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风药治血的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传统中医学角度阐述了风药治血的机制,其主要有:祛除致病因素,风药治气,风药治肝,风药治脾,风药直接治血,风药补血,风药凉血。  相似文献   

2.
风药治血探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氏[1]倡“治血先治风,风行血自通”,诚要言不烦,足为治血瘀之炯鉴。现就本课题的最近理论研究成果,风药补血、活血、止血及相关问题探讨如次。1风药的含义及特点风药是指在传统中医理论指导下,功能祛除、疏散外风或平熄、搜剔内风,主要用于治疗风病的药物。大...  相似文献   

3.
风药是治疗血证新的切入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文献研究角度,探索风药治疗血证的机制主要有:①风药治气(行气、升气、降气、益气)以治血;②风药能活血、止血、凉血、补血;③风药治藏血之肝(宁风、熄风、升发郁火、解郁)以治血;④风药能祛除致病因素;⑤其它如辛味激用从治、风燥胜湿止血、风药为血证之使等。表明风药有确切的治疗血证作用,可作为血证治疗的新的切入口。  相似文献   

4.
周海来  幺金凤  段雷 《吉林中医药》2013,(11):1087-1088
白疕的发生多与七情内伤、饮食失节,外感风、寒、湿、热、毒邪等因素有关,其中风邪贯穿疾病的始终.因此,治疗白疕时“治风”极为重要.“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强调通过治血而达到“治风”的目的,能使血脉通畅,内风无以生,外风不能侵,“血行风自灭”.  相似文献   

5.
论斑秃从血辨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鑫  王雅丽 《吉林中医药》2010,30(2):110-111
头发之所生依赖于血的濡养,血的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影响发的健康。若血的功能失常,无论属实证、虚证,都可能导致发失所养而致斑秃。血热、血瘀、血虚等血的功能失调是导致斑秃发生的主要病因。从血辨治就成为治疗斑秃的重要方法,通过凉血熄风、通窍活血、补血养血,往往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风药治血与冠心病心绞痛证治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认为风邪是冠心病心绞痛的重要和病和诱发因素,其位病在心之络脉,属络病,病机主要为心络阻滞和心络痉挛,发病特点属风病,并以风药治血理论为指导,强调了其治疗学机制,主要祛除致病因素,虫类风药少血通络,搜风止痉,风药治气,风药直接治血和现代药理学证实,其间,就常用风药进行了中西医结合研究,并介绍了其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辽宁中医杂志》2016,(10):2080-2082
主要论述风邪是导致胸痹心痛的重要因素,故可用风药治疗;风药治疗此病的主要机制即疏风散火;活血通络;畅气通阳;升清降浊;宣肺燥湿,从而丰富了胸痹心痛的病因病机说,为中医药治疗胸痹心痛开阔了思路和方法,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论风药的活血作用及其特点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血瘀证的成因较多,病机复杂,单用活血化瘀等药治疗,疗效并不理想。风药个升、散、行、透、窜动等多种特性,能针对血瘀证的病因病机,从不同角度发挥发散祛邪、开郁畅气、辛温通阳、燥湿化痰、通络开窍、活血化瘀、升阳助补等多种作用。体现出病因与病机兼顾,整体与局部结合,兼备多法,协同作用的特点,较之活血化瘀等药物治疗血瘀证更为全面,风药的活血作用,应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9.
风药用于尿血的治疗,主要原因为:(1)风邪是尿血的主要病因之一,血尿只是本病的主要症状,单纯予以止血,虽然也可奏一时之效,然病因未除,疾病必然进一步发展。对于风邪所致尿血者,风邪为其主要矛盾,辨证论治,审证求因,当以风药疏风、熄风为要;(2)由于风药具有升、散、宣、通的作用,经配伍后可引药入经,可透邪外达,予邪气以出路,邪去正安,血尿自止。风药虽经加减可用于治疗多种证型的尿血,然而用药当取其轻清灵动之气,应单味、少量"少佑之",切不可大剂量、长时间使用。因此,运用风药治疗尿血,必须以辨证论治为基础,中病即止,同时当辅以止血之品标本同治。  相似文献   

10.
肾风治风论     
邓颖萍  王建康  冯慧  王瑾  华晖辉 《新中医》2021,53(24):209-213
介绍王建康教授从风论治肾风的临床经验。据文献所述及临床经验总结,王建康教授认为,肾风即肾脏感受风邪所致的疾患,临证辨识须与风水相区别。在病因病机上,有肾虚风袭为病起之本、气机失调为病进之助、内外合风为病急之因、浊瘀互结为病变之积多个方面。在病位上,主在肺脾肾而又涉及心肝、三焦,累及多脏多腑。在治疗上,形成了以祛风散邪、益肾固表为主,以疏畅气机、调肝治风为恒,以活血化瘀、利湿泄浊为辅的特点。在用药上,风药的使用贯穿始终:邪入肾络者,风药散之;郁火内结者,风药发之;瘀血停阻者,风药行之;湿浊内蕴者,风药胜之。分别起到祛风解表胜湿、调肝解郁治风、开玄启闭解毒之功效。  相似文献   

