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胡铁城 《江苏中医》2000,21(8):21-22
  相似文献   

2.
我们自 1 986年至 1 998年 ,治疗各期痛风患者1 9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就其诊疗心得整理如下。1 辨证论治1 .1 热毒型 :相当于现代医学急性发作期 ,病势来之凶猛 ,局部红肿热痛 ,夜不得眠 ,舌红、苔黄 ,脉弦滑。因本期热毒极盛 ,病人疼痛剧烈 ,治急祛其毒 ,毒祛则痛解。急用痛风丸 (自拟方 ,光慈菇、血竭各等分 ,炼蜜为丸 ,每丸重 6g) ,2粒顿服 ,以后每 2~ 3小时服 1粒 ;至有恶心或腹泻时改用每天 3次 ,每次 1粒 ,至症状缓解。同时内服痛风 号方 (自拟 ) :生地、防己、丹皮、川牛膝、公英、水牛角 (挫 )、车前草、猪苓各 30 g,金银花、…  相似文献   

3.
吕师认为,本病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脾肾两虚,气血不足,饮食不节,恣食荤腻之品,致运化失调,酿为湿浊,化生痰瘀,痰瘀互结,郁久化热,流注经络关节,内外合邪,蕴结发热所致。治疗方面:湿浊化热,清热利湿治其标;痰湿流注,化浊破瘀通经络;脏腑虚损,调理脾胃固其本。  相似文献   

4.
痛风证治浅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痛风属代谢性疾病,系嘌呤长期代谢紊乱,尿酸排泄减少,从而引起血液中的尿酸含量增高,使身体发生变化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古代把痛风视为"帝王病"、"奢侈病",台州地处东南沿海地带,经济较为发达,百姓常食海鲜、肉类、动物内脏等,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痛风病已成为常见病,多发病。余经过20年临床反复实  相似文献   

5.
浊瘀痹——痛风中医病名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婉华  顾冬梅  蒋恬 《中医杂志》2011,(17):1521-1522
通过比较现代医学"痛风"与中医学"痛风"的特点,发现两者之间的不同点,并阐述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对"痛风"病因病机的认识,提出"浊瘀痹"可以作为痛风的中医病名。  相似文献   

6.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 ,以高尿酸血症伴痛风性急性关节炎为其临床特征 ,反复发作可产生痛风石沉积 ,关节畸形 ,还可累及肾脏及心血管系统。现代医学多从减少尿酸生成和增加尿酸排泄两方面治疗 ,但长期服药副作用大 ,且患者不能坚持。中医治疗见效快 ,副作用小。笔者仅就其中医辨治 ,略谈肤浅体会。1 急性期贵在泄浊解毒痛风急性期主要表现为受累关节红肿热痛 ,屈伸不利 ,或伴发热。其发作或因禀赋不足 ,或由调摄不慎 ,饮食不节 ,脏腑功能失调 ,脾失健运 ,升清降浊无权 ,以致湿浊内生 ,滞留血中 ,遇有外邪乘虚而入 ,风寒湿或风…  相似文献   

7.
痛风证治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痛风,以往认为是欧美的一种常见病,我国及日本等发病甚少,但是日本自1960年以来,发病率上升较快,我国自七十年代开始,发病率亦在增加,西医有关杂志报道本病,已屡见不鲜,几年来,用中医药治疗该病及对该病机制的探讨,各地也有报道,我院因痛风来就诊者,为数不少,说明痛风已成为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了,应该重视,加强研究。痛风是以侵犯关节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关节疼痛,故又称痛风性关节炎。在急性发作时,起病急剧,多于夜间突然发作趾关节剧痛,首先症状70%左右为第一(足母)趾关节红肿热痛,疼痛剧烈,次见其它小关节,渐至踝、膝、腕、肘,甚至所有关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痛风证治规律探讨:—附5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相似文献   

9.
痛风是由于长期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慢性疾病,临床以高尿酸血症、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肾实质性病变和尿酸石形成为特点,根据血液中尿酸增高的原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相似文献   

10.
老年痛风证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年痛风证治初探353000福建省南平市第一医院陆佩琚痛风是一种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引起血中尿酸过高并沉积于关节、软组织、骨骼、软骨、肾脏等处的一组全身性疾病,以反复发作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肾小球实质性损害及尿酸结石形成为其临床特点。本病好发于中老年...  相似文献   

