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医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其独特的整体观、辨证观和平衡观拥有丰富多样的治疗手段。传承创新对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分析“肾主骨理论”“脾肾相关论”“血瘀论”研究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的病机与防治,现已取得显著的效果。黄宏兴教授课题组深耕该领域多年,将OP的中医证型归为脾肾阳虚、肝肾阴虚和肾虚血瘀三型,并以补肾、健脾、活血为治则,优化了其中医临床路径,重视患者的生存质量,从脾肾、肌骨和线粒体与OP的发生为研究的切入点,推崇肌骨同治理念,总结提炼出“脾肾-肌骨-线粒体理论”体系,进一步将宏观和微观联系起来开展OP的发病机制和中药复方干预作用研究,进一步丰富了中医药防治OP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
骨质疏松症常见于中老年人群,是由多种原因导致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易发脆性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代谢障碍疾病。中医学认为肾虚是骨质疏松症发病的重要病机,因此以补肾壮骨为主要治法已达成普遍共识。笔者通过大量文献搜索发现,脾虚在骨质疏松症的致病过程中亦起着关键作用。肾、脾两脏为先后天之本,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根本所在。因此本文着眼于“脾肾相关”理论,从中医基础理论、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等角度综述其防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科学内涵,并试探讨中医“脾肾相关”理论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找寻中医基础理论在防治骨质疏松症中的理论渊源,优化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诊疗方案,为更好得将祖国医学运用于临床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中医学脾肾相关理论高度概括了老年性骨质疏松症(senile osteoporosis,SOP)骨骼和脂肪的内在关系,外泌体作为一种细胞囊泡可携带多种生物活性分子在“骨-脂肪Crosstalk”中发挥关键调控作用。笔者基于脾肾相关理论探讨脂肪源性外泌体在SOP中的作用,对挖掘中医药防治SOP的新靶点及丰富脾肾相关理论的现代科学内涵具有重要意义。中医学调理脾肾是治疗SOP“骨脂代谢失衡”的关键,为防治SOP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代谢性骨疾病,根据临床症状属中医“骨痿”范畴,中医药在临床防治中的独特优势使得近年来对本病的中医药和基础理论的研究增多。现代研究中发现一些人体基础物质的功能和特性与中医理论中的肾精功能、作用相似,这些人体基础物质的缺乏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原因。精亏髓减,骨失所养是本病的核心病机,封藏功能作为肾的主要生理功能,体现在对脏腑精气的贮藏与调控,故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产生、发展多与肾的封藏功能失司相关。本文就《内经》中“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理论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关系的现代研究,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肌少-骨质疏松症受到全社会关注。肠道菌群是人体肠道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人体第二基因库”,在调节肌骨代谢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肌少-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较大的影响,该病在中医理论体系中归属于“痿证”。本文基于“后天养先天”理论的内涵介绍了肠-肌轴、肠-骨轴理论,证明肠道菌群与肌肉、骨骼之间存在相关性,即“微生物-肠-肌骨”之间具有密切联系;强调肠道菌群是肌少-骨质疏松症共同存在的发病因素。同时,基于“后天养先天”理论阐述中医药在调节肠道菌群、防治肌少-骨质疏松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并综述文献说明目前研究现状,提出肌骨共治具有可行性的观点。旨在为深度研究肠道菌群与肌肉、骨骼分子间的联系,发挥中医药治疗肌少-骨质疏松症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鸢尾素对骨骼肌及骨的影响及其相关作用机制,有利于在分子生物学水平上阐明“脾肾相关”理论和补肾健脾法治疗肌少-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在CNKI、维普、万方及PubMed数据库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鸢尾素可分别通过直接和间接途径对骨骼肌及骨细胞生长代谢产生正向影响,且作用机制具有重合性。提示鸢尾素是肌骨生长代谢过程中重要的桥梁因子,将二者关系结合的更加紧密。  相似文献   

7.
