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颅脑损伤合并恶性颅内高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0例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颅脑损伤合并恶性颅内高压患者据术式分组。对照组开展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比较两组颅脑损伤合并恶性颅内高压治疗效果;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和第7天颅内压水平;手术前后患者生存质量水平;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颅脑损伤合并恶性颅内高压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和第7天颅内压水平优于对照组,P <0.05;手术前两组生存质量水平相近,P> 0.05;手术后观察组生存质量水平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颅脑损伤合并恶性颅内高压患者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疗效肯定,可有效降低颅内压,改善生存质量,降低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颅脑损伤合并恶性颅内高压患者应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90例颅脑损伤合并恶性颅内高压患者,以信封法分为研究组与对比组,各45例。对比组采用传统开颅手术治疗,研究组以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预后、颅内压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预后优于对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7 d,研究组颅内压水平分别为(23.12±3.18)、(14.66±2.21)mm Hg(1 mm Hg=0.133 kPa),均低于对比组的(28.23±4.03)、(20.88±3.37)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44%,低于对比组的1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颅脑损伤合并恶性颅内高压,可有效降低颅内压,患者术后恢复好,并发症少,治疗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颅脑损伤合并恶性颅内高压患者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2019-06~2020-06收治的颅脑损伤合并恶性颅内高压患者60例,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分为单纯应用开颅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n=30)与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n=30),对比两组患者总有效率、语言及运动功能障碍、不良反应、术前与术后7d颅内压.结果:行标准外伤大骨瓣手术治疗后的观察组,术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语言及运动功能障碍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出现颅内感染、脑切口疝、脑脊液漏、外伤性癫痫、肺部感染的概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d颅内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颅脑损伤合并恶性颅内高压患者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安全性更好,术后患者恢复效果较好,有效降低颅内压,并改善术后出现言语及运动功能障碍的概率,降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中国医药科学》2017,(11):221-223
目的观察颅脑损伤合并恶性颅内高压的患者,使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颅脑损伤合并恶性颅内高压患者50例(2014年3月3日~2017年3月3日期间),将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各25例。一组给予传统开颅手术(对照组),另一组使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颅内压力情况,运动/语言情况。结果术前两组对比颅内压力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颅脑损伤合并恶性颅内高压患者的颅内压力情况优于对照组,且术后一周观察组数据为(14.93±3.83)mm Hg,两组数据对比性较高(P<0.05)。观察组颅脑损伤合并恶性颅内高压患者的运动Ⅰ~Ⅲ级数据96.00%,语言能力障碍Ⅰ~Ⅱ级数据92.00%,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颅脑损伤合并恶性颅内高压的患者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的方案治疗后,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颅内压力,并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和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标准大骨瓣开颅与常规骨瓣开颅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7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骨瓣开颅术,实验组实施大骨瓣开颅术,观察两组颅内压变化、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颅内压降压效果与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效果更佳,减压效果更优,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与价值.方法 12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大骨瓣开颅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后颅内压、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7...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3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62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分为实验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而实验组采用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观察两组患者呼吸、心电图、意识、颅内压等指标情况以及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呼吸、心电图、意识、颅内压等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远期存活率为84.3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存活率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2,P0.05)。结论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对于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影响较小,明显降低死亡率,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大骨瓣开颅与常规骨瓣开颅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大骨瓣组62例采用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和常规骨瓣组60例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疗效、颅内压变化、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大骨瓣组在术后疗效上与常规骨瓣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颅内压变化方面,大骨瓣组比常规骨瓣组降压效果好,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骨瓣开颅术比常规骨瓣开颅术减压效果更明显,疗效更好,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的疗效。方法:在我院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抽取7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并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进行分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将常规骨瓣开颅术作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案,观察组则将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作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案,将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的存活率(68.57%)观察组的存活率(88.57%),两者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对重型颅脑外伤的患者开展紧急治疗,分析临床成效。