11.
老年痛风以老年人五脏俱虚为基础,其中脾肾两虚,痰瘀互结为其病理之要素。临证治疗当根据“急则治其标”的原则,从化湿立论,重用化湿祛瘀之剂,将化湿泄浊、化瘀通络作为本病急性发作期的主要治则。此外,节制饮食,在本病防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一组慢性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及由此而引起的反复发作性痛风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形成。根据该病以关节红、肿、热、痛反复发作,关节活动不灵活等主要表现,属于中医学“热痹”、“风湿热痹”范畴。西医对痛风的治疗尚无特效药物,且副作用大。近年来,中医治疗取得一定的进展,本文总结了目前痛风的中医病因病机、临床证治及预防调护。  相似文献   

13.
丁世幸 《光明中医》2006,21(2):25-26
痛风是长期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其主要机理是体内嘌呤合成过多,尿酸代谢失常,引起高尿酸血症.主要诊断依据有:突然反复发作(二次以上)的足跖、跗跖、踝等单关节红肿、疼痛,间歇期无症状,伴有高尿酸血症及秋水仙碱治疗有特效或滑液中查见尿酸盐结晶.  相似文献   

14.
痛风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 ,笔者运用中医理论 ,对诸多痛风的病人进行辨治与施护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明确中西概念 ,中医有别西医“痛风” ,中医学中亦有相同病名 ,而中医学所言之痛风 ,实为“痹证”之别名 ,它与现代医学所讲的主要与血尿酸过高攸关的痛风 ,非属一病。对于痛风病因的认识 ,中西医理论多有相似之处。现代医学认为本病除有阳性家族史外 ,多于平素酗酒或摄入过高的嘌呤食物 ,致嘌呤代谢紊乱所引起 ;中医学认为痛风患者多有禀赋不充 ,加之不节饮食 ,过食高粱厚味 ,湿热内蕴 ,风邪外袭 ,湿热风邪滞留于肌肉、关节 ,终…  相似文献   

15.
张剑勇  谢静静 《新中医》2017,49(6):155-157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风(高尿酸血症)病人逐年增多。痛风患者多数存在一种或多种合并症,统称为"六高症",指高尿酸血症(痛风)、高体重(肥胖)、高血压(高血压病)、高血糖(糖尿病)、高血脂(高脂血症)、高黏血症。临床发现这"六高"疾病之间彼此相互影响,甚至多种疾病复合,即"代谢综合征"。因此,在治疗某一疾病同时也要关注伴发病。笔者通过分析中医学对六高症的认识,发现其多  相似文献   

16.
刘芳洁 《中国中医急症》2013,(12):2127-2128
目的观察痛风汤治疗湿热瘀滞型痛风性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人选要求的82例痛风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与对照组40例,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别嘌醇,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痛风汤内服;15d为1疗程,2个疗程后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Upro)、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尿酸(UA)等指标的变化以及总体疗效。结果治疗组Upro、SCr、BUN、UA均较对照组下降更加明显,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痛风汤治疗痛风性肾病,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相关实验室指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范黎明  卞华  刘涛  王帅 《辽宁中医杂志》2019,46(6):1179-1181
从"浊﹑瘀"角度对痛风进行了全面阐述,就痛风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预防进行了深入探讨,形成了一套完整论治体系。指出其病理因素为"浊"和"瘀",病机为脾肾不足、浊瘀痹阻,治法为泄浊化瘀、调益脾肾,方用痛风汤加减,也应提倡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同时就目前中医泄浊化瘀法治疗痛风进行了分析,明确其存在的问题、对其优势进行了展望,以便在本病治疗方面取得进一步突破。  相似文献   

18.
《光明中医》2021,36(20)
目的 探讨痛风灵合剂联合委中放血、金黄膏外敷治疗痛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6月就诊的湿热痹阻型痛风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给予痛风灵合剂内服联合金黄膏外敷、委中放血治疗,缓解期给予痛风灵合剂内服,对照组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给予新癀片,缓解期给予非布司他片,共治疗2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尿酸、治疗前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频率以及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症状缓解时间,并对治疗期间肝肾功能、血常规及不良反应等进行定期评估及记录。结果 治疗24周后,2组患者尿酸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期,观察组治疗周期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频率明显减少,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周期内,观察组有2例患者出现轻微胃肠道反应,经调整服药方式后症状缓解,对照组有12例患者在服用新癀片时出现胃痛不适,经同时服用质子泵抑制剂护胃治疗后症状缓解未中断治疗,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肝肾功能及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结论 痛风灵合剂联合委中放血、金黄膏外敷治疗痛风疗效可靠,可明显降低尿酸,减少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频率,且能较快缓解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症状,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蔡瑛 《江苏中医》2001,22(9):52-52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