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汗刍议     
黄汗是以汗出色黄而命名,首见于《金匮要略·水气病篇》,是水气病五种类证的一种,原文论述计有五条,对黄汗的病因、病理、辨证治则作了概要说明。此证现代临床虽然少见,但仍有探讨的必要,今依据原文结合病例探讨如下。一、病因病理原文第1条说:“病有风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黄汗……”说明黄汗是水气病的一种,其病因是水湿之邪。水湿是怎样形成黄汗的呢?第28条说:“……汗出入水中浴,水  相似文献   

2.
黄汗,这一名称出现于《金匾要略》中有两处,一在中风历节病篇,一在水气病篇。因其症状与“历节”、“水肿”某些方面有所类似,故仲景在书中连带附及,然所述条文散居各节,且前后无序,常易混淆,放后人有黄汗、历节、水肿难辨之说。笔者在研读之余,爱就其病因、治法及与历节、水肿的鉴别,略抒管见,以求正于同道。1黄汗的病因对于黄汗的病因,《金匾要略》原文未加详述,仅原则性地指出:“汗出入水中治,水从汗孔中入而得之”。其实,仲景在此不过就一端而论,讲了病的由起。若要对其病因进行全面的认识,仍当结合其症状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3.
《金匮要略》水气篇提出了黄汗论治。水气篇原文二十八条曰:“问曰:黄汗之为病,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汁,脉自沉,何从得之?师曰: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宜芪芍桂酒汤主之。”本条提出了黄汗的成因和证治。黄汗,即以汗液黄色为主要特征,其发病  相似文献   

4.
黄汗是指汗出色黄而沾衣染衣。《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中谓:“黄汗之为病,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汁”。其病因病机乃汗出入水中浴,水入汗孔得之。表虚营卫不和,湿热交蒸,故发热汗出色黄。黄汗应与黄疽之汗出色黄有所区别。黄汗之汗出色黄沾衣染衣,或兼手掌部  相似文献   

5.
“自汗”、“盗汗”是临床常见的症状,可以在许多急、慢性疾病过程中出现,其病因、病机各不相同。《金匮》汗证,分为自汗、头汗、冷汗、黄汗及盗汗五种,其证候各不相同,在临床上以自汗、盗汗为多  相似文献   

6.
《金匮》乃"于蠹简中得"来,脱误难免。如《中风历节病》篇:"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一句,历代校注译释者均未对其文字或句读提出疑问,而是望文生义,或随文敷衍。虽部分医家或已看出语病,以意添字注之译之,但苦无佐证,似不能立。本文分别从文理和医理的角度,充分考证"浴"先因音近或形似而误作"如",进而在句读时误属下句而读作"如水伤心",致使后学者对经义难以索解。指出本句正确的句读应是"汗出入水中浴,水伤心",并提出了无可辩驳的本证——《金匮·水气病》篇:"黄汗……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  相似文献   

7.
“痛”是临床上一个常见的症状,可见于多种疾病中,若以痛为病,则为痛证。“通”是治疗痛的一种有效方法,痛之与通,息息相关。兹就其相互关系及治痛常用之通法浅谈于下。一、不通则痛痛有虚实,有关痛的病因病理,中医学有着较深刻的认识,历代医籍记述甚详。《素问·举痛论》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中则不通,故卒然而痛。”再如《金匮翼·胁痛统论·肝郁胁痛》曰:“肝郁胁痛者,悲哀恼怒,郁伤肝气。”《丹溪心法·头痛》认为:“头痛多生于痰……”,《医学正传·胃脘痛》曰:“胃脘当心而痛……未有不由清痰食积  相似文献   

8.
认为 ,《金匮》认识模式 ,是颇为先进和科学的 ,它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不谋而合。《金匮》识病模式是动态的识病观 ,有利于对于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可以说 ,是中国最早有明文论述医学模式之雏形  相似文献   

9.
付滨  孟琳  高常柏 《天津中医药》2004,21(3):229-230
“黄汗”为一病名,出自《金匮要略》。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因此关于“黄汗”曾有多种解释。其中一些难解之处,许多注家认为是错简或衍文。几乎所有现在的研究,都是围绕传统医籍展开,而忽视了当时的历史环境。本文提出《金匮要略》书中描述“黄汗”的症状与现代医学中铅、汞、砷等物质的中毒表现十分相似,而且在东汉末年服丹石养身之风已兴起,而在这种药物处方中可能含有铅、汞、砷等物质。因此,本文认为“黄汗”的病因是铅、汞、砷中毒。  相似文献   

10.
“谷气之虚,疫气之盛”是仲景时代的客观存在,是《金匮》妇人杂病病因病机总纲认识观的基础。本文试从历史角度客观地评价《金匮》对于妇科病因认识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黄汗一病,首见于《金匮·水气病脉证并治》:“病有风水,有皮水,……有黄汗。……黄汗其脉沉迟,身发热,胸满,四肢头面肿,久不愈,必致痈脓”。论述了黄汗病的脉证与转归。至于黄汗之病因,如水气篇第68条所言:“黄汗之为病,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汁,脉自沉,从何得之?师曰:汗出入水中,水从汗孔入得之”。扼要地说明了黄汗病的外感因素。惜无病案可考。再析第29条:“黄汗之病,……若身重,汗出已辄轻者,……桂枝加黄芪汤主之”。可得出这样的绪论,外感是条件,内因属脾虚而表卫不固。正如经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张氏创桂枝加黄芪汤意即在此。然外感之黄汗,临床所见不多,后世医家亦鲜有报告。缘脾虚气衰,水湿不运,郁而化热,薰蒸肌肤,津随热泄,黄汗而出者当属杂证论治,且亦多见。笔者多年来曾遇10数例,皆按脾虚湿遏论治而愈。1975年9月间,曾治一男性王××,四旬有三。诉黄汗逾3年,近月加重。伴有头晕、心悸气矩,乏力、纳呆、腹胀、便溏。观其面色萎黄,肌瘦不华,舌淡胖,边有齿痕、  相似文献   

