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巩俊英  刘雪  韩娜娜 《妇幼护理》2022,2(17):3975-3978
目的 探究儿科护理中实施 6S 阶段管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2020 年 8 月到 2021 年 8 月我院儿科诊治的 120 例患儿, 按照住院的时间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60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 6S 阶段管理模式护理。比较 两组的护理不良事件、护理质量及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发生院内感染、并发症的概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基础护理、 护理技能、护理态度、病房管理等各个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6.67%)高于 对照组(75.00%)(P<0.05)。结论 儿科实施 6S 阶段管理模式,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不良事件,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李雪雅 《妇幼护理》2022,2(2):475-477
目的 探讨医疗风险评估表联合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于儿 科住院治疗的患儿 150 例,依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020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治疗的 75 例患儿为对照组,采用 以常规儿科护理。2021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入院的 75 例患儿为观察组,实施以医疗风险评估表联合风险防范式护理。比较 两组护理风险事件、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结果 对照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10.67 %)高于观察组(2.67 %)(P<0.05)。 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90.67 %)低于观察组(100.00 %)(P<0.05)。对照组健康教育、病房护理、心理护理、风险护理等评分 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 医疗风险评估表联合风险防范式护理可以提高儿科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减少风险事件的发 生。  相似文献   

3.
戴文静  胡素芳 《妇幼护理》2022,2(21):4991-4993
目的 探究基于质量控制理论小组管理策略对儿科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控制及总体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苏州大学 附属儿童医院 2020 年 6 月至 2021 年 12 月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 72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入院单单双号将患儿分为对照组 36 例和观察组 36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实施基于质量控制理论小组管理模式。比较两组不同管理模式对儿科 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控制、总体护理质量以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儿科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 19.44%(7/36)低于 对照组 2.8%(1/36)(P<0.05)。观察组总体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评分 97.22%高于对 照组 80.55%(P<0.05)。结论 儿科手术室护理实施基于质量控制理论小组管理策略,能够有效降低手术过程中相关不良事件 发生率,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及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傅丹华 《妇幼护理》2022,2(6):1404-1406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联合预见性护理在儿科门诊输液安全管理及风险防范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于我院儿科门诊输液患儿 88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4 例。对照组予以系统的儿科门诊护 理;观察组予以健康教育路径联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非计划拔管情况、护理满意度和护理管理质量。结果 观察组非计划 拔管率为 4.5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18.18%(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为 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86.36%(P<0.05)。 观察组的输液操作、健康教育、操作技能、护理质量各项护理管理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康教育路径联合 预见性护理在儿科门诊输液安全管理及风险防范中意义重大,可以减少非计划拔管,提高护理满意度和护理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曾佼 《妇幼护理》2022,2(4):751-753
目的 探究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护理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有效性。方法 我院 2019 年 8 月至 2021 年 1 月收治 80 例子宫肌 瘤患者,依据计算机软件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 40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模式。 对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 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子宫肌瘤患者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模式,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6.
吕雪  吴雪雪 《妇幼护理》2023,3(17):4136-4138
目的 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在我院新生儿重 症监护病房接受治疗的 120 例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60 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和管 理;研究组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护理。观察对比两组的护理质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不 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护理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护理,能提高护理质 量,减少不良事件,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时小娜  张甜甜 《妇幼护理》2023,3(5):1118-1120
目的 探讨团队协作联合风险防范式护理对儿科护理的效果。方法 我院 2021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收治患儿 80 例患儿, 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 40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在团队协作下的风险防范式护理。比较 两组护理综合质量、风险防范质量,不良事件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部检查评分与护士长检查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处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2.50%)低于对 照组(22.50%(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2.50%)高于对照组(72.50%)(P<0.05)。结论 儿科护理中采用团队协作联合 风险防范式护理,能提高整体护理质量与风险防范质量,减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徐倩  周赛  张颖 《妇幼护理》2022,2(3):637-639
目的 探究以患儿为中心的标准化分诊护理在儿科发热门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 2020 年 12 月至 2021 年 12 月期间 来本院儿科发热门诊进行治疗的 80 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的不同时间段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分诊护理;观察组采用以患儿为中心的标准化分诊护理。分析比较两组的候诊时间、候诊时意外事件发 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候诊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就诊时意外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儿科发热门诊中,采用以患儿为中心的标准化分诊护理干预, 可缩短候诊时间,降低候诊时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金晶 《妇幼护理》2022,2(4):828-830
目的 分析儿科急诊应用细节管理对规避护理风险的作用。方法 选取 2021 年 3 月至 2022 年 2 月在本院就诊的 83 例患 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2 例)和观察组(41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 上实施细节护理管理。分析对比两组的护理质量、护理风险事件、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显著高于 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采用细节管理进行儿科急诊患儿护理,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患儿依从性和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减少护理风 险事件。  相似文献   