方法分析我院从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25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法,对25例患者进行病情结果讨论。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骨瓣开颅手术,共计5例,观察组则为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共计20例,对比两组手术效果。结果从手术质量上看,对患者的颅内压情况进行了调查,其结果以观察组表现更好,在治疗后5 d,观察组为(15.36±2.69)mm Hg,对照组则为(20.33±3.26)mm Hg。在并发症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的发生率为10%(2/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2/5),其主要为颅内血肿和颅内感染问题,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手术方案更佳。结论采用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患者开治疗有利于颅内压改善,提升治疗成效,并控制了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大骨瓣开颅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从2009年1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患者9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实验组行小骨窗开颅清除血肿,对照组行大骨瓣开颅清除血肿。观察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病死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手术后死亡是2.2%,并发症的发生率是13.3%,都明显小于对照组的8.9%及31.1%(P<0.05),实验组的手术总有效率是95.6%,明显大于对照组的62.2%(P<0.05),实验组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相对于大骨瓣开颅术的优点有病死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且其创伤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并分析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来某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骨瓣开颅术处理,观察组则实施标准大骨瓣开颅术,随访观察半年,评估两组治疗效果,并对研究结果相关数据统计学处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更优,组间差异显著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方案中,标准大骨瓣开颅术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预后,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标准大骨瓣开颅治疗侧裂区损伤致单侧脑肿胀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Standard large trauma craniotomy)血肿清除去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对重度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致单侧脑肿胀的治疗效果。方法62例重度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致单侧脑肿胀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随机分成研究组(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和对照组(常规大骨瓣开颅),术后1d、3d、7d对两组患者记录GCS评分、腰穿置管监测颅内压(Intracranialpressure ICP),头颅CT复查并测量脑水肿范围和中线结构移位等指标,对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3d研究组较对照组的GCS评分、颅内压、脑水肿范围和中线结构移位等指标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5);7d研究组的各项指标接近正常。术后1年后随访研究组生存率80%,对照组生存率61%。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去大骨瓣减压术对于重度颅脑外伤伴侧裂区损伤致单侧脑肿胀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标准外伤大骨瓣结合亚低温综合救治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8),治疗组采用外伤性标准大骨瓣结合亚低温冬眠治疗5~7d;对照组仍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GCS、GOS、颅内压(ICP)以及并发症。结果治疗组GCS、GOS高于对照组,死亡率、ICP、切口疝、迟发血肿、脑膨出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结合亚低温综合治疗,对降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死亡率、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对颅脑损伤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某院收治的70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主体,患者入院起始时间为2019年1月~12月,入组后采用单双号法对其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和传统开颅手术治疗脑溢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使用传统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30例)小骨窗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过程、临床疗效、并发症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3.3%,高于对照组的66.7%,且并发症较少。结论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显著,创伤小,并发症少,方便快速。  相似文献   

17.
梁郸 《中国医药指南》2013,(15):534-535
目的研究小骨窗开颅术和骨瓣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3月收入的13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小骨窗开颅术组(A组)和骨瓣开颅术组(B组)两组,各67例,分别施行小骨窗开颅术和骨瓣开颅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致残率、致死率等。结果 A组效果良好46例,效果不佳21例,治疗有效率68.7%,残疾15例,致残率22.4%,死亡6例,致死率8.9%;B组效果良好55例,效果不佳12例,治疗有效率82.1%,残疾9例,致残率13.4%,死亡3例,致死率4.5%。B组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根据患者身体情况,合理选用骨瓣开颅术治疗,能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传统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的效果差异性。方法:选取本科室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传统组和干预组各40例。传统组进行传统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干预组进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比不同方案的远近期疗效。结果:干预组患者术中输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6个月NIHSS、ADL评分均明显优于传统组(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远近期疗效均优于传统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析血管内栓塞术与开颅夹闭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至12月医治的92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资料,其中接受开颅夹闭术治疗的46例患者为对照组,接受血管内栓塞术治疗的46例患者为研究组,比对两组认知功能、医治效率及并发症状况.结果 术后1周、3个月研究组认知功能评分分别为(23.98±0.45)分、(25.88±0.56)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研究组医治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73.91%;研究组脑积水、脑梗死、脑血管痉挛、动脉瘤破裂出血、总发生率分别为2例(4.34%)、1例(2.17%)、1例(2.17%)、0例(0.00%)、4例(8.69%),对照组分别为4例(8.69%)、3例(6.52%)、5例(10.86%)、3例(6.52%)、15例(32.60%).研究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的意义(均P< 0.05).结论 前交通动脉瘤患者行血管内栓塞术医治可提高医治疗效与认知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一定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