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部分切除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97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观察肝部分切除治疗左肝内胆管狭窄及结石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97例左肝内胆管狭窄及结石病例的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 远期随访疗效,随访率80.4%,优良率89.7%,61.9%完全无症状,20.6%偶发胆管炎。结论 左半肝切除术治疗左肝内胆管狭窄及结石的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杨明稳  杨德  张有正  杨东晓  赵海 《医学信息》2009,22(6):1049-1050
目的 总结用肝左外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经验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0年来采用肝左外叶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48例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全组随访6月至8年,其中再发胆管结石2例(占4.17%)胆管炎1例(占2.08%),其余病人无明显胆道症状(占93.7%).结论 肝左外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肝内胆管结石是肝胆外科常见的难治性疾病,其治疗原则为解除梗阻、去除病灶、通畅引流。目前,肝叶切除术已逐渐成为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我院附属医院及教学医院自2005年5月至2009年5月,采用以肝叶切除为主的联合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病患者31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辅助下左肝外叶切除治疗左肝胆管结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腹腔镜辅助下左肝外叶切除治疗胆管结石的临床经验。方法自2002年6月至2005年10月期间,本院左肝内胆管结石患者21例。患者在腹腔镜辅助下行左肝外叶部分切除及胆道镜探查取石术,部分加做胆囊切除术。结果全部21例行腹腔镜辅助下左肝外叶切除术,17例联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为90~190min,平均(140±36)min。手术中出血量为100~250ml,平均(160±52)ml。术后恢复顺利,术后平均住院(6.2±1.2)d。结论腹腔镜辅助下行左肝外叶部分切除治疗左肝胆管结石是安全可行的。该术式容易掌握,风险小,为治疗左肝胆管结石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对1997年1月-2008年6月收治的55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采取肝叶切除术治疗,其中肝左外叶切除45例,左半肝切除6例,右后叶切除3例,右前叶切除1例。结果:本组50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10a,其中疗效优34例,良11例,差5例,优良率为90%。术后并发切口感染3例、胆漏2例、肺部感染2例、胸腔积液2例、膈下感染1例、肝衰1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均经对症处理、抗感染、支持疗法治疗,于术后21~36d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肝叶切除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腹腔镜辅助下左肝外叶切除治疗胆管结石的临床经验.方法 自2002年6月至2005年10月期间,本院左肝内胆管结石患者21例.患者在腹腔镜辅助下行左肝外叶部分切除及胆道镜探查取石术,部分加做胆囊切除术.结果 全部21例行腹腔镜辅助下左肝外叶切除术,17例联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为90~190 min,平均(140±36)min.手术中出血量为100~250 ml,平均(160±52)m1.术后恢复顺利,术后平均住院(6.2±1.2)d.结论 腹腔镜辅助下行左肝外叶部分切除治疗左肝胆管结石是安全可行的.该术式容易掌握,风险小,为治疗左肝胆管结石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分析肝内胆管结石后采取肝切除治疗的疗效。方法以2008年1月~2013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4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为对象,其中54例患者采取肝切除治疗,另外30例患者未切肝取石。比较两组患者及切肝患者不用切肝部位之间的疗效、并发症情况、残石率等。结果肝切除共计54例(64.29%),治疗后的总残石率为16.67%,总并发症发生率率为22.22%。此外30例患者未切肝治疗,治疗后残余结石共计11例(36.67%),肝切除与未切除肝比较残石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53,=0.039<0.05);并发症共计1例(3.33%),与肝切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60,=0.022<0.05)。对于残留结石患者,通过胆道镜取石等处理后,最终有T管患者仍然有残留结石2例(3.33%),而进行胆肠吻合的患者最终残留结石共计4例(16.67%),两种方法治疗后最终残余结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95,=0.032<0.05)。结论肝叶切除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较为理想的方法,其残余结石率低,并发症也较低。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四十五名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切除手术为例,从术前和术后两个角度阐述了对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进行护理的注意事项:术前不但要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还要对其进行心理护理;术后则要从出血情况、伤口感染、并发症、医疗指导四个角度进行护理.  相似文献   

9.