10.
孟伟伟  徐涛 《妇幼护理》2022,2(1):192-194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护理干预对小儿外科护理的意义。方法 选取 2018 年 12 月至 2019 年 12 月期间于我院儿科接受手术 治疗的患儿 54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编号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 27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 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风险管理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护理工作质量以及生活 质量。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工作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护理前,两组的躯体能力、情感功能、认知功能、社会能力、行为能力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 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儿的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风险管理护理干预模式能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生活质 量,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具有较高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梁迎盈  刘婷  刘方囡 《妇幼护理》2022,2(7):1619-1621
目的 探究叙事护理干预在儿科病房管理中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21 年 3 月 1 日至 2021 年 9 月 1 日 178 例患儿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口头心理护理,试验组在心理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叙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护 理质量、护理依从性、心理弹性及护理管理质量。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患儿,试验组 5 项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较优,差异均有 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行为、护理配合、检查配合、睡眠情况、活动量及饮食情况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两组护理后心理坚韧性、乐观及自强评分显著上升,试验组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风险事件发生率、护 理差错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医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满意度(96.63%)高于对照组(86.52%)(P<0.05)。 结论 儿科患儿进行叙事护理可显著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和依从性,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提升管理质量和患者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梁钟月 《妇幼护理》2023,3(15):3548-3550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管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2020 年 8 月至 2021 年 12 月我院 收治的 66 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 33 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 优质护理管理质量持续改进干预。分析对比两组的自我能力、不良情绪、生活质量、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 的自我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抑郁、焦虑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 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躯体疼痛及社会交往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对子宫肌瘤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管理质量持续改进模式,可以显著提升护理水平和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减轻抑郁、焦虑 等情绪,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有效率。  相似文献   

13.
王海荣  刘娅楠 《妇幼护理》2023,3(8):1844-1846
目的 探讨妇产科护理质量管理中持续质量改进的效果。方法 选择 2021 年 12 月至 2022 年 12 月本院收治的 110 例妇产 科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55 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质量管理,观察组 给予持续质量改进护理管理。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评价、风险事件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服务态度、专业护 理、病区管理、护患沟通、消毒卫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3.64%)小于对照组(14.55%) (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社会功能、生理功能、情感职能、生理职能、活力、精神健康、总体健康、躯体疼痛)评分 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妇产科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护理管理,能够改善护理质量,减少风险事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田芳晓 《妇幼护理》2023,3(11):2646-2648
目的 分析安全护理管理对儿童输液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接受输液护理的患儿和家属 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治疗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 46 例(2021 年 1 月至 2021 年 6 月)和观察组 46 例(2021 年 7 月至 2022 年 1 月)。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安全护理管理。比较两组的临床综合护理依从率,感染发生率,家属综合护 理满意率,SAS、SDS、VAS 指标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综合依从率(91.30%)高于对照组(73.91%)(P<0.05)。 观察组感染发生率 8.70%)低于对照组(23.91%)(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3.48%)高于对照组(78.26%)(P<0.05)。 护理后患儿的 SAS、VAS、SDS 有降低,观察组的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6.52%) 少于对照组(21.74%)(P<0.05)。结论 安全护理管理可帮助儿科输液患儿提升临床综合护理依从率和家属满意率高,减少感 染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佟晶  李静 《妇幼护理》2022,2(11):2554-2557
目的 研究对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护理的效果。方法 我院 2022 年 1 月至 2022 年 6 月治疗的 57 例肱骨 髁上骨折患儿,采取电脑随机的方法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 28 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 29 例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护理。 观察和比较两组的疼痛程度,睡眠质量,住院时间和睡眠时间,关节恢复和并发症。结果 护理前的疼痛等级评分和匹兹堡睡 眠质量指数评分,两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别(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视觉模拟评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总睡眠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控制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对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护理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花长娟 《妇幼护理》2023,3(1):180-182
目的 评价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在门诊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0 年 8 月至 2022 年 8 月我院接收的门诊 外科手术患者 100 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双色球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50 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干预, 观察组采用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的负性情绪状态、护理满意率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的 负性情绪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负性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显著 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人文关怀护理干预运用于门诊外科手术 患者的护理中,能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护理满意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冠心病搭桥术后患者采取微信互动式延续性护理的具体方法以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2 月至 2022 年 4 月我院接诊并实施搭桥术的 96 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分组法分为对照组(48 例)与观察组(48 例)。对照组 采用常规延续性护理;观察组采用微信互动式延续性护理。分析对比两组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术后服药依从性、生活质 量、6min 步行距离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服 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 6min 步行距离显著高于对照 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冠心病搭桥术后患者选用微信互动式延续性护理,能提 高患者术后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以及运动耐力,预防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提升护理满意率。  相似文献   

18.
付静羚  连丽虹  余婉婷  刘然 《妇幼护理》2023,3(17):4200-4201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2022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我院收治的 112 例老年高血压,随机 分为观察组(56 例)和对照组(56 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健康管理模式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血压 达标率、知识掌握优良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 的血压达标率以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 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健康知识和血压达标率,缩短住 院时间,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李璐 《妇幼护理》2023,3(6):1436-1438
目的 观察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诊胸痛患者抢救的效果。方法 我院 2021 年 11 月至 2022 年 11 月收治的 102 例急诊胸 痛患者,依照双色球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 51 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流程,观察组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比较 两组的临床指标、护理质量、抢救优良率、护理满意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 服务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抢救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 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诊胸痛患者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够缩短抢救时间,提升护理质量, 增强抢救优良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刘建敏 《妇幼护理》2023,3(6):1369-1371
目的 研究护理预期管理在预防儿科护患纠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 2021 年 5 月至 2022 年 11 月儿科住院治疗患儿家 属按照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240 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工作模式,观察组采用护理预期管理。比较患儿家属对护 理服务的预期值与感知值的差异、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及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对护理服务预期值和感知值均 较高,可靠性维度感知值显著高于预期值(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护患纠纷发生率显 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护理预期管理能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感知,提高儿科护理质量和患儿家属满意度, 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