骨为肾所主,肾藏精,精能生髓,肾精亏虚将导致骨髓化生减少,骨失髓养,日久则发展为骨痿。线粒体是生命活动的“动力工厂”,人体细胞的增殖分化与凋亡有赖于线粒体正常的功能及相关信号通路的正常表达。中医认为元气藏于肾依赖于肾精充足,主导人的生长发育、激发代谢等生命活动的功能与现代医学中调控细胞生命活动的线粒体相似。水为肾所主,肾作为人体津液代谢的重要脏器之一,主要通过气化功能参与津液的输布和排泄,其功能失常将导致津液无以运化,壅聚成痰,随着近期对肾和津液关系研究的深入,“肾痰”理论逐渐深入人心。“百病多由痰作祟”,随着衰老的进行,肾精逐渐亏虚,肾气化生不足,将导致津液代谢失常而生“肾痰”,进而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氧化应激反应是多种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而作为其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氧化自由基的蓄积与机体衰老有关,由此看来痰和氧化自由基无论在生成还是致病特点上都存在许多共同点。相关研究表明氧化应激引起的成骨细胞过量凋亡会导致骨质疏松发生的风险增加,其主要机制与线粒体功能的损害及Wnt/β-catenin等相关信号通路表达的失常明显相关。故本文从“痰之本在肾”探讨线粒体氧化应激与骨质疏松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骨质疏松症和肌肉减少症是老龄化社会常见的增龄性肌骨疾病。现代研究提示,骨与骨骼肌作为共同的功能单位参与了增龄性肌骨疾病的病理过程,从生物力学机制、能量代谢、内分泌、细胞、基因和信号通路等多方面存在相互关联。因此,对骨与骨骼肌关系的研究将有助于预防和治疗此类疾病。中医对骨与骨骼肌关系多从"脾肾"关系来认识,其中,"骨肉不相亲"理论是这种认识的高度概括。现代研究从多维度验证了"骨肉不相亲"理论的合理性。基于"骨肉不相亲"理论和骨与骨骼肌关系的现代研究成果,笔者从生物力学机制、内分泌、能量代谢、基因和信号通路等方面讨论骨与骨骼肌的关系,为骨质疏松症和肌肉减少症等增龄性肌骨疾病的精准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9.
骨质疏松性骨折(osteoportic fracture,OPF)作为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中老年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脾-肌肉通过血液循环、神经系统、线粒体系统等对骨骼形成生长发育乃至退化有重要作用。"脾主肌肉"理论是经典的中医理论,该理论与现代医学研究成果相吻合。脾-肌肉的功能障碍可导致骨量减少、骨强度下降,最终导致OPF的发生。笔者基于"脾主肌肉"理论从脾-肌肉出发探讨脾-肌肉-骨骼-骨质疏松性骨折间的相关性,重视脾-肌肉在OPF发病中的作用,希望为OPF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病率逐年上升,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仍未完全阐明,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关系密切,以肠道菌群视角探讨中医药调控骨内环境稳态是一个全新的视角。中医药通过肠道菌群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有着巨大的研究潜力,不失为一条新的有效治疗途径。该文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总结肠道菌群调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和作用机制研究,阐述“肝肾-肠”“脾-肠”“肺合大肠”“心合小肠”理论指导下的临床应用,归纳复方、中药(单体)、中成药以及其他中医药疗法通过肠道菌群改善骨骼健康的相关研究,以拓宽防治思路,为临床上通过调控肠道菌群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由骨量降低而引起的代谢性骨病。目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重,其防治已成为现代医学的热点之一。有关此病,中医学多从肝、脾、肾三脏亏虚立论而进行治疗。但由于中医学只有单纯的理论指导,缺乏现代科学依据的支撑,而倍受争议。接下来,文章将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出发,基于中医“肝与大肠相通”理论,阐述肝-肠道微生态-骨质疏松症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用微生态学的观点阐释从肝论治骨质疏松症的科学性,以期为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及临床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骨质疏松症是目前常见的老年性疾病,与中医"脾肾亏虚"密切联系。中医基础理论"肾主骨"、"脾主四肢",先天、后天互为基础,揭示骨骼、肌肉之间相互依存,脾肾亏虚一定程度上会引起骨骼和肌肉系统疾病,从而影响中老年人骨骼肌肉应力平衡。从中医基础理论、古籍文献、现代医学骨应力观点等论述"脾肾"、"骨骼、肌肉"相关性,完善"骨肉不相亲"理论,脾肾亏虚是骨枯肉松的主要病机,从而提出"骨肉不相亲"与骨质疏松症产生密切相关;骨矿含量与肌肉强度改变,对骨代谢、骨质疏松症发生率的影响,增加和保持肌肉量及维持骨骼密度是防治骨质疏松症关键因素之一,中医脾肾调理、改善骨骼肌肉功能是治疗"骨肉不相亲"的关键,对防治骨质疏松症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群的生存质量。但西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不良反应较多,因此应当发挥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优势。