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治痰浊以抗衰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经》揭示了人体自然衰老的本质是气血亏虚,脏腑精气衰退。衰老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痰浊容易生成的病理基础,痰浊产生后又可进一步损伤脏腑、阻碍气血运行,成为多种老年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从而加速衰老进程。文中结合中医著名医家对痰病病机的论述以及现代临床和实验研究成果阐明治痰浊抗衰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内经》中痰、精、髓与衰老关系浅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痰浊与衰老痰与痰证理论始于《内经》,但《内经》中并无“痰”字,只有“水饮”、“积饮”的记载。如《素问·六元纪大论》云:“太阴所至为蓄饮否鬲”,又说:“太阴所至为蓄满”。从《内经》所载治疗“有病怒狂者”的生铁落饮及“目不瞑者”的半夏秫米汤二方来看,皆为豁痰开窍之方。由此推知,《内经》之“积饮”、“水饮”亦有痰证之意。《内经》从两个方面论述了痰浊生成的病理基础。一是由于脾胃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失常,水谷津液聚而生痰浊,或流溢于血脉,或走注于经隧,充塞于清窍,或泛溢于肌肤,或郁阻于脏腑肢节,而致衰生病。《灵枢·厥病…  相似文献   

3.
贺松其  文彬 《辽宁中医杂志》2000,27(10):446-447
痰浊衰老相关性学说萌起于《内经》时期 ,发展成熟于宋金元时期 ,完善演化于明清时期。旨在通过整理研究宋金元时期有代表性的医家对该学说的不同阐述和发挥的相关文献资料 ,提炼其合理内核 ,为下一步重构痰浊衰老相关性学说新的理论体系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痰浊衰老相关性学说萌起于《内经》成书的战国时期发展成熟于宋,金,元时期完善于明,清时期本文旨在通过整理研究明清时期有代表性的医家对该学说的阐述的文献资料,提炼其合理内核,为重构痰浊衰老相关性学说新的理论体系做些有益工作。  相似文献   

5.
痰浊与衰老关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脏腑亏虚是痰浊形成的病理基础,而痰浊又是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失和、水谷津液运化失常的病理产物,在人体衰老的过程中脏腑亏虚与痰浊瘀结互为因果。文中还探讨了痰浊的致病特点、痰浊促使衰老的机制、痰浊的病理变化特点以及痰浊防治的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医痰病学说 ,萌芽于秦汉 ,发端于晋唐 ,发展于宋元 ,深化于明清 ,在近现代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综观历代有关老年痰病证治的学说和临床经验 ,其理论基础虽渊源于《内经》以来的中医学理论 ,但真正对于痰浊与衰老及其相关疾病的关系 ,有较为明确的认识与论述 ,则始于宋元时代一些医家的著述之中。此后历经明、清两代 ,乃至近现代 ,在老年痰病证治方面 ,不少医家和学者又提出了一些新的学说 ,总结了许多行之有效的临证经验。但是这些经验都隐含在临床各科疾病的证治中 ,缺乏有关痰浊与衰老关系的明确论述。本文在此仅就古今有关老年痰病证治…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血脂异常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胜珠 《国医论坛》2000,15(5):52-54
血脂异常是冠心病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对血脂研究的深入和现代医学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广泛应用 ,冠心病血脂异常的中西医结合认识也取得了较大进展。1 痰浊瘀血与血脂异常纵观历代文献 ,从病理因素上看 ,大多认为冠心病血脂异常与中医痰浊瘀血关系密切。冠心病属中医胸痹范畴 ,祖国医学从痰浊瘀血辨治胸痹由来已久。《内经》最早记载了胸痹的临床症状和病机 :“真心痛 ,手足青至节”,“心痹者 ,脉不通。”后世医家对其认识逐步加深 ,至汉代张仲景总结其病机为“阳微阴弦”,认为胸痹的发生是由于肝脾肾虚 (阳微 ) ,有形之痰浊瘀血等…  相似文献   

8.
脑出血属祖国医学中风病范畴,《内经》谓之“大厥”、“薄厥”,后称“卒中”、“类中”。中风之因,汉唐遵《内经》主外风,金元争鸣倡内风。现代则归之于虚、火、风、痰、气、血六端,而病发多责于瘀血、痰浊[1]。笔者认为,本病患者既有阴气虚、痰瘀盛的病理体质,又有情志、劳倦的诱发因素,瘀血阻滞是其发病的关键,痰、火、瘀、水交结是其病理特点。1 阴气虚、痰瘀盛的体质因素大量临床资料表明,50~60岁是脑出血的高发年龄。年事已高,机体衰老,肝肾阴亏,肝阳亢盛为这个年龄段的显著特点。肝肾之阴具损,阴虚则肝阳无制而偏亢。肝阳偏亢则易于…  相似文献   