右肝内胆管孤立结石的病理特点与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右侧肝内胆管结石独特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施行右侧肝叶切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右侧肝叶切除和115例非肝叶切除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和并发症。结果右侧肝叶切除的结石清除率高于未行肝叶切除的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45.8%)高于非肝切的并发症发生率(20.9%)。两组均无手术死亡。结论右侧肝叶切除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右侧肝内胆管结石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肝内胆管结石是我国常见病,但其病变复杂,临床治疗具有一定难度。目前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原则为“解除梗阻、清除病灶、取净结石、通畅引流”,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最有效的方法是外科手术。现代医学的发展使肝内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手段多样化,微创外科治疗理念深入人心。本文主要就近年肝内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左半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取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手术治疗的148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48例患者中男82例,女66例;年龄43~78(65.3 ±10.7)岁。其中69例患者采用腹腔镜左半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取石术治疗(微创组),79例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开腹组)。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取石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对比不同时间点患者血清白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血清球蛋白(G)、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皮质醇变化情况,对比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微创组的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均低于开腹组,而取石时间长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ALT、AST、TBIL以及WBC、中性粒细胞在术后第1天显著升高,此后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而血清ALB、G在手术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皮质醇在术后逐渐升高,在第3天达高峰,之后降低(P<0.05)。组间比较:术前两组患者的血清ALT、AST、TBIL、ALB、G、WBC、中性粒细胞、皮质醇测定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第1、3、7天,微创组患者的血清ALT、AST、TBIL、WBC、中性粒细胞、皮质醇均低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血清ALB、G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微创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7.25%(5/69),低于开腹组患者的18.99%(1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44, P<0.05)。结论 腹腔镜左半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取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全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48例,依据其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与对照组,各24例。腹腔镜组给予全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手术切除肝叶,记录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术后排气时间、腹腔引流量、住院时间以及结石清除率和复发率。结果 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腹腔镜组术后疼痛程度评分为(1.80±0.60)分,优于对照组的(3.40±0.5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腹腔引流量、结石清除率及随访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腹腔下肝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可降低机体损伤,改善疼痛感受,缩短住院周期,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肝内胆管结石的肝脏病理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之肝脏病理变化。方法:对72例肝内胆管结石的肝叶标本进行病理检查,部分尚行粘液及胶原染色。结果:镜一常见的病变是肝间质炎症、胆管上皮及腺体增生和粘液上皮化生(100%)肝细胞水肿变性及小叶中央性淤胆。胆蛔症。2例伴肝胆管上皮癌,癌旁胆管上皮及腺体异型增生与癌相移行。33例见局限于门管区的纤维组织增生。结论:肝内胆管结石与胆道炎症、上皮成分增生及粘液化生相关与胆管上皮癌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4.
肝内胆管结石治疗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多路微创技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单纯手术(A组)与多路微创技术(B组)两种治疗模式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结果 B组病人在术后恢复,残余结石方面均优于A组。结论 多路微创技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具有手术创伤小,取石率高,残余结石率低的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路微创技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单纯手术(A组)与多路微创技术(B组)两种治疗模式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 结果 B组病人在术后恢复、残余结石方面均优于A组. 结论多路微创技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具有手术创伤小,取石率高,残余结石率低的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内胆管结石用微创切除的治疗效果。方法肝内胆管结石患者28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180例与对照组100例,对照组进行开腹肝外叶切除术,治疗组采用腹腔镜下微创肝外叶切除治疗。结果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取净结石。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输血情况对比,差异都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拔引流管时间及镇痛药物使用时间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为胆漏、切口感染、胸腔积液、膈下脓肿等,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2%和1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无死亡病例。结论进展期肝内胆管结石可采用肝叶切除手术治疗,而腹腔镜技术的应用能有效加快患者的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李辉华 《医学信息》2010,23(18):3341-3342
目的对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对73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综合评价后进行不同手术治疗,并统计临床疗效与残存结石情况。结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加上T管引流术以及胆道镜激光碎石术组患者临床疗效较好(P〈0.05),并且残存结石率最低。结论肝内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因根据患者情况等因素综合分析与判断后制定相关手术方案,这样才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探讨腹腔镜左肝蒂阻断左半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18年3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肝胆外科行手术治疗的67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5例行左肝蒂阻断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治疗设为腔镜组,32例行传统开腹左半肝切除术治疗设为开腹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时间、胃肠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和术后第7天的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变化情况。结果 腔镜组手术时间较开腹组长[(269.11±54.43) min vs(211.72±31.64) min],术后疼痛缓解时间 [(2.89±1.41) d vs(4.81±1.58) d],术后排气时间[(24.80±6.31) h vs(45.13±9.80)h],术后住院时间[(9.51±2.38) d vs(14.19±2.86) d]均优于开腹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出血量、并发症和住院总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左肝蒂阻断左半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与安全性是肯定的,与以往开腹肝切除术相比,腹腔镜左肝蒂阻断左半肝切除术创伤更小,并发症更少,术后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分析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以2010年1月~2013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7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为分析对象,其中25例患者采用部分肝叶切除联合"T"管引流;29例采用肝叶切除联合胆肠吻合术治疗;13例患者采用单纯胆肠吻合术治疗;另外10例患者采用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比较4中方法治疗后临床疗效及残石率、复发率及胆道感染等情况。结果肝叶切除联合"T"管引流后的总有效率为96.00%,肝叶切除联合胆肠吻合术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74%,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胆肠吻合术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1.54%,胆总管切开取石治疗的总有效率为50.00%,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肝叶切除的患者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胆肠吻合或胆总管切开取石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或<0.01)。单纯胆肠吻合和胆总管切开取石后残石率、复发率及胆道感染率均较高,与肝叶切除的两组比较差异均分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叶切除结合引流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残石率、复发率低,疗效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