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我师胡树安副主任医师根据多年临床实践经验,选用三仙丹来治疗外科化脓性疾患,使一些顽疮治愈。现将临床应用介绍于下,请同道指正。一、三仙丹的提脓祛腐功能溃疡在脓栓未落,死肌腐肉未脱或脓水不尽,新肉不生的情况下,用此丹能起到提脓祛腐,生肌长肉的作用。使疮疡内蓄之毒得以早日排出,腐肉迅速脱落,故日“腐肉不去,新肉不生”。一切  相似文献   

2.
一切肿疡在未溃之前应使之消散,若失治或误治,未能消散,已经酿脓则必溃破。溃破之后,提毒化腐与生肌长肉是具有中医特色的外治法,是治疗溃疡的主要措施。提毒化腐就是用具有一定腐蚀作用的药物,使脓栓、腐肉迅速脱落,使疮疡内蓄之脓毒得以早日排出。一切疮疡在溃破之初,多具有脓栓或腐肉,影响脓毒外泄。若脓水不能排出,则越蚀越深。腐肉不去,则新肉难生。甚至造成病情恶化,严重者亦可危及生命。因此在溃疡初期,脓栓未落,排脓不畅,腐肉未脱或脓水不净,新肉未生的情况下,外治必须提毒去腐,配合内服托里排脓之剂。提毒去腐的基本药物是红升丹。  相似文献   

3.
升丹是中医外科提脓祛腐之要药,传承千年且临床疗效确切,常应用于疮疡后期,疮已溃破,腐肉不脱,新肉难生之时。本文针对升丹的中医认识、药理、临床应用进行论述,以期为升丹更加规范全面的应用于临床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
红升丹的主要成分为氧化汞,有剧毒,具腐蚀性,现代多数中医外科医家认为该药只适用于溃疡初期,脓栓未落,死肌腐肉未脱,或脓水不净,新肉未生之时,而不适用于溃疡中期后期新肉生长时。笔者就多年临床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5.
大凡来中医外科求诊者,溃疡不愈者很多,究其不愈原因多为腐肉未尽,新肉不生所致。故溃疡期治法当以祛腐为先,须待脓腐尽本已净时,方可用生肌之品治之,此也谓“祛腐生肌”。若不遵此规律,脓腐未尽时即用生肌之品治之,则脓腐不脱,新肉不生,伤口愈合无望。此为溃疡期总治则,当明之。  相似文献   

6.
<正>笔者幼承庭训,数代从事中医外科临床研究,祛腐生肌膏为家传药方,由生大黄、黄柏、黄连、当归、红花、紫草、白芷、熟石膏、香油、白蜡、血竭、珍珠粉、冰片、轻粉等组成,具有活血祛腐、解毒止痛、生肌收口之功效,运用于溃疡日久,腐肉难脱,新肉不生,或腐肉已脱,新肉不生,久不收口者,疗效显著,现择验案4则,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7.
生肌玉红膏治疗皮肤疮疡11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肌玉红膏为中医外科治疗皮肤疮疡常用的一种生肌收口药膏.见于<外科正宗>,功用:活血祛腐、解毒镇痛、润肤生肌,用于疮疡溃后脓水将尽、烫伤、肉芽生长缓慢者.笔者采用生肌玉红膏纱布治疗溃疡疮面118例,疗效满意,现种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临床治疗腋部副乳腺肉芽肿性炎1例,主症腋部副乳结块疼痛,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切开排脓加二期清创缝合后伤口久不愈合,结块不消。予中医特色扩创手术及内外合治,内服中药在提脓祛腐期治拟疏肝清热、和营托毒,生肌收口期治拟疏肝解郁、健脾化湿、益气养血;外治前期予藻酸钙蘸取九一丹填塞创腔提脓祛腐,中后期脓腐已尽则避免过度清创,予中...  相似文献   

9.
在中医疮疡外治过程中,"提脓祛腐"与"煨脓长肉"是具有独特理论和方法的外治法,历史悠久,临床疗效确定,并与现代的创伤修复学理论有着丝丝关联,这些理论和方法沿用至今,有着现代医学外治法中无法突破的表现。复方长皮膏既具可"提脓祛腐",又可"煨脓长肉";既可用于腐肉未脱净之时,也可用于生肌长肉收口期。他在临床运用中所表现出的症状及疗效完全符合中医外科学"提脓祛腐"和"煨脓长肉"的外治理论。而且它在临床应用简便,不受西医繁琐操作的限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医外治解毒祛腐、煨脓生肌法对蛇伤后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入选标准60例蛇伤后溃疡病例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予以中医外治解毒祛腐、煨脓生肌法疮面换药,对照组予以0.1%利凡诺纱条换药,观察各疮面的各项项目并进行量化评分及疮面愈合天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疮面周围皮肤红肿、坏死组织占疮面比例、脓性分泌物、肉芽出血、疮面气味评分均为零;治疗14天两组总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8天两组总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疮面大小、肉芽生长速度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外治解毒祛腐、煨脓生肌法治疗蛇伤后溃疡疗效显著,且有减少疮面愈合后的瘢痕形成。  相似文献   