12.
《金匮》有关肺胀与风水的论述,见于《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篇》与《水气病篇》。现将二者的病因、关系及其治疗方法讨论如下。一、肿胀与风水的病因肺胀为病名,内经早有记载。从《内经》与《金匮》的论述可以看出,咳嗽上气是肺胀主要症状。关于本病的病因,从《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篇》的有关条文来看,大多是内有水饮,外为时气触发而成。如该篇云:“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肺胀,咳而上  相似文献   

13.
王云凯  刘月林 《河北中医》1984,(1):F0003-F0003
《金匮》是怎样以肝病为例阐述杂病治疗原则的? 人体脏腑之间,在生理上存在着生克制化的关系,在病理上又可互相影响和传变。因此,当一脏有病,治疗时不仅要治本脏,而且还要照顾整体,但因病有虚实,法必因之而异。《金匮》首篇第一条即以五行学说为依据,以整体  相似文献   

14.
王维武 《中医药学刊》2002,20(6):783-784
认为,《金匮》认识模式,是颇为先进和科学的,它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不谋而合,《金匮》识病模式是动态的识病观,有利于对于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可以说,是中国最早有明文论述医学模式之雏形。  相似文献   

15.
“黄汗”之名,首见于《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篇”,后于“水气病篇”散见三则。前者示黄汗为历节病之并发症,盖由历节病湿蓄关节,郁久化热,湿热郁蒸骨节间,故局部疼痛而渗出黄色汗液,非为黄汗本病。见于“水气病篇”者,乃约言黄汗之病因、证治及与“风水”之鉴别。盖其病因,乃由“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是水湿郁遏,营卫不通,湿热交蒸互郁而成。其证为身体(肿)重,发热汗出而渴,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汁,两胫自冷,胸中痛,不能食,腰髋弛痛,小便不利,脉沉。其治当以调和营卫、益气发散,用芪芍桂酒或桂枝加黄芪汤主之。如此,则黄汗之证因脉…  相似文献   

16.
传染性肝炎为祖国医学黄胆病的一种。以病因来分,金匮有酒疸、谷疸、黄汗、黑疸、女痨疸五种。以病因的性质来分,有内伤、外感之别。以症状来分,有阴黄、阳黄之異。传染性肝炎,似属于谷疸、外感、阴黄的范畴。我们根据此点,在文献中寻求传染性肝炎的治法。内经云:“湿热相交、民当病瘅”(瘅即黄疸  相似文献   

17.
《金匮要略》(以下简称《金匮》)是中医经典医籍,全书25篇,论述病证40余种,较之《伤寒论》更有病因、病机、病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其内涵极为丰富,被历代医家及治《金匮》之学者尊称为“杂病专著”、“群方之祖”,但常忽略其中关于灸刺学这一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仅就《金匮》中有关条文.分为治疗未病、把握要点、辨别预后、防止误治等四个方面作一粗浅探析。灸刺适时宜治未病“治未病”是《金匮》(?)重要治疗思想,是来源于《素问·四气调神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学说,根据人体内脏俯之间的整  相似文献   

18.
《金匮要略》“历节”,“黄汗”新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青 《国医论坛》1997,12(1):43-44
《金匮要略》为中医现存最早诊治来病的专书,被公认为辩证论治的典范。书中的“历节”、“黄汗”后世讨论颇多。笔者查阅古今文献,结合临床实践认为:“历书”实属今之“痛风”;“黄汗”有似今之“痛风性肾病”,试分述之。1“历节”即是法风“历节”病名始见于《金E要略·中风历节病》篇,对其症状描述云:“疼痛如掣”、“历节痛.不可屈伸”、“脚肿如脱”、”独足肿大,黄汗出”、“头眩”、“短气”等,并已认识到“饮酒汗出当风”是最常见的诱因,肝肾不足之体,风寒湿邪侵入累及关节为主要病因病机。因疼痛遍历关节故称“历书”…  相似文献   

19.
狐惑病新解     
狐惑病始见于仲景《金匮要略》,按其症状分析,与现代医学中的眼、口、生殖器综合征近似.历代医家对狐惑病的解释,众说纷云,莫衷一是.现代医学一般认为本证系胶元性疾病,或自体免疫性疾病,真正的病因还没有弄清楚,但对它的综合症候类型,已经有了一个比较系统的认识.现将《金匮》对本证主要症状的描述,结合现代医学的认识作  相似文献   

20.
《内经》论痉,不执一端,从病因方面强调了风、寒、湿、热均可影响经脉而致痉。《金匮》对此有继承,也有发展,强调邪阻津燥,治疗主以汗、下二法,又处处顾及津液。仲景以后,历代医家均有阐发,也大体不出外邪入中、津血亏耗的范围。明清之际,更加注意强调痉病之内因,并通过临床实践创立了大量有效方药,此可补《金匮》之未逮。由此可见,对痉病较为具体的证治虽首见于《金匮》,其对后世亦有相当影响,然所出方治难概临床之全,故有必要对其推源溯流,加以考析,以便较为全面和客观地理解《金匮》所述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