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在体合骨;脾为后天之本,在体合肉,主四肢,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肾二脏具有先后天相互资助的关系,二者功能的正常发挥有赖于阳气的激发、推动。"重阳思想"作为中医认识疾病的重要思想理论之一,其核心思想为阳主阴从观,认为治疗疾病应注重顾护阳气,并善用温阳之品。该文从"重阳思想"的角度出发探讨脾肾阳虚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发生的关系,结合现代医学对温肾健脾中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作用机制进行阐释,认为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应重视温肾健脾。由于目前相关作用机制的研究尚且不足,认为今后可以加强对温肾健脾中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作用机制的研究,并发掘中医理论与现代科学的结合之处,以发扬中医药理论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和总结,对外泌体在骨代谢中的作用机制与中医“肾主骨生髓”理论进行相关性分析,从现代分子生物学角度来探讨“肾主骨生髓”理论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在维持骨代谢平衡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现代研究也证实,补肾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机制与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密切相关。外泌体主要含有核酸、蛋白质及脂质等,可进行细胞间的物质交换与信号传导,是细胞通讯的重要介质之一。在现代研究中,外泌体主要是通过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来影响骨代谢。因此,外泌体与“肾主骨生髓”理论在功能上有一定的相关性,从外泌体探讨“肾主骨生髓”理论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将为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常见的骨代谢性疾病,中医根据临床特征将其归属于"骨痹""骨痿"等,古籍中记载其发病机制多与肝、脾、肾等脏腑相关。中医药在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命门"作为原动力为藏精之所、元气之根并对机体各脏腑的功能活动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旨在从"命门学说"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及"命门"具体形质下的现代实验与临床研究现状,以期探索在中医藏象理论指导下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机理,为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对1987年-2017年公开发表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相关中医药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总结研究经验并为拟定未来研究重点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万方、CNKI、维普数据库,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整理文献发表信息.结果 检索出6324篇文献,清洗后剩余2679篇,文献的总体趋势为波浪式上升,与人口老龄化呈基本线性关系.其中《中...  相似文献   

17.
摘要: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是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临床从脾、肾论治多获良效,其机制研究也逐渐开展。脾虚是骨质疏松症发病的基础,益气健脾法以“资四肢形骸、丰肌肉筋骨”为旨,在缓解临床症状、改善骨密度、调节骨代谢平衡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愈来愈多的基础研究表明,益气健脾法可通过调节内分泌、神经、运动、消化、循环等系统发挥抗骨质疏松作用。为进一步挖掘从脾论治骨质疏松症的临床价值与科学内涵,笔者从中医经典理论、临床研究与基础实验方面综述益气健脾法抗骨质疏松的疗效及可能机制,以期拓宽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8.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结构退化和骨量减少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黄帝内经》中提出“肾藏精主骨”理论,将“肾”与“骨”之间的生理病理转化密切联系起来。近年来,随着中国传统医学与表观遗传学研究的发展,甲基化修饰在骨质疏松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已成为研究热点。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在分子水平上被证实与DNA甲基化的调控有关,本文基于中医“肾藏精主骨”理论探讨DNA甲基化对骨质疏松症的调控机制,分析DNA甲基化修饰与中医基础理论的有机结合,旨在为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提供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