNA可以作为竞争性内源RNA(ceRNA),通过与miRNA相互作用,进而参与基因的转录后调控。本文重点概述了circRNA作为ceRNA调控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机制,以求能为结直肠癌的诊断与治疗拓展新视野。  相似文献   

11.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恶性肿瘤,其耐药和复发已成为临床治疗的一大难题。目前,临床上还十分缺乏 有效预测膀胱癌耐药的分子标志物。膀胱癌耐药机制十分复杂,常见的耐药机制有基因表观遗传学修饰及表达水平 异常、非编码RNA异常调节、膀胱癌干细胞的产生、药物外排增加和自噬等。膀胱癌的各种耐药机制间并不是相互 独立的,而是存在一定的相互联系,共同导致耐药的发生。深入研究膀胱癌耐药机制对攻克耐药难题、寻找治疗监 测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环状RNA(circRNAs)是一种无3’聚腺苷化[poly-(A)]尾或5’帽的共价闭合环结构非编码RNA(ncRNA),是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环状RNA最早于20世纪70年代在RNA病毒中被发现,但由于传统的多聚腺苷酸转录组分析的局限性,最初发现的circRNAs数量很少。由于特定的生化和计算方法的发展,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大量circRNAs在真核转录组中自然而广泛地存在。研究发现circRNAs在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如充当miRNA海绵、与RNA结合蛋白(RBP)结合、作为转录调控因子,甚至作为翻译模板。研究者认为circRNAs可能是与各种疾病的诊断、疗效和预后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由于其稳定性和组织及发育阶段的特异性,可能成为有效的治疗靶点。本综述重点讨论circRNAs的特性及其免疫功能并揭示其在免疫相关疾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骨肉瘤是儿童和青少年中最常见的原发性骨肿瘤,其恶性程度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虽然手术和多靶点化疗的联合治疗使得患者整体的生存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化疗耐药仍然是骨肉瘤治疗的阻碍。骨肉瘤化疗耐药与其在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凋亡和自噬等有一定关系。现在骨肉瘤中细胞凋亡、自噬的机制以及相互作用已经被初步探索,参与细胞凋亡、自噬的分子靶点、介质及相关机制已经开始研究,这对缓解骨肉瘤治疗过程中的化学耐药指导引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三阴乳腺癌(TNBC)是乳腺癌中恶性程度最高的亚型,其特征为不表达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TNBC具有易侵袭和转移、预后不良、对常规化疗或靶向治疗效果不佳的临床特点。研究表明,环状RNA(circRNA)在TNBC组织表达异常,并与TNB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相关。circRNA可通过调控转录和剪接、作为微小RNA海绵、与蛋白质结合以及作为翻译模板,参与TNBC肿瘤细胞增殖、转移和耐药过程。因此,circRNA在TNBC的早期诊断、临床治疗和预后监测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阐述了circRNA的形成和作用机制,并总结了circRNA在TNBC中的生物学功能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微RNA(microRNAs,miRNAs)是一种内源性的非编码单链小RNA,通过识别同源序列和干扰转录、翻译或表观遗传过程来调节基因表达。MiRNAs参与多种疾病进程,通过调控靶细胞活性、迁移、侵袭、凋亡、自噬等过程调节机体的生理病理状况。其中,let-7i在多系统中有较高表达,参与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纤维化疾病、炎症性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多种疾病进程,并通过不同的信号通路和关键分子在这些疾病中发挥正向或负向调控作用。此外,let-7i可作为多种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成为潜在的治疗靶点。作为生物标志物,let-7i更多的是与其他miRNAs联合用于诊断疾病,评估临床治疗效果或预测预后。  相似文献   

16.
胃癌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目前,胃癌在全世界人口的死亡原因中仍占主导地位.淋巴结转移是胃癌转移的早期事件和独立的预后因素,因此预测和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以及分析淋巴结的转移机制对病人的预后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相关分子及研究方法的进展,已发现了许多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相关的分子标志物,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一类特殊的内源性非编码RNA,最初在植物类病毒、酵母线粒体和丁型肝炎病毒中被发现.近些年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大量circRNA在胰腺癌(pancreatic cancer,PC)组织或胰腺癌细胞系中表达异常,并通过调控下游靶分子如微小RNA(micro RNA,miRNA)或RNA结合蛋白(RNA-binding protein,RBP)参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耐药、自噬及免疫逃逸,有潜力成为肿瘤的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成为胰腺癌领域的又一研究热点.本文归纳了近年来胰腺癌领域研究较深入的circRNA,并就其作用机制和应用前景进行综述及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基于RNA测序技术筛选肝细胞癌(HCC)中差异表达的环状RNAs(circRNAs),检测其在HCC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为HCC提供潜在的分子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方法 选取56对HCC组织及其癌旁组织进行RNA测序,筛选出具有差异表达的circRNAs;采用RT-qPCR法在另外选取的15对HCC组织和配对的癌旁组织中对circRNA进行差异表达的验证;分别运用卡方、Cox比例风险模型及Kaplan-Meier法分析circRNA与HCC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评估circRNA对HCC患者无复发生存期和总体生存期的预测价值。结果 基于56对HCC组织及其癌旁组织的RNA测序数据分析显示:在HCC组织中显著上调的circRNAs有17个,显著下调的circRNAs有45个(P<0.05);其中circRNA hsa_circ_0006834在HCC中异常低表达,并在另外15对HCC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进一步验证其在癌组织中显著低表达(P<0.05)。结合临床数据分析显示hsa_circ_0006834的表达与HCC患者的血管...  相似文献   

19.
<正>胃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发生率和死亡率均较高。近年来,胃癌的诊断和治疗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但仍有近三分之二的患者诊断为进展期胃癌。化疗及靶向治疗是进展期胃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可是由于化疗敏感性的降低和获得性耐药的发展,进展期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不足20%。TNM分期是判断预后的一项重要的临床指标,然而许多早期胃癌仍出现复发转移。因此,结合相关分子标志物筛选出目标人群,实现个体化治疗,对于改善胃癌患者的预后极其重  相似文献   

20.
董晓雪  王蓓  吕晓皑  郑晨辉 《浙江医学》2017,39(23):2171-2174
乳腺癌化疗药物耐药性产生的机制复杂。自噬是将细胞内受损、变性或衰老的蛋白质以及细胞器运输到溶酶体进行消化降解,以胞质内出现自噬体为特征的细胞“自我消化”的一系列生化过程,是在正常细胞和病理状态细胞中普遍存在的生理机制。近年来研究发现,自噬与乳腺癌的化疗耐药密切相关。本文就自噬与乳腺癌化疗耐药的相互作用及分子机制进行综述,探讨将自噬作为逆转乳腺癌化疗药物耐药性靶点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