11.
风药增效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风药是一类具有类似风作用的特性药物。其性能可用“升、散、透、窜、通、燥、动”加以概括。风药可内可外, 能上能下,舒畅一身气机,鼓舞人体气化,不仅长于发散祛邪,而且善于调畅气机,开发郁结,更能引经报使,宣导百药,与其 他药物适当配伍后具有良好的协同增效作用,并重点对风药增效健脾益气、补肾益精、清热泻火、利水除湿、活血化瘀的作用加 以讨论。  相似文献   

12.
治疗腰痛,根据《内经》“风为百病之长”,针对“络不通”的病变症结,以风药为切入口,在辨证的基础上,遵“络以辛为泄”的大法,重通络、治风为先。继承叶天士用药经验,反复实践验证,精心筛选风药如桂枝、麻黄、细辛、防风、羌活、葛根、柴胡、威灵仙、全蝎、蜈蚣等辛散轻灵之品,画龙点睛,因势利导,通络定痛,常获殊效。  相似文献   

13.
论风药开郁     
目的:从风药的角度探讨抑郁症的治疗。方法:依据风药的特性和功效,分析其开郁作用,阐释治疗抑郁症的机制。结论:风药具有理气解郁、宣畅气机、增效补益等多种功效,在抑郁症的治疗中可多途径、多层次地发挥综合性作用,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治风先治血”之说,结合临床实践,论述了风病的概念、特征及病机证治。提出风病证治有三要:即治风必先审因;治风必先察位;治风必备多法。  相似文献   

15.
补益肺气是临床提高人体抵抗力、预防疾病、降低许多慢性疾患复发率和保护老年体弱、重病患者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临床常用治则。所选方剂常用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玉屏风散等,这些处方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方中都分别用了升麻、柴胡、防风、羌活、独活等风药。那...  相似文献   

16.
冼绍祥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擅长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在治疗眩晕时常辨证应用风药,多有良效.现将其经验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成方便读·卷二》),说的是在治疗风病时,方剂中要配以治血药,才有利于祛除外风,熄灭内风。本文试以几个方剂为例,浅析如下。1独活寄生汤独活寄生汤出自《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八·诸风第二》,由当归、桂心、牛膝、川芎、芍药、干地黄、独活、防风、秦艽、细辛、寄生、杜仲、茯苓、人参、甘草15味药组成。主治正气虚弱,风寒湿邪乘虚而入,客于腰膝,留滞筋脉,使气血痹阻不通而致腰膝冷痛,肢节屈伸不利。方中用独活、防风、秦艽、细辛、寄生、杜仲搜风祛湿,以祛除由外而来之风寒湿邪。然而方中仅用治…  相似文献   

18.
皮持衡教授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近50年,独具匠心。兹撰其治肾病治湿及风药应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据历代经验总结,治疗头痛必用风药。本文从中医传统理论出发,结合历代医家关于头痛的相关论述,梳理风药的名义及分类,探讨头痛用风药的理论基础,分析风药治疗头痛的配伍应用,深刻体会风药在治疗头痛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临床常见的、多发的呼吸系统疾病,是人类死亡的第四大致死病因。近年发现COPD的患病率逐渐升高,社会经济负担大。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临床上主要分为稳定期治疗和急性期治疗,其中稳定期的治疗对患者的预后尤为重要。但大部分COPD稳定期患者即使规律使用药物治疗,咳嗽、咯痰、乏力等症状仍时有发生,因症状急性加重导致住院次数增加。随着患病时间的推移,临床治疗手段的反复应用,机体反应性差,疾病进展较快,预后差,病死率较高。祖国医学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名,根据证候特点,《黄帝内经》最早提出“肺胀”病名,后世医家对其病因病机、治法治则不断补充和完善,从而形成较为完善的“肺胀”治疗理论体系,认为COPD稳定期病机为本虚标实,瘀、痰、虚贯穿疾病始终,以“扶正祛邪”基本治法。现大量临床实验研究均表明中医药在COPD稳定期的治疗有其良好临床效果,而风药在其中的运用尤为广泛。风药在其中的运用可理解为无形之气,善行数变,主动主散,升降出入,无孔不入,遍及全身上下,其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功效多样,效果显著。不少文献证明,COPD稳定期的治疗在辨证论治基础上适当加入“风药”,可增强方药的补气、理气、养血补血、活血祛瘀、清热化痰等方面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