9.
祖国医学认为,痰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的病理产物。东汉医学家张仲景在《内经》理论基础上,首创“痰饮”病名。《仁斋直指方》中,将痰饮分而为二:稠浊为痰,清稀为饮,但现在人们一般通称痰饮。其病因病机复杂,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衰老,历来是医学研究的关注点,中医概莫能外,因而在中医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对衰老的认识十分丰富。作为中医学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也对衰老进行了解读,其以五脏为根本,以十年为周期,探讨了衰老的一般规律,还从男八女七的不同生长规律论述了人体衰老。后世医家经典在《内经》论述衰老基本规律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发挥,同时也补充了《内经》中内容较少的对衰老征象的论述。本文在总结《内经》及后世著作论述衰老及其规律的基础上,对五脏衰老的时象进行了总结,通过整理历代医籍有关衰老时间、征象的论述,从而梳理出中医五脏衰老时象认识的历史源流,为构建中医衰老学说体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论述《内经》风、痹、厥、逆相互杂合构成“脉痹”、“心痹”、“厥逆”的病理基础,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是致病的始因。痹,是血液中的痰浊毒瘀、赘物斑块,称为“盛聚”、“恶血”、“血凝”、“大痹”,病理始终以痰浊毒瘀为主要因素。论述“心痹”、“厥逆”就是现代心脑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是本病主线。以《内经》风、痹、厥的理论,应用中医药分别根据不同病理演变和病机特点对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脑梗塞等进行辨证治疗,活血化瘀,通脉抗凝,抑制动脉硬化,保护细胞再灌注损伤,发挥了中草药治疗心脑病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衰老是机体不可避免的过程 ,自人类注目于衰老机制的研究以来 ,提出的衰老机制迄今已有 2 0 0多种[1] 。现代研究有关衰老的学说有数十种之多[2 ] 。当前 ,国内许多学者从多种途径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见解 ,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 ,大多是遵循中医传统理论 ,着重于亏虚 ,以导致机体衰老的“阴阳虚衰”、“脏腑亏虚”和“精神亏耗”等病因为根据 ,对机体主张“调补” ,而忽略了在人体衰老过程中的两个非常重要的病理因素———痰浊和瘀血。其实 ,化痰祛瘀在抗衰老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 痰瘀可致衰老1 .1 前人认识痰浊和瘀血…  相似文献   

13.
D-半乳糖衰老动物模型已成为国内外较公认的衰老动物模型,历代医家已经认识到了肾虚脑髓失养,痰浊瘀血是痴呆的主要病机。基于对老年痴呆主要包括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认识,认为D-半乳糖所诱导的AD模型与中医脑衰老中的肾虚脑髓失养,痰瘀内阻证型在一定程度上相符合。本文拟从行为学、形态学及病理结构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4.
衰老是生物体的退化变性,是不可逆转的客观规律,可分为生理性衰老和病理性衰老。中医认为五脏虚损是衰老的基础,而实滞是致衰的重要因素,并有虚实夹杂多因素致衰的观点。虚尤以脾肾亏虚、气血亏虚为主,实则以血瘀、痰浊、胃肠积滞为主。其中痰瘀致衰老的观点日益受到重视。痰浊瘀血既是衰老过程中的病理产物,又是致衰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5.
《内经》对健忘治疗奠定了理论基础,"血并于下,气并于上,乱而喜忘","血脉和利,精神乃居"。历代医家又有了新认识,朱丹溪曰"健忘精神短少者多,亦有痰者",张仲景谓"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人喜忘";健忘多与心脾亏虚、肾精不足有关,亦有因气血逆乱,痰浊上扰所致。治疗首要辨清虚实,虚则主要责之于心、脾、肾的亏虚,实则主要为痰浊、瘀血、肝郁为患,还要注意到虚实挟杂的复杂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6.
论痰浊与衰老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论痰浊与衰老潘桂娟金香兰(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100700)关键词痰衰老痰浊是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失和,水谷津液运化失常所致。人体衰老过程中,脏腑俱虚,功能衰退,更易生成痰浊,进而加速衰老进程,并促成多种老年性疾病的发生发展。痰浊既是衰老过...  相似文献   

17.
试论衰老与痰浊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赵玉敏 《陕西中医》1995,16(11):499-500
本文从痰浊与五脏、气血、瘀血等方面的关系探讨了痰浊对人体衰老的影响认为痰浊是人体衰老的主要病机之一,对指导临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内经》对健忘治疗奠定了理论基础,“血并于下,气并于上,乱而喜忘”,“血脉和利,精神乃居”。历代医家又有了新认识,朱丹溪日“健忘精神短少者多,亦有痰者”,张仲景谓“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人喜忘”;健忘多与心脾亏虚、肾精不足有关,亦有因气血逆乱,痰浊上扰所致。治疗首要辨清虚实,虚则主要责之于心、脾、肾的亏虚,实则主要为痰浊、瘀血、肝郁为患,还要注意到虚实挟杂的复杂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9.
本文系统总结了刘中勇教授对痰浊这一病理产物的认识与治疗方法,分析了痰浊与五脏的相关性,认为痰瘀互结是痰浊临床表现的常态,化痰浊首先应当健运脾胃。  相似文献   

20.
<正> 陈克忠教授多年来致力于老年医学的研究,他认为,衰老过程的基本规律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所谓本虚,主要为肾虚。衰老虽然多脏器虚损,但肾虚是关键。至于标实,是指脏器虚损,代谢异常产生的病理产物——痰浊、血瘀。痰浊、血瘀反过来又加速了衰老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