11.
祝颂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7):947-948
根据肛周脓肿患者术后伤口变化情况,将术后分为疮疡祛腐期、生肌长肉期、收口敛皮期,用中医疮疡理论“祛腐生肌、煨脓长肉”来指导具体用药,分别投以祛腐药、生肌药、收敛药等,恰如其分的辨证分期选药换药处理,经临床长期应用验证,疗效甚佳。  相似文献   

12.
黑膏药主要是指硬膏药,为含铅或铅化物制品,可治疗多种疾病,效果较好.膏药对肿疡具有消肿止痛、对溃疡具有提脓去腐、生肌收口和遮风护肉的作用.膏药除含有中药成分外,还使用一定量的黄丹(无机铅).患者在使用这类药物治疗疾病过程中,医者除应掌握局部病患的状况外,对疮面吸收铅或铅化物,进入人体内可能造成铅中毒的这一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海浮散治验     
海浮散,见清·程钟龄《医学心悟》。药为乳香、没药各等份,“安箬皮上,火炙干,为极细末,敷患处。”谓“敷此腐肉自化,新肉自生,……毒净则收口,毒不净则提脓外出,其神妙难以言喻”。笔者试诸臁疮(即下  相似文献   

14.
总结艾儒棣教授治疗阴证皮肤溃疡的临证经验。根据阴证皮肤溃疡腐肉难脱、肉芽暗淡、脓质稀薄、迁延难愈的皮损特点,认为本病乃正虚不复、湿腐凝聚、血脉阻滞、余毒留恋而发,以虚、瘀、毒、腐为基本病机,采用内外并治四步法进行治疗。第一步提脓祛腐,内治以托里消毒散合二术煎,外治以七星丹;第二步解毒生肌,内治以补血解毒汤,外治以漏芦猪蹄汤;第三步生肌收口,内治以加味乳没散合补中益气汤,外治以皮粘散;第四步敛皮平肌,内治以加味异功散,外治以敛肌散。此四步在临床中既可单独应用,也可联合应用或序贯应用。  相似文献   

15.
总结顾氏外科诊治慢性下肢溃疡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认为虚、瘀为本,虚、邪、瘀、腐、损为慢性下肢溃疡的病机特点。主张从整体着手,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相结合,注重疮面辨证及部位、经络辨证,确立内治与外治相结合的分期辨证的序贯治疗方案。内治以益气化瘀贯穿始终,急性感染期、好转缓解期以清热利湿解毒为主;修复愈合期以益气化瘀生肌为主,尤重益气健脾、升阳举陷、补肾填精。外治动态应用祛腐祛瘀补虚活血生肌的序贯疗法,注重煨脓湿润、煨脓祛腐、祛瘀化腐、补虚生肌、活血生肌、煨脓生肌、缠缚疗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红升丹的消散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红升丹的消散功能。认为红升丹除了具有提脓拔毒、祛腐生肌的功能以外,还有活血散瘀、消肿散结、祛屑散斑三方面消散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运用中医理论,在临床上根据疖病的发展转化过程,辨证换药,即初期箍毒消肿,中期提脓祛腐,后期扶正生肌,收到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促进慢性难愈性疮面的修复愈合是当今医学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就慢性难愈性疮面的中医外治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文中还就祛腐生肌、祛瘀生新、煨脓湿润、疮面腐苔与缸口的处理等疮面愈合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张少军  杨巍 《河北中医》2012,34(11):1627-1628
垫棉法是中医外治法之一,是采用加压包扎的方法促进皮肤与皮下组织粘连,可使溃疡的脓液不致下袋而潴留,或使过大的溃疡空腔皮肤与新肉得以黏合而达到愈合的目的.适用于溃疡脓出不畅有袋脓现象者,或疮孔窦道形成脓水不易排尽者,或溃疡脓腐已尽,新肉已生,而皮肤与肌肉一时不能黏合者[1].垫棉法在肛肠科中应用比较普遍,多用于肛瘘对口引流术或拖线术后,对皮桥进行垫棉加压包扎,促进与皮下组织的粘连,从而达到加快伤口生长,缩短治愈时间的目的.由于术后要去除残存的管壁组织,在术后先采用祛腐生肌中药,待创面干净后方可使用垫棉法,一般文献报道使用垫棉法时间多在10~14 d左右[2-4].我们发现若将瘘管组织完全剥离,可提前使用垫棉法,从而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2011-01-2011-12,我们对30例行小切口剥管对口引流术治疗的低位复杂性肛瘘患者在手术当日及术后行垫棉压迫法干预,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0.
慢性体表溃疡乃外科之常见病.笔者拟制"生肌收口粉"治疗外科溃疡,经临床观察,对慢性溃疡脓腐已净,久不收口者,无论阴阳虚实均可适用.获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